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加工工艺对引线框架用C194RE铜合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杨春秀 向朝建 +3 位作者 曹兴民 慕思国 汤玉琼 郭富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14,17,共4页
采用微合金化及热机械处理的方法研制了新型的引线框架用Cu-Fe-Zn-P-Mg-Cr-RE(C194RE)铜合金,优化了该合金板材的热加工工艺,获得了优良的合金性能。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拉伸试验及硬度测试等研究了合金在不同加工工艺下的显微组... 采用微合金化及热机械处理的方法研制了新型的引线框架用Cu-Fe-Zn-P-Mg-Cr-RE(C194RE)铜合金,优化了该合金板材的热加工工艺,获得了优良的合金性能。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拉伸试验及硬度测试等研究了合金在不同加工工艺下的显微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在其它实验条件一致的情况下,热轧后经在线淬火的合金的各项性能均高于热轧后自然冷却的合金的性能。热轧后经在线淬火的合金的抗拉强度可达560MPa,伸长率达到8.2%,硬度达175HV,电导率为73%IACS。热轧后经自然冷却的合金经热机械处理后,析出相粒子较大,分布也不均匀;而经在线淬火的合金的析出相粒子细小,尺寸为5~20nm,弥散地分布于基体中,析出强化效果显著,并且合金的电导率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94RE铜合金 热机械处理 在线淬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Cr-Zr合金热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华清 谢水生 +1 位作者 米绪军 杨春秀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39-42,共4页
研究并分析了固溶及时效工艺对Cu-Cr-Zr合金性能的影响,通过性能和工艺对比,得出了理想的固溶和时效工艺参数范围。试验数据表明,加工率对时效Cu-Cr-Zr合金电导率有一定影响,75%左右的塑性加工率,会使Cu-Cr-Zr合金电导率下降3% ̄5%IACS... 研究并分析了固溶及时效工艺对Cu-Cr-Zr合金性能的影响,通过性能和工艺对比,得出了理想的固溶和时效工艺参数范围。试验数据表明,加工率对时效Cu-Cr-Zr合金电导率有一定影响,75%左右的塑性加工率,会使Cu-Cr-Zr合金电导率下降3% ̄5%IACS,因此要合理安排时效处理前后的塑性变形量。试验数据显示,时效前后分别采用30% ̄40%和>50%的塑性加工率可以得到良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r—Zr合金 热处理 强度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83铝合金热压缩变形流变应力行为 被引量:36
3
作者 吴文祥 孙德勤 +2 位作者 曹春艳 王战锋 张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67-1671,共5页
在Gleeble-1500热模拟机上,当变形温度为300-500℃、应变速率为0.01-10 s^-1、真应变为0-0.8时,采用圆柱体等温热压缩实验研究5083铝合金变形流变应力行为。通过分析流变应力指数函数中系数A、β与应变的关系,建立Zener-Hollomon参数的... 在Gleeble-1500热模拟机上,当变形温度为300-500℃、应变速率为0.01-10 s^-1、真应变为0-0.8时,采用圆柱体等温热压缩实验研究5083铝合金变形流变应力行为。通过分析流变应力指数函数中系数A、β与应变的关系,建立Zener-Hollomon参数的指数关系本构方程。运用该本构方程对5083铝合金不同应变速率、变形温度及应变条件下的流变应力进行预测,发现流变应力预测值与温升修正值吻合得相当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83铝合金 热压缩变形 温升 流变应力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态Cu-Cr-Zr-Mg-RE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22
4
作者 慕思国 曹兴民 +4 位作者 汤玉琼 向朝建 杨春秀 郭富安 唐谟堂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12-1118,共7页
采用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TEM)和光学显微镜(OM)研究Cu-0.43%Cr-0.17%Zr-0.05%Mg-0.05%RE(质量分数)合金的微观组织,测试不同时效工艺下合金的抗拉强度和电导率等性能。结果表明:合金经过冷轧后,在450℃时效4 h,析出相细小且弥散分布在... 采用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TEM)和光学显微镜(OM)研究Cu-0.43%Cr-0.17%Zr-0.05%Mg-0.05%RE(质量分数)合金的微观组织,测试不同时效工艺下合金的抗拉强度和电导率等性能。结果表明:合金经过冷轧后,在450℃时效4 h,析出相细小且弥散分布在基体中,合金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HRTEM和能谱分析表明,铬相在合金中有棒状、六边形和球状3种存在形态;锆主要以富锆相存在于合金基体中;合金在400℃时效时,观察到了亚稳相CrCu2(Zr,Mg)及其分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r-Zr-Mg-RE合金 微观组织 电导率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Cr-Zr系合金非真空熔炼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慕思国 汤玉琼 +2 位作者 郭富安 唐谟堂 彭长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30-1335,共6页
对Cu-Cr-Zr系合金非真空熔炼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分别计算Cu、Cr和Zr等合金组元与炉气、坩埚、炉衬和炉渣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分析合金熔炼过程中相关反应的可能性,并对部分分析结果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熔炼温度下,炉气中微... 对Cu-Cr-Zr系合金非真空熔炼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分别计算Cu、Cr和Zr等合金组元与炉气、坩埚、炉衬和炉渣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分析合金熔炼过程中相关反应的可能性,并对部分分析结果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熔炼温度下,炉气中微量氧气和氮气都能与合金组元中的铬和锆发生化学反应而使其烧损;金属氧化物ZrO2和MgO等对于铬和锆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可以作为熔炼Cu-Cr-Zr系合金的坩埚和炉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R-ZR系合金 非真空熔炼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3铝合金热变形流变应力特征 被引量:12
