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养底层鱼高产鱼池水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章剑 姚宏禄 +1 位作者 徐文学 周君明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5-28,共4页
苏州市郊区申庄渔场池塘主养底层鱼。在净产量中青、鲤鱼占50%以上。1988年4~10月,笔者对该场1500公斤级试验池(东眼池)进行了定期的水化学、初级生产力,浮游生物、有机碎屑,细菌和塘泥等项目的观测。东眼池的基本情况是:面积14.4亩。
关键词 鱼池 高产 主养底层鱼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鳖抗病促生长剂应用研究
2
作者 章剑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饲料添加剂 抗病促生长剂 中草药 维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鳝蚓合养技术研究
3
作者 章剑 《江西水产科技》 2000年第3期20-21,共2页
就黄鳝饲养中的饵料问题 ,笔者设计出“土池网箱、串联微流、鳝蚓合养”技术路线 ,动物饵料选择黄鳝特别喜食的太湖红蚯蚓。着重介绍了鳝蚓合养的养殖结构、饲养管理和蚯蚓培育。
关键词 黄鳝 太湖红蚯蚓 合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元研究及其在龟鳖养殖中的应用
4
作者 章剑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4-36,共3页
益生元主要指低聚糖 ,其重要功能是维持动物体内已建立的而且是健康的消化道菌群。 90年代以来 ,先在畜禽养殖中使用 ,近年来在台湾首先应用于龟类养殖 ,大陆在鳖的养殖中已经开始应用 ,效果显著。
关键词 益生元 低聚糖 消化道菌群 作用机理 应用 龟养殖 鳖养殖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鳝疾病的控制技术 被引量:6
5
作者 章剑 赵淑梅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7-38,共2页
黄鳝疾病的控制技术章剑(苏州市郊区水产科学研究所)赵淑梅(青海省科技信息研究所黄鳝在自然环境中抗病力很强,主要是因为黄鳝没有人为的造成损伤。而黄鳝的体表一旦受伤后,为病原微生物打开了大门。自然环境中,一般病原微生物的... 黄鳝疾病的控制技术章剑(苏州市郊区水产科学研究所)赵淑梅(青海省科技信息研究所黄鳝在自然环境中抗病力很强,主要是因为黄鳝没有人为的造成损伤。而黄鳝的体表一旦受伤后,为病原微生物打开了大门。自然环境中,一般病原微生物的存在水平很低,加上没有受伤的黄鳝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感冒 发烧 昏迷 缺氧 萎缩症 肠炎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鳖常用消毒剂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章剑 季雪芳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7-29,共3页
重点介绍消毒剂的分类、选择和使用以及二氧化氯 (ClO2 )
关键词 鳖消毒剂 分类 选择 使用 二氧化氯 碘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厂化养鳖技术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章剑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1-43,共3页
工厂化养鳖技术探讨章剑(苏州市郊区水产科学研究所215004)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工厂化养鳖迅猛发展,目前已遍及大部分省市。在技术方面,主要是采用地热水、工厂余热水的条件增温,打破鳖的冬眠习性,使鳖一年四季处在生长状态... 工厂化养鳖技术探讨章剑(苏州市郊区水产科学研究所215004)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工厂化养鳖迅猛发展,目前已遍及大部分省市。在技术方面,主要是采用地热水、工厂余热水的条件增温,打破鳖的冬眠习性,使鳖一年四季处在生长状态。同时改进饲料成分,使鳖生长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厂化 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稚龟暂养新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章剑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稚龟 暂养技术 养殖密度 开口饵料 环境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鳝养殖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章剑 《水产科技情报》 2000年第1期11-12,18,共3页
种质、环境和疾病三因素是决定黄鳝成活率高低的关键,进行健康养殖,注重环境调控和微生态平衡,是使黄鳝养殖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 黄鳝 饲料 成活率 环境 微生态平衡 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温快速养龟新技术
10
作者 章剑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6-18,共3页
论述了快速养龟中稚龟暂养 ,稚龟和幼龟控温养殖 ,以及成龟养殖新技术。特别指出 ,温差对控温养龟会造成不利影响 ,避免温差大的方法是稚龟进温室要逐渐升温及幼龟出温室逐渐降温 ;稚龟下池初期水位不宜太深 ,从 10cm开始逐步加深 ,蓄... 论述了快速养龟中稚龟暂养 ,稚龟和幼龟控温养殖 ,以及成龟养殖新技术。特别指出 ,温差对控温养龟会造成不利影响 ,避免温差大的方法是稚龟进温室要逐渐升温及幼龟出温室逐渐降温 ;稚龟下池初期水位不宜太深 ,从 10cm开始逐步加深 ,蓄水过深极易造成稚龟死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温养龟 饲养管理 幼龟 稚龟 成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温室养鳖新技术
11
作者 章剑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8-32,共5页
