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机械制图类课程线上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以苏州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姚琴 高建洪 +1 位作者 蒋全胜 杨勇 《南方农机》 2023年第10期179-181,共3页
【目的】机械制图类课程是高校针对工科专业开设的学科基础必修课,既有投影理论又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如何保证机械制图类课程在线上教学过程中的质量是高校教师亟待解决的新难题。【方法】课题组针对高校机械制图类课程的线上教学模式... 【目的】机械制图类课程是高校针对工科专业开设的学科基础必修课,既有投影理论又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如何保证机械制图类课程在线上教学过程中的质量是高校教师亟待解决的新难题。【方法】课题组针对高校机械制图类课程的线上教学模式,以苏州科技大学为例,就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首先,以32学时的机械专业的制图课程为研究对象,在同一任课教师和期末考试出题难度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根据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对比分析学生在不同教学模式中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度,并以此来反馈教学效果。其次,对线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探讨影响线上教学效果的内部及外部原因。最后,提出有效的教学改进措施。【结果】学生在传统线下教学中对知识点的掌握度更高,线上教学效果明显低于线下教学效果。根据归因分析,总结出了影响线上教学效果的内外部因素。【结论】任课教师需要改进线上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对重难点有所侧重,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并从以下方面进行调整:1)打造兴趣与目标导向融合教学机制;2)创新多元化教学方法,在“互联网+”条件下构建可移动的学习系统;3)建立动态反馈与调整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制图 线上教学 改进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材料热处理综合实践”课程改革探索——以苏州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碧晋 申刚 马振武 《南方农机》 2022年第7期165-167,共3页
从课程组织与实施、教学目标与内容设计、考核评价方式方面分析了苏州科技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材料热处理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期夯实学生热处理理论知识、提高热处理技能和培养材料科学... 从课程组织与实施、教学目标与内容设计、考核评价方式方面分析了苏州科技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材料热处理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期夯实学生热处理理论知识、提高热处理技能和培养材料科学思维,使该课程适应高质量材料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实践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能制造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产教融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志翔 黄依唯 +5 位作者 汪帮富 张明 张元晶 刘威 杨勇 于晓东 《南方农机》 2025年第5期164-167,共4页
【目的】研究面向智能制造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产教融合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方法】通过文献总结,分析当前“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发现其存在智能化教学内容匮乏、学生实践能力薄弱、实践... 【目的】研究面向智能制造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产教融合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方法】通过文献总结,分析当前“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发现其存在智能化教学内容匮乏、学生实践能力薄弱、实践训练落后等问题,并充分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和教育培养目标,提出了全流程树立智能制造新理念、全方位加深产学研合作、丰富产教融合课程设计、加强产教融合顶层制度建设等产教融合新方法。【结果】智能制造背景下的产教深度融合,可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智能制造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也有利于新时代高校培育具备社会责任感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结论】产教融合方式的革新打破了课程与技术发展的时空壁垒,促进学生更好地将传统机械制造理论与智能制造新工艺融会贯通,对提升教学质量和新工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产教融合 课程设计 制度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煤矿钻进机器人送钻位姿测量方法
