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4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项目教学法探索与实践——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57
1
作者 陈鑫 张兄武 +2 位作者 蔡新江 毛小勇 曹喜庆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4-199,246,共7页
新工业革命和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工科专业注入了新元素,新工科的理念对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介绍了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各工科专业的教学实践情况,阐述了其在工科大学生自主学习智能、综合应用能力、实践... 新工业革命和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工科专业注入了新元素,新工科的理念对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介绍了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各工科专业的教学实践情况,阐述了其在工科大学生自主学习智能、综合应用能力、实践创新精神、团队协作意识等方面能力培养的意义。依托工科专业实践类课程,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设计了'问题定向学习的项目准备、探究导向学习的项目实施及多主体评价的项目评价三阶段与讨论、调查、学习、分析、试验及展示六环节'的项目教学法框架。最后,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围绕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从项目准备、实施和评价3个阶段开展教学活动,并通过学生实践类活动成绩的跟踪调查进行了教学法的效果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项目教学法 新工科 工程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抗拔桩动态变形全过程监测及轴力计算优化:以苏州东站抗拔桩拉伸试验为例
2
作者 杨昊轶 吴静红 +3 位作者 师文豪 娄庆楠 贾立翔 陈明银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7328-7336,共9页
抗拔桩依据结构特性有效承担了结构上拔荷载,成为解决抗浮问题的有效措施。精确获取抗拔桩内力是了解其承载特性的关键,但混凝土抗拉性能较差,当荷载达到一定量级后,导致其弹性模量降低,传统轴力计算方法不再适用。基于光频域反射技术(o... 抗拔桩依据结构特性有效承担了结构上拔荷载,成为解决抗浮问题的有效措施。精确获取抗拔桩内力是了解其承载特性的关键,但混凝土抗拉性能较差,当荷载达到一定量级后,导致其弹性模量降低,传统轴力计算方法不再适用。基于光频域反射技术(optical frequency domain reflectometry,OFDR)应变测量技术,通过抗拔桩室内模型试验,分析拉拔过程中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变分布和演化规律,获取受拉-破坏全过程混凝土弹性模量变化情况,提出利用混凝土应变与弹性模量关系曲线优化轴力计算方法,精准获取桩身轴力,并应用于实际工程。试验结果表明:在小荷载情况下,OFDR技术可以根据桩身应变曲线定位混凝土裂缝产生位置;大荷载桩身破坏情况下,可以利用应变与弹模关系曲线修正混凝土弹模,对混凝土轴力进行修正,相对传统计算方式可将全过程轴力相对误差控制在5%以内,实际工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优化后的轴力计算具有更高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DR 钢筋混凝土抗拔桩 弹性模量 应变监测 轴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完整系统的约束Herglotz方程的梯度化及其解的稳定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毅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6-522,共7页
