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射用利培酮微球(Ⅱ)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彩萍 张艳华 +6 位作者 汤剑平 汪程鹏 薛丰丰 王慧娟 李传威 张广亚 李华芳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622-1627,共6页
背景长效抗精神病药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中的重要选择之一,能有效预防复发。注射用利培酮微球(Ⅱ)在剂型上进行了改良,能够保持血药浓度平稳,但目前尚缺乏维持期临床疗效的相关研究。目的评价注射用利培酮微球(Ⅱ)在维持期精神分... 背景长效抗精神病药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中的重要选择之一,能有效预防复发。注射用利培酮微球(Ⅱ)在剂型上进行了改良,能够保持血药浓度平稳,但目前尚缺乏维持期临床疗效的相关研究。目的评价注射用利培酮微球(Ⅱ)在维持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单臂、自身对照的多中心研究。纳入2021年5月—2022年5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苏州市广济医院3个中心,以18~65岁维持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由口服利培酮制剂换成注射用利培酮微球(Ⅱ)维持治疗,治疗期间每2周注射25.0 mg、37.5 mg或50.0 mg,随访12周,分别在基线及治疗2、4、8、12周末使用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患者社会功能;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患者临床症状及总体病情变化;使用欧洲五维生存质量量表(EQ-5D)评定患者健康状况;使用辛普森-安格斯量表(SAS)、巴恩斯静坐不能评定量表(BARS)、不自主运动评定量表(AIMS)评定患者锥体外系反应,并采集患者实验室指标。结果共纳入71例患者。治疗第2、4、8、12周末患者PSP总分分别为(48.20±24.65)、(49.07±25.81)、(50.46±26.96)、(51.85±28.16)分,均高于基线[(43.89±22.32)分](P<0.05)。治疗12周末患者PANSS总分、阳性症状量表、阴性症状量表和一般精神病理量表评分均较基线降低(P<0.05)。CGI-S评分较基线下降(P<0.05),CGI-I评分12周末较4周末下降(P<0.01),EQ-5D评分较基线提高(P<0.05)。常见不良反应为泌乳素升高、锥体外系反应(EPS)、头晕等,无严重不良反应及因不良反应脱落者。结论注射用利培酮微球(Ⅱ)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期的临床症状,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微球(Ⅱ) 维持治疗 治疗结果 病人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地区14家医疗机构患者药学门诊认知现状及药学需求调研 被引量:9
2
作者 秦珺 郁件康 +16 位作者 潘杰 叶孝 蒋胜 王文波 叶璠 姚星烂 李杰 金俊刚 范丽 孙晓鸣 吴嫣 吴海兴 吴盛 顾志云 张学会 陈蓉 游一中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65-1171,共7页
目的了解患者对于医疗机构开展药学门诊的认知现状,探讨患者对药学门诊的需求,为医疗机构规范并优化药学门诊服务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自制调研问卷,以苏州地区14家医疗机构自愿答卷患者为调研对象。调研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人口学信息、... 目的了解患者对于医疗机构开展药学门诊的认知现状,探讨患者对药学门诊的需求,为医疗机构规范并优化药学门诊服务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自制调研问卷,以苏州地区14家医疗机构自愿答卷患者为调研对象。调研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人口学信息、药学门诊知晓情况、药学门诊服务评价及需求情况。对药学门诊认知现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将患者对药学门诊的评价及支付意愿进行单样本T检验;对患者药学服务需求进行多重响应分析。结果①本次调研发放问卷1853份,回收有效问卷1769份,知晓药学门诊患者共557例,知晓率为31.48%;②影响患者对于药学门诊知晓率的主要因素分别为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人或朋友有无医学背景和就诊医疗机构等级(P<0.05);③知晓药学门诊的患者对于药学门诊服务的评价呈积极状态,57.60%患者愿意挂号并付费;④患者对药学门诊药师“指导患者用药(71.45%)”、具备“全面药学知识(78.04%)”、对慢性病药物,如糖尿病药物(61.11%)的药学服务需求最高;大部分患者期望药学门诊由中级职称以上(52.49%)的药师开展,希望药学门诊的开展形式是“医师药师联合门诊(39.78%)”。结论各级医疗机构应积极开展药学门诊,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引导,结合临床需求,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促进药学门诊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门诊 知晓率 影响因素 认知现状 药学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抑郁症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 被引量:46
3
