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验、反思与对策:苏州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跟踪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俊梁 马晓霞 陈瑜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3年第9期10-12,32,共4页
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取得诸多经验和成绩,未来应在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有序推进农村"政社分开",发展面向农村(社区)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增强农民收入获得能力和现代社会生存适应能力等方面做进... 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取得诸多经验和成绩,未来应在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有序推进农村"政社分开",发展面向农村(社区)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增强农民收入获得能力和现代社会生存适应能力等方面做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经营机制 农民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俊梁 丁慧 钱春怡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9-101,共3页
农村合作组织是农村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新形势下农民提高自身组织化程度、抵御市场风险的有效载体。本文基于对苏州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现状的深入调查,客观反映了苏州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及其成就,指出苏州农村合作发展最突... 农村合作组织是农村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新形势下农民提高自身组织化程度、抵御市场风险的有效载体。本文基于对苏州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现状的深入调查,客观反映了苏州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及其成就,指出苏州农村合作发展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政社不分、权责不清、委托代理风险严重等问题,提出了农村合作将向股份化、专业化、规模化、法制化方向发展的具体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 农村合作组织 股份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合作的组织创新及发展趋势——基于苏州实践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俊梁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2年第4期13-16,共4页
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三大股份合作"是对传统合作社组织的创新发展。它初步解决了家庭联产承包与适度规模经营的矛盾,权力主体分散与集体经营的矛盾,农民投资意愿强烈与投资效果不佳的矛盾;促进了传统农民向现代公民的有组织过渡... 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三大股份合作"是对传统合作社组织的创新发展。它初步解决了家庭联产承包与适度规模经营的矛盾,权力主体分散与集体经营的矛盾,农民投资意愿强烈与投资效果不佳的矛盾;促进了传统农民向现代公民的有组织过渡,培育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新农民,提升了农村的市场化程度,实现了农业规模经营,构建了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缩小了城乡差距,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表明"三大股份合作"呈现以下发展趋势:合作形式趋向集团化,合作经营内容多元化,日常运行"去行政化",治理结构现代企业化,组织构成开放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大股份合作 组织创新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的基因信息隐私问题及其伦理方面 被引量:21
4
作者 吕耀怀 曹志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6-91,共6页
基因隐私属于信息隐私的范畴。基因信息不仅与个体相关,而且与其血缘亲属、可能还有其族群成员身份有关。在大数据背景下,基因语境中的隐私问题较其他背景下的隐私问题更为复杂,这里的个人隐私可能同时也是群体隐私。随着基因技术的使... 基因隐私属于信息隐私的范畴。基因信息不仅与个体相关,而且与其血缘亲属、可能还有其族群成员身份有关。在大数据背景下,基因语境中的隐私问题较其他背景下的隐私问题更为复杂,这里的个人隐私可能同时也是群体隐私。随着基因技术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人们的隐私利益就越有可能受到侵犯,而对这方面的隐私利益予以特别的法律保护和伦理辩护就变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基因信息隐私关涉的伦理价值主要有:自由、尊严与公正。这三者是保护基因信息隐私的价值依据和伦理导向。针对大数据时代的基因信息隐私问题,需要有一般和特殊两个层面的伦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大数据 隐私 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业景气指数设计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陈俊梁 陆静丹 张雅文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13,共5页
