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9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院校师德师风考评体系探究与实践——以苏州市职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2
1
作者 魏影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61-66,共6页
高职院校师德师风考评体系建设必须深入教学一线,根据师生的认知状况及学校发展的内在要求予以科学制定。苏州市职业大学基于对该校师生开展师德师风考评体系建设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从一手数据中查找分析当前学校教师师德师风考评中存... 高职院校师德师风考评体系建设必须深入教学一线,根据师生的认知状况及学校发展的内在要求予以科学制定。苏州市职业大学基于对该校师生开展师德师风考评体系建设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从一手数据中查找分析当前学校教师师德师风考评中存在的难点和困惑,通过确定指标内容、负面清单、参数分值、计算机系统支持等,构建由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构成的、便于考核评价和宣传教育的师德师风考评体系。其中,正面清单由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服务社会等7个一级指标和86个二级指标组成,负面清单从思想、政治、纪律、工作和生活作风等方面为教师规定了“底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师德师风 考评体系 负面清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职业大学“五化一对接”高职生毕业设计改革
2
作者 周德富 曾海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73-74,共2页
苏州市职业大学成立于1981年,学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机制活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
关键词 苏州市职业大学 设计改革 高职生 毕业 对接 质量立校 人才强校 办学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教出海”背景下职业教育国际化教学资源建设的价值、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4
3
作者 汤晓军 刘淑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9-75,共7页
“职教出海”背景下职业教育国际化教学资源建设有利于国家对外开放的深化、促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服务企业“走出去”。职业教育国际化教学资源建设当前面临以下实践困境:国际化教学资源建设定位不清晰,参建各方协同推进机制不健全... “职教出海”背景下职业教育国际化教学资源建设有利于国家对外开放的深化、促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服务企业“走出去”。职业教育国际化教学资源建设当前面临以下实践困境:国际化教学资源建设定位不清晰,参建各方协同推进机制不健全;国际化教学资源关键属性未凸显,建设成效发挥不足;国际化教学资源推广受限,国际化应用不深入。作为国际化教学资源建设的主体单位,职业院校应聚焦职业教育国际化教学资源服务面向,明确资源建设的定位;凸显职业教育国际化教学资源关键属性,发挥资源建设的成效;强化资源推广应用,实现资源建设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教出海” 国际化办学 教学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逻辑、成效与未来向度——基于32个团队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沈中彦 孙丹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0,共7页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新时代建设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32个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案例的比较研究发现:在理论逻辑上,基于目标的生成逻辑、基于人本的主体逻辑、基于制度的客体逻辑相互作用,团队形成一个...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新时代建设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32个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案例的比较研究发现:在理论逻辑上,基于目标的生成逻辑、基于人本的主体逻辑、基于制度的客体逻辑相互作用,团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实践成效上,团队建设与教学创新双轮驱动、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双融协同、社会服务与国际合作双面赋能。面向未来,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需要政府、学校、团队、研究者等多方协同发力,聚焦内涵创新、机制创新、治理创新、理论创新,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强有力的师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业院校 教学创新团队 “双师”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教育强国“六大特质”: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现实路径 被引量:2
5
作者 沈中彦 孙丹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22,共9页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要建设具有强大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现代化为建设教育强国提...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要建设具有强大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现代化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重要支撑。近年来,教育部以部省协同推进的形式,与相关省份共同探索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新经验、新范式,不断压实地方主体责任、创新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丰富了职业教育的新内涵、指引了职业教育的新方向。面向教育强国建设要求,可以结合各省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推进路径,坚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把握科教融汇发展方向、办好人民满意职业教育、统筹多元主体管理机制、打造职教出海品牌特色,推动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省域 教育强国 六大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命周期的大学生创业企业众筹融资模式研究——来自苏州六大众创空间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0
6
作者 周雷 陈捷 黄思涵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5-140,共6页
