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定量分析对肾脏乏脂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透明细胞癌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12
1
作者 沈培永 侯金鹏 +2 位作者 周志勇 李誉 朱建兵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17-721,共5页
目的:探讨CT定量分析对肾脏乏脂血管平滑肌脂肪瘤(mfAML)与肾透明细胞癌(ccRC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60例ccRCC患者和33例mfAML患者的CT影像资料。分别测量肾肿瘤病灶实质部分及同侧肾皮质的四期CT值。对比两组病灶的... 目的:探讨CT定量分析对肾脏乏脂血管平滑肌脂肪瘤(mfAML)与肾透明细胞癌(ccRC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60例ccRCC患者和33例mfAML患者的CT影像资料。分别测量肾肿瘤病灶实质部分及同侧肾皮质的四期CT值。对比两组病灶的平扫CT值及强化方式的差异,对不同强化模式下两组病灶的三期增强CT值、绝对强化CT值及相对强化幅度分别进行定量分析。结果:mfAML组肿瘤实质平扫CT值较ccRC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当平扫CT值取43HU为阈值时,鉴别二者的敏感度达93.3%。增强扫描后mfAML与ccRCC大部分均表现为"快进快出"型强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358,P=0.085)。"快进快出强化"型及"持续强化"型ccRCC组肿瘤三期增强CT值、三期绝对强化CT值及三期相对强化幅度均高于mfAM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当"快进快出型"病灶排泄期相对强化幅度取0.40为阈值、"持续强化"型病灶皮髓质期相对强化幅度取0.40为阈值时,鉴别mfAML组与ccRCC组的敏感度分别达91.5%、100%。结论:平扫时CT值>43HU、"快进快出型"病灶排泄期相对强化幅度、"持续强化"型病灶皮髓质期相对强化幅度<0.40诊断肿瘤为mfAML时有较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肾透明细胞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