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枸骨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宋钰 纪丽莲 +1 位作者 刘艳丽 王桃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2-1099,共18页
枸骨(Ilex cornuta)为冬青科冬青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我国传统中药之一,其叶子常被瑶胞聚居区当作“苦丁茶”的来源。枸骨的化学成分是其药理活性的基础,主要包括三萜皂苷类、黄酮类、多酚类、生物碱类和挥发油类等,近10年共鉴定出27... 枸骨(Ilex cornuta)为冬青科冬青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我国传统中药之一,其叶子常被瑶胞聚居区当作“苦丁茶”的来源。枸骨的化学成分是其药理活性的基础,主要包括三萜皂苷类、黄酮类、多酚类、生物碱类和挥发油类等,近10年共鉴定出278种单体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枸骨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及抗肿瘤等多种活性。本研究对近10年国内外有关枸骨化学成分、提取与检测方法、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报道进行了总结,并对枸骨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枸骨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骨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作用机制 提取与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膜的制备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郁凡 董延茂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56,共6页
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领域应用广泛,但是受膜污染、trade-off效应等影响其应用受到限制。导电膜具有传统膜的选择透过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在电辅助作用下产生电化学氧化还原、静电吸附和排斥等作用,有效提高了膜抗污染性能和离子截留率,在... 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领域应用广泛,但是受膜污染、trade-off效应等影响其应用受到限制。导电膜具有传统膜的选择透过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在电辅助作用下产生电化学氧化还原、静电吸附和排斥等作用,有效提高了膜抗污染性能和离子截留率,在难降解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简述了导电膜的类型及去除污染物的分离机理,介绍了导电膜的制备方法,综述了导电膜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并展望了导电膜在水处理领域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膜 分离 膜污染 电化学 自清洁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氰菊酯暴露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亚致死和时间毒性效应
3
作者 李彤 白净 +2 位作者 扶教龙 纪丽莲 英晓莉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3-969,共7页
为有效防治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减少其造成的经济损失,采用点滴注射法测定了亚致死浓度的溴氰菊酯对小菜蛾生长发育及生殖能力的影响,并检测了溴氰菊酯对小菜蛾的时间毒性效应。结果表明,采用溴氰菊酯亚致死浓度(12 h LC35,即1... 为有效防治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减少其造成的经济损失,采用点滴注射法测定了亚致死浓度的溴氰菊酯对小菜蛾生长发育及生殖能力的影响,并检测了溴氰菊酯对小菜蛾的时间毒性效应。结果表明,采用溴氰菊酯亚致死浓度(12 h LC35,即12 h暴露后导致个体死亡率为35%的浓度)处理小菜蛾幼虫后,幼虫存活期及雌、雄成虫寿命均显著下降,羽化率、化蛹率、卵孵化率及单雌日均产卵量显著降低。同时,对小菜蛾在1 d中的4个不同时间点在亚致死浓度12 h LC35条件[授时时间(ZTs):ZT2、ZT8、ZT14、ZT20,对应北京时间分别为6:00、12:00、18:00、24:00]点滴注射溴氰菊酯,发现在亚致死浓度12 h LC35条件下,ZT2处理组小菜蛾幼虫48 h后的死亡率高达65.97%,而ZT20处理组的死亡率为32.07%,并且ZT2组对小菜蛾幼虫期及成虫期的不良影响均显著高于ZT20组。此外,处理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升高后下降,但均高于对照组,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均呈下降趋势,但ZT20处理组的SOD、CAT及GST活性均高于ZT2组。因此建议农业生产中选择早上进行施药,这可能会提高杀虫效率,在评估农药的杀虫效果时时间毒理学应该作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该研究为小菜蛾的防治和农药合理施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氰菊酯 小菜蛾 亚致死效应 时间毒性效应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光到深红光的有效调控:二苯并吡啶并喹喔啉类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
4
