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州怡园植物香景营造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雯 金荷仙 +1 位作者 晏海 刘晓东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9-144,共6页
中国古典园林在长期的造园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香景营造经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香景营造风格.以19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30年代初的苏州怡园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书籍绘画对其植物香景进行解读.首先分析怡园植物,结合传统香文化背景,对其主... 中国古典园林在长期的造园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香景营造经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香景营造风格.以19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30年代初的苏州怡园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书籍绘画对其植物香景进行解读.首先分析怡园植物,结合传统香文化背景,对其主要香景植物进行梳理;其次,选取园中典型香景,根据香景植物与园林空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阐述其营造方式;进而从多角度解读怡园香景的审美特征,挖掘古典园林香景的营造特点,为现代香景植物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香景 怡园 营造方式 审美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湾型都市圈绿色低碳规划模式研究——以西雅图都市圈为例
2
作者 雷诚 于子博 范凌云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5-101,共7页
依托湾区特定的地理区位与港口交通优势,海湾型都市圈已成为国际竞争和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空间单元。基于“绿色低碳、产业辐射和科创集群”3种海湾型都市圈规划模式的比较,文章重点解析了契合当前“双碳”建设目标的绿色低碳模式。基... 依托湾区特定的地理区位与港口交通优势,海湾型都市圈已成为国际竞争和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空间单元。基于“绿色低碳、产业辐射和科创集群”3种海湾型都市圈规划模式的比较,文章重点解析了契合当前“双碳”建设目标的绿色低碳模式。基于对“翡翠之城”西雅图都市圈的案例解析,揭示了低碳规划模式以“织补绿色生态网络、链接绿色区域格局、优化绿色产业体系”3个方面为核心,从“碳汇增量、碳汇提质、低碳布局、低碳交通、低碳设施、产业类型、产业结构、绿色市场”8个方面,构成了海湾型都市圈绿色低碳规划发展的前沿探索。结合我国双碳发展目标和海湾型都市圈现实,进一步从“生境(绿色织补)、城境(空间承载)、产境(市场激活)”3个维度提出了我国海湾型都市圈绿色低碳发展路径。他山之石可为我国低碳可持续都市圈发展探索提供启示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型都市圈 西雅图 绿色低碳 路径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工业村”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雷诚 葛思蒙 范凌云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7期16-25,共10页
现代苏南乡村发展缘于"苏南模式”时期,大规模乡村工业化所形成的大量工业村影响至今,厂村交错、空间破碎,是东部发达地区"厂村并进"的典型代表,工业村转型发展成为新时期苏南乡村振兴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苏南乡村工业... 现代苏南乡村发展缘于"苏南模式”时期,大规模乡村工业化所形成的大量工业村影响至今,厂村交错、空间破碎,是东部发达地区"厂村并进"的典型代表,工业村转型发展成为新时期苏南乡村振兴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苏南乡村工业化发展和工业村演化历程分析,比较了厂村混杂型、相邻型和分离型三种典型工业村的特征;从宏观区域层面分析工业村分布机理特征,从微观层面剖析了苏南工业村发展的现实困境。针对性提出产村融合理念,构建苏南工业村振兴策略框架,通过在镇域层面构建产村一体化单元,推进乡村工业用地整合优化;在村落层面建构产村融合振兴策略,突出服务设施复合、环境景观契合、社会网络融合,建立厂村治理协同机制,探索产村共建共治路径,助推苏南乡村的再次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工业化 产村融合 工业村 乡村振兴 苏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气候条件下砌体结构材料热湿物性参数对热工计算的影响
4
作者 罗戴维 刘加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30-939,共10页
针对湿热气候地区高湿度对砌体结构隔热的不利影响,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四种不同砌体结构材料热湿物性参数:导热系数、蒸汽渗透系数和液态水扩散系数在动态热湿环境下的变化,从而分析热湿物性参数变化对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计算的影响程度.... 针对湿热气候地区高湿度对砌体结构隔热的不利影响,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四种不同砌体结构材料热湿物性参数:导热系数、蒸汽渗透系数和液态水扩散系数在动态热湿环境下的变化,从而分析热湿物性参数变化对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计算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湿热气候条件下,湿传递对热工计算结果的影响较大,传热量最多增加30%;导热系数变化对传热量影响的幅度在5%~10%;蒸汽渗透系数变化对传热量影响在3%以下;液态水渗透系数受室外计算条件影响,非雨天时,其值变化对传热量计算不大,雨天时,其值变化对传热量影响在30%以上.因此,在湿热气候条件下,进行砌体结构围护结构的热工计算时,导热系数应视为材料含湿量的函数计算,蒸汽渗透系数可按常数计算,液态水扩散系数需要考虑雨天和非雨天分别进行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气候 砌体结构 导热系数 蒸汽渗透系数 液态水渗透系数 热工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