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C-MS/MS法同时筛查清热解毒制剂中的山麦冬和山银花
1
作者 钱叶飞 张超 +1 位作者 王亚琼 陆林玲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4-667,共4页
目的建立LC-MS/MS法同时筛查清热解毒制剂中的山麦冬和山银花。方法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_(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含0.1%乙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5℃;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 目的建立LC-MS/MS法同时筛查清热解毒制剂中的山麦冬和山银花。方法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_(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含0.1%乙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5℃;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结果108批清热解毒制剂中有5批检出山麦冬特征成分山麦冬皂苷B或短葶山麦冬皂苷C,13批检出山银花特征成分灰毡毛忍冬皂苷乙,说明市售该制剂中存在山银花掺伪和山麦冬掺伪投料的情况。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好、准确、快速、简便,可为清热解毒制剂中的专项治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解毒制剂 山麦冬皂苷B 短葶山麦冬皂苷C 灰毡毛忍冬皂苷乙 川续断皂苷乙 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化妆品中丹参提取物的8种标识成分
2
作者 陆林玲 鲁辉 钱叶飞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1-388,共8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建立了同时测定化妆品丹参提取物中8种标识成分含量的方法。化妆品样品经90%甲醇提取,10%亚铁氰化钾溶液沉淀净化后,经Waters Shield BEH RP 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分离,以0.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建立了同时测定化妆品丹参提取物中8种标识成分含量的方法。化妆品样品经90%甲醇提取,10%亚铁氰化钾溶液沉淀净化后,经Waters Shield BEH RP 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分离,以0.3%甲酸水溶液-0.3%甲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电喷雾正、负离子同时扫描和多反应监测(MRM)方式下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液态水基、凝胶、膏霜3种基质中,丹参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丹酚酸B在5.0~1000μg/L,二氢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在0.25~50μg/L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7。在低、中、高3个浓度的空白基质加标水平下,回收率范围为88.9%~118.4%。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准确度好、灵敏度高等优点,适用于化妆品中丹参提取物标识成分的定性及定量检测,可为植物类化妆品的质量控制和监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化妆品 丹参提取物 标识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菀中5种有效成分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3
作者 范玲 汪明志 +3 位作者 吴燕 顾佳美 赵雅杰 王鑫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4-1111,共8页
目的考察紫菀中绿原酸、异槲皮苷、阿魏酸、异鼠李素、紫菀酮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1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常规剂量(0.63 g/kg)、大剂量(3.3 g/kg)紫菀提取液,于0.083、0.167、0.33、0.5、0.75、1、1.5、2、4、6、8、12、... 目的考察紫菀中绿原酸、异槲皮苷、阿魏酸、异鼠李素、紫菀酮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1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常规剂量(0.63 g/kg)、大剂量(3.3 g/kg)紫菀提取液,于0.083、0.167、0.33、0.5、0.75、1、1.5、2、4、6、8、12、24 h取血,UPLC-MS/MS法测定各有效成分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与常规剂量组比较,大剂量组各有效成分t_(1/2)、MRT_(0~∞)延长(P<0.05)。剂量校正后,大剂量组绿原酸、异槲皮苷、紫菀酮C_(max)无明显变化(P>0.05),而阿魏酸、异鼠李素C_(max)及各有效成分AUC_(0~t)、AUC_(0~∞)高于常规剂量组(P<0.05)。结论大剂量紫菀中各有效成分可维持高浓度、长时间地作用于大鼠膀胱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菀 有效成分 体内药动学 U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ESI-Q-TOF/MS法测定化妆品中甲基泼尼松及其9种类似物
4