作者 章博 黄飞翔 +3 位作者 谢凤鸣 杨耀祖 胡英元 赵鑫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6-292,共7页
高效热激活延迟荧光(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TADF)材料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中有着重要的应用。然而,由于能隙定律的限制,开发波长超过600 nm的高效红色TADF材料充满了挑战。本工... 高效热激活延迟荧光(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TADF)材料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中有着重要的应用。然而,由于能隙定律的限制,开发波长超过600 nm的高效红色TADF材料充满了挑战。本工作在设计合成刚性大共轭平面受体二苯并[f,h]吡啶[3,4-b]喹喔啉(DBPQ)的基础上,将不同给电子能力的供体(tCz、DMAC和PXZ)与受体DBPQ大扭角连接,合成了DBPQtCz、DBPQDMAC和DBPQPXZ三种新颖的TADF材料。随着相应供体给电子能力的增强,DBPQtCz、DBPQDMAC和DBPQPXZ的发射波长可有效调控,实现由绿光、红光到深红光的转变。基于DBPQDMAC器件的最大外量子效率(EQE_(max))最高可达16.0%,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t,EL)波长为612 nm;基于DBPQPXZ器件的EQE_(max)为3.2%,电致发光波长达到658 nm。同时,基于DBPQtCz、DBPQDMAC和DBPQPXZ的OLED均具有较低的开启电压,分别为2.4、2.5和2.8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激活延迟荧光 二苯并[f h]吡啶[3 4-b]喹喔啉 开启电压 红光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硅陶瓷烧结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5
作者 王凤 王秀玲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8-21,共4页
碳化硅结构中含有强共价键,共价键的键能高达78%,在烧结过程中需要增加一些烧结助剂、外部压力等条件,降低键合强度,使其致密化,以满足碳化硅陶瓷在航空航天、化工、机械等领域的应用。综述了碳化硅陶瓷烧结工艺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 碳化硅结构中含有强共价键,共价键的键能高达78%,在烧结过程中需要增加一些烧结助剂、外部压力等条件,降低键合强度,使其致密化,以满足碳化硅陶瓷在航空航天、化工、机械等领域的应用。综述了碳化硅陶瓷烧结工艺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常用烧结工艺有无压烧结、热压烧结、热等静压烧结、反应烧结,最新烧结工艺有微波烧结、闪烧、放电等离子烧结和振荡压力烧结工艺,展望了碳化硅陶瓷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陶瓷 烧结技术 烧结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辅助水热法制备BiVO_(4)黄色色料及色度研究
6
作者 谢志翔 彭溢源 +2 位作者 刘汉语 朱嗣承 陈婷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1-65,共5页
本工作以硝酸铋(Bi(NO_(3))_(3)·5H2O)和偏钒酸铵(NH4VO_(3))为主要原料,并采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溴盐([Bmim]Br)为溶剂,通过离子液体辅助水热法合成了BiVO_(4)黄色色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 本工作以硝酸铋(Bi(NO_(3))_(3)·5H2O)和偏钒酸铵(NH4VO_(3))为主要原料,并采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溴盐([Bmim]Br)为溶剂,通过离子液体辅助水热法合成了BiVO_(4)黄色色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前驱体pH值、水热反应温度和时间对BiVO_(4)合成及显微形貌的影响,同时采用CIE-L^(*)a^(*)b^(*)色度仪考察了该色料的色度值。实验结果表明:前驱体溶液pH值对BiVO_(4)色料的合成及形貌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pH值条件下,反应体系的离子平衡会有所不同,从而影响BiVO_(4)色料的结构和性能。随着pH值从5增大至8,合成产物由片状向柱状转变。当pH=6时,可以合成片状单斜白钨矿型BiVO_(4)黄色色料,平均粒径约4μm。采用水热法能够实现BiVO_(4)色料的低温合成,合成温度由传统固相法的650℃降至160℃。随着水热反应温度由160℃升至200℃,BiVO_(4)色料粒径由4μm增加至10μm,团聚现象加重。延长水热反应时间有助于BiVO_(4)晶体的成核与生长,经160℃水热反应2 h后,制得的BiVO_(4)色料呈色性能最佳,色度值L^(*)=76.77,a^(*)=2.80,b^(*)=64.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料 钒酸铋 离子液体 水热法 低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掺杂CsPbBr_(3)钙钛矿纳米晶的制备及荧光性能研究
7
作者 温鹏 陈婷 +6 位作者 梁梦标 武文魁 厉有鹏 张春媚 赵梦迪 谢志翔 徐彦乔 《中国陶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9,共12页