大学生创业会先后经历种子期、孵化期和成长期等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各阶段具有不同的融资需求特征。本文将以众筹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与企业自身动态演进相结合,通过分析苏州六大众创空间中54家大学生创业企业和301位众筹投资者的... 大学生创业会先后经历种子期、孵化期和成长期等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各阶段具有不同的融资需求特征。本文将以众筹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与企业自身动态演进相结合,通过分析苏州六大众创空间中54家大学生创业企业和301位众筹投资者的问卷调查结果,可从融资金额、融资时效性、融资成本、融资对控制权的影响等维度,选择适合创业企业各阶段的融资模式,并提出了进一步发挥众筹对大学生创业支持作用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 大学生创业 融资模式 股权众筹 债权众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效益评价下苏州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芬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78-80,共3页
在苏州创业型城市建设发展背景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站在社会效益评价的视角下,苏州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须考虑提高学生创业成功率、增加学生创业收入、强化学生创业精神、丰富学生创业项目等指标,完善大学生创业孵... 在苏州创业型城市建设发展背景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站在社会效益评价的视角下,苏州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须考虑提高学生创业成功率、增加学生创业收入、强化学生创业精神、丰富学生创业项目等指标,完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效益 高职 创业孵化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高等职业院校协同发展的实践——以苏州高职高专院校联席会议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熊贵营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9期10-13,共4页
从区域经济社会视角看,相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个体发展,区域高等职业院校整体的协调均衡发展,对于服务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更具现实价值。苏州在高等职业院校数量形成规模的基础上,发挥政府职能,促进院校联结,打造协同发展平台--"苏... 从区域经济社会视角看,相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个体发展,区域高等职业院校整体的协调均衡发展,对于服务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更具现实价值。苏州在高等职业院校数量形成规模的基础上,发挥政府职能,促进院校联结,打造协同发展平台--"苏州高职高专院校联席会议",在体制机制上实现创新,协同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对提升区域高等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高等职业院校 协同发展 联席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外来务工者休闲行为特征与影响因素的职业差异——以苏州市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昌雪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1年第11期9-13,共5页
和谐发展理念下,城市外来务工者的休闲行为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根据城市外来务工者不同职业所表现出休闲行为差异性,开发适应其需求的休闲产品,对提升城市外来务工者休闲活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市场抽样调查方法,分析苏州市6类... 和谐发展理念下,城市外来务工者的休闲行为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根据城市外来务工者不同职业所表现出休闲行为差异性,开发适应其需求的休闲产品,对提升城市外来务工者休闲活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市场抽样调查方法,分析苏州市6类外来务工者休闲行为特征差异,结果表明,6类职业群体在休闲目的、休闲活动内容、休闲交通工具、休闲消费占收入比重等4个方面存在一定得差异性;研究还发现,影响外来务工者休闲活动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经济、时间、工作繁重、休闲服务质量、社会公众偏见和交通等6个方面;最后提出消除影响外来务工者休闲活动的限制因素,提高休闲活动质量的相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行为 影响因素 差异 外来务工者 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内容特征分析——以财经商贸大类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包金龙 王晓雪 张雪萌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70,共6页
内容是教材的灵魂。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教材设计理念、教材结构、教材设计、纸数融合四个维度,对财经商贸大类“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内容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认可能力本位教材设计理念,与标准对接不足;“章—节”式目录结... 内容是教材的灵魂。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教材设计理念、教材结构、教材设计、纸数融合四个维度,对财经商贸大类“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内容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认可能力本位教材设计理念,与标准对接不足;“章—节”式目录结构仍占较大比重,教材内容主题分歧明显;标题式项目、理实叠加现象突出;数字资源以二维码融入微课视频为主,存在不一致、使用率不高问题。据此,提出提升高职专业教学标准适应性、内容描述详尽度和时效性,重视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的技术理论知识开发,以实践性问题为纽带整合理论与实践知识,结合课程内容特性与学习者需求开发教材配套的数字化资源等优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国家规划教材 内容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职业教育改革问题研究
11
作者 刘丹 吴佩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8-29,共2页
在苏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为更好地满足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苏州职业教育应走特色发展之路,优化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成立职业教育(协调)委员会,提高人才培养的层次。
