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论视域下三级综合医院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汤琰 高灿 +1 位作者 辛科道 熊威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6-39,共4页
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数据研究,在系统论指导下,通过分析系统环境、系统与系统要素,探求三级综合医院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路径,将三级综合医院的功能定位与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相融合。指出三级综合医院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受诸多外部... 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数据研究,在系统论指导下,通过分析系统环境、系统与系统要素,探求三级综合医院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路径,将三级综合医院的功能定位与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相融合。指出三级综合医院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受诸多外部环境与系统内部要素影响,且外部环境因素、系统内部要素以及内外部之间仍存在一些问题。提出从外部环境老龄化趋势、政策要求、评价体系三方面与系统内部医院管理、老年医学科建设、多学专科协同、多部门合作四要素为实践工作提供建议,最终达到系统最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论 老龄化 三级综合医院 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三级公立医院健康扶贫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莹 帅朝阳 +1 位作者 辛科道 衣同晔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23-425,454,共4页
健康扶贫是健康中国战略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有效途径,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主体,是健康扶贫工作落实的中坚力量。为实现健康扶贫目标,本文在分析健康扶贫新形势基础上,梳理健康扶贫的政策意义及多元主... 健康扶贫是健康中国战略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有效途径,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主体,是健康扶贫工作落实的中坚力量。为实现健康扶贫目标,本文在分析健康扶贫新形势基础上,梳理健康扶贫的政策意义及多元主体针对其提占的新要求,探析公立医院在健康扶贫实践中面临的新挑战。在华西医院等几所三级公立医院健康扶贫的成果案例背景下,结合苏州市三甲医院S院实际情况,提出三级公立医院健康扶贫新路径,助力健康扶贫长效机制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公立医院 健康扶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血液净化机构医务人员配备情况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瑶琴 徐健 +1 位作者 潘红英 乔美珍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调查苏州市血液净化机构医务人员配备情况,为完善该市血液净化机构医务人员设置提供基线数据。方法2017年8月对该市39所开展血液净化技术医疗服务且非独立设置的医疗机构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血液净化医务人员设置问卷调... 目的调查苏州市血液净化机构医务人员配备情况,为完善该市血液净化机构医务人员设置提供基线数据。方法2017年8月对该市39所开展血液净化技术医疗服务且非独立设置的医疗机构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血液净化医务人员设置问卷调查表。应用Excel 2013、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9所血液净化机构中37所机构医生人数设置达到规范要求,合格率为94.87%;护理人员配备数量仅有7所机构达到规范要求,合格率为17.95%。该市下设10个行政区域中护理人员配备数量均存在不足,其中G县级市配备比例最高(0.47),F区最低(0.33)。中级及以上职称医务人员占比,F区最高(92.31%),B区最低(3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级医疗机构高于二级、一级及未定级医疗机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市血液净化机构医务人员设置中护理人员配备存在不足,且部分医疗机构血液净化医务人员职称构成不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医务人员 人员设置 横断面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SKA3/miR-3163/ADAM9基因轴调控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免疫因子表达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健 葛卫伟 +2 位作者 顾栋桦 郭凯 陆夏良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04-2309,共6页
目的:探讨circSKA3/miR-3163/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9(ADAM9)基因轴调控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免疫因子表达的机制。方法:qRT-PCR检测卵巢癌组织、癌旁组织circSKA3、miR-3163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组织ADAM9蛋白水平。选用SK... 目的:探讨circSKA3/miR-3163/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9(ADAM9)基因轴调控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免疫因子表达的机制。方法:qRT-PCR检测卵巢癌组织、癌旁组织circSKA3、miR-3163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组织ADAM9蛋白水平。选用SKOV3细胞进行体外实验,分为sh-NC组、sh-circSKA3组、miR-NC组、miR-3163组、sh-circSKA3+antimiR-3163组、sh-circSKA3+pcDNA-ADAM9组。qRT-PCR检测SKOV3细胞circSKA3、miR-3163表达;CCK-8、划痕实验、Transwell检测细胞增殖活性、迁移及侵袭能力;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TNF-α、IL-6、IL-10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circSKA3与miR-3163、miR-3163与ADAM9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检测SKOV3细胞ADAM9、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蛋白水平。