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处理工艺控制膜污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秦洪春 郭金涛 +2 位作者 李伟英 蒋福春 陈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10,共5页
介绍了近年来各种预处理工艺控制膜污染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混凝、吸附和氧化预处理控制膜污染技术。分析了影响低压膜污染的主要因素,并认为原水中分子和颗粒的尺寸、与膜组件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的形状与膜污染具有重要联系。阐述了... 介绍了近年来各种预处理工艺控制膜污染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混凝、吸附和氧化预处理控制膜污染技术。分析了影响低压膜污染的主要因素,并认为原水中分子和颗粒的尺寸、与膜组件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的形状与膜污染具有重要联系。阐述了各种预处理工艺对于缓解膜污染的特性,并认为下一步的研究重点将放在混凝控制膜污染的条件与机理、开发新的吸附材料和预处理技术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污染 预处理 混凝 吸附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活性炭-超滤膜联用工艺去除水体藻毒素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谢良杰 李伟英 +3 位作者 陈杰 陈清 董秉直 蒋福春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2-95,99,共5页
针对饮用水中藻毒素污染问题,本文对超滤膜(UF)、粉状活性炭(PAC)及其组合工艺去除藻毒素(MCs)的效果和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独的超滤膜工艺对水体中溶解性藻毒素的去除率较低,一般低于5%。单独的粉末活性炭吸附技术在投加量高于... 针对饮用水中藻毒素污染问题,本文对超滤膜(UF)、粉状活性炭(PAC)及其组合工艺去除藻毒素(MCs)的效果和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独的超滤膜工艺对水体中溶解性藻毒素的去除率较低,一般低于5%。单独的粉末活性炭吸附技术在投加量高于20mg·L-1时对MCs的去除效率较高,可达82.16%;粉末活性炭与超滤联用工艺在PAC投加量为20mg·L-1时,产水中未检测出微囊藻毒素。该组合工艺运行稳定,可有效减缓膜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粉末活性炭 超滤 组合工艺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