4
作者 罗江南 李建平 +1 位作者 江红祥 张德义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79-3691,共13页
井下钻孔是一种常用的施工方式,需要反复进行钻杆的装卸。为了实现钻杆的智能装卸,送钻位姿的测量尤为重要。然而,煤矿井下的复杂环境中,存在多尘多雾且光照多变的情况,使得传统方法的识别能力难以满足要求。此外,送钻时钻杆并没有安装... 井下钻孔是一种常用的施工方式,需要反复进行钻杆的装卸。为了实现钻杆的智能装卸,送钻位姿的测量尤为重要。然而,煤矿井下的复杂环境中,存在多尘多雾且光照多变的情况,使得传统方法的识别能力难以满足要求。此外,送钻时钻杆并没有安装在钻机上,直接测量不切实际。针对煤矿井下送钻位姿难以测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送钻位姿测量方法。该方法由基于改进的PointNet++分割模型和基于动力头与夹持器点云配准两部分组成。首先,为应对目前公开的钻机点云数据集规模不足的问题,搭建钻机点云获取平台,使用3D相机在夜间采集钻机点云数据。采集时,光照完全来自LED灯,以模拟井下光照不均的情况。为了模拟多尘多雾的井下环境,在点云数据中增加椒盐噪声,并在建立标签时将噪声单独分类,以达到去噪效果。其次,在PointNet++的基础上集成生成对抗网络以捕捉更复杂和微细的点云特征;同时,采用聚焦损失函数,提高模型对动力头和夹持器的关注度,并使用贝叶斯参数优化算法进行超参数调整。然后,使用点特征直方图(FPFH)和迭代最近点(ICP)算法对被测点云进行配准,以得到被测点云至源点云的转换矩阵;最终,确定送钻位置和方向向量,并以此定义送钻位姿。为了对所提方法的测量精度进行评估,采集6组钻杆安装在钻机上的钻进场景点云,通过Cloud compare软件手动分割,测量钻杆位姿。在自建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PointNet++模型在交并比(IoU)和分割精度(Precision)方面分别提升了17.7%和37.8%。其中,对于动力头和夹持器的IoU分别提升了34.9%和60.3%。在送钻位姿测量方面,平均距离误差为6.39 mm,径向距离误差为5.34 mm,平均角度误差为1.6°。因此,所提出的送钻位姿测量方法是可行的,在煤矿钻杆装卸的智能化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送钻位姿 3D视觉 点云分割 深度学习 生成对抗网络 钻进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蠕动式软体机器人的径向致动器设计及仿真
5
作者 江雨霏 朱其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22,共7页
近年来,软体机器人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蠕动式软体机器人在非结构化环境中有较高的适应性,可广泛应用于管道检测及受限空间内搜索等多种场景。作为决定运动效率的重要因素,蠕动式软体机器人的径向致动器在控制和运动性能方面面... 近年来,软体机器人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蠕动式软体机器人在非结构化环境中有较高的适应性,可广泛应用于管道检测及受限空间内搜索等多种场景。作为决定运动效率的重要因素,蠕动式软体机器人的径向致动器在控制和运动性能方面面临较大挑战。为此,设计一种具有圆环状气腔的径向致动器,通过优化结构设计提升其膨胀变形性能。同时,结合微通道和液态导电材料的设计,使该致动器具有全柔性应变感应功能。利用COMSOL多物理场有限元仿真软件,分析不同结构径向致动器的变形性能及感应效果,以优化设计参数,并与普通结构的径向致动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具有圆环状气腔的径向致动器具有良好的膨胀变形性能,可感应到自身一定程度的膨胀应变并输出电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体致动器 结构设计 变形性能 传感性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键平面的异质特征融合视觉惯性SLAM系统
6
作者 沈晔湖 何一凡 +1 位作者 魏季坤 张大庆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59-1273,共15页
平面特征作为一种高层几何特征而广泛存在于结构化环境中,对于大多数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系统来说是个很好的补充。为了解决特征点与平面特征融合时引入了新的误差并且平面存在着退化的可能... 平面特征作为一种高层几何特征而广泛存在于结构化环境中,对于大多数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系统来说是个很好的补充。为了解决特征点与平面特征融合时引入了新的误差并且平面存在着退化的可能,本文提出了一个融合异质特征的单目视觉惯性SLAM系统。首先从灰度图像中提取特征点;其次对特征点集合进行三角剖分,并将三角剖分的结果转换到世界坐标系下;接着将初始化过程建模为有约束的优化问题,并用交替方向乘子法分布式求解;然后对相似平面进行聚类,并用所提出的平面碰撞概率模型拟合平面,得到对应的有界平面参数;最后在因子图中引入了平面特征的几何约束,通过误差模型同时优化相机运动以及平面参数。与典型的视觉惯性SLAM系统VINS相比,本文提出的系统在EuRoC数据集的绝对轨迹误差平均值降低了50%;在TUM-Ⅵ数据集的绝对轨迹误差平均值降低了40%。该方法能够在结构化场景中稳定、连续地工作,并且提高了弱纹理区域的定位精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AM 视觉惯性 分布式求解 有界平面提取 非线性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r15轴承钢电解磨削的工艺参数优化与实验研究