6
作者 吴文祥 孙德勤 +2 位作者 张辉 曹春艳 王战锋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14,17,共4页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进行圆柱体压缩实验,研究了3003铝合金在变形温度为300~500℃、应变速率为0.01~10 s-1、真应变为0~0.8条件下的流变应力特征。结果表明,流变应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应变速率的提高而增大;在应变速率小于10 ...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进行圆柱体压缩实验,研究了3003铝合金在变形温度为300~500℃、应变速率为0.01~10 s-1、真应变为0~0.8条件下的流变应力特征。结果表明,流变应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应变速率的提高而增大;在应变速率小于10 s-1时,3003铝合金首先出现加工硬化,流变应力达到峰值后单调下降,趋于平稳,表现出动态回复的特征;而在应变速率为10 s-1、变形温度在350℃以上时,合金发生了局部动态再结晶;可用Zener-Hollomon参数的双曲正弦形式来描述3003铝合金热压缩变形时的流变应力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03铝合金 热变形 流变应力 Zenner-Hollomon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板退火温度对6×××系铝合金β″相析出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纪艳丽 潘琰峰 郭富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55-1859,共5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热轧板退火温度对6×××系铝合金时效过程中β″相析出动力学的影响。计算热轧板在不同退火温度下β″相形成激活能,并对不同热轧板退火温度的试样模拟烤漆后进行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热轧板退火温度对6×××系铝合金时效过程中β″相析出动力学的影响。计算热轧板在不同退火温度下β″相形成激活能,并对不同热轧板退火温度的试样模拟烤漆后进行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热轧板退火温度的提高,β″相的形成激活能略微降低,表明在时效过程中β″相更容易形成,合金的模拟烤漆强度因此得到提高。热轧板退火温度的提高,增大了基体中的Mg、Si原子的过饱和度,即增大了时效过程中β″相的形成驱动力,从而提高合金的模拟烤漆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系铝合金 热轧板退火温度 差示扫描量热法 β″相 析出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线框架材料C194x的组织性能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曹兴民 郭富安 +3 位作者 向朝建 慕思国 杨春秀 朱雯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22-24,共3页
利用光镜、SEM和TEM等手段研究了热处理对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通过测定应力-应变曲线、维氏硬度和电导率来研究合金的性能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材料组织性能变化的机理。
关键词 引线框架材料 铜合金 变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表面等离子喷涂Y_2O_3稳定的ZrO_2涂层的扫描热显微镜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郭富安 纪艳丽 N.Trannoy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7-282,共6页
以纳米结构Y2O3稳定的ZrO2热喷涂粉末为原料,采用等离子喷涂法在Ti-6Al-4V合金上制备了纳米结构的热障涂层。利用扫描电镜(SEM)及扫描热显微镜(SThM)对涂层的微观组织及热性能进行了分析。在实验基础上建立了理论模型,并对涂层及基体的... 以纳米结构Y2O3稳定的ZrO2热喷涂粉末为原料,采用等离子喷涂法在Ti-6Al-4V合金上制备了纳米结构的热障涂层。利用扫描电镜(SEM)及扫描热显微镜(SThM)对涂层的微观组织及热性能进行了分析。在实验基础上建立了理论模型,并对涂层及基体的热导率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采用SThM分析方法估算的涂层厚度及涂层上的缺陷尺寸与采用其它分析方法测得的结果一致;虽然热导率的估算结果与采用其它方法得出的结果差异较大,但显示出扫描热显微镜分析是估算材料热导率潜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钇 氧化锆涂层 等离子喷涂 扫描热显微镜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钛表面超细晶组织的扫描热显微镜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富安 纪艳丽 N.Trannoy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94-1499,共6页
通过喷丸处理方法在纯钛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超细晶组织(纳米及亚微米组织),利用扫描热显微镜(SThM)对超细晶组织的热性能进行分析。在实验基础上建立理论模型。根据从SThM扫描探针针尖传输到试样各种组织中的热流变化,分析材料的热导率... 通过喷丸处理方法在纯钛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超细晶组织(纳米及亚微米组织),利用扫描热显微镜(SThM)对超细晶组织的热性能进行分析。在实验基础上建立理论模型。根据从SThM扫描探针针尖传输到试样各种组织中的热流变化,分析材料的热导率与组织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超细晶组织的热导率与具有较大晶粒的基体相比有明显的降低,其原因主要与细晶组织中导电电子浓度的降低、晶格缺陷密度的增加及电子与声子在该类组织中的强烈散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丸处理 超细晶组织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