作者 郑佳新 闵春艳 +2 位作者 鲁辉 陆林玲 贾昌平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6,共7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UPLC-ESI-Q-TOF/MS)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甲基泼尼松及其9种类似物的检测方法。样品采用饱和氯化钠分散,乙腈提取,经C_(8)色谱柱分离,以0.1%甲酸水溶液和含0.1%甲酸的50%甲醇乙腈溶液梯度洗脱,在...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UPLC-ESI-Q-TOF/MS)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甲基泼尼松及其9种类似物的检测方法。样品采用饱和氯化钠分散,乙腈提取,经C_(8)色谱柱分离,以0.1%甲酸水溶液和含0.1%甲酸的50%甲醇乙腈溶液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ESI^(+))下,采用全扫描模式进行数据采集,根据保留时间、母离子、子离子进行定性筛查,采用母离子的质谱响应建立含量测定方法。结果表明,10种化合物在相应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检出限为0.27~1.98μg/g,平均回收率76.0%~96.4%,RSD为1.9%~5.7%。应用该方法对20批次样品进行筛查,共有3批检出,1批检出氯倍他索杂质B,1批检出甲基泼尼松和倍他米松杂质E,1批检出地塞米松。该方法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及准确度,能够用于化妆品中糖皮质激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LC-ESI-Q-TOF/MS 化妆品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PLC-MS/MS法测定面膜化妆品中甘草、人参和黄芩类功效成分 被引量:4
5
作者 陆林玲 鲁辉 +1 位作者 闵春艳 钱叶飞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3,共7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UHPLC-MS/MS)测定面膜化妆品中甘草功效成分(甘草苷、甘草酸)、人参功效成分(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和黄芩功效成分(黄芩苷)的方法,并用该方法对市售20批面膜样品进行风险监测...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UHPLC-MS/MS)测定面膜化妆品中甘草功效成分(甘草苷、甘草酸)、人参功效成分(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和黄芩功效成分(黄芩苷)的方法,并用该方法对市售20批面膜样品进行风险监测。样品采用0.1%甲酸甲醇超声提取法,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ACQUITY UPLC HSS T3(2.1 mm×100 mm,1.8μm)色谱柱分离,以UHPLC-MS/MS负离子模式检测。同时对样品前处理条件及色谱-质谱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方法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甘草苷、黄芩苷在0.25~100 ng/mL及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和甘草酸在0.50~20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8;检出限为0.41~6.4μg/kg(S/N=3);基质中加标回收率为95.9%~109.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9%(n=6)。该方法适用于面膜化妆品中甘草、人参和黄芩功效成分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膜化妆品 甘草 人参 黄芩 功效成分 液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DAD同时测定降血压类保健食品中20种非法添加化学药物 被引量:3
6
作者 赵琪 吴光颖 +2 位作者 张静怡 张超 陈卫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8-141,158,共5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PLC-DAD)建立同时测定辅助降血压类保健食品中20种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方法。采用Luna UPLC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6μm),以质量分数为0.2%的磷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PLC-DAD)建立同时测定辅助降血压类保健食品中20种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方法。采用Luna UPLC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6μm),以质量分数为0.2%的磷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21 mL/min,柱温为35℃,DAD扫描,检测波长为220 nm,各剂型样品经甲醇提取,通过保留时间和紫外吸收光谱定性,峰面积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20种药物成分能完全分离,在4~80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2.3%~104.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2.9%。1批阳性样品检出奈比洛尔、乐卡地平、拉西地平,并通过UPLC-MS/MS得到确证。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好,能够达到快速检测降压类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成分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降血压 非法添加 保健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普托马尼中3个工艺杂质的(Q)SAR遗传毒性评价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