Herglotz广义变分原理是经典Hamilton原理对非保守系统的一个推广,通过微分方程定义作用量泛函而建立非保守过程的变分描述.约束Herglotz方程是由Herglotz原理结合虚位移的Appell-Cheatev条件导出的受非完整约束的一类非保守系统的动力... Herglotz广义变分原理是经典Hamilton原理对非保守系统的一个推广,通过微分方程定义作用量泛函而建立非保守过程的变分描述.约束Herglotz方程是由Herglotz原理结合虚位移的Appell-Cheatev条件导出的受非完整约束的一类非保守系统的动力学方程,为研究非保守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梯度系统是一个微分方程系统,有许多好的性质,适合用李雅普诺夫函数来研究.力学系统若能化为梯度系统,则可利用后者来研究其动力学行为.文章提出非完整系统的约束Herglotz方程的梯度化问题,进而研究其解的稳定性.首先,给出非完整系统的约束Herglotz方程并将其表示为逆变代数形式.其次,介绍4类基本梯度系统并列出其方程.第三,研究约束Herglotz方程的梯度化,建立了约束Herglotz方程化为4类基本梯度系统的充分条件.显然,若条件不满足,尚不能判定方程不是梯度系统.第四,研究约束Herglotz方程的解及其稳定性.最后,给出非保守非完整系统的4个算例,将它们分别化为4类基本梯度系统,研究其解的稳定性,算例表明所述方法和结果的有效性.文章提供了非保守系统受非完整约束时其稳定性判别的一个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Herglotz方程 梯度化 非完整约束 平衡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双线掘进和建筑结构耦合作用时地铁盾构下穿建筑物施工的地面沉降规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鹏飞 邹利 +2 位作者 乙珂豪 孙萌萌 吴静红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5-150,共6页
[目的]城市软土地层中双线隧道下穿建筑结构引起的地面变形较为复杂,有必要研究双线隧道和上部建筑物的耦合作用对地面变形的影响。[方法]依托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工程的监测数据,利用PLAXIS 3D软件,采用小应变本构模型建立三维隧道数值... [目的]城市软土地层中双线隧道下穿建筑结构引起的地面变形较为复杂,有必要研究双线隧道和上部建筑物的耦合作用对地面变形的影响。[方法]依托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工程的监测数据,利用PLAXIS 3D软件,采用小应变本构模型建立三维隧道数值模型,研究双线隧道盾构施工时的地面沉降规律,进而讨论双线隧道及建筑物参数的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运用全局敏感性分析法对多个影响参数进行敏感性评估。[结果及结论]下穿建筑的双线隧道地面沉降曲线呈现近似对称的U形分布,最大沉降位置向先行隧道偏移。与先行隧道相比,后建隧道施工对地面沉降的影响较小。建筑结构所在地面呈现下凹式挠曲变形。建筑物自重、长宽比同地面沉降呈正相关,隧道埋深、间距、施工步距、建筑物刚度同地面沉降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双线隧道 引力搜索算法 敏感性分析 地面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温度场更新的钢框架结构抗火混合模拟研究
5
作者 蔡新江 刘超 +1 位作者 施涵远 毛小勇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3,共6页
为提高抗火混合模拟中数值子结构的精度,结合模型更新技术,进行基于温度场更新的抗火混合模拟研究,建立火灾下两层两跨钢框架模型,识别试验子结构中实测的温度参数,更新数值子结构中与试验子结构受火情况相同部分的单元节点温度,以此提... 为提高抗火混合模拟中数值子结构的精度,结合模型更新技术,进行基于温度场更新的抗火混合模拟研究,建立火灾下两层两跨钢框架模型,识别试验子结构中实测的温度参数,更新数值子结构中与试验子结构受火情况相同部分的单元节点温度,以此提高混合模拟中数值子结构的计算精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根据试验子结构的数据更新模型温度场并且进行结构抗火分析,计算得到的耐火极限、极限应力状态与整体结构模拟较为吻合,耐火极限时间误差为7%,极限状态应力误差为1%。因此,文中所提方法较为可靠,能够为进一步提高结构抗火混合试验方法的适用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 结构抗火 混合模拟 模型更新 耐火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生物泥诱导碳酸钙修复仿真文物砖可行性研究
6
作者 杨阳 张程 +5 位作者 何想 张建伟 陈育民 叶琳 武发思 张涵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77-1787,共11页