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卵巢癌组织circSKA3、ADAM9表达升高,miR-3163表达降低(P<0.05);与sh-NC组/miR-NC组比较,sh-circSKA3组/miR-3163组细胞增殖活性、划痕愈合率降低,侵袭细胞数减少,MMP-2、MMP-9蛋白及TNF-α、IL-6表达降低,IL-10表达升高(P<0.05);circSKA3可靶向调控miR-3163表达,miR-3163可靶向结合ADAM9(P<0.05);与sh-circSKA3组比较,sh-circSKA3+anti-miR-3163组、sh-circSKA3+pcDNA-ADAM9组细胞增殖活性、划痕愈合率升高,侵袭细胞数增多,MMP-2、MMP-9蛋白及TNF-α、IL-6表达升高,IL-10表达降低(P<0.05)。结论:沉默circSKA3表达可通过上调miR-3163表达而降低ADAM9表达,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调控免疫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SKOV3细胞 circSKA3 miR-3163 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后复发患儿CT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杨梅 宋文琳 +1 位作者 朱伟伟 高云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21-1124,共4页
目的探讨肠套叠患儿空气灌肠复位后复发的CT特征及影响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初诊确诊为肠套叠并采用空气灌肠复位治疗患儿。记录患儿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及CT影像学特征。采用logis... 目的探讨肠套叠患儿空气灌肠复位后复发的CT特征及影响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初诊确诊为肠套叠并采用空气灌肠复位治疗患儿。记录患儿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及CT影像学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肠套叠复发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162例患儿,其中男103例(63.58%);中位年龄2.3岁(3个月至5岁)。32例患儿(19.75%)空气灌肠成功复位后肠套叠院内复发。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组患儿套叠肠管长度、套叠肠管厚度、靶形肿块征、彗星尾征、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发生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腹腔积液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岁(OR=2.10,95%CI=1.25~2.94,P<0.01)、肠系膜淋巴结肿大(OR=2.05,95%CI=1.07~2.68,P<0.01)及靶形肿块征(OR=3.32,95%CI=1.53~6.62,P<0.01)是肠套叠患儿空气灌肠复位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年龄>3岁、肠系膜淋巴结肿大、靶形肿块征是肠套叠患儿空气灌肠复位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套叠 儿童 危险因素 复发 空气灌肠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头眼运动为主的感觉运动整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鹏 张琳 +5 位作者 李向哲 王栋栋 吴勤峰 杨智为 马颖 王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8-100,共3页
脑卒中偏瘫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平衡及步行功能障碍,严重限制其功能独立性,增加家庭及社会负担^([1])。因此,改善平衡功能以促进其回归家庭和社会是重要的康复目标^([2])。近年来,有研究人员通过动态平衡测试仪的感觉统合测试系统(Sens... 脑卒中偏瘫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平衡及步行功能障碍,严重限制其功能独立性,增加家庭及社会负担^([1])。因此,改善平衡功能以促进其回归家庭和社会是重要的康复目标^([2])。近年来,有研究人员通过动态平衡测试仪的感觉统合测试系统(Sensory Organization Test,SOT)发现脑卒中患者的本体感觉、前庭觉和视觉得分较健康人均降低,并且脑卒中患者整合这三大感觉信息以调节平衡的能力均下降^([3])。目前,针对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干预方向主要集中于本体感觉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患者 平衡测试仪 脑卒中患者 本体感觉 感觉统合 平衡功能障碍 康复目标 步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D-L2分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吴萍萍 沈冬 +4 位作者 郭云娣 张雅琴 傅丰庆 刘翠平 孙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14-417,共4页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D-L2分子的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及38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Ficoll分离单个核细胞后,TRIZOL抽提总RNA,定量PCR分析PD-L2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D-L2分子的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及38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Ficoll分离单个核细胞后,TRIZOL抽提总RNA,定量PCR分析PD-L2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CD14、PD-L2分子的表达。统计学分析其相关性及与疾病活动程度之间的关联。结果:定量PCR结果提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D-L2基因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流式发现单核细胞上PD-L2高表达(P<0.05),且活动期患者表达高于稳定期,并且与疾病的评分(SLEDAI)呈正相关(P<0.05)。结论:免疫分子PD-L2可能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进程并可能成为疾病预防及治疗的潜在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PD-L2 SLED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髋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及铁代谢指标比较 被引量:5
8
