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可食地景的长期园艺疗法对失智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李春荣 陈洁 +2 位作者 陈骥 孙旻恺 王雨琴 《广东园林》 2024年第5期60-66,共7页
园艺疗法已被证明在改善失智老人的行为障碍和精神症状方面有显著潜力,但多数研究的干预时间较短,疗效难以持久。为探究园艺疗法的长期效果和可食地景的恢复效益,开发了以可食地景为蓝本的长期高频度园艺疗法程序,选取35名长期居住于浙... 园艺疗法已被证明在改善失智老人的行为障碍和精神症状方面有显著潜力,但多数研究的干预时间较短,疗效难以持久。为探究园艺疗法的长期效果和可食地景的恢复效益,开发了以可食地景为蓝本的长期高频度园艺疗法程序,选取35名长期居住于浙江省杭州市某医养结合机构的失智老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系统干预和追踪观察。研究发现:失智老人的认知能力在园艺疗法实施期间无显著衰退,行为障碍和激越行为发生频率均显著降低。可见长期实施可食地景园艺疗法显著改善了失智老人的生活质量、行为障碍和精神症状,对增强失智老人的自我效能感和社交互动能力有良好的效果,且疗效持续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疗法 园林康养 可食地景 失智老人 适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空间改造的可食地景的创新探索与实践
2
作者 李春荣 陈洁 陈骥 《现代园艺》 2024年第22期87-89,共3页
可食地景作为一种新兴景观模式,具有局限性小、可操作性强、维护成本低、收益性高等特点,已成为园林和绿地规划等领域的研究焦点之一。基于可食地景相关理论进行实践,探索了微空间条件下2种可食地景发展模式,以实践结果为依据,讨论可食... 可食地景作为一种新兴景观模式,具有局限性小、可操作性强、维护成本低、收益性高等特点,已成为园林和绿地规划等领域的研究焦点之一。基于可食地景相关理论进行实践,探索了微空间条件下2种可食地景发展模式,以实践结果为依据,讨论可食地景在社区绿地、阳台、屋顶这类微空间条件下的操作性和实际意义,并从城市规划、自然教育、社会交际等角度分析可食地景的优劣,从而在乡村建设、儿童自然教育等领域探索新的解决方案和思路,以期推进我国生态建设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食地景 朴门永续设计 城市绿地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