7
作者 钱叶飞 鲁辉 +2 位作者 许奇 吴杨 黄逸文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1-188,共8页
目的 对新型抗结核分枝杆菌药普托马尼各合成路线涉及的3个共性工艺杂质:(S)-叔丁基二甲基硅烷缩水甘油醚(杂质Ⅰ)、(S)-丁酸缩水甘油酯(杂质Ⅱ)、4-三氟甲氧基溴苄(杂质Ⅲ)进行遗传毒性评价并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基... 目的 对新型抗结核分枝杆菌药普托马尼各合成路线涉及的3个共性工艺杂质:(S)-叔丁基二甲基硅烷缩水甘油醚(杂质Ⅰ)、(S)-丁酸缩水甘油酯(杂质Ⅱ)、4-三氟甲氧基溴苄(杂质Ⅲ)进行遗传毒性评价并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基于专家规则和统计学原理的2种互补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Derek和Sarah)对普托马尼中3个工艺杂质的遗传毒性进行评价和分类;根据评价结果建立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法,采用分时段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同时对这3个工艺杂质进行测定,并阐述这3个工艺杂质在EI源下的质谱裂解规律。结果 杂质Ⅰ和杂质Ⅲ Derek评估结果均为阳性,Sarah评估结果分别为模棱两可和阴性,依据ICH M7指南分类为3类致突变杂质;杂质Ⅱ Derek评估结果为阳性,Sarah结果显示有明确的Ames阳性实验结果,为2类已知致突变杂质。3个工艺杂质均需按照毒理学关注阈值(TTC)进行控制,建立的GC-MS/MS法经验证3个杂质可有效分离,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定量限均低于拟定限度的15%,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105.5%、104.4%和108.5%,重复性RSD(n=6)分别为2.2%、5.8%和2.2%。3批样品均检出杂质Ⅲ。结论 建立的GC-MS/MS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普托马尼中3个潜在致突变杂质的测定。由于杂质Ⅱ也是恶唑烷类抗菌药如利奈唑胺、咔哒唑胺、泰地唑胺等的共性工艺杂质,因此本研究也为其他恶唑烷类抗菌药中杂质Ⅱ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托马尼 遗传毒性杂质 (定量)构效关系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比较金银花药材中绿原酸与木犀草苷的乙醇提取工艺 被引量:24
8
作者 闵春艳 游本刚 +3 位作者 许琼明 李笑然 唐丽华 杨世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15-1818,共4页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比较金银花药材的乙醇提取工艺。方法建立了HPLC法同时测定金银花提取物样品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方法。分别采用加热回流和超声两种醇提工艺提取金银花药材中的绿原酸和木犀草苷,正交试验设计安排实验,分别以绿原酸转...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比较金银花药材的乙醇提取工艺。方法建立了HPLC法同时测定金银花提取物样品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方法。分别采用加热回流和超声两种醇提工艺提取金银花药材中的绿原酸和木犀草苷,正交试验设计安排实验,分别以绿原酸转移率、木犀草苷转移率和总转移率评分3种指标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以绿原酸转移率为指标,回流法显著优于超声法;以木犀草苷转移率为指标,则超声法略优于回流法。同一提取方法,评价指标不同,所得到的最佳工艺和提取效果也有差异。结论在金银花的提取工艺研究中,不能仅以单一成分的转移率为指标进行评价,否则不能反映两种甚至多种成分的综合提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绿原酸 木犀草苷 正交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芦丁片中芦丁和维生素C的含量 被引量:28
9
作者 张国峰 缪刚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27-228,共2页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离子对色谱法,以对氨基苯甲酸为内标,测定了复方芦丁片中芦丁和维生素C的含量。色谱柱为μ-BondapakC_(18),流动相为甲醇-水(50:50)配制的樟脑磺酸溶液(0.0025mol/L),检测波...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离子对色谱法,以对氨基苯甲酸为内标,测定了复方芦丁片中芦丁和维生素C的含量。色谱柱为μ-BondapakC_(18),流动相为甲醇-水(50:50)配制的樟脑磺酸溶液(0.0025mol/L),检测波长为254nm。并做了线性范围和回收率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芦丁 维生素C 复方芦丁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芡实种皮多酚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陈蓉 吴启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05-210,214,共7页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芡实种皮多酚提取条件,并评价种皮及纯化多酚作为栲胶生产原料的质量。