作者 赵宇 张伟 +4 位作者 周海斌 董启榕 王磊 王啸 徐又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8-253,共6页
目的 了解绝经后髋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绝经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血清铁蛋白、骨密度、骨转换指标及身高、体质量、BMI等指标间的联系,探讨两种疾病的临床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 目的 了解绝经后髋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绝经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血清铁蛋白、骨密度、骨转换指标及身高、体质量、BMI等指标间的联系,探讨两种疾病的临床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绝经后女性分为OA组60例、OP组109例、非OP组(对照)161例,利用方差分析、二元 Logistics 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OA和OP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骨转换指标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70~79岁年龄段OA组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rocollagen type 1 N-terminal propeptide,P1NP)高于OP组( P = 0.019),两组其余年龄段骨转换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OP组各年龄段及OA组70~79岁、80~89岁两年龄段较对照组血清铁蛋白升高( P <0.05)。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铁蛋白为OA危险因素,年龄、铁蛋白为OP危险因素,BMI为OP保护因素。结论 绝经后女性OA和OP患者都存在“铁蓄积”,两者骨转换无差异,且致病因素一致,OP采用的部分防治方法可能对骨关节炎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炎 骨质疏松症 铁蛋白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大功率激光治疗的瞬态喷雾冷却系统 被引量:8
9
作者 徐建根 崔锦江 +1 位作者 董宁宁 曹莉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09-1317,共9页
大功率激光治疗过程中,避免表皮及正常组织的热损伤副作用,是保证激光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本文采用具有高制冷性能的医用134a制冷剂,通过对高压储液罐、密闭传输管路、高速雾化喷射装置以及电子学控制等系统的设计,形成了可与治... 大功率激光治疗过程中,避免表皮及正常组织的热损伤副作用,是保证激光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本文采用具有高制冷性能的医用134a制冷剂,通过对高压储液罐、密闭传输管路、高速雾化喷射装置以及电子学控制等系统的设计,形成了可与治疗激光不同时序输出、对皮肤和组织进行实时快速冷却的瞬态喷雾冷却系统。通过研究喷洒时间、喷射距离、类皮肤材料温度变化之间的量效关系,验证了装置的冷却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20~50ms喷洒时间内可将组织温度降低40~60℃。冷却系统的生物兼容性、耐压性、密封性通过了医疗器械注册检验。并联合大功率1450nm半导体激光用于面部痤疮的临床治疗,189例轻中度痤疮患者在连续治疗4次后治疗的总有效率达87.3%,未出现皮肤热损伤。该瞬态喷雾冷却系统可与各类激光治疗设备集成应用,提高了现有激光治疗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治疗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治疗 皮肤保护 制冷剂 喷雾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手术肌松恢复过程中超声下膈肌厚度变化和与四个成串刺激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0
作者 吴雪梅 邓岩军 +1 位作者 朱紫薇 谢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4-85,共2页
四个成串刺激(train of four stimulation,TOF)肌松监测是指导全麻术后拔管的常用指标之一,具有更准确把握拔管时机,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缩短苏醒时间,降低低氧血症发生率等优势[1]。全麻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是成功拔管的关键。由于全身... 四个成串刺激(train of four stimulation,TOF)肌松监测是指导全麻术后拔管的常用指标之一,具有更准确把握拔管时机,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缩短苏醒时间,降低低氧血症发生率等优势[1]。全麻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是成功拔管的关键。由于全身骨骼肌对肌松药的敏感性不同,临床上监测肌张力常用拇内收肌,但并不能完全反映呼吸肌的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F 四个成串刺激 厚度变化 全麻手术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通路后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向哲 王红星 +6 位作者 谢财忠 吴勤峰 宋新建 曹雅娜 方露 丁洁 王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31-1337,1344,共8页
目的:探讨阻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opomyosin-related kinase B,TrkB)信号通路后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大鼠运动功能恢复和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3... 目的:探讨阻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opomyosin-related kinase B,TrkB)信号通路后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大鼠运动功能恢复和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32只雌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损伤+PBS组(Sed-PBS组)、运动+PBS组(TT-PBS组)、损伤+TrkB/Fc组(Sed-TrkB/Fc组)及运动+TrkB/Fc组(TT-TrkB/Fc组)。于SCI术前1周进行L3-4鞘内置管。置管1周后使用改良Allen法制作T10不完全性SCI模型。于SCI术后第7天植入渗透压泵,并在Sed-PBS组和TT-PBS组的渗透压泵中灌入0.01M PBS,Sed-TrkB/Fc组和TT-TrkB/Fc组的渗透压泵中灌入TrkB阻滞剂(TrkB/Fc)。SCI后第8天,对TTPBS组和TT-TrkB/Fc组进行减重平板训练。术后第1天、3天、7天、14天、21天、28天和35天进行BBB评分。