7
作者 张陈波 任坤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9-84,共6页
针对GCr15轴承钢平面加工效率低、精度不高等问题,将电解磨削工艺应用于GCr15轴承钢的复合加工中。设计并搭建了电解磨削实验平台;通过COMSOL仿真模拟电解反应过程,并结合相关实验优化了电解参数;基于最优电解参数开展了GCr15材料的电... 针对GCr15轴承钢平面加工效率低、精度不高等问题,将电解磨削工艺应用于GCr15轴承钢的复合加工中。设计并搭建了电解磨削实验平台;通过COMSOL仿真模拟电解反应过程,并结合相关实验优化了电解参数;基于最优电解参数开展了GCr15材料的电解磨削实验,并与传统平面磨削工艺进行了对比;最后,通过表面形貌和表面粗糙度分析主要工艺参数对加工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电压为7 V、占空比为50%时,电化学作用生成钝化膜的效率最高;当砂轮转速为3500 r/min、切深为3μm、工件进给速度为0.75 mm/s时,工件表面形貌及粗糙度达到最优:相较于传统磨削工艺,电解磨削工艺可以有效提高GCr15的平面加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磨削(ECG) 工艺参数优化 粗糙度 表面形貌 轴承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滤波型并联位置结构的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设计
8
作者 丁一峰 朱其新 朱永红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108,共8页
随着对位置伺服控制系统中位置精度、响应速度、稳定程度要求的提高,传统的三环串联矢量控制系统已无法同时满足这些性能要求。针对此问题,设计一种滤波型并联矢量控制系统。分别对串、并联结构系统进行模型简化分析,并通过频域法进行... 随着对位置伺服控制系统中位置精度、响应速度、稳定程度要求的提高,传统的三环串联矢量控制系统已无法同时满足这些性能要求。针对此问题,设计一种滤波型并联矢量控制系统。分别对串、并联结构系统进行模型简化分析,并通过频域法进行参数整定。从机制上对两种结构系统的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并联结构系统的综合控制性能优于串联控制系统,但其抗高频扰动性能较差。利用根轨迹簇解析各个控制器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同时通过伯德图的三频段理论对系统的动态性能进行研究。最后,进一步分析得出相较于串联结构系统,并联结构系统可以更方便地通过加入调节控制器进行性能优化,并以此为基础在系统中加入二阶巴特沃斯滤波器,提出了滤波型并联结构系统,在维持系统低中频性能的基础上,改善了系统的高频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滤波型并联结构系统可以消除位置环在动态信号输入下的稳态误差,同时具备更快的响应速度和较好的高频抑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位置伺服系统 并联结构系统 根轨迹簇 巴特沃斯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义引导的多模型融合运动物体检测方法
9
作者 苗洋 牛雪梅 沈晔湖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99-206,共8页
为了解决现有运动物体检测方法在退化以及透视场景表现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语义引导的多模型融合运动物体检测方法。针对实际运动物体检测中运动数量未知的问题,采用轮廓系数估计运动数量。在传统多模型融合的基础上引入几何约束,... 为了解决现有运动物体检测方法在退化以及透视场景表现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语义引导的多模型融合运动物体检测方法。针对实际运动物体检测中运动数量未知的问题,采用轮廓系数估计运动数量。在传统多模型融合的基础上引入几何约束,以增强多模型间融合的一致性;进一步利用语义信息引导几何约束的生成,降低几何约束下模型融合的错误率,提高多模型的融合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多模型方法,文中所提方法在平均分类误差上降低了13.5%。对于运动物体数量的估计正确率提高了11.1%,在复杂环境中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物体检测 多模型融合 语义引导 轮廓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壁面效应研究进展及仿生学应用综述
10
作者 谢鸥 李雨凡 +2 位作者 周大卫 张陈波 沈灿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67-1180,共14页
水下壁面效应对水生动物的生存活动和水下航行器的任务执行具有重要的影响。合理利用水下壁面效应可实现节能降耗,相反地,控制不当将引起安全事故。本文主要对水下壁面效应在各研究方向的成果进行综述,包括水生动物近地面游动的活体观... 水下壁面效应对水生动物的生存活动和水下航行器的任务执行具有重要的影响。合理利用水下壁面效应可实现节能降耗,相反地,控制不当将引起安全事故。本文主要对水下壁面效应在各研究方向的成果进行综述,包括水生动物近地面游动的活体观测研究、仿生简化模型的壁面效应研究和水下航行器的壁面效应研究。同时还介绍了水下壁面效应在仿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水下壁面效应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壁面效应 水生动物 水下航行器 仿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孔径管道气动软体机器人设计及仿真分析
11
作者 江雨霏 朱其新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2-420,共9页