家庭温室养鳖,采用“养鳖温室自动加温控温装置”、“无沙养鳖新工艺”和“温室养鳖生态调控与综合防病新技术”,稚鳖经12个月的饲养,平均规格即可达到500g的商品鳖,小型温室20m2~30m2,养鳖500只;中型温室30... 家庭温室养鳖,采用“养鳖温室自动加温控温装置”、“无沙养鳖新工艺”和“温室养鳖生态调控与综合防病新技术”,稚鳖经12个月的饲养,平均规格即可达到500g的商品鳖,小型温室20m2~30m2,养鳖500只;中型温室30m2~50m2,养鳖1000只,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养殖 温室养鳖 养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疑难鳖病与维生素的关系
12
作者 章剑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3期23-25,共3页
控温集约化养鳖在我国始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1992年以后进入全盛时期.控温养殖,高温高密度集约化,水环境污染严重,使本来抵抗力很强的鳖,进入人工设置的生态环境后难以适应.鳖病的研究相对滞后于养鳖业的迅速发展,鳖病种类逐年增加,危... 控温集约化养鳖在我国始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1992年以后进入全盛时期.控温养殖,高温高密度集约化,水环境污染严重,使本来抵抗力很强的鳖,进入人工设置的生态环境后难以适应.鳖病的研究相对滞后于养鳖业的迅速发展,鳖病种类逐年增加,危害性越来越严重.如白斑病,1992年此病造成的死亡率只有4%~5%,1993年死亡率达20%左右,1994年死亡率上升到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难病症 发病原因 预防 维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鳖的人工繁殖
13
作者 章剑 《渔业现代化》 1999年第1期8-13,共6页
关键词 人工繁殖 全式养殖 培育种苗 孵化鳖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鳖白斑与白点病的防治
14
作者 章剑 《渔业现代化》 1999年第2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白斑病 白点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鳖病诊断与综合防病
15
作者 章剑 《渔业现代化》 1999年第4期14-17,共4页
关键词 鳖病 综合防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生态渔业系统的调控途径
16
作者 章剑 《渔业现代化》 1997年第4期12-14,共3页
生态渔业代表着现代化渔业的发展方向。对生态渔业系统,一方面通过各种技术措施加以直接调控;另一方面通过计划、方针、政策和价格等进行间接调控、以提高生态渔业系统的综合功能。1 环境调控
关键词 生态渔业 生态渔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工厂化养鳖技术
17
作者 章剑 《水产养殖》 CAS 1997年第1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家庭工厂化 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稚龟的控温养殖
18
作者 章剑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1999年第12期18-19,共2页
温差对控温养龟会造成不利影响,避免温差的方法是稚龟进温室要逐渐升温及幼龟出温室逐渐降温。还要注意的是稚龟下池后的水位控制,初期不宜太深,从10cm水深开始逐步加深,蓄水过深极易造成稚龟死亡,因为龟与鳖不同之处在于龟需要较大的... 温差对控温养龟会造成不利影响,避免温差的方法是稚龟进温室要逐渐升温及幼龟出温室逐渐降温。还要注意的是稚龟下池后的水位控制,初期不宜太深,从10cm水深开始逐步加深,蓄水过深极易造成稚龟死亡,因为龟与鳖不同之处在于龟需要较大的陆地生活空间。(1)龟苗选择外购龟苗,要鉴别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稚龟 控温养殖 水位控制 温差 控制水深 下池 养龟 配合饲料 投饵率 养殖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龟控温培育技术
19
作者 章剑 《中国农村科技》 2001年第9期29-29,共1页
亲龟产卵好坏多少,主要与培育和水温有关。乌龟属变温动物,乌龟的冬眠主要是对温度的适应,并非生理必需。亲乌龟饲养主要以小杂鱼为主,但在3月中旬至4月底主要以蚯蚓和搭配少量莴苣叶为主。在投喂之前首先将蚯蚓和莴苣叶分别切成3厘米长... 亲龟产卵好坏多少,主要与培育和水温有关。乌龟属变温动物,乌龟的冬眠主要是对温度的适应,并非生理必需。亲乌龟饲养主要以小杂鱼为主,但在3月中旬至4月底主要以蚯蚓和搭配少量莴苣叶为主。在投喂之前首先将蚯蚓和莴苣叶分别切成3厘米长,按每50千克乌龟每次投喂4千克蚯蚓和0.05千克莴苣叶,混合后进行投喂。 在乌龟的产卵时间、产卵数量和质量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温度和饵料,常温下单一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龟 产卵 培育 水温 饵料 温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疑难鳖病及其控制技术
20
作者 章剑 《江西水产科技》 1999年第4期17-20,共4页
对控温养鳖中出现的疑难病及新发现的曲肢病进行分析,究明发病原因,提出控制方法。温室养鳖环境质量差,养殖密度高,极易造成疾病的发生。从环境调控着手,切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减少有毒物质对鳖的伤害。少用或尽量不用抗菌素... 对控温养鳖中出现的疑难病及新发现的曲肢病进行分析,究明发病原因,提出控制方法。温室养鳖环境质量差,养殖密度高,极易造成疾病的发生。从环境调控着手,切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减少有毒物质对鳖的伤害。少用或尽量不用抗菌素,选用无污染、无耐药、无残留、无致畸的中草药、维生素、微生态制剂、酶制剂、臭氧、二氧化氯消毒剂。推行健康养鳖,促进微生态平衡,是控制疑难鳖病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肢病 环境调控 微生态平衡 红脖子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