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苏州怡园植物香景营造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杨雯
金荷仙
+1 位作者
晏海
刘晓东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9-144,共6页
中国古典园林在长期的造园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香景营造经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香景营造风格.以19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30年代初的苏州怡园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书籍绘画对其植物香景进行解读.首先分析怡园植物,结合传统香文化背景,对其主...
中国古典园林在长期的造园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香景营造经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香景营造风格.以19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30年代初的苏州怡园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书籍绘画对其植物香景进行解读.首先分析怡园植物,结合传统香文化背景,对其主要香景植物进行梳理;其次,选取园中典型香景,根据香景植物与园林空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阐述其营造方式;进而从多角度解读怡园香景的审美特征,挖掘古典园林香景的营造特点,为现代香景植物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香景
怡园
营造方式
审美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湾型都市圈绿色低碳规划模式研究——以西雅图都市圈为例
2
作者
雷诚
于子博
范凌云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5-101,共7页
依托湾区特定的地理区位与港口交通优势,海湾型都市圈已成为国际竞争和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空间单元。基于“绿色低碳、产业辐射和科创集群”3种海湾型都市圈规划模式的比较,文章重点解析了契合当前“双碳”建设目标的绿色低碳模式。基...
依托湾区特定的地理区位与港口交通优势,海湾型都市圈已成为国际竞争和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空间单元。基于“绿色低碳、产业辐射和科创集群”3种海湾型都市圈规划模式的比较,文章重点解析了契合当前“双碳”建设目标的绿色低碳模式。基于对“翡翠之城”西雅图都市圈的案例解析,揭示了低碳规划模式以“织补绿色生态网络、链接绿色区域格局、优化绿色产业体系”3个方面为核心,从“碳汇增量、碳汇提质、低碳布局、低碳交通、低碳设施、产业类型、产业结构、绿色市场”8个方面,构成了海湾型都市圈绿色低碳规划发展的前沿探索。结合我国双碳发展目标和海湾型都市圈现实,进一步从“生境(绿色织补)、城境(空间承载)、产境(市场激活)”3个维度提出了我国海湾型都市圈绿色低碳发展路径。他山之石可为我国低碳可持续都市圈发展探索提供启示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型都市圈
西雅图
绿色低碳
路径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南“工业村”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被引量:
21
3
作者
雷诚
葛思蒙
范凌云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7期16-25,共10页
现代苏南乡村发展缘于"苏南模式”时期,大规模乡村工业化所形成的大量工业村影响至今,厂村交错、空间破碎,是东部发达地区"厂村并进"的典型代表,工业村转型发展成为新时期苏南乡村振兴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苏南乡村工业...
现代苏南乡村发展缘于"苏南模式”时期,大规模乡村工业化所形成的大量工业村影响至今,厂村交错、空间破碎,是东部发达地区"厂村并进"的典型代表,工业村转型发展成为新时期苏南乡村振兴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苏南乡村工业化发展和工业村演化历程分析,比较了厂村混杂型、相邻型和分离型三种典型工业村的特征;从宏观区域层面分析工业村分布机理特征,从微观层面剖析了苏南工业村发展的现实困境。针对性提出产村融合理念,构建苏南工业村振兴策略框架,通过在镇域层面构建产村一体化单元,推进乡村工业用地整合优化;在村落层面建构产村融合振兴策略,突出服务设施复合、环境景观契合、社会网络融合,建立厂村治理协同机制,探索产村共建共治路径,助推苏南乡村的再次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工业化
产村融合
工业村
乡村振兴
苏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湿热气候条件下砌体结构材料热湿物性参数对热工计算的影响
4
作者
罗戴维
刘加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30-939,共10页
针对湿热气候地区高湿度对砌体结构隔热的不利影响,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四种不同砌体结构材料热湿物性参数:导热系数、蒸汽渗透系数和液态水扩散系数在动态热湿环境下的变化,从而分析热湿物性参数变化对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计算的影响程度....