近年来,软体机器人已应用于探测狭窄复杂的管道内部。对于孔径较小,T形、L形管道分支较多的应用场景,软体机器人在管道内的运动效率与灵活性面临较大挑战。针对此问题,设计了一种小孔径管道气动软体机器人。通过Abaqus软件有限元仿真分... 近年来,软体机器人已应用于探测狭窄复杂的管道内部。对于孔径较小,T形、L形管道分支较多的应用场景,软体机器人在管道内的运动效率与灵活性面临较大挑战。针对此问题,设计了一种小孔径管道气动软体机器人。通过Abaqus软件有限元仿真分析了软体机器人不同结构致动器的变形效果,优化了设计参数;基于所设计的软体机器人分析了其变形性能,并与其他结构的小孔径管道气动软体机器人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管道机器人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与延伸性能,可在一定压强范围内减少材料的大变形,降低了软体机器人材料的损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 软体机器人 小孔径管道 有限元分析 变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O和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的PMSM扰动抑制研究
12
作者 杨羽萌 朱其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13-117,共5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运行过程中受到干扰和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法。在速度环中,采用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算法,同时引入一种高增益扩张状态观测器实时观测系统的负载扰动并进...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运行过程中受到干扰和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法。在速度环中,采用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算法,同时引入一种高增益扩张状态观测器实时观测系统的负载扰动并进行前馈补偿。在电流环中,对于电感或磁链等参数失配时产生的电流静差,引入扩张状态观测器,利用观测的电流对电机的实际电流进行校正,并利用观测到的系统内外部扰动对电机的参考电压进行校正。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仿真验证,将使用新型控制器系统的仿真结果与现有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跟踪期望速度曲线以及减少抖振现象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抑制转速和转矩中干扰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扩张状态观测器 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超声辅助激光加工装置优化设计研究
13
作者 王旭 任坤 +3 位作者 刘毅 戴龙杰 王津 刘国梁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89,共9页
激光加工凭借其高精度、灵活性、通用性及无污染等优点在表面织构加工、微孔加工等领域展现了极大的应用潜力。为进一步提升激光加工的效率和质量,设计一种新型聚焦超声辅助激光加工装置,实现常规纳秒激光与超声波的同步、高效聚焦,提... 激光加工凭借其高精度、灵活性、通用性及无污染等优点在表面织构加工、微孔加工等领域展现了极大的应用潜力。为进一步提升激光加工的效率和质量,设计一种新型聚焦超声辅助激光加工装置,实现常规纳秒激光与超声波的同步、高效聚焦,提升聚焦超声辅助激光加工技术的效率和通用性。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聚焦超声辅助激光加工装置可以显著提升超声波聚焦效果,焦点处最大声压为聚焦超声换能器的1.75倍,显著提升了碳化硅陶瓷微孔加工的效率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超声 激光加工 加工装置 优化设计 微孔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高中校友捐赠初探
14
作者 伍晨露 乔平 《村委主任》 2025年第3期253-255,共3页
乡村振兴是我国当前的重要战略,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农村高中作为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直接影响到乡村人才的培养和乡村振兴的成效。捐赠文化作为一种积极的社会风尚,是在高中长期的建设和发展中形成的。随着高中为社... 乡村振兴是我国当前的重要战略,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农村高中作为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直接影响到乡村人才的培养和乡村振兴的成效。捐赠文化作为一种积极的社会风尚,是在高中长期的建设和发展中形成的。随着高中为社会培育优秀人才的增多,校友捐赠的行为也逐渐增多,这对提升农村高中的教育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校友捐赠作为农村高中教育成本的有效补充,其内因在于校友内心对母校的认同感和深厚感情,以及回馈母校的理性需要。