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催化-膜分离耦合技术的水处理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费锡智 杨晶晶 白仁碧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18,共8页
介绍光催化-膜分离耦合工艺,它是在传统光催化技术中粉末催化剂难分离回收和废水处理后水质不够理想的基础上进行研发的。总结了不同构型的光催化膜反应器的特点及其存在的局限性,并简述了新型光催化膜反应器工艺运行时需考虑的因素。... 介绍光催化-膜分离耦合工艺,它是在传统光催化技术中粉末催化剂难分离回收和废水处理后水质不够理想的基础上进行研发的。总结了不同构型的光催化膜反应器的特点及其存在的局限性,并简述了新型光催化膜反应器工艺运行时需考虑的因素。分析表明悬浮型光催化膜反应器的光催化效率明显高于负载型光催化膜反应器;针对悬浮式光催化膜反应器面临的由压力驱动引起的高能量输入和膜污染问题,指出光催化与渗透气化或膜蒸馏联用工艺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认为光催化/膜分离耦合工艺在水处理领域具有重要前景,今后研究应集中在高活性光催化剂的开发、高抗氧化性和耐污染的膜制备及光催化膜反应器结构的优化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氧化技术 膜分离技术 光催化-膜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冯冬燕 孙怡然 +5 位作者 于飞 李晨璐 李强 郭永福 白仁碧 马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09-3015,3022,共8页
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的碳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如高的机械强度、良好的稳定性、超大的比表面积及极强的表面化学活性等,使得石墨烯成为一种得天独厚的吸附材料。综述了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对其在去除水中重金属... 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的碳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如高的机械强度、良好的稳定性、超大的比表面积及极强的表面化学活性等,使得石墨烯成为一种得天独厚的吸附材料。综述了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对其在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与吸附机理方面进行了综述,最后对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后续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重金属离子 吸附 机理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水疏油改性聚偏氟乙烯膜用于油水分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坤朋 沈舒苏 +1 位作者 聂士超 白仁碧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6-42,共7页
以聚偏氟乙烯(PVDF)和一种具有亲水疏油性的添加剂为原料制备的新型改性PVDF中空纤维膜为对象,研究了该膜的微观结构、机械强度、表面润湿性,并以错流过滤方式处理配制的含油水(质量浓度400 mg/L),考察了原液温度、操作压力、浓液... 以聚偏氟乙烯(PVDF)和一种具有亲水疏油性的添加剂为原料制备的新型改性PVDF中空纤维膜为对象,研究了该膜的微观结构、机械强度、表面润湿性,并以错流过滤方式处理配制的含油水(质量浓度400 mg/L),考察了原液温度、操作压力、浓液回流量等操作条件对其处理过程中通量和截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操作压力越大,初始通量越大,但通量衰减也越快;原液温度升高,通量随之升高,基本成线性关系;浓液回流量越大,膜的通量越大,且通量衰减程度越小。该亲水疏油膜对含油废水具有优异的分离效果,在进水TOC的质量浓度为300~400 mg/L时,出水中TOC的质量浓度达1~4 mg/L,油分去除率达到99%以上,并仅在水力清洗的情况下就能完全恢复通量。该改性PVDF膜具有用于含油废水处理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膜 亲水疏油改性 含油废水 错流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铬钴石墨烯基材料对汞(Ⅱ)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卓 邓娟 +4 位作者 朱君妍 周超 周晓吉 郭永福 白仁碧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3-47,67,共6页
利用石墨烯的还原性与过渡金属盐类的氧化性,制备得到分别负载有铬和钴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复合材料RGO/Cr和RGO/Co,并将其应用于对Hg^(2+)的吸附。结果表明:RGO/Cr比RGO/Co及RGO具有更大比表面积,负载铬和钴后RGO的亲水性能显著增加... 利用石墨烯的还原性与过渡金属盐类的氧化性,制备得到分别负载有铬和钴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复合材料RGO/Cr和RGO/Co,并将其应用于对Hg^(2+)的吸附。结果表明:RGO/Cr比RGO/Co及RGO具有更大比表面积,负载铬和钴后RGO的亲水性能显著增加。Langmuir拟合RGO、RGO/Cr、RGO/Co对Hg^(2+)的理论单层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28.98、181.86、146.86 mg/g,同时吸附过程均符合伪一级和伪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吸附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改性PVDF中空纤维膜直接分离模拟棕榈油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聂士超 周晓吉 +3 位作者 刘坤朋 沈舒苏 杨晶晶 白仁碧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23,共8页