实验结束后取材,使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分析检测突触后膜密度蛋白-95(postsynaptic density protein-95,PSD-95)及突触素(synaptophysin,SYP)表达情况。结果:术后14天,TT-PBS组BBB评分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术后21—35天,TT-PBS组BBB评分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01);术后28—35天,TT-TrkB/Fc组BBB评分高于Sed-PBS组及Sed-TrkB/Fc组(P<0.05)。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TT-PBS组PSD-95及SYP相对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01);TT-TrkB/Fc组PSD-95及SYP相对蛋白表达量多于Sed-PBS组和Sed-TrkB/Fc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Sed-PBS组、Sed-TrkB/Fc组和TT-TrkB/Fc组相比,TT-PBS组的PSD-95相对蛋白密度明显增高(P<0.01、P<0.001、P<0.01),且SYP相对蛋白密度也明显增高(P<0.001);TT-TrkB/Fc组的PSD-95及SYP相对蛋白密度也高于Sed-TrkB/Fc组及Sed-PBS组(P<0.05)。结论:阻断BDNF-TrkB信号通路可明显抑制运动训练对不完全性SCI大鼠运动功能恢复和腰髓突触标记蛋白表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运动训练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运动功能 突触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合剂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大鼠结肠miRNA表达谱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萌 吴婷婷 +4 位作者 丁姮月 梁国强 杨欣 张培培 孙宏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71-2080,共10页
目的观察微小核糖核酸(Micro-ribonucleic acid,miRNA)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arrhea,IBS-D)大鼠和健脾合剂治疗后的大鼠结肠组织中表达的差异,预测健脾合剂治疗IBS-D过程中参与的miRNA及对应的基因,为寻找IB... 目的观察微小核糖核酸(Micro-ribonucleic acid,miRNA)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arrhea,IBS-D)大鼠和健脾合剂治疗后的大鼠结肠组织中表达的差异,预测健脾合剂治疗IBS-D过程中参与的miRNA及对应的基因,为寻找IBS-D的潜在治疗靶点提供基础。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中药组,每组8只。模型组与中药组均采用急慢性刺激法+番泻叶灌胃制造IBS-D模型,中药组于造模后予以健脾合剂灌胃,连续14天;观察并记录大鼠一般情况、体重及粪便Bristol积分;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对各组大鼠结肠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差异表达的miRNA并进行映射;对筛选出的共同miRNA对应的靶基因进行GO(Gene oncology)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大鼠体重显著增加(P<0.01),粪便Bristol积分明显下降(P<0.01),结肠组织病理损伤减轻。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差异表达的基因共109个,其中80个上调,29个下调。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差异表达的基因共109个,其中19个上调,90个下调。对两次比较的基因进行映射发现,模型组中有74个miRNA升高而7个降低,这些miRNA的变化均在中药干预后得到逆转。对靶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健脾合剂作用于大鼠后主要参与突触囊泡定位与转运,胞质运输、生长性发育负调控、糖运输等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Wnt、Hippo、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氧毒素、环磷酸腺苷(cyclic AMP,cAMP)等通路被富集。结论健脾合剂干预治疗后,IBS-D相关的miRNA表达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健脾合剂可能通过调控MAPK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等在治疗IBS-D过程中发挥保护作用。筛选核心基因和预测与之相互作用的miRNA为IBS-D发病机制和健脾合剂治疗靶点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组学 健脾合剂 IBS-D MA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部骨折患者骨内H型血管的变化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亮 顾剑 +5 位作者 赵宇 杨照耀 陆健 李平元 王磊 徐又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16-521,共6页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患者骨标本中H型血管、骨密度的变化。方法收集临床髋部骨折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血常规及生化指标等信息,按照骨密度T值将患者分为3组,包括骨密度正常组、骨量减低组、骨质疏松症组,分析各组间骨密度的变化。收集各...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患者骨标本中H型血管、骨密度的变化。方法收集临床髋部骨折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血常规及生化指标等信息,按照骨密度T值将患者分为3组,包括骨密度正常组、骨量减低组、骨质疏松症组,分析各组间骨密度的变化。