活性生物泥是基于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robial-induced calcium carbonate precipitation,简称MICP)技术生成,由碳酸钙和嵌入其中的脲酶菌组成的具备脲酶活性的泥状混合物。提出了活性生物泥修复破损文物砖的方法,开展了仿真文物砖... 活性生物泥是基于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robial-induced calcium carbonate precipitation,简称MICP)技术生成,由碳酸钙和嵌入其中的脲酶菌组成的具备脲酶活性的泥状混合物。提出了活性生物泥修复破损文物砖的方法,开展了仿真文物砖缺口修复的室内试验和PFC^(2D)数值模拟,研究了修复砖块的力学响应和微观结构,评估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对修复机制和受荷破裂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活性生物泥能够对缺口仿真文物砖进行有效修复,其修复效果受养护时间和缺口深度影响。养护时间越长,缺口深度越浅,修复后试样的抗弯强度越高。修复后缺口处碳酸钙的结构分析表明:浸泡养护后的活性生物泥可形成外层和内层碳酸钙,外层碳酸钙以大小10~25μm菱形颗粒为主,而内层以5μm左右的球型颗粒为主,形成两层碳酸钙结构的原因可能由于扩散至活性生物泥内外层的钙离子和尿素浓度差异引起的。养护1、3、5 d后外层碳酸钙厚度分别为2~2.5、3~4、4~5 mm。PFC^(2D)数值试验显示内层碳酸钙的细观力学参数约为外层的0.1倍。试验和数值模拟均表明修复后仿真砖的抗弯强度增长主要由外层碳酸钙贡献。PFC^(2D)数值模拟进一步显示,修复仿真砖受弯折荷载时,裂缝从内层碳酸钙开始并逐渐扩展至整个碳酸钙层和未损伤砖体。研究不仅拓展了微生物加固技术的应用范围,也为文物砖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生物泥 文物砖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 碳酸钙 脲酶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束Herglotz方程的代数结构与非保守系统的Poisson积分理论
7
作者 张毅 王文静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69-1479,共11页
无论完整或非完整约束系统,如果存在非保守力,则这些系统的方程一般不具有Lie代数结构,从而经典Poisson积分理论只能部分地应用于这些系统的积分问题.通过Herglotz原理可导出非保守系统的一类动力学方程,即Herglotz方程.研究Herglotz方... 无论完整或非完整约束系统,如果存在非保守力,则这些系统的方程一般不具有Lie代数结构,从而经典Poisson积分理论只能部分地应用于这些系统的积分问题.通过Herglotz原理可导出非保守系统的一类动力学方程,即Herglotz方程.研究Herglotz方程的代数结构,进而建立其Poisson积分理论,对于深入探寻非保守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研究Herglotz方程的代数结构,进而建立非保守系统的Poisson理论,包括完整和非完整情形.首先,针对完整非保守系统,建立其Herglotz方程,引入积分因子将方程化为逆变代数形式,证明其具有Lie代数结构,从而Poisson理论可全部地应用于该系统.其次,针对非完整非保守系统,建立其约束Herglotz方程,利用积分因子将方程化为部分正则的逆变代数形式,证明约束Herglotz方程具有Lie容许代数结构,进而建立非完整非保守系统的Poisson理论.若非完整非保守系统实现自由运动,则约束Herglotz方程具有Lie代数结构,Poisson理论仍可全部地应用于该系统.文中以某非线性方程系统,受均匀和各向同性瑞利耗散力作用的在粗糙水平面上作纯滚动的圆球,以及受黏性阻尼的Appell-Hamel问题为例,分析了约束Herglotz方程的代数结构并演示所述Poisson理论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保守系统 约束Herglotz 方程 代数结构 POISSON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幅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力学性能研究
8
作者 陈建兵 单加一 +1 位作者 陈雨薇 翟慕赛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8-316,共9页
