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TFE的车辆传动低温搅油力矩抑制机理研究
1
作者 刘逸 吴维 +1 位作者 韦春辉 王溪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60-967,共8页
针对低温下机械传动部件搅油力矩显著增大的问题,开展了机械传动系统搅油力矩抑制方法研究.通过对制备的化学镀镍特氟龙涂层进行接触角与表面形貌测试,阐明疏油界面损失抑制机理;利用恒温可视化搅油试验箱对比涂层与无涂层旋转件的油浴... 针对低温下机械传动部件搅油力矩显著增大的问题,开展了机械传动系统搅油力矩抑制方法研究.通过对制备的化学镀镍特氟龙涂层进行接触角与表面形貌测试,阐明疏油界面损失抑制机理;利用恒温可视化搅油试验箱对比涂层与无涂层旋转件的油浴润滑流场和搅油力矩,结合移动粒子半隐式法分析了不同转速、油温、接触角和浸油深度对降低搅油力矩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镀镍特氟龙涂层表面接触角从7.8°提高到31.2°,流场的压力、涡度与圆盘周围油液流量有所降低,搅油力矩试验值的搅油力矩降低率为31.7%~48.5%.在不同转速、油温和浸油深度下,搅油力矩分别表现出29.6~44.6%、40.7~44.7%、42.5~49.5%的减阻效果,随着接触角增大,减阻效果趋近于饱和.此外,涂层降低了圆盘周围油液流量,为低温下机械传动系统搅油力矩抑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减阻 特氟龙涂层(PTFE) 搅油力矩 移动粒子半隐式(M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车组锥齿轮箱飞溅润滑特性及箱体结构改进 被引量:2
2
作者 邵帅 张开林 +2 位作者 姚远 刘逸 王正洋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0-1071,共12页
为了分析动车组齿轮箱的润滑机理,以某型螺旋锥齿轮传动齿轮箱为研究对象,运用移动粒子半隐式(MPS)法建立高精度的流场仿真模型.引入薄膜流动模型,对无滑移壁面边界条件进行改进,使移动粒子半隐式法具有预测液膜流动特性的功能.研究输... 为了分析动车组齿轮箱的润滑机理,以某型螺旋锥齿轮传动齿轮箱为研究对象,运用移动粒子半隐式(MPS)法建立高精度的流场仿真模型.引入薄膜流动模型,对无滑移壁面边界条件进行改进,使移动粒子半隐式法具有预测液膜流动特性的功能.研究输入齿轮转速、初始润滑油量对箱体内壁和齿轮表面的润滑油覆盖率、油膜分布特性及功率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箱体内壁面的润滑油覆盖率和液膜厚度主要受润滑油飞溅效应的影响,齿轮表面受到润滑油飞溅效应和自身运动的共同影响.功率损失分析显示,功率损失与输入齿轮转速和初始润滑油油量均呈正相关关系,对高转速更敏感.对箱体结构进行改进,消除箱体凸台,扩大与输出齿轮的距离,该措施可以显著改善齿轮箱的润滑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箱 飞溅润滑 薄膜流动 油膜厚度 功率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隐式运动粒子法的减速器搅油损失计算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占 张冰 +2 位作者 王溪 赵雪松 白学斌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49,共6页
为解决减速器中多对齿轮复杂系统因湍流作用造成的搅油损失计算精度偏低的问题,基于拉格朗日体系的半隐式运动粒子法,结合Smagorinsky湍流模型和多面体壁面模型壁面湍流切应力计算方法,提升了搅油损失的计算精度,并采用仿真与试验进行验... 为解决减速器中多对齿轮复杂系统因湍流作用造成的搅油损失计算精度偏低的问题,基于拉格朗日体系的半隐式运动粒子法,结合Smagorinsky湍流模型和多面体壁面模型壁面湍流切应力计算方法,提升了搅油损失的计算精度,并采用仿真与试验进行验证,最后分析了不同搅油损失对循环工况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减速器搅油损失计算精度,平均精度由47%提升到91%,高速工况下提升效果尤为明显;在循环工况中,搅油损失对减速器效率影响显著,降低搅油损失能够有效提升减速器循环工况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速器 搅油损失 半隐式运动粒子法 传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