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身认知理论及其对教学设计与技术的应用启示 被引量:51
1
作者 王靖 陈卫东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2年第3期88-93,共6页
具身认知主张身体的知觉是行为产生的基础,认知是具体的个体在实时的环境中产生的。在关于世界、心智、知识和认知等多个方面,具身认知与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在范式上都呈现出很大不同。由于抓住了具身性这一核心特性,具身认知发现了一... 具身认知主张身体的知觉是行为产生的基础,认知是具体的个体在实时的环境中产生的。在关于世界、心智、知识和认知等多个方面,具身认知与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在范式上都呈现出很大不同。由于抓住了具身性这一核心特性,具身认知发现了一条与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两种关于现实的极端观点之间的中间道路,对以往的理论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扩充性。具身认知对于我们理解学习,明确一切教育实践的出发点具有深刻而巨大的意义,也为更具包容性的贯一教学设计提供了可能的认识论基础。同时,具身认知对于开展与教学活动并行的教学设计,设计整合了物理、生物与电子媒介的"认知系统"环境,对于促进学习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教学设计 具身性 范式 应用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课堂的互动形式与特性研究 被引量:41
2
作者 陈卫东 叶新东 张际平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1-97,共7页
未来课堂是一个由人、技术、环境、资源等要素构成的泛在学习环境,是基于对传统课堂存在不足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使用新型的课堂教学技术和策略构建的满足学习者学习和发展需要的学习环境。互动是未来课堂的核心,未来课堂的互动除了人与... 未来课堂是一个由人、技术、环境、资源等要素构成的泛在学习环境,是基于对传统课堂存在不足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使用新型的课堂教学技术和策略构建的满足学习者学习和发展需要的学习环境。互动是未来课堂的核心,未来课堂的互动除了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互动之外,还包括人、技术、环境、资源四个维度之间的互动。研究未来课堂的互动形式与特性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未来课堂,进行未来课堂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课堂 互动 课堂互动 形式与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户接受未来课堂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许亚锋 陈卫东 +1 位作者 叶新东 王麒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0-68,共9页
未来课堂研究已成为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国内外研究者依据基本理念和定位已经构建了多个未来课堂环境,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这些环境能否被使用者所接受,而关于未来课堂的用户接受方面的研究还比较鲜见,更没有形成完善的用... 未来课堂研究已成为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国内外研究者依据基本理念和定位已经构建了多个未来课堂环境,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这些环境能否被使用者所接受,而关于未来课堂的用户接受方面的研究还比较鲜见,更没有形成完善的用户接受模型。本研究以技术接受模型、创新扩散理论和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为基础,并结合未来课堂的特性,探索影响未来课堂用户接受的一般性影响因素。经由在我们所构建的未来课堂实验室进行学习的91位学生的问卷调查,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概念模型进行验证,得知外生变量兼容性与自我效能感通过感知易用性影响感知有用性,感知参与性通过感知愉悦性和感知有用性影响行为意图,感知愉悦性和感知有用性是影响行为意图的直接变量,其中以感知愉悦性的影响力最高。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指导并优化未来课堂的设计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课堂 用户接受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建构未来课堂教学模式 被引量:32
4
作者 陈卫东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2年第5期42-50,共9页
随着新型技术在课堂中的广泛应用,课堂教学模式也经历了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变革。未来课堂是新技术对传统课堂变革的产物,吸收了人本主义、互动教学、环境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的精华,借助智能空间、云计算和人体工学等技术支持,开... 随着新型技术在课堂中的广泛应用,课堂教学模式也经历了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变革。未来课堂是新技术对传统课堂变革的产物,吸收了人本主义、互动教学、环境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的精华,借助智能空间、云计算和人体工学等技术支持,开展以互动为核心的教与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具备面向21世纪的技能。未来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的完整过程包括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建模理念、模式目标、模式结构、实施策略、实施条件及评价设计等7个方面。这一模式可以作为未来课堂教学的一种典型应用样式,指导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课堂 教学模式 技术支持 模式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laroline平台的网络课程学习社区的模型设计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卫东 席秋玉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09年第5期46-49,共4页
本文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系统化教学设计理论以及认知学徒制和合法边缘性参与理论指导下,结合网络课程学习社区的组成要素,以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为例,探讨基于Claroline的网络课程学习社区模型的设计与构建。
关键词 CLAROLINE 网络课程学习社区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