CsPbX_(3)(X=Cl,Br,I)全无机钙钛矿纳米晶具有优异的光电特性,但其应用受到Pb^(2+)的毒性和晶胞的不稳定性等限制。过渡金属离子Cu^(2+)掺杂制备CsPb_(1-x)Cu_(x)Br_(3)纳米晶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采用分段加热法,掺杂一定量的Cu^(2+... CsPbX_(3)(X=Cl,Br,I)全无机钙钛矿纳米晶具有优异的光电特性,但其应用受到Pb^(2+)的毒性和晶胞的不稳定性等限制。过渡金属离子Cu^(2+)掺杂制备CsPb_(1-x)Cu_(x)Br_(3)纳米晶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采用分段加热法,掺杂一定量的Cu^(2+)使得CsPbBr_(3)晶胞收缩,同时提高荧光量子产率。当反应温度为130℃、Cu^(2+)掺杂量为5%时,CsPb_(1-x)Cu_(x)Br_(3)纳米晶的荧光量子产率达到74%,平均粒径为11.15±2.42 nm。与未掺杂的纳米晶相比,掺杂后CsPb_(0.95)Cu_(0.5)Br_(3)纳米晶的水稳定性、紫外光稳定性以及存储稳定性分别提高了37%、34%和28%。CsPb_(0.95)Cu_(0.05)Br_(3)纳米晶白光发光二极管器件的显色指数为54.3,流明效率和色温分别为43.2 lm/W和6512 K,色坐标为(0.33,0.34),其色域覆盖范围可达国家电视委员会标准的134.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无机钙钛矿 金属离子 铜掺杂 量子产率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固化抗菌涂料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悦 吴秫芃 +3 位作者 崔锡文 张煜 蒋莉 袁妍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68-281,共14页
涂料常用作为保护材料,但由于不同使用环境的影响,微生物沉积不可避免,易导致涂层磨损甚至破坏,因此抗菌涂料在保护基材和减少材料浪费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涂料和紫外光固化技术,回顾了抗菌涂料的优势与不足。根据抗菌剂在... 涂料常用作为保护材料,但由于不同使用环境的影响,微生物沉积不可避免,易导致涂层磨损甚至破坏,因此抗菌涂料在保护基材和减少材料浪费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涂料和紫外光固化技术,回顾了抗菌涂料的优势与不足。根据抗菌剂在光固化涂料中的引入方式,涂料可分为结构型和共混型两类。文章详细讨论了近年来常用的抗菌成分、合成与改性方法及其抗菌效果,并分析了涂层的其他性能(如耐磨性、抗氧化性、防污性)及潜在应用场景。本综述为理解抗菌紫外光固化涂料提供了全面视角,并为涂层合成及性能提升提供了参考,展望了其未来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固化涂料 抗菌性能 抗菌剂合成 抗菌剂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薇果实挥发油提取工艺、化学成分及抗菌活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勇 金雨馨 +3 位作者 刘贞鑫 黄磊 于月月 王桃云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641-1647,共7页
采用单因素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超声波辅助提取紫薇果实挥发油(LIFVO)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利用GC-MS测定挥发油的化学组分,并测试其抑菌活性。结果显示,挥发油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69℃、超声波功率562W、液料比23.6∶1(m L... 采用单因素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超声波辅助提取紫薇果实挥发油(LIFVO)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利用GC-MS测定挥发油的化学组分,并测试其抑菌活性。结果显示,挥发油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69℃、超声波功率562W、液料比23.6∶1(m L∶g),超声提取时间47min,在此条件下,LIFVO得率为2.72%±0.02%。从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7种化合物,主要成分是二十四烷、二十五烷和二十六烷,其相对含量分别为17.307%、12.731%、10.897%。抑菌实验显示,所有受试菌的生长均能被挥发油所抑制。挥发油中的主要抑菌成分是多种烃类、醇类、酚类及萜烯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优化 超声波提取 紫薇果实挥发油 成分分析 抑菌活性 中药现代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高电压有机正极材料FTCNQ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10
作者 刘秋菊 李佩原 +2 位作者 郭志毅 汤梦成 邓雯雯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28-132,共5页
以2-氟-7,7,8,8-四氰基醌二甲烷(FTCNQ)作为锂离子电池有机高电压正极材料,对比了FTCNQ在商用电解液和实验室自制离子液体电解液中的性能,通过实验筛选出适宜的电解液。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智能拉... 以2-氟-7,7,8,8-四氰基醌二甲烷(FTCNQ)作为锂离子电池有机高电压正极材料,对比了FTCNQ在商用电解液和实验室自制离子液体电解液中的性能,通过实验筛选出适宜的电解液。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智能拉曼光谱仪对FTCNQ的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蓝电电池测试仪测试了FTCNQ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FTCNQ在离子液体电解液中的比容量为220mAh/g,在电流密度200mA/g条件下,FTCNQ比容量为76mAh/g,具有较好的循环和倍率性能。原位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FTCNQ在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中经历了复杂的相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高电压 2-氟-7 7 8 8-四氰基醌二甲烷 离子液体电解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热材料在太阳能海水脱盐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景欣欣 王伟铎 +4 位作者 莫何苏 谈朋 陈志刚 吴正颖 孙林兵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3-1064,共32页