然而,要发挥校友捐赠的潜力,需要转变筹资观念并培育捐赠文化:一是加强宣传教育;二是建立捐赠机制;三是开展捐赠活动;四是加强校企合作;五是培养校友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水平 乡村振兴 捐赠文化 认同感 校友捐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火花线切割放电状态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张诚 姜明智 +3 位作者 高磊 孙莲慧 于秋雨 张明 《南方农机》 2025年第S1期129-131,146,共4页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放电状态直接影响放电过程的稳定性、加工效率、表面质量和电极丝的耐用性。极间放电的瞬态性与多物理场耦合特性使高精度检测、分类及伺服控制成为技术难点。基于此,文章系统综述了WEDM放电状态的类型与检测挑战,重...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放电状态直接影响放电过程的稳定性、加工效率、表面质量和电极丝的耐用性。极间放电的瞬态性与多物理场耦合特性使高精度检测、分类及伺服控制成为技术难点。基于此,文章系统综述了WEDM放电状态的类型与检测挑战,重点分析了放电状态解析技术、自适应控制技术和多传感器融合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实现原理与特点,并进一步指出多源数据融合和极端工况适应性仍是该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挑战。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高效、精准放电状态检测及分类方法以及自适应控制技术和多传感器检测技术的融入,放电状态检测技术正从单模态阈值判断向多物理场智能感知跨越。未来需进一步开发抗干扰算法,以推动电火花线切割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线切割 放电状态检测 伺服控制 加工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趋近律的柔性机械臂滑模-最优组合控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其新 孙文鑫 朱永红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26,共7页
为提高柔性机械臂的控制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滑模控制与最优控制相结合的组合控制方式。通过Lagrange法和假设模态法构建其动力学模型,进而运用奇异摄动理论对柔性臂进行解耦,获得慢变和快变子系统。对于慢变子系统,采用滑模控制实现轨迹... 为提高柔性机械臂的控制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滑模控制与最优控制相结合的组合控制方式。通过Lagrange法和假设模态法构建其动力学模型,进而运用奇异摄动理论对柔性臂进行解耦,获得慢变和快变子系统。对于慢变子系统,采用滑模控制实现轨迹跟踪,提出一种新型趋近律,该趋近律在幂次趋近律基础上加入变速趋近项,引入系统状态变量,动态调整趋近速率,同时增加指数项提高趋近速度,使用双曲正切函数替代符号函数以抑制抖振;对于快变子系统,采用最优控制进行振动抑制。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组合控制方法相比于纯滑模控制,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机械臂 奇异摄动 新型趋近律 滑模控制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学综合改革探讨与实践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元晶 杨勇 +1 位作者 沈惠萍 马振武 《南方农机》 2023年第16期179-181,198,共4页
【目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存在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目标与考核方法脱节、思政要素欠缺及缺乏复杂工程项目牵引等问题,造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思政教学难以满足现阶段教学要求。【方法】面向新工科建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目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存在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目标与考核方法脱节、思政要素欠缺及缺乏复杂工程项目牵引等问题,造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思政教学难以满足现阶段教学要求。【方法】面向新工科建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课程思政改革的要求,课题组提出了线上线下混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融入课程思政要素、OBE导向教学考核改革、引入复杂工程案例等“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路与方法。【结果】通过上述措施,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育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创新型高质量工程应用人才,有助于使该课程教育满足高端制造类人才培养需求,满足新工科建设要求,对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新工科 产出导向教育 复杂工程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角函数正交性的永磁伺服系统机械参数辨识
18
作者 朱其新 姜晨艳 +1 位作者 张国平 朱永红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20-1828,共9页