关键词 苏州 现代化 职业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雷 张莹莹 邢飞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25,共8页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是新时期数字金融创新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本文通过系统梳理相关研究进展发现:数字金融主要通过资源配置、普惠金融、技术溢出和产融结合效应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数字金融在宏观层面能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具有区域...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是新时期数字金融创新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本文通过系统梳理相关研究进展发现:数字金融主要通过资源配置、普惠金融、技术溢出和产融结合效应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数字金融在宏观层面能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具有区域异质性,在微观企业层面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数字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路径;数字金融已在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新兴产业等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点领域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创新监管、基础设施、前沿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因此,要深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完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和生态体系,加强前沿技术攻关应用,加快培养数字金融复合型人才。针对已有研究不足,从加强理论研究、完善指标测度体系、深化案例研究、创新研究视角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 金融科技 元宇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能提升实体企业新质生产力吗?——基于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的自然实验
13
作者 周雷 应皓恬 王程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50,共16页
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为检验数字金融提升实体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效果提供了自然实验条件。论文通过收集北京、上海、杭州、苏州、成都、南京六个试点地区2186家样本实体企业2019—2023年的微观面板数据,构建多时点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 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为检验数字金融提升实体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效果提供了自然实验条件。论文通过收集北京、上海、杭州、苏州、成都、南京六个试点地区2186家样本实体企业2019—2023年的微观面板数据,构建多时点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发现:数字金融相关的试点项目能提升实体企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述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北京、苏州、上海、南京的试点项目对提升实体企业新质生产力内涵指数的效果较为明显;而成都、杭州的试点项目主要提高了实体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机制检验发现,数字金融主要通过资源配置和普惠金融机制来提升实体企业新质生产力,但是数字金融通过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而提升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制尚未充分显现。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深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推动数字技术与数据要素深度融合,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圈,构建“金融元宇宙”等建议,以期进一步促进数字金融守正创新,服务实体企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新质生产力 实体企业 金融科技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rtex-M4内核的RT-Thread上下文切换机制剖析
14
作者 徐丽华 王宜怀 奚圣鑫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216,302,共5页
RT-Thread是源码公开的国产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基于Cortex-M4内核,对RT-Thread通过底层PendSV中断进行上下文切换的过程进行了剖析,从指令级别对上下文切换的实现机制进行了研究,为深入理解内核调度机制的实现提供了参考,也为RT-Threa... RT-Thread是源码公开的国产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基于Cortex-M4内核,对RT-Thread通过底层PendSV中断进行上下文切换的过程进行了剖析,从指令级别对上下文切换的实现机制进行了研究,为深入理解内核调度机制的实现提供了参考,也为RT-Thread的应用与推广提供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RT-THREAD 任务调度 上下文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双斜齿轮啮合接触的传动特性研究
15
作者 陆春元 焦洪宇 卜王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8-364,共7页
针对双斜齿轮啮合特性,提出了一种考虑小齿轮轴向支承刚度的双斜齿轮三维加载齿面接触分析模型。该模型根据微分几何和力学分析,考虑了变形协调条件、力平衡条件、轴向力平衡约束,为了减小三维载荷传递误差以改善载荷分布,建立了双斜齿... 针对双斜齿轮啮合特性,提出了一种考虑小齿轮轴向支承刚度的双斜齿轮三维加载齿面接触分析模型。该模型根据微分几何和力学分析,考虑了变形协调条件、力平衡条件、轴向力平衡约束,为了减小三维载荷传递误差以改善载荷分布,建立了双斜齿轮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最后,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载荷、小齿轮轴向支承刚度和齿面修形对双斜齿轮径向载荷传动误差和轴向载荷传动误差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可以准确地计算双斜齿轮的传动误差。最后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齿面修形前和修形后的振动加速度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斜齿轮 接触特性 载荷分配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主动悬架RBF神经网络的模型预测控制仿真研究
16
作者 顾苏怡 蒋昌华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0-414,共5页