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以丙酮浓度、液料比、超声时间为自变量,以种皮多酚提取含量为响应值,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方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试验设...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芡实种皮多酚提取条件,并评价种皮及纯化多酚作为栲胶生产原料的质量。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以丙酮浓度、液料比、超声时间为自变量,以种皮多酚提取含量为响应值,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方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试验设计,并做响应面分析,建立数学回归模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检验栲胶各指标。结果表明:当丙酮浓度57%、液料比57∶1(mL/g)、超声时间23min时,验证试验的芡实种皮多酚提取含量为113.30mg/g,接近于模型预测值114.00mg/g。同时也证实芡实种皮符合栲胶原料标准,纯化多酚大部分指标与现行其他主要栲胶要求相符,可用于工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芡实种皮 多酚 超声提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活络丸中非法添加松香酸的检查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亚双 闵春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67-869,共3页
目的建立小活络丸中非法添加松香酸的HPLC检查法,并以HPLC/MS法加以验证。方法选用Waters Symmetry C18(5μm,4.6 mm×250 mm);Inertsil ODS-3(5μm,4.6 mm×250 mm);TURNER C18(100A,5μm,4.6mm×250 mm)3三种色谱柱,二极... 目的建立小活络丸中非法添加松香酸的HPLC检查法,并以HPLC/MS法加以验证。方法选用Waters Symmetry C18(5μm,4.6 mm×250 mm);Inertsil ODS-3(5μm,4.6 mm×250 mm);TURNER C18(100A,5μm,4.6mm×250 mm)3三种色谱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乙腈-0.1%甲酸溶液(75∶25)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柱温20℃,体积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241 nm(190~300 nm)。通过比对供试品与对照品HPLC色谱及光谱,对小活络丸中是否非法添加松香酸作定性分析。结果小活络丸供试品中均检出松香酸。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操作简单,可用于小活络丸中非法添加松香酸的定性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活络丸 松香酸 高效液相色谱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关附庚素对豚鼠乳头状肌快反应动作电位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陆勇 季慧芳 +2 位作者 夏立伟 刘静涵 邢以文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42-245,共4页
采用玻璃微电极术和微机自动分析技术,研究盐酸关附庚素(GFG)对豚鼠乳头状肌快反应动作电位的作用,并与盐酸关附甲素(GFA)和心律平进行比较。结果表明GFG对RP和APD无明显影响,但可依浓度降低V_(max),相对延长ERP,其起效浓度为0.26 μmo... 采用玻璃微电极术和微机自动分析技术,研究盐酸关附庚素(GFG)对豚鼠乳头状肌快反应动作电位的作用,并与盐酸关附甲素(GFA)和心律平进行比较。结果表明GFG对RP和APD无明显影响,但可依浓度降低V_(max),相对延长ERP,其起效浓度为0.26 μmol/L。而GFA和心律平降低V_(max)的起效浓度分别为0.86 μmol/L和0.85 umol/L,GFG对APD和ERP的作用也与GFA不同。GFG降低V_(max),相对延长ERP是其抗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 关附庚素 心律失常 乳头状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神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吴银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32-233,共2页
目的 建立六神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六神丸中蟾酥进行定性鉴别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麝香进行定性鉴别 ,采用薄层扫描法对牛黄中胆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六神丸薄层色谱分别与化学对照品脂蟾毒配基及对照药材蟾酥薄... 目的 建立六神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六神丸中蟾酥进行定性鉴别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麝香进行定性鉴别 ,采用薄层扫描法对牛黄中胆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六神丸薄层色谱分别与化学对照品脂蟾毒配基及对照药材蟾酥薄层色谱在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斑点 ,气相色谱鉴别结果表明六神丸中麝香酮的保留时间与对照品麝香酮一致。TLCS法测定六神丸中胆酸的含量在 1.4 4 %~ 1.92 % ,RSD为 1.0 8%~ 1.71%。结论 本法简便 ,结果准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标准 六神丸 胆酸 气相色谱法 薄层扫描法 蟾酥 麝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血当归糖浆质量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坚 王宓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61-62,共2页