用于海水脱盐的太阳能界面蒸发装置因其绿色环保、简单高效以及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与传统的体积式蒸发装置不同,太阳能界面蒸发装置将太阳光的收集和蒸汽的产生锁定在空气-水的界面,无需从底部加热整体水来产生蒸汽,极... 用于海水脱盐的太阳能界面蒸发装置因其绿色环保、简单高效以及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与传统的体积式蒸发装置不同,太阳能界面蒸发装置将太阳光的收集和蒸汽的产生锁定在空气-水的界面,无需从底部加热整体水来产生蒸汽,极大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本文详细介绍了太阳能界面水蒸发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光热材料的光热转换机理、材料种类以及材料的性能;探讨了高效海水净化太阳能蒸发装置的设计策略(增强光吸收、充足水供应、耐盐排盐等)。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基于界面蒸发中的太阳能蒸发装置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新型太阳能蒸发装置在海水净化领域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光热材料 界面蒸发 高效蒸发策略 海水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吸附剂在含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霏 曹丰 +3 位作者 朱崇兵 楚飞虎 李升军 冯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3-46,共4页
高效、节能、环保的含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技术是如今的研究重点之一,生物吸附法因其对环境友好的特性以及优秀的吸附性能,在含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的领域内有着较大的潜力。近些年来,国内外研究者从酵母、生物质、细菌、藻类等方面对生... 高效、节能、环保的含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技术是如今的研究重点之一,生物吸附法因其对环境友好的特性以及优秀的吸附性能,在含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的领域内有着较大的潜力。近些年来,国内外研究者从酵母、生物质、细菌、藻类等方面对生物吸附剂进行探索研究,以期让其更好的应用于实际。主要是从生物吸附剂材料分类和生物吸附机理两方面,对目前的生物吸附剂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做出相应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吸附 酵母 生物质 细菌 藻类 重金属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法制备氧化铝纤维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包佩 陈丰 +1 位作者 刘成宝 刘守清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共9页
静电纺丝是制备氧化铝纤维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合成过程简单、纤维组分易于调节、纤维结构设计合理等特点,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介绍了静电纺丝技术的原理及进展,系统分析了工艺参数(聚合物参数、溶剂参数、纺丝液参数、过程控制参数、... 静电纺丝是制备氧化铝纤维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合成过程简单、纤维组分易于调节、纤维结构设计合理等特点,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介绍了静电纺丝技术的原理及进展,系统分析了工艺参数(聚合物参数、溶剂参数、纺丝液参数、过程控制参数、环境参数、热处理参数等)和铝前驱体种类(无机铝源、有机铝源、混合铝源等)对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阐述了氧化铝纤维应用领域(吸附过滤、催化、储能、高温隔热),并对静电纺丝法制备氧化铝纤维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纤维 静电纺丝 应用领域 铝前驱体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OCl/g-C_(3)N_(4)-Br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天奇 陈勇号 +3 位作者 巫衡 朱雨婷 董延茂 赵丹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6-204,共9页