收集各组患者术中的骨标本,按照免疫荧光染色的流程处理,探讨骨组织中H型血管的存在及变化情况,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血常规、生化、电解质及凝血指标,对应数据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密度正常组、骨量减低组及骨质疏松症组成骨代谢指标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rocollagenⅠN terminal peptide,PINP)分别为(40.70±5.64)、(58.99±6.23)、(88.97±7.41)ng/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破骨代谢指标Ⅰ型胶原C端肽β降解产物(beta carboxy-terminal collagen cross links,β-CTX)分别为(518.66±24.19)、(609.26±39.68)、(771.76±52.89)pg/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腰椎骨密度值分别为(1.33±0.34)、(0.98±0.12)、(0.56±0.08)g/cm 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股骨颈骨密度值分别为(1.22±0.23)、(0.88±0.10)、(0.42±0.06)g/cm 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骨标本中H型血管分别为(25.30±1.95)%、(15.56±1.26)%、(3.36±0.6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部骨折患者的骨内存在H型血管,其量随骨密度的降低而明显减少,为髋部骨折的防治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H型血管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矫正衣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小脑卒中共济失调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郭川 王瑾 +3 位作者 李向哲 刘根池 王盛 王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90-1294,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矫正衣结合常规共济失调康复训练对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小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共济失调康复训练组(对照组)和动态矫正衣结合常规共济失调康复训练组(试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探讨动态矫正衣结合常规共济失调康复训练对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小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共济失调康复训练组(对照组)和动态矫正衣结合常规共济失调康复训练组(试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共济失调康复训练,试验组在穿戴动态矫正衣的情况下进行常规共济失调康复训练,共观察6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世界神经病联合会国际合作共济失调量表(ICARS)、Berg平衡量表(BBS)、3m起立-行走测试(3m TUGT)、10m步行速度测试(10M WST)和MBI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经6周治疗,两组患者的ICARS、3M TUGT、10M WST、BBS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共济失调康复训练相比,动态矫正衣结合常规共济失调康复训练可更好地改善小脑卒中伴共济失调患者的共济失调症状、平衡及步行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卒中 共济失调 动态矫正衣 平衡与步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稳定期肺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阮秋香 李向哲 +1 位作者 王彤 董耿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57-461,共5页
目的探讨肺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肺部感染稳定期肺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6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并发肺部感染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1)。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 目的探讨肺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肺部感染稳定期肺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6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并发肺部感染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1)。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肺康复,共2个月。治疗前后比较两组6分钟步行实验(6MWT)、改良Barthel指数(MBI)、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 MRC)、C反应蛋白(CRP)、Zung焦虑自评量表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结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415,P=0.02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6MWT距离增大(t=5.463,P=0.008),MBI评分增加(t=2.142,P=0.028),m MRC评分下降(t=3.689,P=0.013),CRP水平下降(t=-2.179,P=0.031),Zung焦虑自评量表得分(t=5.048,P=0.009)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得分(t=-1.388,P=0.045)均降低。结论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稳定期及早实施肺康复治疗,可改善患者的ADL,提高运动耐力,减少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精神分裂症 肺部感染 肺康复 稳定期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运动耐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全院血糖管理中模式下低血糖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茅国芳 曹海红 +9 位作者 薛鹏 刘薇薇 周莹 王丽萍 秦欣 王念 韩兴发 高昕 蒋榕 马志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59-1663,1685,共6页