就业景气程度是衡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导性指标,对指导和制定就业经济决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就业存量变化情况(流入量、流出量、总量)、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变化情况(市场需求量、供给量、成交量、求人倍率)、非就业存量变化情况(... 就业景气程度是衡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导性指标,对指导和制定就业经济决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就业存量变化情况(流入量、流出量、总量)、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变化情况(市场需求量、供给量、成交量、求人倍率)、非就业存量变化情况(长期失业率、登记失业率)的连续监控及指数化处理,构造出一组从不同侧面反映就业市场活跃程度的分量指数,在此基础上,用AHP和DELPHI方法提炼出一个能够反映监控区域就业市场兴衰变化过程的指数——就业景气指数(EP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 就业景气 指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勇”德的中西异同及其扬弃 被引量:17
6
作者 吕耀怀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38,89,共9页
在中国传统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中,"勇"的德性定位应为有"知"之"勇"、行"仁"之"勇"。"勇"不仅须以"知"为基础,还须因"仁"而行,循"礼"、&q... 在中国传统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中,"勇"的德性定位应为有"知"之"勇"、行"仁"之"勇"。"勇"不仅须以"知"为基础,还须因"仁"而行,循"礼"、"义"之道;"勇"德的具体作用可概括为胜敌之"勇"、克难之"勇"与自治之"勇"。西方思想家则主要从理性、上帝律法或世俗法律的角度来规定"勇"。近代以来,作为德性的勇敢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是冒险精神的德性基础。美国"9.11"恐怖袭击后,西方学者强调"勇"德只能用于正义事业。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中国社会,我们既要批判继承中国的"勇"德传统,又要批判借鉴西方的"勇"德思想,以此构成"勇"德之扬弃的两个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德性 伦理 勇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同意的伦理价值 被引量:9
7
作者 吕耀怀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19,48,共9页
不同的伦理学类型之所以都重视同意,是因为同意内蕴有一些公认的伦理价值,这样的价值主要包括自由、尊严与责任等。同意所内蕴的价值,如果要展开为现实价值,即将诸种价值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则需要有一定的条件,这就是同意之价值的实... 不同的伦理学类型之所以都重视同意,是因为同意内蕴有一些公认的伦理价值,这样的价值主要包括自由、尊严与责任等。同意所内蕴的价值,如果要展开为现实价值,即将诸种价值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则需要有一定的条件,这就是同意之价值的实现条件。这样的条件主要有:合意、知情、无害与公正。现实中的同意,如果不满足这样的条件,就可能导致其伦理价值的跌落或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意 伦理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义利关系视域的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维范式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腾 郭建新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5期28-35,共8页
义利关系诠释模式是理解和揭示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维范式的切入点和关键点。立足"中国形态"的传统伦理文化精神,基于义利关系视域,在中西伦理比较研究的框架下,理解和分析中国传统经济伦理的"中国性格",通过义利关... 义利关系诠释模式是理解和揭示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维范式的切入点和关键点。立足"中国形态"的传统伦理文化精神,基于义利关系视域,在中西伦理比较研究的框架下,理解和分析中国传统经济伦理的"中国性格",通过义利关系的不同伦理表达式,揭示中国传统经济伦理的"中国思维"——"主体利得合理论"和"社会利益分配均平论"。基于义利关系视域的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维范式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伦理 思维范式 义利关系 正义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深奥哲学”到“简易哲学”’:休谟对理性形而上学的解构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腾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4,共10页
休谟竭力批判理性形而上学的哲学方法论,力求为哲学重新奠基。经验主义哲学方法对于解构理性形而上学的结构和体系具有毁灭性作用。休谟将一切观念最终都还原为印象,一切观念都可以从印象中寻找到初始根据。在休谟看来,印象优先于观念... 休谟竭力批判理性形而上学的哲学方法论,力求为哲学重新奠基。经验主义哲学方法对于解构理性形而上学的结构和体系具有毁灭性作用。休谟将一切观念最终都还原为印象,一切观念都可以从印象中寻找到初始根据。在休谟看来,印象优先于观念的原则普遍有效。精神世界的观念之间的相互吸引作用与自然世界的自然事物之间的作用具有相似性。与理性形而上学不同,休谟借助于人在经验和观察基础上养成的习惯界定一般观念或抽象观念,并借助于语言寻求一般性。在反驳笛卡尔自我观念的虚妄性基础上,休谟将自我观念严格地限定在经验与观察的印象基础之上加以阐明,即在原始知觉印象的基础上借助于经验和观察的方法对自我观念进行哲学辩论、辨正和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形而上学 经验主义 印象 观念 自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曾钊新学术思想述略
10
作者 吕耀怀 李慧子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9,共6页
曾钊新教授的学术兴趣极为广泛,其研究主要涉及人性论、道德心理学、伦理社会学、负面文化研究及教育哲学诸多领域。曾钊新教授的学术思想不仅十分丰富,而且新见迭出,取得了多方面的创造性成果,尤其是关于人性是道德的第二土壤的观点、... 曾钊新教授的学术兴趣极为广泛,其研究主要涉及人性论、道德心理学、伦理社会学、负面文化研究及教育哲学诸多领域。曾钊新教授的学术思想不仅十分丰富,而且新见迭出,取得了多方面的创造性成果,尤其是关于人性是道德的第二土壤的观点、关于时年道德与场合道德的首次阐发、关于负面文化的开创性研究、关于高科技人才必识的大智慧的论述,不仅填补了相关学术空白,在学界引起强烈反响,而且顺应了时代要求,满足了社会的客观需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哲学 社会学 人性 道德 负面文化 曾钊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