研究宽幅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的力学性能,找到结构内力传递规律,为该类桥梁结构设计提供参考。以某混合梁斜拉桥为背景,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混合段模型,进行钢-混结合段、剪力连接件的应力分布规律及构造参数对剪力件受力影响的... 研究宽幅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的力学性能,找到结构内力传递规律,为该类桥梁结构设计提供参考。以某混合梁斜拉桥为背景,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混合段模型,进行钢-混结合段、剪力连接件的应力分布规律及构造参数对剪力件受力影响的研究。结构整体受压局部受拉,纵向应力在锚固横隔板及承压板附近发生突变,横向应力由桥梁中心处向锚固腹板处逐渐减小;结合段内31.73%的轴力直接传递至混凝土,68.27%的轴力通过承压板传递至钢格室内各纵向板件,轴力传力比为21.64%;剪力件应力呈两头大中间小的分布规律。钢混结合段结构连接能力强,传力效果好,混合段结构设计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宽幅混合梁 钢-混结合段 剪力件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桥耦合振动的双层钢桁梁斜拉桥行车舒适度分析
9
作者 陈建兵 徐同源 +1 位作者 刘晨光 匡冠桦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4,共10页
探究车辆在双层钢桁梁斜拉桥的行车舒适性,为优化双层桥梁结构设计理论提供依据。以车桥耦合振动理论为基础,利用ANSYS分析软件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求解车体的振动加速度,并根据《机械振动和冲击—评估人体暴露于全身振动的情况》(ISO2631... 探究车辆在双层钢桁梁斜拉桥的行车舒适性,为优化双层桥梁结构设计理论提供依据。以车桥耦合振动理论为基础,利用ANSYS分析软件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求解车体的振动加速度,并根据《机械振动和冲击—评估人体暴露于全身振动的情况》(ISO2631-1)中均方根乘值法对乘车舒适性进行评价,探究了单(双)层加载、车速、车载质量、桥面不平顺度、车辆间距、车辆数目等因素对行车舒适性的影响。相较于单层通车,上下层同时通车时车体的振动强度略微降低;当车载质量越小或车速越大时,车体的加速度均方根值会逐渐增大;路面对车体振动强度影响较大,当路面等级处于较差的D级和E级时,车体振动强度会成倍增加。双层同时加载时,车辆的行车舒适性略优于单层通车;保持适当的车速或增大车载质量可以提高司乘人员的行车舒适性;行车舒适性对于路面等级较为敏感,当路面等级较差时,车内司乘人员受其影响无法长时间乘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钢桁梁斜拉桥 车桥耦合 加速度均方根乘值法 行车舒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银与改性碳纳米管自感知水泥基在多种加载制度下的压敏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浩然 孙敏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6-255,共10页
自感知水泥基可以实现对结构的实时、长期、智能的数字化监测,是一种全新的结构监测方式,但目前的自感知水泥基普遍存在导电填料分散困难、价格高、掺量大的问题,导致其难以实现应用。本文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改性技术对碳纳米管(CNT)进行... 自感知水泥基可以实现对结构的实时、长期、智能的数字化监测,是一种全新的结构监测方式,但目前的自感知水泥基普遍存在导电填料分散困难、价格高、掺量大的问题,导致其难以实现应用。本文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改性技术对碳纳米管(CNT)进行官能团嫁接处理,制备出羧基化的等离子体改性碳纳米管(P-CNT),不仅有助于提高CNT的亲水性,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对CNT材料表面的损伤。同时,还引入了在智能穿戴领域中极具潜力的一种压敏材料——纳米银粒子(AgNPs),将其和P-CNT分别加入水泥基中,制备两种具有自感知功能的水泥基复合材料。通过极化试验及长循环下的等幅值加载、变幅值加载和变速加载3种加载试验,深度分析了P-CNT和AgNPs这两种导电填料在水泥基中的压敏性差异。极化试验结果表明:两组试件的极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龄期的增长,极化时间会由14 d龄期的4~5 min逐渐增长至28 d龄期的1.0 h左右,并最终稳定于约1.5 h。等幅值循环加载试验结果表明:AgNPs在0.0048%的极低掺量下可以实现远高于P-CNT的压敏稳定性,显著降低了填料的掺量。变幅值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幅值条件下,AgNPs的应力灵敏程度高于P-CNT的3倍以上;结合SEM图像可以发现,过高的应力幅值加载会导致P-CNT纤维的损伤,对压敏效应产生负面影响。变速循环加载试验结果表明:长周期的循环加载或者高速加载有助于改善自感知水泥基压敏曲线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感知水泥基 低温等离子体改性处理 碳纳米管 纳米银 应力敏感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淤泥气泡混合土物理性质的多因素影响及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增祥 骆顺成 +1 位作者 陆勇 娄玥玥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4-200,共7页