作者 吕永良 吴爱勤 +1 位作者 李鸣 刘建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4-256,261,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抑郁症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 :按CCMD -3心境障碍抑郁发作诊断标准 ,收集 3 3例 60岁以上首次发作的患者 (抑郁组 ) ,3 2名健康老年人 (对照组 )。采用生活事件量表、艾森克问卷、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目的 :探讨老年抑郁症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 :按CCMD -3心境障碍抑郁发作诊断标准 ,收集 3 3例 60岁以上首次发作的患者 (抑郁组 ) ,3 2名健康老年人 (对照组 )。采用生活事件量表、艾森克问卷、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等 ,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抑郁组与对照组精神疾病家族史 (分别为 5例 /0例 ,χ2 =5 2 5 3 ,P =0 0 2 2 )、现患躯体疾病 ( 16例 /6例 ,χ2 =6 415 ,P =0 0 11)、血管危险因素 ( 10例 /3例 ,χ2 =4 44 7,P =0 0 3 5 )和长期困境 ( 19例 /3例 ,χ2 =14 43 7,P =0 0 0 0 )的差异有显著性 ,而抑郁组MMSE总分 2 6 2± 2 3低于对照组 2 7 3± 0 8(t =2 5 5 2 ,P =0 0 15 )。抑郁组负性生活事件分值 17 9± 15 0低于对照组 10 7± 7 8(t =2 42 ,P =0 0 19) ;抑郁组社交问题分值 3 5± 6 9高于对照组 1 2± 3 8(u =1 982 ,P =0 0 47)。抑郁组社会支持总分 3 9 5± 6 8低于对照组 42 9± 4 2 (t =2 43 4,P =0 0 18) ;抑郁组对支持的利用度 5 9± 2 7低于对照组 8 4± 1 6(u =3 844 ,P =0 0 0 0 )。抑郁组神经质分 60 0± 8 8高于对照组 5 1 7± 4 9(t =4 73 7,P =0 0 0 0 ) ;抑郁组与对照组的神经质个性 ( 2 4例 /3例 ,χ2 =2 6 85 1,P =0 0 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照组 老年抑郁症 心理社会因素 危险因素 神经质 艾森克 认知功能损害 分值 结论 显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 被引量:74
4
作者 姚贵忠 刘平 +2 位作者 舒良 宣妙珍 王振怀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62-164,共3页
目的:观察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西酞普兰的抗抑郁作用及其不良反应。方法:用该药治疗各种抑郁性障碍60例。用Hamilton抑郁量表和临床总体印象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在54例完成6周治疗的病人中,该药临床显效率达6... 目的:观察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西酞普兰的抗抑郁作用及其不良反应。方法:用该药治疗各种抑郁性障碍60例。用Hamilton抑郁量表和临床总体印象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在54例完成6周治疗的病人中,该药临床显效率达69%,总有效率为91%。对抑郁症病人所伴发的焦虑和睡眠障碍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轻微,无一例因药物不良反应导致治疗中断。结论:提示西酞普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药物疗法 西酞普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杀与其它伤害死亡全国性对照研究 被引量:34
5
作者 张艳萍 李献云 +9 位作者 王黎君 赵云霞 孟梅 张凤刚 彭俊 沈明华 刘亦慈 焦在库 杨功焕 费立鹏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61-864,共4页
目的 :了解国内的自杀现状及其特征。方法 :用自制的意外死亡研究问卷按“心理解剖”的调查方法从全国 2 0个农村和 3个城市疾病监测点抽取 895例自杀和 70 1例其它伤害死亡案例。对每个案例的家属及周围知情者单独进行持续约 3小时的... 目的 :了解国内的自杀现状及其特征。方法 :用自制的意外死亡研究问卷按“心理解剖”的调查方法从全国 2 0个农村和 3个城市疾病监测点抽取 895例自杀和 70 1例其它伤害死亡案例。对每个案例的家属及周围知情者单独进行持续约 3小时的调查。结果 :自杀案例中 67%为服毒自杀 (大多数为存放在家中的物品 ) ;63 %自杀当时有精神障碍 (3 9 8%为抑郁症 ) ;2 7%有过自杀未遂 ;91%从未看过精神科医生 ;近一年最常见的负性生活事件为经济困难 (4 0 % )、患急重病 (3 8% )或夫妻不和 (3 5 % ) ;自杀前两天内 2 5 %有突出的人际关系冲突 ;自杀当时 10 %有他人在现场。与其它伤害死亡者比较自杀者女性多、年龄偏大、读书年限少、家庭收入低并出现慢性和急性负性生活事件多。结论 :我国自杀为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当一部分属于冲动行为 ,与其它国家比自杀当时患精神障碍的比例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 伤害死亡 负性生活事件 对照研究 常见 疾病监测点 精神科医生 全国性 结论 读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维和官兵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理义 郭健 +3 位作者 张广亚 林海 陈春霞 姚高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83-1086,共4页
目的探讨非洲三国(尼日利亚、纳米比亚、加纳)维和官兵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运用《中国军人心理健康量表(CMMHS)》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评价280名非洲三国维和官兵心理健康状况。于参加维和行动的第7... 目的探讨非洲三国(尼日利亚、纳米比亚、加纳)维和官兵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运用《中国军人心理健康量表(CMMHS)》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评价280名非洲三国维和官兵心理健康状况。于参加维和行动的第7天和第120天各评测1次,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外,非洲维和官兵在第120天时的CM-MHS及SSRS总分和各因子分均低第7天(t=2.18~11.76,P<0.05或0.01)。