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相法制备纳米Fe_3O_4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刘蕾 杨海涛 刘勇健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6-7,10,共3页
介绍沉淀法、微乳液法及水热法等纳米Fe3O4的制备方法,讨论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指出了沉淀法是目前制备纳米Fe3O4的最广泛应用的方法,而超声技术、交流电沉积与传统沉淀法的结合,是制备高纯度、小粒径、均匀分散的Fe3O4最有前途的方法。
关键词 纳米FE3O4 超声技术 交流电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基针孔组合微电极的性能测试与理论验证 被引量:4
2
作者 赵凯元 王敔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3-187,共5页
在涂敷绝缘漆的碳电极上,用针尖刺穿绝缘膜,形成组合微盘电极.在铁氰化钾与亚铁氰化钾溶液体系测得电极的循环伏安曲线与理论计算曲线十分吻合.阶梯扫描伏安法测得的极限扩散电流,与亚铁氰化钾浓度和扫描速率平方根都成良好的线性关系.... 在涂敷绝缘漆的碳电极上,用针尖刺穿绝缘膜,形成组合微盘电极.在铁氰化钾与亚铁氰化钾溶液体系测得电极的循环伏安曲线与理论计算曲线十分吻合.阶梯扫描伏安法测得的极限扩散电流,与亚铁氰化钾浓度和扫描速率平方根都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在氯化钾支持电解质溶液中,测得Cd(Ⅱ)的循环伏安曲线是不可逆的,Cd(Ⅱ)的还原波峰电位在-0.98V(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附近;800mV·s-1阶梯扫描速率下,在2.55×10-5~1.28×10-4mol·dm-3浓度范围内,Cd(Ⅱ)的浓度与还原波峰电流成良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微盘电极 循环伏安特征 阶梯扫描伏安法 微针孔 氯化钾 电解质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O_2/NaY光催化剂的制备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孝文 杨静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727-1729,共3页
用二氯化锡和NaY沸石为原料,经浸渍、焙烧等工序制备SnO2/NaY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表征显示:尺寸在20-60二氧化锡纳米棒在NaY沸石表面上形成;以紫外光为光源,对甲基橙溶液进行光催化降解以... 用二氯化锡和NaY沸石为原料,经浸渍、焙烧等工序制备SnO2/NaY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表征显示:尺寸在20-60二氧化锡纳米棒在NaY沸石表面上形成;以紫外光为光源,对甲基橙溶液进行光催化降解以检验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锡 NAY沸石 纳米粒子 光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转移催化合成N,N-二乙基氨基乙基-3,4-二氯苄基醚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玉红 宋瑞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04-306,共3页
以二乙氨基乙醇、3,4 二氯氯化苄为原料 ,四丁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 (PTC) ,氢氧化钠固体为碱 ,苯为溶剂 ,经Williamson醚化反应合成N ,N 二乙基氨基乙基 3,4 二氯苄基醚 ,产率最高可达 84 5 % ,质量分数为 98 7%。最佳合成条件 :n... 以二乙氨基乙醇、3,4 二氯氯化苄为原料 ,四丁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 (PTC) ,氢氧化钠固体为碱 ,苯为溶剂 ,经Williamson醚化反应合成N ,N 二乙基氨基乙基 3,4 二氯苄基醚 ,产率最高可达 84 5 % ,质量分数为 98 7%。最佳合成条件 :n(Et2 NCH2 CH2 OH)∶n(Cl2 ArCH2 Cl)∶n(NaOH)∶n(PTC) =1 2∶1∶2∶0 0 5 ,反应时间为 2h ,反应温度为 6 0℃。产物经过沸点、折光率、红外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二乙基氨基乙基-3 4-二氯苄基醚 相转移催化 二乙氨基乙醇 3 4-二氯氯化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S的绿色溶解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杨静 蔺思源 徐孝文 《化学教学》 CAS 2010年第9期9-10,共2页
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溶度积规则,用过氧化氢和饱和食盐水溶解CuS,探索出溶解CuS的一种绿色方法。
关键词 CUS 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修饰超微盘电极上镉(Ⅱ)的表面络合吸附波
6
作者 赵凯元 王敔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27-732,共6页
用直径7μm的碳纤维组合成超微圆盘电极,以聚苯胺修饰电级.以阶梯扫描法、循环伏安法、双阶跃计时电量法和交流阻抗法等,研究了Cd2+在该电极上的表面络合吸附特性和电极过程.在循环伏安图上出现两个还原峰,实验和理论都证明,由于电极表... 用直径7μm的碳纤维组合成超微圆盘电极,以聚苯胺修饰电级.以阶梯扫描法、循环伏安法、双阶跃计时电量法和交流阻抗法等,研究了Cd2+在该电极上的表面络合吸附特性和电极过程.在循环伏安图上出现两个还原峰,实验和理论都证明,由于电极表面的聚苯胺对Cd2+的特性吸附,形成电活性的表面吸附态络合物.因此,这种表面络合物首先被还原,形成峰电位-0.90V处的表面络合吸附波,还原峰电位比Cd2+直接还原电位(-0.98V)正移,循环反扫时,氧化波无峰形.根据实验数据推测了电极过程的反应机理,证实该还原波具有扩散和表面反应同时控制的表面络合吸附波的特性.理论计算与实验基本一致,并求得了表面吸附态配合物的形成常数、吸附量和表面络合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实验还证实,在峰电位-1.06V处的还原波,是Cd2+的表面吸附还原态诱导而产生的催化氢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修饰电极 超微盘电极 镉(Ⅱ) 表面络合吸附波 碳纤维 表面络合物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糖及木糖醇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吸附研究
7
作者 钱永 戴军 彭奇均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9-83,共5页
研究了50℃时木糖和木糖醇共存体系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竞争吸附的等温吸附和动力学吸附行为,得出两者等温吸附均为优惠吸附,给出了两者的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研究两者不同质量浓度混合样品的动力学吸附过程,得出两者的动力学吸附速率方... 研究了50℃时木糖和木糖醇共存体系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竞争吸附的等温吸附和动力学吸附行为,得出两者等温吸附均为优惠吸附,给出了两者的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研究两者不同质量浓度混合样品的动力学吸附过程,得出两者的动力学吸附速率方程.结果验证了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木糖醇结晶母液中木糖与木糖醇的相互分离行为,为木糖醇吸附分离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糖 木糖醇 离子交换树脂 竞争吸附 等温吸附 动力学吸附 吸附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端安培检测毛细管电泳芯片及其初步应用
8
作者 吴友谊 林金明 蔡宗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88-89,共2页
采用两步蚀刻技术制作集成工作电极导管的毛细管电泳芯片,30 μm直径的碳纤维微电极通过导管与分离通道末端对齐和固定,芯片上还制作了阴极通道以固定电泳负极.以神经传递物质多巴胺(DA)和邻苯二酚(CA)表征制作的芯片,DA和CA测定的线性... 采用两步蚀刻技术制作集成工作电极导管的毛细管电泳芯片,30 μm直径的碳纤维微电极通过导管与分离通道末端对齐和固定,芯片上还制作了阴极通道以固定电泳负极.以神经传递物质多巴胺(DA)和邻苯二酚(CA)表征制作的芯片,DA和CA测定的线性范围为5~200μmol以及20~800μmol,检测限分别是o.51和2.9μmol(S/N=3).三种酚类的检测结果表明该芯片可应用于环境样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芯片 柱端安培检测 多巴胺 邻二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