为掌握河道淤泥气泡混合土(FMLSS)的基本物理特性,以苏州市某河道清淤的淤泥质土为研究对象,通过优化的正交试验从物理特性角度研究不同因素对FMLSS密度和渗透性的影响,并采用极差分析方法对其敏感性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FMLSS密度... 为掌握河道淤泥气泡混合土(FMLSS)的基本物理特性,以苏州市某河道清淤的淤泥质土为研究对象,通过优化的正交试验从物理特性角度研究不同因素对FMLSS密度和渗透性的影响,并采用极差分析方法对其敏感性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FMLSS密度随气泡含量增加而显著减小,随水泥掺入量增加而显著增大,随含水率增加而显著减小,随养护龄期增长而微幅变化;FMLSS渗透系数随气泡含量增加而增大,随水泥掺入量增加而减小,随含水率增加呈现增大且变化趋势接近于成倍数的线性递增,随养护龄期增加呈现先快速减小后逐渐趋稳;各因素对密度和渗透系数影响的敏感性排序分别为:气泡含量>含水率>水泥掺入量>养护龄期、含水率>养护龄期>水泥掺入量>气泡含量;工程应用中应将气泡含量作为FMLSS密度和轻质性的主控要素,将含水率作为FMLSS渗透系数的主控要素。研究结果可为疏浚淤泥资源化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淤泥气泡混合土 物理特性 密度 渗透系数 正交试验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淤泥的轻质化处理及其工程性质 被引量:27
12
作者 顾欢达 顾熙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3-66,共4页
基于河道淤泥综合有效利用的目的,利用其高含水的特征,采用气泡混合轻质化技术对河道淤泥进行轻质化处理。通过室内试验的方法,考察和评价了以河道淤泥为原料土的气泡混合轻质土的基本工程性质,包括它的强度特性、变形特性、渗透性及耐... 基于河道淤泥综合有效利用的目的,利用其高含水的特征,采用气泡混合轻质化技术对河道淤泥进行轻质化处理。通过室内试验的方法,考察和评价了以河道淤泥为原料土的气泡混合轻质土的基本工程性质,包括它的强度特性、变形特性、渗透性及耐久性能等。研究结果显示,经气泡混合轻质化处理的河道淤泥,具备一般填土的强度与刚度特性,其品质与施工性与固化材料的掺入量有密切的关系,固化后的轻质土具有良好的防渗透能力,但在循环干湿作用下易发生品质劣化现象。研究结果可以作为河道淤泥工程应用的基本依据及质量控制指标,同时也为进一步开发研究建立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淤泥 轻质土 强度 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钢在氯盐与硫酸盐作用下的腐蚀行为与机理
13
作者 袁均相 刘国建 +2 位作者 刘志勇 佘伟 张云升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9-165,共7页
通过腐蚀电位、线性极化电阻、腐蚀电流密度和电化学阻抗谱分析,研究了氯盐与硫酸盐作用下预钝化合金钢在饱和Ca(OH)_(2)混凝土模拟孔溶液中的腐蚀演变,利用Fe-Cr-H_(2)O合金系统Pourbaix图分析,探讨了两种离子在腐蚀过程中的作用机理... 通过腐蚀电位、线性极化电阻、腐蚀电流密度和电化学阻抗谱分析,研究了氯盐与硫酸盐作用下预钝化合金钢在饱和Ca(OH)_(2)混凝土模拟孔溶液中的腐蚀演变,利用Fe-Cr-H_(2)O合金系统Pourbaix图分析,探讨了两种离子在腐蚀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氯离子单独存在的情况下,合金钢腐蚀速率最高,硫酸根离子单独存在时腐蚀速率最低;而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共存情况下,电化学测试结果均介于两者单独存在的结果之间。根据理论分析,提出了合金钢腐蚀过程中氯盐和硫酸盐竞争吸附-催化腐蚀两阶段反应机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钢 腐蚀 复合侵蚀离子 氯盐 硫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阶等参元在薄膜结构自由振动中的应用
14
作者 乔海青 鲍四元 +1 位作者 邓子辰 王博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7-198,共12页