维和官兵的心理健康总分、焦虑、抑郁、恐怖、精神病性、躯体化及社会支持各因子分前后两次测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加纳维和官兵的社会支持因子分较尼日利亚、纳米比亚维和官兵高,纳米比亚官兵焦虑因子分较尼日利亚官兵低(F=6.77~118.15,P<0.05或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受教育年限与心理健康总分呈负相关(r=-0.1196,P<0.05),强迫因子分与年龄、军龄、受教育年限和职务呈负相关(r=-0.1658~-0.1226,P<0.05或0.01)。影响维和官兵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受教育年限和社会支持(t=-1.977~1.698;P=0.04~0.09)。结论非洲三国的维和官兵心理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受教育年限和社会支持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和行动 军事人员 精神卫生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和官兵心理障碍及其干预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张理义 张广亚 +1 位作者 许鹏 姚高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79-1082,共4页
维和军事行动中,军人会产生一种特殊情绪反应,主要是紧张状态,是军人通过对军事活动环境和军事活动形式的认知评价而产生的生理及心理反应。维和行动引起的官兵心理问题已被确定为部队非战斗减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开展维和官兵心理... 维和军事行动中,军人会产生一种特殊情绪反应,主要是紧张状态,是军人通过对军事活动环境和军事活动形式的认知评价而产生的生理及心理反应。维和行动引起的官兵心理问题已被确定为部队非战斗减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开展维和官兵心理健康研究显得异常重要。本文综述了维和行动与维和官兵心理健康的相互关系及心理障碍干预技术的研究,旨在为维和官兵的心理卫生服务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和行动 应激 适应障碍 心理学 军事 干预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障碍病人药物治疗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57
8
作者 司天梅 舒良 +11 位作者 于欣 马崔 王高华 白培深 刘协和 纪丽萍 师建国 陈宪生 梅其一 栗克清 张鸿燕 马弘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 了解中国目前抑郁障碍病人药物治疗的处方方式及影响因素。方法 按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 2 0 0 0年人均生产总值 (人均GDP)划分的 5个经济发展等级 ,根据一定的抽样比例选择北京等 10个省市的医院 ,自制调查问卷 ,经预调查和讨... 目的 了解中国目前抑郁障碍病人药物治疗的处方方式及影响因素。方法 按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 2 0 0 0年人均生产总值 (人均GDP)划分的 5个经济发展等级 ,根据一定的抽样比例选择北京等 10个省市的医院 ,自制调查问卷 ,经预调查和讨论修订 ,于 2 0 0 2年 5月 2 0~ 2 4日进行抑郁障碍药物治疗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共收集调查住院和门诊抑郁障碍病人 735例。 72 9%的就诊者属于自费病人 ,女性占 6 1 6 %。按使用频率前 10位药物依次为氟西汀 (含进口和国产制剂 )、阿米替林、文拉法新 (包括国产制剂和进口缓释剂 )、多虑平、帕罗西汀、氯丙咪嗪、麦普替林、曲唑酮、丙咪嗪和米氮平。三环类药物 (TCAs)使用频率为 4 1 9% ,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s)治疗者占全部病人的 4 4 5 % ,其他新型抗抑郁药占 2 1 6 %。抗抑郁药治疗患者中 ,90 3%的病人接受单一药物治疗 ,合并治疗药物主要是苯二氮 艹卓 类药 (5 3 3% )、抗精神病药 (17 1% )、β 受体阻断剂 (7 1% )和心境稳定剂(4 9% )。影响药物选择的因素主要是患者的症状和经济状况。结论 国内抑郁障碍药物处方方式逐渐以新型抗抑郁药物占主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药物治疗 流行病学 调查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日常生活功能训练方案在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0
9
作者 林源 王丽 +4 位作者 苏翠红 于翔 孔凡贞 顾洁 钮美娥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6期18-21,40,共5页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简易日常生活功能训练,观察其可行性、被接受度和患者依从性。方法 2015年9月,制定简易日常生活功能训练方案,便利抽样法选择急性期脑梗死偏瘫患者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日常生活功能训练方案对其进行8周...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简易日常生活功能训练,观察其可行性、被接受度和患者依从性。方法 2015年9月,制定简易日常生活功能训练方案,便利抽样法选择急性期脑梗死偏瘫患者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日常生活功能训练方案对其进行8周干预,并在干预前、干预后4周和8周进行功能评价,评价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患侧握力、"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TUGT)和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BI)等。结果简易日常生活功能训练方案的执行过程和评价过程均顺利、安全完成,未出现任何意外、并发症或不良反应。从随访和训练日记中可见9例患者均有非常好的依从性。