针对湿热气候地区高湿度对砌体结构隔热的不利影响,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四种不同砌体结构材料热湿物性参数:导热系数、蒸汽渗透系数和液态水扩散系数在动态热湿环境下的变化,从而分析热湿物性参数变化对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计算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湿热气候条件下,湿传递对热工计算结果的影响较大,传热量最多增加30%;导热系数变化对传热量影响的幅度在5%~10%;蒸汽渗透系数变化对传热量影响在3%以下;液态水渗透系数受室外计算条件影响,非雨天时,其值变化对传热量计算不大,雨天时,其值变化对传热量影响在30%以上.因此,在湿热气候条件下,进行砌体结构围护结构的热工计算时,导热系数应视为材料含湿量的函数计算,蒸汽渗透系数可按常数计算,液态水扩散系数需要考虑雨天和非雨天分别进行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气候
砌体结构
导热系数
蒸汽渗透系数
液态水渗透系数
热工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州怡园植物香景营造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杨雯
金荷仙
晏海
刘晓东
机构
浙江农林
大学
风景园林与
建筑
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风景园林系
出处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9-14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芳香植物配置对人体亚健康干预效应研究”(编号51978626)
中国科学院咨询课题“继承弘扬传统文化,提升人居环境品质——重视开展声景学、香景学及光景学研究与实践”子课题“香景学研究”(编号2018-ZW01-A-031)共同资助。
文摘
中国古典园林在长期的造园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香景营造经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香景营造风格.以19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30年代初的苏州怡园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书籍绘画对其植物香景进行解读.首先分析怡园植物,结合传统香文化背景,对其主要香景植物进行梳理;其次,选取园中典型香景,根据香景植物与园林空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阐述其营造方式;进而从多角度解读怡园香景的审美特征,挖掘古典园林香景的营造特点,为现代香景植物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香景
怡园
营造方式
审美特征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mellscape
Garden of Harmony
construction metho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湾型都市圈绿色低碳规划模式研究——以西雅图都市圈为例
2
作者
雷诚
于子博
范凌云
机构
南京
大学
建筑
与城市规划
学院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低碳智慧城市专委会
苏州
大学
建筑
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苏州
科技
大学
科技
产业处
出处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5-10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8316)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4SHB001)
+2 种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4YJAZH02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14380038)
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苏教师函2021-11号)。
文摘
依托湾区特定的地理区位与港口交通优势,海湾型都市圈已成为国际竞争和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空间单元。基于“绿色低碳、产业辐射和科创集群”3种海湾型都市圈规划模式的比较,文章重点解析了契合当前“双碳”建设目标的绿色低碳模式。基于对“翡翠之城”西雅图都市圈的案例解析,揭示了低碳规划模式以“织补绿色生态网络、链接绿色区域格局、优化绿色产业体系”3个方面为核心,从“碳汇增量、碳汇提质、低碳布局、低碳交通、低碳设施、产业类型、产业结构、绿色市场”8个方面,构成了海湾型都市圈绿色低碳规划发展的前沿探索。结合我国双碳发展目标和海湾型都市圈现实,进一步从“生境(绿色织补)、城境(空间承载)、产境(市场激活)”3个维度提出了我国海湾型都市圈绿色低碳发展路径。他山之石可为我国低碳可持续都市圈发展探索提供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
海湾型都市圈
西雅图
绿色低碳
路径
策略
Keywords
bay-type metropolitan area
Seattle
green and low-carbon
path
strategies
分类号
TU982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南“工业村”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被引量:
21
3
作者
雷诚
葛思蒙
范凌云
机构
苏州
大学
建筑
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出处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7期16-25,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8351、51478281)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8SJZD1124)
江苏政府留学奖学金资助
文摘
现代苏南乡村发展缘于"苏南模式”时期,大规模乡村工业化所形成的大量工业村影响至今,厂村交错、空间破碎,是东部发达地区"厂村并进"的典型代表,工业村转型发展成为新时期苏南乡村振兴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苏南乡村工业化发展和工业村演化历程分析,比较了厂村混杂型、相邻型和分离型三种典型工业村的特征;从宏观区域层面分析工业村分布机理特征,从微观层面剖析了苏南工业村发展的现实困境。针对性提出产村融合理念,构建苏南工业村振兴策略框架,通过在镇域层面构建产村一体化单元,推进乡村工业用地整合优化;在村落层面建构产村融合振兴策略,突出服务设施复合、环境景观契合、社会网络融合,建立厂村治理协同机制,探索产村共建共治路径,助推苏南乡村的再次振兴。
关键词
乡村工业化
产村融合
工业村
乡村振兴
苏南
Keywords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dustry-village integration
industrial village
rural revitalization
Southern Jiangsu province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湿热气候条件下砌体结构材料热湿物性参数对热工计算的影响
4
作者
罗戴维
刘加平
机构
苏州
科技
大学
建筑
与
城规
学院
江苏省
建筑
碳中和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西安
建筑
科技
大学
建筑
学院
出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30-939,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资助项目(51590913)
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908393)。
文摘
针对湿热气候地区高湿度对砌体结构隔热的不利影响,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四种不同砌体结构材料热湿物性参数:导热系数、蒸汽渗透系数和液态水扩散系数在动态热湿环境下的变化,从而分析热湿物性参数变化对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计算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湿热气候条件下,湿传递对热工计算结果的影响较大,传热量最多增加30%;导热系数变化对传热量影响的幅度在5%~10%;蒸汽渗透系数变化对传热量影响在3%以下;液态水渗透系数受室外计算条件影响,非雨天时,其值变化对传热量计算不大,雨天时,其值变化对传热量影响在30%以上.因此,在湿热气候条件下,进行砌体结构围护结构的热工计算时,导热系数应视为材料含湿量的函数计算,蒸汽渗透系数可按常数计算,液态水扩散系数需要考虑雨天和非雨天分别进行计算.
关键词
湿热气候
砌体结构
导热系数
蒸汽渗透系数
液态水渗透系数
热工计算
Keywords
hot and humid climate
masonry structure
thermal conductivity
coefficient of vapor permeability
water vapor permeability
thermal calculation
分类号
TU111.4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苏州怡园植物香景营造研究
杨雯
金荷仙
晏海
刘晓东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海湾型都市圈绿色低碳规划模式研究——以西雅图都市圈为例
雷诚
于子博
范凌云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苏南“工业村”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雷诚
葛思蒙
范凌云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湿热气候条件下砌体结构材料热湿物性参数对热工计算的影响
罗戴维
刘加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