采用原位生长法制备了二元异质结光催化剂BiOCl/g-C_(3)N_(4)-Br,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BiOCl/g-C_(3)N_(4)-Br在模拟可见光照射下对罗丹明(RhB)的光催化降解性能。表征结果显示,BiOCl附着在g-C_(3)N_(4)-Br表面,二者... 采用原位生长法制备了二元异质结光催化剂BiOCl/g-C_(3)N_(4)-Br,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BiOCl/g-C_(3)N_(4)-Br在模拟可见光照射下对罗丹明(RhB)的光催化降解性能。表征结果显示,BiOCl附着在g-C_(3)N_(4)-Br表面,二者之间形成了Z-scheme异质结。实验结果表明:BiOCl/g-C_(3)N_(4)-Br催化剂比g-C_(3)N_(4)-Br和BiOCl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在RhB质量浓度20 mg/L、BiOCl/2%-g-C_(3)N_(4)-Br(g-C_(3)N_(4)-Br质量分数为2%)加入量0.5 g/L的条件下,经日光灯(14 W)照射90 min后,RhB去除率可达98%;经过4次循环实验后,RhB去除率从98%逐渐降低至90%,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利用性。BiOCl/2%-g-C_(3)N_(4)-Br光催化降解RhB过程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分别在BiOCl和g-C_(3)N_(4)-Br的表面进行,BiOCl与g-C_(3)N_(4)-Br之间高度紧密的接触面形成了Z-scheme异质结,实现了电子和空穴的快速分离,降低了二者在催化剂内部的复合速率,提高了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异质结 石墨相氮化碳 氯氧化铋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林废弃物衍生生物炭吸附水中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施佳妤 冯鹏鹏 张钱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02-108,共7页
近年来,水中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以农林废弃物等为原料制备的生物炭是一种高效低成本吸附剂,已被用于去除水中污染物。为进一步提高生物炭的吸附性能,有必要对生物炭进行功能化改性。关于改性生物炭吸附去除水中... 近年来,水中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以农林废弃物等为原料制备的生物炭是一种高效低成本吸附剂,已被用于去除水中污染物。为进一步提高生物炭的吸附性能,有必要对生物炭进行功能化改性。关于改性生物炭吸附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报道较多,这些研究探索了各种生物炭功能化改性方法,表明不同改性生物炭对不同污染物具有不同的吸附行为和机制。综述了近5年来改性生物炭吸附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方法,并对改性生物炭吸附剂在未来废水处理中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废弃物 生物炭 改性 吸附 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润湿性膜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少波 董延茂 +1 位作者 王紫玥 沈志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3,共6页
石油泄漏和含油废水排放严重污染生态环境,油水分离技术是涉油污染治理的重要手段。由于低耗能、简单高效等优点,特殊润湿性的膜材料在油水分离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基于润湿性相关理论和分离机理,总结了超疏水/超亲油膜、超亲水... 石油泄漏和含油废水排放严重污染生态环境,油水分离技术是涉油污染治理的重要手段。由于低耗能、简单高效等优点,特殊润湿性的膜材料在油水分离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基于润湿性相关理论和分离机理,总结了超疏水/超亲油膜、超亲水/水下超疏油膜、Janus膜和智能响应膜等油水分离膜的研究进展,并对油水分离膜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对将来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润湿性 油水分离 分离膜 超疏水性 超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壳聚糖凝胶负载废酵母处理重金属离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霏 李升军 +4 位作者 崔荣煜 吴金秋 楚飞虎 曹丰 冯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70,共9页
目前,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研究中采用的生物吸附剂大多呈粉体状,会因活性结构特性不易保持,并且固液分离损失大、能耗高,导致其在重金属废水处理工程化应用受到制约。文章以丙烯酸和壳聚糖为原料,通过紫外交联法制备块体凝胶并负载废酵... 目前,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研究中采用的生物吸附剂大多呈粉体状,会因活性结构特性不易保持,并且固液分离损失大、能耗高,导致其在重金属废水处理工程化应用受到制约。文章以丙烯酸和壳聚糖为原料,通过紫外交联法制备块体凝胶并负载废酵母作为生物吸附剂。研究紫外交联丙烯酸复合壳聚糖制成凝胶的优化条件,当丙烯酸与壳聚糖的比值为30∶1,加入15%质量百分比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为交联剂,再加入2%质量百分比的1173D作为光引发剂,此时制备出的含废酵母丙烯酸复合壳聚糖基水凝胶具有较好的溶胀性能和孔洞结构,对于Zn、Cd或Pb离子吸附去除率分别为27.8%、30.8%和38.8%。凝胶包埋废酵母后,去除水中低浓度的重金属Zn、Cd和Pb离子均有提升,对Pb^(2+)溶液的综合吸附去除率达到74.8%。丙烯酸-壳聚糖凝胶作为生物吸附剂载体实现简易快速包埋成型,块体形状有利于后续载体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吸附 废酵母 丙烯酸 壳聚糖 紫外交联 凝胶 重金属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OH)_(2)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薛丹 袁凡舒 +4 位作者 朱春茂 吴奇 王笛笛 魏杰 张钱丽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22-1029,共8页