有3例在干预前握力为0。有4例在干预前测试时无法独自行走,将其结果定义为计时较多的60 s。干预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好转,上肢握力、动态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均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在干预后4周和8周患者NIHSS评分、患侧上肢握力、TUGT和MBI均明显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简易日常生活功能训练方案对偏瘫患者切实可行、安全有效,患者接受度和依从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偏瘫 早期功能训练 日常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杨甫德 陈松 +6 位作者 王向群 张新波 李鸣 周建初 刘哲宁 王华阳 高树贵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98-503,共6页
目的:评价国产利培酮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对照研究,214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接受国产利培酮片或进口利培酮片治疗,每组均为107例,平均剂量分别为3.9mg/d和3.... 目的:评价国产利培酮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对照研究,214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接受国产利培酮片或进口利培酮片治疗,每组均为107例,平均剂量分别为3.9mg/d和3.7mg/d,观察疗程为8周。于入组时(基线)、治疗后第2、4、6、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PANSS)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 Scale,CGI-S)进行疗效评估。于治疗前和试验结束时,以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血生化指标、心电图和体质量改变等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国产利培酮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6%,进口利培酮组为6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的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分以及PANSS总分均显著下降(P<0.01),并且每个访视点PANSS减分率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产利培酮组与研究药物有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进口利培酮组为3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体质量均有显著增加(P均<0.01)。第8周末国产利培酮组TESS总分低于进口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国产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进口利培酮相当,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 国产 进口 疗效 安全性 随机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治疗前血浆microRNA-16、microRNA-195表达水平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冯倩 汤臻 +5 位作者 周华 孙沁怡 朱浩 邱晨红 周沁 赵中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58-760,共3页
目前我国抑郁症患病率为1.6%,终身患病率为3.3%~。世界卫生组织曾报道,在全球范围内,共有超过3.5亿人患有抑郁症,遍布各个年龄组。它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和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抑郁症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与遗传因素、生... 目前我国抑郁症患病率为1.6%,终身患病率为3.3%~。世界卫生组织曾报道,在全球范围内,共有超过3.5亿人患有抑郁症,遍布各个年龄组。它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和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抑郁症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与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16 MicroRNA-195 抑郁症 生物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惊恐障碍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刘琦 张鸿燕 +7 位作者 蔡焯基 顾秀玲 栗克清 马崔 张心保 李鸣 钱敏才 舒良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20-326,共7页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20mg/d天和帕罗西汀40mg/d治疗惊恐障碍12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双盲双模拟、活性药平行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入组共有173例符合DSM-IV惊恐障碍诊断标准且筛选成功的患者进入为期12周的随机治疗,分别在...