目的建立养血当归糖浆中的当归、川芎、黄芪等成分的薄层鉴别和阿魏酸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TLC和HPLC。TLC用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试验对方中的3种成分进行确认。结果供试品色谱在与当归、川芎及黄芪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 目的建立养血当归糖浆中的当归、川芎、黄芪等成分的薄层鉴别和阿魏酸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TLC和HPLC。TLC用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试验对方中的3种成分进行确认。结果供试品色谱在与当归、川芎及黄芪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HPLC测定制剂中总阿魏酸的含量,检测波长320nm,在0.02006~0.1003m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02%。结论该方法稳定、准确、易行,能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血当归糖浆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当归 川芎 阿魏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冰片、艾片、合成冰片中残留溶剂测定及风险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沈敏 黄逸文 +2 位作者 鲁辉 郭青 闵春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14-1920,共7页
目的对天然冰片、艾片、合成冰片纯化工艺中正庚烷、正己烷、环己烷、异辛烷、乙酸乙酯、乙醇残留量进行控制。方法建立顶空气相色谱法,DB-624毛细管柱(30 m×0.53 mm,3.0μm);FID检测器;程序升温。对34批天然冰片、12批艾片、34批... 目的对天然冰片、艾片、合成冰片纯化工艺中正庚烷、正己烷、环己烷、异辛烷、乙酸乙酯、乙醇残留量进行控制。方法建立顶空气相色谱法,DB-624毛细管柱(30 m×0.53 mm,3.0μm);FID检测器;程序升温。对34批天然冰片、12批艾片、34批合成冰片测定残留溶剂,并进行风险分析。结果天然冰片中部分批次检出乙醇,部分批次同时检出正己烷、环己烷、异辛烷和正庚烷,44%样品正己烷超标;艾片中部分批次检出正己烷、环己烷和异辛烷,残留量均符合规定;合成冰片中所有批次均同时检出正己烷、环己烷、异辛烷、正庚烷,残留量均符合规定。结论3种冰片中有机溶剂均有不同程度的残留,且残留量与其纯度有一定的关系。其中天然冰片中正己烷的残留带来的风险较高,建议在其质量标准中增加对正己烷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冰片 艾片 合成冰片 残留溶剂 顶空气相色谱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生精口服液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16
作者 邢卫 赵勤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76-377,共2页
关键词 生精口服液 淫羊藿苷 HPLC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SARS、MERS到COVID-19爆发谈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国林 景荣先 +1 位作者 邢以文 薛满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1-296,共6页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而生物安全实验室是生物安全的重要部门。从SARS、MERS到COVID-19,每一次公共生物安全事件都强化了对生物安全危害的认识,也促进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和防护措施的完善。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是烈性传染性疾...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而生物安全实验室是生物安全的重要部门。从SARS、MERS到COVID-19,每一次公共生物安全事件都强化了对生物安全危害的认识,也促进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和防护措施的完善。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是烈性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科学研究和诊断治疗的重要技术平台。在COVID-19全球流行背景下,体液样本中新冠病毒的快速检测是进行传染源控制、传播途径切断和易感者保护的决策基础。在缺乏特效治疗药物的背景下,开发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治疗性抗体等生物治疗手段对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分析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特点及其空调系统的冗余设计,并探讨COVID-19流行背景下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应用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埃博拉病毒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 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西沙星对自发性糖尿病GK大鼠血清胆汁酸谱的影响及与其所致高血糖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郝刚 陈莉 +3 位作者 俞蕴莉 王吉 王猛猛 屈昱晨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77-983,共7页
