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南乡村聚落功能三次转型及其空间形态重构——以苏州为例 被引量:133
1
作者 王勇 李广斌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4-60,共7页
通过对影响苏南乡村聚落功能变迁的历史事件追踪,以乡村聚落生产和生活功能分化及其空间关系为考察主线,对改革开放以来苏南乡村聚落功能变迁、空间形态演化及其动力机制给予较为系统的诠释。认为,改革开放以来苏南乡村聚落功能先后经... 通过对影响苏南乡村聚落功能变迁的历史事件追踪,以乡村聚落生产和生活功能分化及其空间关系为考察主线,对改革开放以来苏南乡村聚落功能变迁、空间形态演化及其动力机制给予较为系统的诠释。认为,改革开放以来苏南乡村聚落功能先后经历了三次转型,即从"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生活居住"三位一体到"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生活居住"相互分离,再到"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生活居住"三者分离。伴随着聚落功能转型,乡村生产和生活的空间分化日益明显。在"三集中"政策作用下,在乡村聚落功能分化、乡村空间形态建构中,政府力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后,对苏南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一些实践做法进行了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功能转型 空间形态重构 苏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城市空间生产特征与机制——兼论苏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化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勇 李广斌 施雯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5-130,共6页
基于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生产理论,对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城市空间生产的特征与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苏州城市空间生产呈现从"空间中物的生产"到"空间本身的生产",从资本空间化到空间资本化,从权力空间化到权力关系... 基于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生产理论,对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城市空间生产的特征与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苏州城市空间生产呈现从"空间中物的生产"到"空间本身的生产",从资本空间化到空间资本化,从权力空间化到权力关系再生产的演化特征。在城市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演化的过程中,资本和权力间的耦合成为推动苏州城市空间生产及演化的根本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生产 特征 机制 空间结构演化 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下的城乡规划资源配置优化途径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广斌 王勇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15,共6页
动态演化的"政府—市场"关系及受其改变的社会治理结构是构造城乡规划的基本因素。研究从市场经济下城乡规划资源配置及其动态演化分析入手,针对城乡规划中土地资源配置和公共物品配置存在的不足及缺陷,立足于当前深化改革的... 动态演化的"政府—市场"关系及受其改变的社会治理结构是构造城乡规划的基本因素。研究从市场经济下城乡规划资源配置及其动态演化分析入手,针对城乡规划中土地资源配置和公共物品配置存在的不足及缺陷,立足于当前深化改革的语境,提出市场经济下城乡规划资源配置的优化途径,以期对我国城乡规划与市场的协调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规划 资源配置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地产产品供应与城市功能协调研究—以苏州市吴中区为例
4
作者 侯爱敏 黄明华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40-141,共2页
本文以苏州市吴中区为例,深入分析了城市功能与房地产产品错位的表现、后果,提出了相应对策:在房地产业发展目标设定中重视其对城市功能的支撑;转变房地产业发展模式,以泛地产模式实现房地产业与城市功能协调;依据不同区块房地产业发展... 本文以苏州市吴中区为例,深入分析了城市功能与房地产产品错位的表现、后果,提出了相应对策:在房地产业发展目标设定中重视其对城市功能的支撑;转变房地产业发展模式,以泛地产模式实现房地产业与城市功能协调;依据不同区块房地产业发展方向来提升特色化城市功能,同时提升房地产关联产业发展水平,与房地产业形成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功能 房地产产品 协调苏州 吴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群空间演化的制度分析框架——基于法团主义的视角 被引量:27
5
作者 李广斌 王勇 袁中金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13,38,共6页
基于法团主义的视角,为中国城市群空间演化建构了一个相对完整、动态的制度分析框架。在由"国家法团主义→地方法团主义→社会法团主义"的治理形态演进中,行政力量、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的此消彼长,三种力量不同组合形成了不... 基于法团主义的视角,为中国城市群空间演化建构了一个相对完整、动态的制度分析框架。在由"国家法团主义→地方法团主义→社会法团主义"的治理形态演进中,行政力量、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的此消彼长,三种力量不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治理结构,对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演化产生深刻影响。从国家法团主义下的行政权力主导资源空间配置,到地方法团主义下的"权力+市场"主导资源空间配置,再到社会法团主义下的多元治理和资源分散配置,城市群空间存在"单中心→多中心(或类多中心)→多中心网络化"的演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团主义 城市群 空间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市场扩张的苏南乡村空间尺度重构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广斌 王勇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22,30,共7页
