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以苏州市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为例 被引量:28
1
作者 周雷 刘睿 金吉鸿 《征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6-30,共5页
为破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的信息不对称难题,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江苏省苏州市搭建了综合金融服务、股权融资服务、地方企业征信"三大平台",首创了"股权+债权"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并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全国... 为破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的信息不对称难题,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江苏省苏州市搭建了综合金融服务、股权融资服务、地方企业征信"三大平台",首创了"股权+债权"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并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全国首个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纷纷依托互联网平台,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新技术,服务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为进一步完善苏州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应优化金融监管机制,推进数字征信建设,培育金融科技企业,丰富金融产品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服务平台 实体经济 高质量发展 金融科技 数字征信 小微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命周期的大学生创业企业众筹融资模式研究——来自苏州六大众创空间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雷 陈捷 黄思涵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5-140,共6页
大学生创业会先后经历种子期、孵化期和成长期等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各阶段具有不同的融资需求特征。本文将以众筹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与企业自身动态演进相结合,通过分析苏州六大众创空间中54家大学生创业企业和301位众筹投资者的... 大学生创业会先后经历种子期、孵化期和成长期等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各阶段具有不同的融资需求特征。本文将以众筹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与企业自身动态演进相结合,通过分析苏州六大众创空间中54家大学生创业企业和301位众筹投资者的问卷调查结果,可从融资金额、融资时效性、融资成本、融资对控制权的影响等维度,选择适合创业企业各阶段的融资模式,并提出了进一步发挥众筹对大学生创业支持作用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 大学生创业 融资模式 股权众筹 债权众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路径分析——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晓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74-477,共4页
为了完善苏州市生态补偿机制,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换代,建立资源合理利用的现代循环体系,运用规范的分析方法,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原因开始着手分析,总结归纳了苏州市近几年来实行生态补偿的特点是资金投入正逐步加大、一开始就通... 为了完善苏州市生态补偿机制,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换代,建立资源合理利用的现代循环体系,运用规范的分析方法,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原因开始着手分析,总结归纳了苏州市近几年来实行生态补偿的特点是资金投入正逐步加大、一开始就通过立法的形式加以确定、主要以"水"为代表,依然还存在着得到补偿的地区和村民期望值正在逐渐升高、生态补偿资金来源过于单一、尚未实现全民参与的问题,未来可以通过完善生态补偿标准、扩大生态补偿资金来源、完善生态补偿的社会制度进行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苏州市 问题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综述 被引量:4
4
作者 周雷 张莹莹 邢飞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25,共8页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是新时期数字金融创新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本文通过系统梳理相关研究进展发现:数字金融主要通过资源配置、普惠金融、技术溢出和产融结合效应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数字金融在宏观层面能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具有区域...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是新时期数字金融创新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本文通过系统梳理相关研究进展发现:数字金融主要通过资源配置、普惠金融、技术溢出和产融结合效应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数字金融在宏观层面能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具有区域异质性,在微观企业层面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数字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路径;数字金融已在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新兴产业等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点领域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创新监管、基础设施、前沿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因此,要深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完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和生态体系,加强前沿技术攻关应用,加快培养数字金融复合型人才。针对已有研究不足,从加强理论研究、完善指标测度体系、深化案例研究、创新研究视角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 金融科技 元宇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能提升实体企业新质生产力吗?——基于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的自然实验
5
作者 周雷 应皓恬 王程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50,共16页