目的:探讨信息化全院血糖管理模式下非内分泌科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相关因素,为非内分泌科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预防提供对策。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苏州科技城医院非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500例,采用信息化全... 目的:探讨信息化全院血糖管理模式下非内分泌科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相关因素,为非内分泌科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预防提供对策。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苏州科技城医院非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500例,采用信息化全院血糖管理模式管理,由糖尿病医护专业管理团队管理血糖,所有患者降糖方案的拟定、医嘱开立均由内分泌科医生完成。按住院期间是否发生低血糖分为低血糖组、非低血糖组。低血糖组122例,非低血糖组378例。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和生化指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与低血糖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信息化全院血糖管理总体低血糖发生率24.4%。低血糖组平均年龄(66.8±16.1)岁,大于非低血糖组[(62.5±14.5)岁,P<0.05]。低血糖组的住院天数长于非低血糖组[(18.3±13.0)d vs.(12.0±8.6)d,P<0.01]。低血糖组胰岛素使用率79.5%,明显高于非低血糖组(53.7%,P<0.01)。多变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OR=1.025,95%CI(1.007~1.043)]、住院天数长[OR=1.054,95%CI(1.030~1.079)]、使用胰岛素[OR=3.044,95%CI(1.693~5.476)]与低血糖发生相关。而性别、糖尿病分型、糖尿病病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口服降糖药治疗等对低血糖发生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住院天数、胰岛素的使用是信息化全院血糖管理模式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主要危险因素。对于高危患者应及早采取措施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低血糖症 信息化 全院血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手术室药房管理系统建立的实践 被引量:22
17
作者 张方明 黄秋瑞 +1 位作者 孙晓鸣 江翊国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4-636,共3页
通过明确麻醉医师、麻醉护士和药师的职责和工作流程,建立智能化手术室药房工作模式,改善了手术室药品管理现状,提高了麻醉医师、麻醉护士工作效率,使药师充分发挥药品管理作用。智能化手术室药房管理系统的建立优化了手术室药品管理模... 通过明确麻醉医师、麻醉护士和药师的职责和工作流程,建立智能化手术室药房工作模式,改善了手术室药品管理现状,提高了麻醉医师、麻醉护士工作效率,使药师充分发挥药品管理作用。智能化手术室药房管理系统的建立优化了手术室药品管理模式,促使医院药品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保障了围手术期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药房 特殊药品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凝血酶原时间检测的多壁碳纳米管增强型电化学传感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超 郭振 +4 位作者 张威 姚佳 孔慧 严茹红 周连群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45-1353,共9页
针对目前凝血检测仪器存在的成本昂贵操作复杂等问题,制作了一种基于丝网印刷技术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增强型电化学传感器用于凝血酶原时间(PT)测量。利用凝血酶切割凝血酶底物实验验证了计时电流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原理的可行性。... 针对目前凝血检测仪器存在的成本昂贵操作复杂等问题,制作了一种基于丝网印刷技术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增强型电化学传感器用于凝血酶原时间(PT)测量。利用凝血酶切割凝血酶底物实验验证了计时电流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原理的可行性。接着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参数进行测量,并用SYSMEXCS5100光学凝血仪验证测量结果。经过测试,凝血酶验证性实验中MWCNT型电化学传感器的电流响应强度较普通电化学传感器增加了(36±1)%,重复实验出峰时间和峰值电流变异系数分别为2.99%和3.27%。测试不同血样PT值,能够清晰的显示出区分度,且挑选三组血样进行PT重复实验,出峰时间变异系数分别为2.26%、3.22%和2.96%,实验结果与医院的临床结果线性拟合决定系数R2为0.986。MWCNTs增强型型电化学传感器用于PT测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一致性,易于批量生产,大大降低了凝血测量的成本,且适合多种场合的测量,在即时检测领域具有极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电化学传感器 计时电流法 凝血功能检测 凝血酶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对脊髓损伤功能恢复影响机制的国内研究现状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彤 李向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22-1325,共4页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严重的中楸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创伤性疾病,可导致损伤平面以下一系列的运动、感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及痉挛与疼痛等并发症,严酉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严重的中楸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创伤性疾病,可导致损伤平面以下一系列的运动、感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及痉挛与疼痛等并发症,严酉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功能恢复 运动 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国内 中楸神经系统 创伤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科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范对策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海峰 吴明霞 +2 位作者 郭凯 孙淑颖 董上琨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12-814,共3页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病理学在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性日渐凸显,临床病理医师需对疾病作出正确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因此,保护病理科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病理科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对策。
关键词 病理科 人员 职业 危害 防范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