薄膜结构是工程中广泛应用的结构之一,其自振特性的理论解与三角函数族有关,采用常规低阶单元分析时,有限元解精度不高.虽然h型有限元法将结构的网格细化后可提高有限元解的精度,但是其前处理相对困难,如果细化网格时出现畸变网格,那么... 薄膜结构是工程中广泛应用的结构之一,其自振特性的理论解与三角函数族有关,采用常规低阶单元分析时,有限元解精度不高.虽然h型有限元法将结构的网格细化后可提高有限元解的精度,但是其前处理相对困难,如果细化网格时出现畸变网格,那么有限元解的精度可能降低.基于p型有限元法构造两种用于研究薄膜结构自由振动特性的四边形高阶等参元,即节点数为16的Q16等参元和节点数为13的Q13等参元.不同形状和不同边界条件的薄膜结构算例表明,所提单元较常规低阶等参元有较快的收敛速率和较高的精度及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自由振动 p型有限元 自振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纤维高强混凝土灌浆界面受剪性能试验研究
15
作者 徐晨 毛小勇 +1 位作者 朱勇 蔡新江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6-241,共6页
为研究高温后纤维高强混凝土灌浆界面受剪性能,对Z形双面剪切试件进行受剪推出试验,考虑温度(20、100、300、500、600℃)、界面粗糙度、灌浆料强度对受剪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界面抗剪承载力呈下降趋势;增加界面粗糙度能... 为研究高温后纤维高强混凝土灌浆界面受剪性能,对Z形双面剪切试件进行受剪推出试验,考虑温度(20、100、300、500、600℃)、界面粗糙度、灌浆料强度对受剪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界面抗剪承载力呈下降趋势;增加界面粗糙度能有效提高界面的抗剪承载力,随着温度升高,界面粗糙度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无明显变化;增加灌浆料的强度等级,能够提升界面的抗剪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后 混凝土灌浆界面 抗剪承载力 界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外商投资R&D中心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夏海力 廖瑛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42,共3页
大力加强外商投资R&D中心建设,是苏州在新时期利用外资的重要战略选择。目前苏州外商投资R&D中心建设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研究提出了推进苏州外商投资R&D中心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苏州 外商投资 R&D中心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雨环境对轻质土的工程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顾欢达 顾熙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18,73,共3页
酸雨是在大气环境发生变化后引起的环境污染之一,其特征是分布范围广、作用时间长。轻质土作为一种新型的地基基础材料,在建设工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探讨酸雨环境对轻质土工程性质的影响,对于掌握轻质土的基本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轻质土 酸雨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浚泥-凹凸棒土垂直屏障抗渗特性
18
作者 焦龙进 徐浩青 +3 位作者 葛鹏 姜朋明 周爱兆 梁景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8641-8650,共10页
太湖每年会产生大量的弃置疏浚泥,为实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探索将疏浚泥与凹凸棒土制备成垂直屏障材料的可行性,并对其抗渗特性开展了研究。通过柔性壁渗透、水分离心以及低场核磁共振试验等多种测试方法,对疏浚泥-凹凸棒土工程屏... 太湖每年会产生大量的弃置疏浚泥,为实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探索将疏浚泥与凹凸棒土制备成垂直屏障材料的可行性,并对其抗渗特性开展了研究。通过柔性壁渗透、水分离心以及低场核磁共振试验等多种测试方法,对疏浚泥-凹凸棒土工程屏障材料的抗渗性能及其微观孔隙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固结压力的提高,疏浚泥-凹凸棒土屏障材料中的小孔比例增加、介孔比例减小、自由水含量下降、结合水含量基本不变,宏观上表现为疏浚泥-凹凸棒土的孔隙率与渗透系数随固结压力的增加逐渐降低;在100 kPa的固结压力时,与水为渗透液的试验相比,采用氯化锌与丁酸为污染渗透液的疏浚泥-凹凸棒土屏障材料的孔隙率与渗透系数均升高,原因是污染液的加入使得疏浚泥-凹凸棒土的小孔比例减小、介孔比例增加、自由水含量上升,结合水含量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泥-凹凸棒土 固结压力 渗透系数 孔隙率 自由水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波垂直入射下沉积盆地-凹陷耦合地形的地震动模拟