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为检验数字金融提升实体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效果提供了自然实验条件。论文通过收集北京、上海、杭州、苏州、成都、南京六个试点地区2186家样本实体企业2019—2023年的微观面板数据,构建多时点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 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为检验数字金融提升实体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效果提供了自然实验条件。论文通过收集北京、上海、杭州、苏州、成都、南京六个试点地区2186家样本实体企业2019—2023年的微观面板数据,构建多时点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发现:数字金融相关的试点项目能提升实体企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述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北京、苏州、上海、南京的试点项目对提升实体企业新质生产力内涵指数的效果较为明显;而成都、杭州的试点项目主要提高了实体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机制检验发现,数字金融主要通过资源配置和普惠金融机制来提升实体企业新质生产力,但是数字金融通过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而提升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制尚未充分显现。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深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推动数字技术与数据要素深度融合,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圈,构建“金融元宇宙”等建议,以期进一步促进数字金融守正创新,服务实体企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新质生产力 实体企业 金融科技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互联网金融投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苏浙高校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7
6
作者 周雷 邱勋 +1 位作者 张玉玉 申睿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41-145,共5页
文章通过对江苏省和浙江省代表性高校大学生的大样本问卷调查,运用分组T检验、因素方差分析、列联表交叉关联分析等方法研究新时代大学生互联网金融投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个人客观背景、风险认知和风险偏好均在一定程度上... 文章通过对江苏省和浙江省代表性高校大学生的大样本问卷调查,运用分组T检验、因素方差分析、列联表交叉关联分析等方法研究新时代大学生互联网金融投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个人客观背景、风险认知和风险偏好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投资行为。最后文章提出政府要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大学生要提高风险认知能力、理性投资互联网金融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投资行为 风险认知 风险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金融风险认知、风险偏好与投资行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新特征 被引量:19
7
作者 周雷 朱玉 谢心怡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21,共10页
新时代大学生是未来互联网金融投资市场的主力军,研究其风险认知、风险偏好与投资行为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15所高校694位样本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ANOVA分析、Logistic回归和Probit回归等方法实证研究后发现:(1)大学生认知... 新时代大学生是未来互联网金融投资市场的主力军,研究其风险认知、风险偏好与投资行为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15所高校694位样本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ANOVA分析、Logistic回归和Probit回归等方法实证研究后发现:(1)大学生认知到的互联网金融系统性风险和网络风险越大,投资就越谨慎,但是金融业务风险认知与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不显著,表明大学生对互联网金融创新背后的信用风险等认知能力有限;(2)大学生风险偏好程度越高,发生互联网金融投资行为可能性越大,风险偏好还可通过影响风险认知间接作用于投资决策,支持了风险认知的中介效应假说;(3)大学生的金融素养也会对其投资行为产生正向效应。上述结论在不同风险认知组和不同层次高校具有稳健性。最后,基于实证结论,提出促进大学生理性投资,构建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新时代大学生 风险认知 风险偏好 投资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融资研究--以全国首个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为例 被引量:13
8
作者 周雷 殷凯丽 +2 位作者 应皓恬 李欣然 金吉鸿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8,共15页
数字普惠金融将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为纾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提供了可行的新路。根据对全国首个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的案例剖析和区内588家小微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小微企业融资行为符合普惠金融“短、小、频、急”的典型特征... 数字普惠金融将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为纾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提供了可行的新路。根据对全国首个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的案例剖析和区内588家小微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小微企业融资行为符合普惠金融“短、小、频、急”的典型特征,融资方式以信用贷款为主,资金用途多样,但是信息和信用不对称制约其融资可得性。实验区以服务小微企业为中心,构建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全国首个区块链数字征信平台、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三位一体”的运行模式,充分发挥了数字普惠金融的赋能效应。但是,要复制、推广实验区的建设经验,仍面临一些制约因素,因此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稳步扩大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深化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融合应用,探索构建全国互联互通的数字征信平台和数字普惠金融“元宇宙”,以期在更大范围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融资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小微企业融资 数字征信 金融科技 区块链 人工智能 大数据 元宇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路径、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22
9