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20mg/d天和帕罗西汀40mg/d治疗惊恐障碍12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双盲双模拟、活性药平行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入组共有173例符合DSM-IV惊恐障碍诊断标准且筛选成功的患者进入为期12周的随机治疗,分别在随机后第2周末、第4周末、第8周末、第12周末评估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疗效指标为惊恐相关症状量表(Panic Associated Symptom Scale,PASS)总分变化,次要疗效指标包括Marks Sheehan恐怖量表(Marks Sheehan Phobia Scale,MSPS)、Sheehan残疾量表(Sheehan Disability Scale,SDS)、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Anxiety,HAMA)、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Scale,CGI)和病人总体评价(Patient Global Evaluation,PGE)。安全性评价包括治疗前后生命体征、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的改变。结果:治疗终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PASS总分分别为(2.1±2.7)和(2.0±2.7),减分分别为(9.1±3.5)和(9.7±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4)。治疗终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4%和91%,痊愈率分别为87%和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7)。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6%(31/86),对照组为35%(30/86)。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恶心、嗜睡和头痛。结论:艾司西酞普兰20毫克/天治疗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西酞普兰 帕罗西汀 惊恐障碍 疗效 安全性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安非他酮片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华芳 谢世平 +4 位作者 李鸣 施建安 沈晓玲 范剑雄 顾牛范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7-380,共4页
目的评价安非他酮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氟西汀平行对照、剂量固定的多中心研究。受试者分别口服安非他酮普通片300mg/d或氟西汀片20mg/d,共观察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总分减分值作为主... 目的评价安非他酮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氟西汀平行对照、剂量固定的多中心研究。受试者分别口服安非他酮普通片300mg/d或氟西汀片20mg/d,共观察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总分减分值作为主要疗效指标,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分作为次要疗效指标,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实验室检查、心电图、生命体征和体格检查等观察药物的安全性。结果共收集意向性治疗(ITT)抑郁症患者208例,安非他酮组和氟西汀组各104例。符合方案患者(PP)201例,安非他酮组100例,氟西汀组101例。根据PP样本,治疗6周后,安非他酮组和氟西汀组HAMD17总分减分值为(17.7±8.5)分,与基线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安非他酮组在有效率、临床治愈率及CGI、HAMA评分上与氟西汀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ITT结果与PP相似。两组不良反应的症状和发生率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盐酸安非他酮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安全性以及治疗抑郁症伴焦虑的疗效均与盐酸氟西汀相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安非他酮片 抑郁症 疗效 安全性 氟西汀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应用专家建议 被引量:37
14
作者 司天梅 赵靖平 +7 位作者 于欣 方贻儒 梅其一 刘靖 邱南英 张明永 林式榖 杨甫德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57-464,共8页
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鲁拉西酮对多巴胺D_(2)受体、5-羟色胺5-HT_(2A)、5-HT_(7)受体均有高亲和性,多项临床试验显示其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性症状、情感症状、认知症状,且具有对糖脂代谢指标、催乳素影响小等安全性优势。本... 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鲁拉西酮对多巴胺D_(2)受体、5-羟色胺5-HT_(2A)、5-HT_(7)受体均有高亲和性,多项临床试验显示其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性症状、情感症状、认知症状,且具有对糖脂代谢指标、催乳素影响小等安全性优势。本文结合鲁拉西酮研究证据及海峡两岸专家用药经验撰写为专家建议,以期为鲁拉西酮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鲁拉西酮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版抗抑郁药物依从性量表的信效度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孔凡贞 钮美娥 +3 位作者 赵惠英 汤臻 顾云芬 季彩芳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2期27-30,共4页