基于市场规模与空间分异内在关联,为乡村空间重构的市场尺度效应建构了一个动态的分析框架。通过将苏南乡村空间演化嵌入到渐进式、地方化的市场扩张之中,重点考察市场扩张、要素集聚指向和乡村空间结构的变化特征,对改革开放以来苏南... 基于市场规模与空间分异内在关联,为乡村空间重构的市场尺度效应建构了一个动态的分析框架。通过将苏南乡村空间演化嵌入到渐进式、地方化的市场扩张之中,重点考察市场扩张、要素集聚指向和乡村空间结构的变化特征,对改革开放以来苏南乡村空间重构机制给予了一个新的诠释,从地方市场到区域市场、从劳动力市场到农村土地市场,市场阶段性扩张产生了乡村空间重构的尺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空间 尺度重构 市场扩张 苏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广斌 王勇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14,共5页
传统城镇化困境本质上是一场治理危机。研究基于行政性分权、市场化分权和社会化分权的三个维度,建立城镇化发展的综合分析框架,深入分析传统城镇化危机的生成机理及新型城镇化驱动机制。研究认为,传统城镇化困境主要源自分权不足,只有... 传统城镇化困境本质上是一场治理危机。研究基于行政性分权、市场化分权和社会化分权的三个维度,建立城镇化发展的综合分析框架,深入分析传统城镇化危机的生成机理及新型城镇化驱动机制。研究认为,传统城镇化困境主要源自分权不足,只有通过持续分权和相关体制、机制的创新,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才是走出当前中国城镇化困境的根本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驱动机制 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住房建设规划的目标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侯爱敏 耿立晴 +1 位作者 张丹华 魏美英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5-58,共4页
深入分析了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近百个涉及到住房规划的规划案例中有关住房发展的目标,对我国近年来编制的城市住房建设规划在目标选取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我国城市住房建设规划目标应包括住区和房... 深入分析了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近百个涉及到住房规划的规划案例中有关住房发展的目标,对我国近年来编制的城市住房建设规划在目标选取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我国城市住房建设规划目标应包括住区和房屋建筑两个层面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三类目标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 规划 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规划公正之根基——从苏南S市“J事件”谈起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勇 李广斌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6-69,80,共5页
面对日益高涨的社会公正诉求,城乡规划体制如何变革是当前规划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当代西方正义理论及其论争的简要梳理,结合转型期我国社会公正和规划公正问题分析,可以认为社会权利失衡下的精英结盟是导致社会公正问题产生的... 面对日益高涨的社会公正诉求,城乡规划体制如何变革是当前规划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当代西方正义理论及其论争的简要梳理,结合转型期我国社会公正和规划公正问题分析,可以认为社会权利失衡下的精英结盟是导致社会公正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基于社会权利均衡,研究从建构权利均等的规划体制、完善民主的规划决策机制和建立公正的规划程序规则三个方面,对我国城乡规划体制、机制创新进行探讨,以期促进我国城乡规划事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公正 城乡规划 规划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村落空间分异的三种典型模式及比较——以蒋巷、坞坵、树山三村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镜均 王勇 李广斌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5-81,共7页
1990年代以来,在市场和政府两大分异机制的交互作用下,苏南乡村空间分异日益明显,初步形成了三种典型的模式:工业导向下的公司型村庄、农业导向下的农场型村庄和旅游导向下的休闲型村庄。以苏州市蒋巷村、坞蚯村、树山村为案例,分析这... 1990年代以来,在市场和政府两大分异机制的交互作用下,苏南乡村空间分异日益明显,初步形成了三种典型的模式:工业导向下的公司型村庄、农业导向下的农场型村庄和旅游导向下的休闲型村庄。以苏州市蒋巷村、坞蚯村、树山村为案例,分析这三种模式的特征及其机制。认为,村企互动、能人效应是形成公司型村庄的决定性力量;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和政府诱导性政策是农场型村庄形成的主导力量;而市场力量驱动是休闲型村庄形成的主导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空间 空间分异 分异机制 苏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