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芡——草鱼共生绿色、低碳、生态种养新模式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晓东 潘复生 +5 位作者 徐建国 鲍忠洲 蒋春华 谢巧泉 刘传铄 王全龙 《蔬菜》 2024年第4期80-83,共4页
为缓解苏芡前期虫、萍及丝状藻类等生物的为害,减少农药用量,积极尝试生物防控、绿色生态种养新技术,探索发现在苏芡定植前后15d向田中投放规格170~400尾/kg的草鱼,每667m^(2)放养0.5~1.1kg,进行萍害和藻类的拦截,成功率可以达到95%以上... 为缓解苏芡前期虫、萍及丝状藻类等生物的为害,减少农药用量,积极尝试生物防控、绿色生态种养新技术,探索发现在苏芡定植前后15d向田中投放规格170~400尾/kg的草鱼,每667m^(2)放养0.5~1.1kg,进行萍害和藻类的拦截,成功率可以达到95%以上,且早期无虫害发生。该技术可实现每667m^(2)减少农药使用2次,同时,节省了捞萍、打药等用工成本,平均每667m^(2)增收节支399~511元,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菜共生 生物拦截 绿色 低碳 生态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优蔬菜苏芡与多类旱生蔬菜优质高效轮作新模式
2
作者 谢巧泉 周晓东 +5 位作者 徐建国 鲍忠洲 刘传铄 蒋春华 潘复生 朱燕 《蔬菜》 2024年第7期77-80,共4页
由于芡实全生育期仅为半年左右,扣除育苗期,在田生长期较短,为解决种植芡实的土地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探索了苏芡与小白菜、菜薹、甘蓝、花椰菜等多类旱生蔬菜进行水旱轮作的高效种植模式,在苏芡采收后,通过合理安排后茬旱生蔬菜种植,包... 由于芡实全生育期仅为半年左右,扣除育苗期,在田生长期较短,为解决种植芡实的土地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探索了苏芡与小白菜、菜薹、甘蓝、花椰菜等多类旱生蔬菜进行水旱轮作的高效种植模式,在苏芡采收后,通过合理安排后茬旱生蔬菜种植,包括选择适宜种植的作物种类、明确播种时间、整地及精确水肥管理等技术,不仅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可以增加土地单位面积产出率,实现平均每667 m^(2)产值2万元左右,每667 m^(2)平均增收3870元的效益,比传统单茬种植芡实平均增收24.6%,实现了“减肥减药”和“增效增收”,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芡实 特优蔬菜 水旱轮作 栽培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芡实根际促生细菌的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6
3
作者 张义 程晓 +2 位作者 王全龙 刘淑杰 吴秉奇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8期53-58,共6页
为给水生植物芡实(Euryale ferox)生物肥料的研制提供优良的菌株资源,采用保绿法和萝卜子叶增重法从芡实根际土壤筛选出2株作用效果较好的细菌Q6-2和Q67,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定量分析菌株产... 为给水生植物芡实(Euryale ferox)生物肥料的研制提供优良的菌株资源,采用保绿法和萝卜子叶增重法从芡实根际土壤筛选出2株作用效果较好的细菌Q6-2和Q67,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定量分析菌株产植物激素和有机酸的能力;通过盆栽试验研究2株细菌对苗期芡实的促生作用;结合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对2株细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2株细菌均能够产生玉米素、激动素等植物激素和少量有机酸,Q6-2还能够产生吲哚乙酸;接种Q6-2后,芡实幼苗茎长、叶片数、最大叶面积、生物量(干重)分别比对照高出18.85%、40.67%、76.28%和37.50%,接种Q67的处理各项指标分别比对照高出27.47%、42.81%、96.05%和42.97%,差异显著;接种Q6-2和Q67后,叶绿素含量分别高出对照43.27%和51.46%,根系活力则分别高出5.41%和7.05%,差异显著。经鉴定,Q6-2和Q67均为地衣芽孢杆菌,Gen Bank登录号分别为KP686129和KP686133。2株细菌有效促进了芡实幼苗生长发育水平,在微生物肥料的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芡实 植物根际促生菌 植物激素 促生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