目的研究莫西沙星(Mox)对自发性糖尿病GK大鼠血清胆汁酸谱和血糖的影响,评价胆汁酸代谢谱改变与Mox引起血糖波动的相关性。方法自发性2型糖尿病GK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Mox 40 mg·kg^-1给药组,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每天ig给予,连续... 目的研究莫西沙星(Mox)对自发性糖尿病GK大鼠血清胆汁酸谱和血糖的影响,评价胆汁酸代谢谱改变与Mox引起血糖波动的相关性。方法自发性2型糖尿病GK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Mox 40 mg·kg^-1给药组,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每天ig给予,连续7 d。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ig给予溶媒(0.25%CMCNa)。给药7 d后颈动脉插管取血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及血清中15种胆汁酸浓度。以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大鼠血清中15种胆汁酸浓度,以2,2,3,4,4-5氘代石胆酸为内标,采用Xterra RP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10 mmol·L^-1醋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1,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多反应监测。以初级胆汁酸与次级胆汁酸比值、结合型胆汁酸与游离型胆汁酸比值、12α羟基化胆汁酸与12α未羟基化胆汁酸比值以及胆汁酸疏水性指数为参数,分析Mox引起的胆汁酸代谢谱改变与其所致血糖波动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空腹血糖(6.0±0.7 mmol·L^-1)相比,模型组GK大鼠空腹血糖(15.7±2.1 mmol·L^-1)显著升高(P<0.01);Mox给药7 d后能进一步升高自发性糖尿病GK大鼠空腹血糖(22.0±6.0 mmol·L-1)(P<0.05)。模型组GK大鼠血中初级胆汁酸/次级胆汁酸的比值较正常大鼠显著降低(1.9±0.6 vs 10.1±2.6,P<0.01),结合型胆汁酸/游离型胆汁酸的比值较正常组大鼠显著降低(0.10±0.02 vs 1.5±0.4,P<0.05),疏水性指数较正常组大鼠显著升高(0.31±0.08 vs 0.22±0.05,P<0.05),而12α羟基化胆汁酸/12α未羟基化胆汁酸的比值较正常组大鼠无显著差异(2.2±1.1 vs 3.0±1.0)。Mox能显著增加模型组GK大鼠血中初级胆汁酸/次级胆汁酸、结合型胆汁酸/游离型胆汁酸以及12α羟基化胆汁酸/12α未羟基化胆汁酸的比值(分别为6.3±1.4,4.5±1.4和6.2±2.8)(P<0.05),而对疏水性指数的影响不明显。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结合型胆汁酸/游离型胆汁酸比值与血糖的相关系数r值为0.784(P<0.01),12α羟基化胆汁酸/12α未羟基化胆汁酸的比值与血糖的相关系数r值为0.624(P<0.05),提示Mox引起的结合型胆汁酸/游离型胆汁酸以及12α羟基化胆汁酸/12α未羟基化胆汁酸比值的改变与血糖波动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结论Mox能引起自发性2型糖尿病GK大鼠血糖进一步升高,改变胆汁酸代谢谱中结合型胆汁酸与游离型胆汁酸的比值以及12α羟基化胆汁酸/12α未羟基化胆汁酸的比值可能是Mox引起血糖升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西沙星 自发性2型糖尿病 胆汁酸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苦黄注射液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 被引量:11
19
作者 顾蔚华 许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75-1076,共2页
关键词 HPLC 苦黄注射液 大黄素 大黄酚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设计比较金银花药材中绿原酸与木犀草苷的水提工艺 被引量:10
20
作者 薛满 游本刚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1-593,共3页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比较金银花药材中绿原酸与木犀草苷的水提工艺。方法建立了HPLC法同时测定金银花提取物样品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的方法。分别采用煎煮和超声2种水提工艺提取金银花药材中的绿原酸和木犀草苷,正交试验设计安排实验,...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比较金银花药材中绿原酸与木犀草苷的水提工艺。方法建立了HPLC法同时测定金银花提取物样品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的方法。分别采用煎煮和超声2种水提工艺提取金银花药材中的绿原酸和木犀草苷,正交试验设计安排实验,分别以绿原酸转移率、木犀草苷转移率和总转移率评分3种指标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以绿原酸转移率为指标,煎煮法优于超声法;以木犀草苷转移率为指标,则超声法优于煎煮法。同一提取方法,评价指标不同所得到的最佳工艺也不同,对2种成分的提取效果也有差异。结论在金银花的提取工艺研究中,不能仅以单一成分的转移率为指标进行评价,否则不能反映2种甚至多种成分的综合提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绿原酸 木犀草苷 正交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