目的汉化并检验抗抑郁药物依从性量表(antidepressants compliance questionnaire,ADCQ)的信效度。方法 2016年5月,对比利时学者研制的ADCQ进行翻译及文化调适。便利抽样法选取在苏州市广济医院就诊的21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 目的汉化并检验抗抑郁药物依从性量表(antidepressants compliance questionnaire,ADCQ)的信效度。方法 2016年5月,对比利时学者研制的ADCQ进行翻译及文化调适。便利抽样法选取在苏州市广济医院就诊的21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ADCQ对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信、效度。结果中文版ADCQ的Cronbachα系数为0.912,重测信度为0.917,内容效度、结构效度(KMO值)、效标效度分别为0.930、0.881、-0.340,4个维度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1.397%。结论中文版ADCQ信、效度较好,可用于国内抑郁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抑郁药物 依从性 抗抑郁药物依从性量表 汉化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tter儿童行为问卷调查的中国普通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meta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孙文喜 董成龙 +4 位作者 袁颖 何文君 马毓 方建群 杜向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44-752,共9页
目的:评价Rutter儿童行为问卷调查的国内普通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方法:通过检索中外文数据库,并辅以手动检索相关杂志目录,搜集1989-2016年间公开发表的关于Rutter儿童行为问卷调查的中国普通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的研究文献,经... 目的:评价Rutter儿童行为问卷调查的国内普通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方法:通过检索中外文数据库,并辅以手动检索相关杂志目录,搜集1989-2016年间公开发表的关于Rutter儿童行为问卷调查的中国普通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的研究文献,经筛选得到符合入排标准研究共43篇,通过R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Rutter儿童行为父母问卷以13分为临界分,教师问卷以9分为临界分,凡大于或者等于此者为有行为问题。共纳入61777例分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进行单组率meta分析,总发生率为13.3%,95%可信区间(CI)为11.8%~15.0%。对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表明:男童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于女童(16.3%vs.9.8%);西部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于东部(18.8%vs.12.4%);研究发表年份为2009-2016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于1989-1998和1999-2008(16.6%vs.10.7%,13.0%);A行为问题(反社会行为或违纪行为)和N行为问题(神经症行为)发生率高于M行为问题(混合性行为)(5.8%,4.9%vs.2.4%);父母版调查问卷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于教师版(13.7%vs.11.7%)。结论:Rutter儿童行为问卷调查的我国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总发生率与发达国家相近,28年间文献报告的发生率水平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行为问题 发生率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高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自杀意念的疗效 被引量:14
17
作者 朱俊娟 张天宏 +4 位作者 张玲 徐丽华 魏燕燕 唐莺莹 王继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4-538,共5页
目的·探讨高强度高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抑郁症自杀意念的效果及安全性,以及对于自杀意念症状的快速缓解程度。方法·共有14 例伴有严重自杀意念的门诊抑郁症患者入组,... 目的·探讨高强度高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抑郁症自杀意念的效果及安全性,以及对于自杀意念症状的快速缓解程度。方法·共有14 例伴有严重自杀意念的门诊抑郁症患者入组,接受5 Hz 高强度左侧背外侧前额叶rTMS 治疗,每日重复3 ~ 4 次,连续治疗3 d,共计10 次20 000 个刺激脉冲;rTMS 治疗期间抗抑郁药剂量不变。分别在基线入组时以及入组后第4 日、第2 周、第4 周进行自杀意念量表(Scale for Suicidal Ideation,SS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 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临床疗效总评量表严重度分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Severity of Illness,CGI-SI)评定。结果· 5 Hz 高频rTMS 治疗安全,患者耐受性好。SSI 总分在rTMS 治疗结束后各随访时点均显著下降(F=15.788,P=0.000),以rTMS 治疗结束的次日(第4 日)SSI 分值下降最显著,其抗自杀意念效果可持续至入组4 周以后。自杀意念下降程度与HAMD 17 分值下降存在相关性(t=5.658,P=0.000),与CGI-SI 分值不存在相关性(t=-1.058,P=0.295)。