作者 周雷 龚一泓 吴登城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22-128,共7页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期数字金融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数字金融主要通过资源配置效应、普惠金融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三条路径服务实体经...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期数字金融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数字金融主要通过资源配置效应、普惠金融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三条路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其在促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提高实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支持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赋能传统实体企业数字化转型、催生“元宇宙”生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对照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创新监管、金融生态、“金融元宇宙”落地、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仍面临挑战。为此,提出深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完善数字金融生态圈、加强前沿技术协同攻关和应用、加快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等对策,以期更好地推动数字金融守正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金融 实体经济 金融科技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险创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风险特征、实现路径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13
10
作者 周雷 殷凯丽 +2 位作者 车旻昌 高敏 郭成学芷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106,共13页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是新时期保险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险创新主要通过科技保险、绿色保险、数字保险和保险资金运用四条路径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且这四条路径已在宁波保险创新实验区科技攻关保险、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是新时期保险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险创新主要通过科技保险、绿色保险、数字保险和保险资金运用四条路径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且这四条路径已在宁波保险创新实验区科技攻关保险、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人保资本设立科技保险创业投资基金等实例中得到初步印证。但是,保险创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需要完善监管与支持政策,开发和丰富产品体系,探索构建“保险元宇宙”生态,优化保险资金配置结构,以期进一步推动保险业守正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和强劲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保险创新 科技保险 绿色保险 保险科技 数字金融 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强国视域下中国版“监管沙盒”的构建与完善——基于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周雷 陈佳慧 +2 位作者 熊舒琪 车旻昌 黄娴萍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73,共14页
“监管沙盒”是适应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监管模式。在建设金融强国视域下,系统研究中国版“监管沙盒”的构建与完善,对于深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版“监管沙盒”在借鉴国际经验的... “监管沙盒”是适应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监管模式。在建设金融强国视域下,系统研究中国版“监管沙盒”的构建与完善,对于深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版“监管沙盒”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贯彻适应我国金融市场特点、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原则,构建了中央与地方配合的顶层设计,探索运用信息公开、产品公示、行业自律等监管机制,并落实了从“入盒”到“出盒”的完整测试流程。中国版“监管沙盒”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项目中的落地实施,呈现出参与主体多元、监管工具丰富、风险普遍较低等新特征,推动了数字技术与金融场景的深度融合,提升了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但在项目准入、权益保护、持续监管等方面仍有待提升,为此需要完善项目分类遴选与“入盒”标准,打造全流程多元监督闭环,优化“出盒”后的持续监管机制,全面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金融科技守正创新,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强国 金融科技 金融创新 数字金融 监管沙盒 金融监管 人工智能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创新如何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金融服务效率的机制分析与空间计量 被引量:9
12
作者 周雷 宁心怡 +1 位作者 宋佳佳 张鑫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8,共10页
金融科技创新对于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研究金融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影响、间接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 金融科技创新对于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研究金融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影响、间接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创新不仅能直接促进本地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具有正向空间溢出,对邻近地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渐进、动态的长期影响。中介效应和异质性检验表明,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是金融科技创新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机制。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地区,金融科技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影响、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均明显高于非试点地区。因此,要优化金融科技业态空间布局,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深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实体经济 高质量发展 金融服务效率 空间效应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创新服务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全国首个数字征信实验区的调查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雷 王乐妍 +1 位作者 孙思佳 刘露雨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3-63,共11页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服务实体经济是数字金融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实体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根基和微观基础。通过对全国首个数字征信实...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服务实体经济是数字金融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实体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根基和微观基础。