采用一种经亲水疏油改性的PVDF中空纤维膜对模拟棕榈油废水进行了直接油水分离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种改性膜能耗低,适合在较低的压差范围(0.08~0.10 MPa)工作,在浓水回流量为初始通量的1.5倍情况下运行效果较佳,进液温度的提高有... 采用一种经亲水疏油改性的PVDF中空纤维膜对模拟棕榈油废水进行了直接油水分离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种改性膜能耗低,适合在较低的压差范围(0.08~0.10 MPa)工作,在浓水回流量为初始通量的1.5倍情况下运行效果较佳,进液温度的提高有助于渗透通量的增加和通量衰减的降低,使用45℃的NaOH-SDS混合溶液可完全去除膜的不可逆污染.在进水油浓度从50mg/L至高达1×105 mg/L的试验范围,改性PVDF中空纤维膜对模拟棕榈油废水表现出良好的分离效果,出水TOC含量低于5mg/L,2h过滤通量衰减率为21.2%~59.0%,经清洗后膜通量恢复率接近100%.连续多周期运行的结果证明这种新型改性膜有效地克服了一般有机聚合物膜极易被油污染的缺陷,具有可以直接和较为广泛地用于油水分离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PVDF中空纤维膜 模拟棕榈油废水 油水分离 操作条件 运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型倒置A^2/O生物膜工艺的脱氮除磷性能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梁柱 郭永福 +1 位作者 吴伟 白仁碧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6-80,85,共6页
通过在倒置A2/O工艺中增设填料,并对其污泥及硝化液回流方式进行变化后,得到兼具脱氮除磷功能与生物膜特点的改良型倒置A2/O生物膜工艺,并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工艺的脱氮除磷性能。结果表明,系统采用硝化液回流与污泥回流分... 通过在倒置A2/O工艺中增设填料,并对其污泥及硝化液回流方式进行变化后,得到兼具脱氮除磷功能与生物膜特点的改良型倒置A2/O生物膜工艺,并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工艺的脱氮除磷性能。结果表明,系统采用硝化液回流与污泥回流分离的方式,并增设组合填料与火山岩后,有助于提升系统的脱氮除磷性能,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当DO质量浓度维持在2.0 mg/L和硝化液体积回流比为200%的条件下,系统对COD、NH4+-N、TN及TP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4.9%、92.8%、70.9%和75.3%。DO质量浓度及硝化液回流比对系统的脱氮除磷性能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置A2/O工艺 脱氮除磷 硝化 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活性炭铁吸附剂处理含铬电镀废水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雨 郭永福 +1 位作者 吴伟 白仁碧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22,共5页
通过采用锰盐对普通颗粒活性炭进行改性,添加少量铁屑后,获得了对电镀废水中重金属铬具有更强吸附能力的改性活性炭铁吸附剂。该吸附剂具有吸附速度更快、吸附量更大以及适应pH范围更宽的特点。对低浓度含铬废水,改性活性炭铁吸附剂... 通过采用锰盐对普通颗粒活性炭进行改性,添加少量铁屑后,获得了对电镀废水中重金属铬具有更强吸附能力的改性活性炭铁吸附剂。该吸附剂具有吸附速度更快、吸附量更大以及适应pH范围更宽的特点。对低浓度含铬废水,改性活性炭铁吸附剂能在pH为6-7、接触时间为1.5h实现90%以上的总铬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废水 改性活性炭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极氧化废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郭永福 梁柱 +4 位作者 冯冬燕 温猛 王雨 吴伟 白仁碧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2-95,102,共5页
针对阳极氧化废水难处理的特点,首先对含镍废水及酸碱含油废水分别预处理,再对预处理的混合污水进行混凝沉淀及超滤后,将其中70%的综合污水采用两级RO系统处理,30%的综合污水采用混凝沉淀过滤等工艺处理,出水完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针对阳极氧化废水难处理的特点,首先对含镍废水及酸碱含油废水分别预处理,再对预处理的混合污水进行混凝沉淀及超滤后,将其中70%的综合污水采用两级RO系统处理,30%的综合污水采用混凝沉淀过滤等工艺处理,出水完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二级排放标准,其中重金属镍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的表2标准,很好地实现了废水的处理及中水的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氧化废水 重金属 含镍废水 中水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O物理形态对复合光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杨茹 杨晶晶 +4 位作者 陈慧 白仁碧 周清 赵吉 高宜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7-71,共5页