高强度高频率rTMS 治疗对抑郁症状改善显著,入组4 周后总显效率达78.57%。结论·高强度高频率rTMS 治疗能快速减少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安全性好;自杀意念缓解程度与rTMS 抗抑郁疗效相关,且其疗效可以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抑郁症 自杀意念 自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田疗法治疗强迫性神经症疗效及出院后随访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梅其一 朱雄伟 陈一鸣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森田疗法在强迫症治疗中的作用及长期疗效。方法:药物合并森田治疗组31例,单一用药组33例,于入组时、治疗6周后、半年后及一年后,分别用YALE-BROWN强迫评定量表、HAMA量表评定病人,并于出院一年后用SDSS量表评定病人。结果:合... 目的:探讨森田疗法在强迫症治疗中的作用及长期疗效。方法:药物合并森田治疗组31例,单一用药组33例,于入组时、治疗6周后、半年后及一年后,分别用YALE-BROWN强迫评定量表、HAMA量表评定病人,并于出院一年后用SDSS量表评定病人。结果:合并森田治疗组治疗6周后至出院一年后强迫思维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单一用药组,治疗半年后合并森田治疗组焦虑症状评分较低。出院一年后合并森田治疗组SDSS总分及职业工作因子评分低于单一用药组,提示出院后职业功能较好。结论:森田疗法不仅能够减轻强迫症状,而且能够改善焦虑症状,是全面改善强迫症的治疗方法,而且长期应用疗效显著,有助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田疗法 强迫症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罗西汀和氯丙咪嗪治疗惊恐障碍——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海音 张鸿燕 +5 位作者 赵靖平 马崔 李鸣 陶明 徐文璇 张明园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10-413,共4页
目的 :研究帕罗西汀和氯丙咪嗪治疗惊恐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双盲随机平行对照的多中心研究。为期 10周。以临床判断及PASS、HAMA、SDS等量表评定临床效果 ,以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入组 73例 (帕罗西汀 38例 ,氯丙咪嗪 35例... 目的 :研究帕罗西汀和氯丙咪嗪治疗惊恐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双盲随机平行对照的多中心研究。为期 10周。以临床判断及PASS、HAMA、SDS等量表评定临床效果 ,以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入组 73例 (帕罗西汀 38例 ,氯丙咪嗪 35例 ) ,因副反应而退组 5例 (分别为 1例和 4例 ) ,完成研究者6 8例 (分别为 37例和 31例 )。平均最高剂量为 :帕罗西汀 43 5mg/d ,氯丙咪嗪 15 9 7mg/d。临床判断 ,帕罗西汀和氯丙咪嗪的显效率为 6 2 2 %和 6 4 5 %。至治疗结束时 ,83 8%和 87 1%的病人已无完全性惊恐发作。自第 2周末起 ,PASS总分已显著下降。两种药物的效果无明显差异。副反应的发生率 ,帕罗西汀组18 4% ,远低于氯丙咪嗪组的 42 9%。结论 :帕罗西汀是一种疗效好、安全性高的治疗惊恐障碍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罗西汀 氯丙咪嗪 治疗 惊恐障碍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隐私权、保密及其他伦理问题 被引量:20
20
作者 马惠兰 侯志瑾 徐凯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24-727,共4页
为促进和推动我国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事业的健康发展 ,我刊于 2 0 0 1年开始应广大读者的要求 ,推出了与心理治疗及心理咨询相关问题的讨论专栏 ,专栏的目的在于讨论和澄清有关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工作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重点问题和... 为促进和推动我国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事业的健康发展 ,我刊于 2 0 0 1年开始应广大读者的要求 ,推出了与心理治疗及心理咨询相关问题的讨论专栏 ,专栏的目的在于讨论和澄清有关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工作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 ,以达到“百家争鸣”和普及与提高之目的。今年本专栏将继续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经一些同行和读者建议 ,本刊在今年后续的讨论中可能涉及的题目有 :心理治疗中的伦理问题、心理治疗中的收费问题等。希望国内外同行继续支持和关注本专栏的讨论 ,踊跃来稿 ,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也希望大家将自己认为重要的、值得讨论的问题告诉我们。我们将分期、分批整理和筛选大家的意见予以刊登 ,或在必要时分别邀请不同心理治疗学派的专家、学者发表意见。来信请寄本刊 ( 10 0 0 83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 5 1号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或专栏负责人钱铭怡教授 ( 10 0 871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请在来稿中写明作者的工作单位、职业 ,以及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地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咨询 治疗 隐私权 保密 伦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