为了提升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乘坐的舒适性,提出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模型预测控制(MPC)系统,通过仿真验证主动悬架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创建7自由度车辆主动悬架简图,定义了车辆主动悬架动力学方程式。构建主动悬架MPC系统,... 为了提升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乘坐的舒适性,提出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模型预测控制(MPC)系统,通过仿真验证主动悬架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创建7自由度车辆主动悬架简图,定义了车辆主动悬架动力学方程式。构建主动悬架MPC系统,利用RBF神经网络结构捕捉车辆主动悬架系统的复杂动态特性,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学习和训练,能够快速建立主动悬架MPC参数,最终实现对车辆主动悬架系统的精确控制。利用Matlab软件对车辆主动悬架的车身加速度、悬架位移、轮胎位移进行仿真,评估车辆不同控制策略的行驶性能。结果显示:在路面信号激励下采用MPC,车辆主动悬架的车身加速度、悬架位移、轮胎位移变化幅度较大;采用RBF神经网络的MPC,车辆主动悬架的车身加速度、悬架位移、轮胎位移变化幅度较小。所提出的RBF神经网络MPC系统,能够增强车辆主动悬架抗干扰能力,从而保持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主动悬架 RBF神经网络 模型预测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洞庭碧螺春茶指纹图谱及不同等级茶叶品质比较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臣 唐长波 +3 位作者 张雷 刘婧 刘建玲 李邦玉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30-333,共4页
为评价苏州洞庭碧螺春茶的质量,建立苏州洞庭碧螺春茶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以咖啡因为参照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himpack-C18,流动相为乙腈:0.2%冰醋酸水溶液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 nm,分析时间为60 min,流速为... 为评价苏州洞庭碧螺春茶的质量,建立苏州洞庭碧螺春茶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以咖啡因为参照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himpack-C18,流动相为乙腈:0.2%冰醋酸水溶液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 nm,分析时间为60 min,流速为1.0 mL/min。结果表明,苏州洞庭碧螺春茶的指纹图谱中共标出11个共有色谱峰,不同等级茶叶共有峰相对峰面积明显不同,利用指纹图谱可区别不同等级的苏州洞庭碧螺春茶。该方法稳定、可靠、简便,为评价苏州洞庭碧螺春茶叶质量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螺春茶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等级 品质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交通系统对城市游憩空间格局影响——以苏州城区为例 被引量:12
18
作者 汪德根 孙枫 +1 位作者 刘昌雪 钱佳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8-90,共13页
文章以苏州城区22个游憩点为例,从平均空间距离通达性和平均时间距离通达性分析单一公交车系统条件下和公共交通系统条件下游憩点通达性变化,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研究游憩流的空间分布变化,探究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对游憩点通达性的影响程... 文章以苏州城区22个游憩点为例,从平均空间距离通达性和平均时间距离通达性分析单一公交车系统条件下和公共交通系统条件下游憩点通达性变化,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研究游憩流的空间分布变化,探究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对游憩点通达性的影响程度及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苏州城区城市游憩空间对策。结果表明:(1)苏州城区各游憩点空间距离通达值决定了游憩点的时间距离通达性,公共交通系统导向下,各游憩点的平均时间距离通达性显著提高,位于轨道交通沿线上游憩点的时间距离通达性提升明显,公共自行车对游憩点通达性提升也起到一定作用。(2)游憩点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游憩点对游憩流的集散能力,但公共交通系统压缩游憩点的时间距离通达值,从而提升游憩点的游憩集散能力。(3)在单一公交车系统条件下,游憩流模式以"点对点"单一目的地游憩模式和营区基地模式为主,游憩空间呈现"双核"格局;而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下,游憩空间行为模式呈现多样化,主要表现在线型游模式、旅行链模式、区域游模式和营区基地模式,游憩空间呈现"多核"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系统 游憩空间 通达性 游憩流 苏州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背景下职普融通的政策演进、现实考察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5
19
作者 温贻芳 张晓宇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4,共7页
职普融通是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之举。我国职普关系政策经历了职普分流、普职沟通、职普融通三个时期,职普融通成为我国职普关系政策的基本特征和必然趋势。经过多年的发展,职普融通在形成格局、构建路径、建立课程、... 职普融通是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之举。我国职普关系政策经历了职普分流、普职沟通、职普融通三个时期,职普融通成为我国职普关系政策的基本特征和必然趋势。经过多年的发展,职普融通在形成格局、构建路径、建立课程、夯实基础等方面取得了实践成效,但依然面临着“理解有分歧”“融通有堵点”“融通不系统”的困境,主要原因包括职普学历层次不对等、职普资源分配不对等、横向层面“通而不融”、纵向层面“贯而不畅”。职普融通的未来发展要在立足教育强国背景下,构建以现代职业教育为体系框架的发展新路径;在理清职普融通价值逻辑的基础上,从重塑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支撑的职普融通理念、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完善各学段的职普融通教育、深化招考制度改革四个方面,推进职普融通的行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职普融通 政策演进 现实考察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被引量:63
20
作者 程宜康 李平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0-52,共3页
本文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 ,由此提出以应用性和实践性为基本特点 ,以实验、实习、实训相结合 ,通用职业能力与专业能力相结合 ,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构架 ;阐述了高职实践教学内容、形式、方法的设计应... 本文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 ,由此提出以应用性和实践性为基本特点 ,以实验、实习、实训相结合 ,通用职业能力与专业能力相结合 ,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构架 ;阐述了高职实践教学内容、形式、方法的设计应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技术实践与应用能力、创新与合作精神。本文还根据改革实践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应注意的几个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