以钛酸四丁酯以及固态和液态的氧化石墨烯(GO)为前驱物,分别制备了标记为TiO_2-RGO(s)和TiO_2-RGO(l)的复合光催化剂。对制备的2种复合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以亚甲基蓝(MB)为目标物,对比研究了2种催化剂的光催化效能。结果表明,TiO_2-R... 以钛酸四丁酯以及固态和液态的氧化石墨烯(GO)为前驱物,分别制备了标记为TiO_2-RGO(s)和TiO_2-RGO(l)的复合光催化剂。对制备的2种复合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以亚甲基蓝(MB)为目标物,对比研究了2种催化剂的光催化效能。结果表明,TiO_2-RGO(l)和TiO_2-RGO(s)的能级带宽分别降低至2.8、2.9 e V;二者光降解MB的效能均优于TiO_2自身,且降解效率随着GO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TiO_2与GO的质量比为1∶0.06时,TiO_2-RGO(l)和TiO_2-RGO(s)对MB的降解率分别为96%和84%。动力学研究表明:TiO_2-RGO(l)和TiO_2-RGO(s)的准一级反应速率常数分别是TiO_2的3.2倍和2.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氧化石墨烯 光催化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膜亲水化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夏宇 郭永福 +2 位作者 李焱 周晓吉 白仁碧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共5页
为弥补强疏水性聚偏氟乙烯(PVDF)膜在实际应用中的缺陷,从膜本体及膜表面2个角度入手,阐述了国内外对PVDF膜亲水化改性的主要方法。膜本体改性主要是将膜材料与亲水性聚合物或无机纳米材料共混,从而改善PVDF膜的亲水性能;而膜表面改性... 为弥补强疏水性聚偏氟乙烯(PVDF)膜在实际应用中的缺陷,从膜本体及膜表面2个角度入手,阐述了国内外对PVDF膜亲水化改性的主要方法。膜本体改性主要是将膜材料与亲水性聚合物或无机纳米材料共混,从而改善PVDF膜的亲水性能;而膜表面改性则主要是通过表面涂覆改性与表面接枝改性来实现。PVDF膜亲水性的增强,能有效改善膜的抗污染能力,从而大大提高膜的过水通量,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有机膜 亲水化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型A/O生物膜法处理印染废水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温猛 刘景明 +2 位作者 郭永福 吴伟 白仁碧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0-54,共5页
通过对常规A/O脱氮工艺的泥水回流方式和污泥培养方式进行改变,并增设特殊填料后,得到兼具同步脱氮除碳功能以及生物膜特点的改良型A/O生物膜工艺,并以预处理后的实际印染废水为对象考察了工艺的脱氮除碳等性能。结果表明:改良型A/O生... 通过对常规A/O脱氮工艺的泥水回流方式和污泥培养方式进行改变,并增设特殊填料后,得到兼具同步脱氮除碳功能以及生物膜特点的改良型A/O生物膜工艺,并以预处理后的实际印染废水为对象考察了工艺的脱氮除碳等性能。结果表明:改良型A/O生物膜工艺能有效改善传统A/O脱氮工艺的缺陷,出水可达到《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32/1072—2007)的排放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脱氮工艺 印染废水 硝化 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压间歇精馏回收实验室废液中甲苯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龙坤 沈舒苏 +2 位作者 李妍 聂士超 白仁碧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3-146,148,共5页
采用减压间歇精馏技术从组成为甲苯/乙醇/水三元共沸体系的实验室废液中回收甲苯,考察了操作压力、精馏时间、回流比和乙醇/水质量比等参数对减压间歇精馏过程的影响,得出了较佳的回收条件:操作压力为30.4 k Pa,前馏分段回流比为5,产品... 采用减压间歇精馏技术从组成为甲苯/乙醇/水三元共沸体系的实验室废液中回收甲苯,考察了操作压力、精馏时间、回流比和乙醇/水质量比等参数对减压间歇精馏过程的影响,得出了较佳的回收条件:操作压力为30.4 k Pa,前馏分段回流比为5,产品段回流比为7,产品中甲苯质量分数大于99.5%,单程甲苯回收率大于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间歇精馏 实验室废液 甲苯 回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种三嵌段聚合物作界面改性剂的中空纤维膜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焱 沈舒苏 +1 位作者 聂士超 白仁碧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1-46,50,共7页
采用1种具有三嵌段结构的有机聚合物作为添加剂(AP)与聚偏氟乙烯(PVDF)通过共混制备同时具有亲水性能和疏油性能的新型中空纤维膜,考察了PVDF与AP的比例对膜的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并测试了其用于油水分离特性。结果表明,AP不仅有利... 采用1种具有三嵌段结构的有机聚合物作为添加剂(AP)与聚偏氟乙烯(PVDF)通过共混制备同时具有亲水性能和疏油性能的新型中空纤维膜,考察了PVDF与AP的比例对膜的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并测试了其用于油水分离特性。结果表明,AP不仅有利于膜内部海绵状结构的形成,并能有效地改变膜的孔径和表面性能。随着AP的量的增加,中空纤维膜表现出更好的亲水性和疏油性,膜的孔径和水通量也随之增加。分离油水时通量衰减率低,简单的物理清洗就能基本恢复到其初始通量的优势,在进水TOC的质量浓度为310~340 mg/L时,膜过滤对油分的截留率在98%以上。这种新型中空纤维膜在抗有机污染及用于油水分离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纤维膜 三嵌段界面改性剂 膜结构及表面性能 油水分离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