为抑制永磁伺服系统机械参数不确定对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提出一种利用三角函数正交性进行机械参数辨识的方法。给电机施加两个不同幅值、相同角频率的机械角速度指令,通过正弦、余弦函数在不同区间内的积分实现系统摩擦系数与转动惯量... 为抑制永磁伺服系统机械参数不确定对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提出一种利用三角函数正交性进行机械参数辨识的方法。给电机施加两个不同幅值、相同角频率的机械角速度指令,通过正弦、余弦函数在不同区间内的积分实现系统摩擦系数与转动惯量的解耦,在提高辨识精度的同时消除了不定负载转矩对黏滞摩擦系数、库仑摩擦系数和转动惯量辨识结果的影响。利用辨识得到的机械参数值对负载转矩进行观测,并针对系统的摩擦转矩、负载转矩进行对应的前馈补偿。仿真和实验结果均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机械参数辨识误差在1%左右,进行前馈补偿后转速环的控制性能得到一定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伺服系统 三角函数正交特性 机械参数辨识 不定负载转矩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制造强国战略的机械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被引量:3
19
作者 曹自洋 杨勇 付贵忠 《南方农机》 2023年第13期176-178,185,共4页
【目的】随着我国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社会对于机械类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科研创新能力是衡量机械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方法】课题组瞄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根据苏州科技大学的定位和机械工程学科的特色,分析了机... 【目的】随着我国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社会对于机械类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科研创新能力是衡量机械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方法】课题组瞄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根据苏州科技大学的定位和机械工程学科的特色,分析了机械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需要解决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合理、科研创新能力不足和培养考核机制不完善等主要问题,阐述了苏州科技大学近年来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的持续探索:聚焦立德树人,以课堂思政为载体,全方位开展研究生爱国情怀、责任担当教育;跟进机械工程行业的最新发展,及时更新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模式;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卡脖子”问题为己任,在实战中锻炼培养创新能力;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完善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加强过程管理。【结果】苏州科技大学经过持续实践,思政教育效果明显,科研生力军角色逐渐显现,机械类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稳步上升,科研成果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强国 研究生 创新能力 培养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的机械专业课程目标多元量化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勇 张元晶 +3 位作者 姚琴 蒋全胜 曹自洋 朱其新 《南方农机》 2023年第2期179-181,共3页
学习产出(Outcomes-based Education, OBE)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以持续改进为重点。机械专业兼具理论性、方法性、实用性,强调研究对象的客观原理及规律,在教学效果及学生能力评价上,强调教学效果评价与考核的多元性,主张... 学习产出(Outcomes-based Education, OBE)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以持续改进为重点。机械专业兼具理论性、方法性、实用性,强调研究对象的客观原理及规律,在教学效果及学生能力评价上,强调教学效果评价与考核的多元性,主张以多种形式对学生能力进行考核评价。基于此,课题组在分析机械专业课程教学评价特点的基础上,借助OBE理念,将OBE教学理念引入机械专业课程教学评价中,提出一种基于OBE的机械类课程目标多元量化评价方法,并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例进行说明。教学实践表明,基于OBE的机械专业课程目标多元量化评价方法,具有多元化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可以量化评定等优点。将思政教育教学效果评价引入机械专业课程教学评价中,可以更好地考核学生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专业课程 学习产出 多元量化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