19
作者 于彦彦 陈宇嘉 +1 位作者 芮志良 丁海平 《地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2-437,共16页
采用多次透射公式与三维谱元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S波垂直入射下沉积盆地内耦合三维凹陷地形的地震响应,分析了无量纲宽度κ(凹陷宽度与盆地宽度之比)对地震动放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量纲宽度显著改变了盆地内地震动的分布特征... 采用多次透射公式与三维谱元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S波垂直入射下沉积盆地内耦合三维凹陷地形的地震响应,分析了无量纲宽度κ(凹陷宽度与盆地宽度之比)对地震动放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量纲宽度显著改变了盆地内地震动的分布特征、强度及强地震动的位置,凹陷地形对于波长与凹陷尺寸相当的入射波的散射效应更为显著,且此时最强烈地震动主要位于凹陷顶部区域;(2)相较于单一盆地地形,盆地内存在凹陷的地形会放大紧邻凹陷顶部或距其一定距离的局部区域的地震动,放大系数介于1.1—1.3之间,地震动明显放大区域的位置随输入波的频域特性而改变,但凹陷底部始终为地震动削减区;(3)无量纲宽度和入射波偏振方向共同影响着地震动峰值位移及放大系数的分布特征,平行偏振方向剖面上放大系数曲线的起伏更为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元法 沉积盆地 凹陷地形 三维 地震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6061-T4系铝合金板材单向循环拉伸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20
作者 赵子雁 孙国华 +1 位作者 陈慧娴 黎明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6-176,共11页
为明晰GB 50429—2007《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推荐的6061-T4系铝合金板材在火灾后力学性能的退化规律,设计完成了38个6061-T4铝合金试件在室温及高温后的单向循环拉伸试验,重点评估了铝合金板材在不同冷却方式及单向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破... 为明晰GB 50429—2007《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推荐的6061-T4系铝合金板材在火灾后力学性能的退化规律,设计完成了38个6061-T4铝合金试件在室温及高温后的单向循环拉伸试验,重点评估了铝合金板材在不同冷却方式及单向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破坏特征、初始弹性模量、强度、应变退化和耗能等。研究结果表明:6061-T4铝合金板材的单向循环拉伸应力-应变曲线无明显屈服平台,显著屈服后并未呈现明显的强化特征;在加热温度为100~300℃区间时,铝合金试件表面银白色光泽变暗但不明显,表面状况不宜作为评估6061-T4铝合金试件火灾损伤程度的评价依据;温度对6061-T4铝合金初始弹性模量影响较小,冷却方式对6061-T4铝合金试件高温后力学性能影响不大。当温度低于200℃时,温度对铝合金板材强度影响不明显;当温度高于200℃时,随着温度升高,铝合金板材强度呈显著降低趋势;常温下单向循环拉伸试验过程中铝合金试件屈服应变略低于单向加载试件,由于循环受拉过程的塑性累积损伤,导致试件在单向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延性劣化;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试件屈服会趋于更早,其变形能力呈现先变差后变好的规律;6061-T4铝合金试件累积耗能随着温度升高逐渐降低,且耗能大小与铝合金材料强度及单向循环拉伸圈数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T4铝合金 单向循环拉伸试验 高温 耗能 冷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