超级电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充放电速度快等优点,在能源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电极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对电容器储能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氢氧化镍(Ni(OH)_(2))成本低、来源丰富、理论容量高、环境... 超级电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充放电速度快等优点,在能源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电极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对电容器储能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氢氧化镍(Ni(OH)_(2))成本低、来源丰富、理论容量高、环境友好、在碱性电解质中稳定性高,常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然而,Ni(OH)_(2)在超级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仍存在导电率低、分散性差、比表面积有限、体积收缩等问题亟待解决。综述了近5年以来Ni(OH)_(2)与碳基材料、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金属硒化物、氢氧化物复合制备Ni(OH)_(2)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分析讨论了微纳结构等因素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总结了目前Ni(OH)_(2)基复合材料用于超级电容器领域的难点问题,期望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Ni(OH)_(2)基电极 电化学性能 纳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InS_(2)量子点调控及其在WLED应用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汉语 谢志翔 +5 位作者 陈婷 董延茂 周兴 袁妍 吴海涛 陈勇号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41-2051,2104,共12页
AgInS_(2)量子点是一种有趣的材料,其近红外带隙范围从1.87到1.98 eV,作为直接带隙半导体,它能通过调节Ag/In比例来调节带隙,它还具有较宽的PL峰和较大的Stokes位移,同时低毒环保的特性也使它成为有望替代含Cd、Hg和Pb等重金属元素的二... AgInS_(2)量子点是一种有趣的材料,其近红外带隙范围从1.87到1.98 eV,作为直接带隙半导体,它能通过调节Ag/In比例来调节带隙,它还具有较宽的PL峰和较大的Stokes位移,同时低毒环保的特性也使它成为有望替代含Cd、Hg和Pb等重金属元素的二元量子点的理想材料,在光电器件领域尤其在发光二极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详细阐述了AgInS_(2)量子点晶体结构和发光机制,总结了其合成方法的特点并综述了通过壳体工程和掺杂的方法对AgInS_(2)量子点进行调控的策略,最后介绍了该类量子点在发光二极管方面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InS_(2) 量子点 合成 优化 W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吡咯烷酮协助导电聚合物防腐涂层的构建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洋 徐梦 +5 位作者 鲍冕宇 彭淑捷 程明月 董延茂 袁妍 蒋莉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5,共7页
为提高聚苯胺(PANI)涂层在酸性环境中长期服役稳定性,首先采用一步电聚合引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对PANI进行改性,获得PANI-PVP底层,随后在PANI-PVP表面电沉积大分子质子酸植酸(PA)掺杂的聚吡咯(PPY)面层,构筑了PANI-PVP/PPY复合涂层体... 为提高聚苯胺(PANI)涂层在酸性环境中长期服役稳定性,首先采用一步电聚合引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对PANI进行改性,获得PANI-PVP底层,随后在PANI-PVP表面电沉积大分子质子酸植酸(PA)掺杂的聚吡咯(PPY)面层,构筑了PANI-PVP/PPY复合涂层体系。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化学性能测试等手段探讨了该复合涂层与单层PANI-PVP涂层之间的成分、结构和耐腐蚀性的差异。结果表明:PVP的修饰显著提高了PANI致密性,减少了PANI的孔隙缺陷并降低了其自腐蚀电流密度;同时,外层PPY的引入提高了复合涂层的导电性,使之具有良好的阳极保护功能。且PANI-PVP/PPY复合涂层服役360 h对不锈钢仍具有高效的腐蚀防护作用,涂层体系表现出稳定的耐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防腐蚀涂层 聚苯胺 聚乙烯吡咯烷酮 聚吡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