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应对当代中国公共领域隐私问题的四重维度 |
吕耀怀
曹志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2
|
当代西方对公共领域隐私问题的研究及其启示 |
吕耀怀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3
|
|
3
|
当代大学生的隐私观念——基于南华大学调查问卷的分析 |
吕耀怀
何小英
顾艳
张海滨
|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
2010 |
12
|
|
4
|
政府公信力的内在根基与外部制约 |
吕耀怀
曹志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7
|
|
5
|
“跟进式教育”与大学生道德主体意识的培养 |
温波
浦玉忠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6
|
盗取骨髓事件:身体权问题的法律和伦理 |
吕耀怀
熊节春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7
|
隐私权保护的道德理由 |
吕耀怀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8
|
谁之正义?生态的还是社会的 |
王建明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9
|
论尊严概念在生命伦理学中的应用 |
陈慧珍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10
|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来源 |
温波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11
|
信任重建的关键环节:政府公信力的提升 |
吕耀怀
|
《湖湘论坛》
|
2012 |
5
|
|
12
|
美国共产党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的演变述略 |
刘雅贤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13
|
雇员的隐私利益及其伦理权衡 |
吕耀怀
王源林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4
|
从“理性认识”到“意识呈现”:休谟道德哲学建构的情感逻辑 |
王腾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5
|
同意的涵义及其中国式表达 |
吕耀怀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6
|
莱布尼茨论“最完美国家的道德世界”——从《形而上学序论》到《单子论》 |
王腾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5 |
1
|
|
17
|
“自然理性”与“神学恩典”:奥古斯丁意志哲学的两个向度 |
王腾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
2014 |
1
|
|
18
|
隐私权的伦理辩护 |
吕耀怀
|
《湖湘论坛》
|
2009 |
1
|
|
19
|
论政治组织的隐私利益及其正当性边界 |
吕耀怀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20
|
试论观念的更新与党的民主建设 |
程海亮
韩俊丽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