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酸钠改性净水污泥吸附剂制备及去除氨氮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荣 王东田 +1 位作者 魏杰 许多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3-57,61,共6页
以硅酸钠改性后的净水污泥为主要成分复合粉末活性炭制备净水污泥吸附剂(MP),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于去除水中氨氮。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初始pH、初始氨氮含量、吸附剂投加量等因素对氨氮吸附效果的影响,同时与原泥进行了去除氨氮的对... 以硅酸钠改性后的净水污泥为主要成分复合粉末活性炭制备净水污泥吸附剂(MP),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于去除水中氨氮。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初始pH、初始氨氮含量、吸附剂投加量等因素对氨氮吸附效果的影响,同时与原泥进行了去除氨氮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MP对氨氮的吸附性能优于原泥,当吸附时间为120 min,pH为3~9时氨氮去除效果为佳,对氨氮的吸附量达2.3 mg/g,可达92%。吸附等温线及吸附动力学模型拟合发现,MP对氨氮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及准2级动力学模型,吸附机理主要为物理吸附及离子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水污泥 粉末活性炭 吸附剂 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法处理工业含锑废水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连晓燕 王东田 +1 位作者 钟宇 魏杰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3-62,共10页
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含锑废水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关注。含锑废水具有水质成分复杂、水量大和毒性强等特点,若处理不当将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很大威胁。混凝法凭借其易于操作、高效经济等优势,成为含锑废水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 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含锑废水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关注。含锑废水具有水质成分复杂、水量大和毒性强等特点,若处理不当将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很大威胁。混凝法凭借其易于操作、高效经济等优势,成为含锑废水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在日益严格的工业废水排放标准下,进一步探究混凝法除锑的机理、运行参数及联用工艺等具备一定现实价值。总结了工业含锑废水的基本情况,阐述了混凝除锑的机理;结合最新研究报道,梳理分析了影响混凝除锑效果的因素,并介绍了混凝法与其他工艺联用除锑的案例;最后基于目前混凝除锑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混凝法处理含锑废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锑废水 印染废水 混凝 工艺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净水污泥颗粒对水中氨氮的动态吸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罗书舟 王东田 魏杰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6-71,101,共7页
水体中过量的氨氮导致黑臭和富营养化现象发生,对水生动物造成危害。吸附法具有高效、成本低、容易操作等优点,是去除水中氨氮的理想方法之一。采用净水污泥为原料,柠檬酸钠为改性剂,通过研磨—改性—造粒—焙烧工艺制备了改性颗粒吸附... 水体中过量的氨氮导致黑臭和富营养化现象发生,对水生动物造成危害。吸附法具有高效、成本低、容易操作等优点,是去除水中氨氮的理想方法之一。采用净水污泥为原料,柠檬酸钠为改性剂,通过研磨—改性—造粒—焙烧工艺制备了改性颗粒吸附剂,探究其对水中氨氮的动态吸附效能。通过SEM、BET、FT-IR分析手段对吸附剂进行表征,考察了氨氮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柱高度、进水流速对穿透曲线的影响,并对实验数据进行模型拟合。结果表明,穿透时间随氨氮初始质量浓度和进水流速的增大而缩短,随吸附柱高度的增加而延长。BDST模型能较准确地描述吸附柱高度与穿透时间的关系,可用于预测改变氨氮初始质量浓度时的穿透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水污泥 氨氮 动态吸附 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