通过对全国首个数字征信实验区——江苏省苏州市168家实体企业的问卷调查,可以发现数字金融创新显著提升了实体企业的征信覆盖率与融资满足率,有助于促进实体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实验区不同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项目在底层技术、服务对象、降本增效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异质性。根据调查结果,针对数字金融创新服务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进一步深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探索构建数字金融“元宇宙”,增强数字金融服务能力,积极推动实体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等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数字金融的各项赋能效应,全方位服务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实体企业 高质量发展 金融科技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强国视域下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周雷 王可欣 +1 位作者 宋佳佳 龚一泓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57,共13页
在金融强国视域下,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全面研究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数字金融作为数字技术与数据要素“双轮驱动”的金融创新,主要通过资源配置效应、普惠金融效应和技术溢出效... 在金融强国视域下,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全面研究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数字金融作为数字技术与数据要素“双轮驱动”的金融创新,主要通过资源配置效应、普惠金融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三条路径服务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数字金融在优化金融资源跨时空配置、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满足实体经济普惠金融需求、赋能实体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上述作用路径已在产业数字金融服务、大数据知识产权融资等实例中得到初步印证。但是,对照金融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丰富内涵,其在创新监管、普惠生态、数实融合等方面仍有待提升。为此,论文提出深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圈,培育和引进生态圈核心企业,加强前沿数字技术的协同攻关和应用,构建数实融合的数字金融“元宇宙”等对策,以期更好地推动数字金融守正创新,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方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强国 数字金融 实体经济 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地方预算绩效管理问题研究——基于江苏省部分会计师事务所的调查问卷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丁俊 汤泉 刘国永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4-119,共6页
伴随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政策落地落实,以会计师事务所为主的第三方机构开始广泛深入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实践。本文针对江苏省会计师事务所参与预算绩效管理设计问卷,通过问卷分析发现:预算绩效管理业务范围、领域、深度较为有限;主评人... 伴随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政策落地落实,以会计师事务所为主的第三方机构开始广泛深入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实践。本文针对江苏省会计师事务所参与预算绩效管理设计问卷,通过问卷分析发现:预算绩效管理业务范围、领域、深度较为有限;主评人专业胜任能力普遍较高,但其他从业人员尚有待提升;预算绩效评价执业标准尚未健全。本文提出强化会计师事务所参与预算绩效管理法律地位、提升人才队伍专业胜任能力、构建相关执业标准框架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算绩效 预算绩效管理 第三方机构 会计师事务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电力购买协议的会计处理研究——兼论相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修订探索 被引量:1
16
作者 葛柳燕 刘浩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88-92,共5页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迅速增加,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开始关注绿色电力购买协议(PPA)的会计处理。本文介绍了PPA的会计处理思路:首先根据IFRS 10的要求判断是否需要将绿色电力供应方的财务报表合并到购买方报表中;其次根据IFR...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迅速增加,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开始关注绿色电力购买协议(PPA)的会计处理。本文介绍了PPA的会计处理思路:首先根据IFRS 10的要求判断是否需要将绿色电力供应方的财务报表合并到购买方报表中;其次根据IFRS 16的要求判断PPA是否符合租赁合同;接着依据IFRIC 12判断PPA是否符合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PPP)合同的条件;若PPA不符合以上准则,则应考虑适用金融工具准则IFRS 9;最后探讨PPA对金融工具准则IFRS 9的挑战以及IASB目前的修订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 会计准则 IASB 会计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供应链金融对提升实体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与机制——基于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17
作者 周雷 张瑾怡 +2 位作者 郑峰 张晓燕 金吉鸿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4-58,共15页
通过将数字供应链金融相关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项目作为准自然实验,收集北京、上海、雄安、苏州、厦门、广州六个试点地区2216家样本实体企业2019—2023年的微观面板数据,构建多期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发现:数字供应... 通过将数字供应链金融相关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项目作为准自然实验,收集北京、上海、雄安、苏州、厦门、广州六个试点地区2216家样本实体企业2019—2023年的微观面板数据,构建多期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发现:数字供应链金融相关的试点项目能提升实体企业的新质生产力,上述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北京、上海、苏州、广州的试点项目对提升实体企业新质生产力内涵指数的效果较为明显;而厦门、雄安新区的试点项目主要提高了实体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机制检验发现,数字供应链金融主要通过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增强供应链韧性来提升实体企业新质生产力,但是数字化转型机制的作用相对较弱。结合研究结论,提出扩大数字供应链金融试点范围,加强前沿数字技术集成应用,推动数据要素与供应链深度融合,加快实体企业“链式”转型,探索构建“金融元宇宙”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供应链金融 新质生产力 实体企业 供应链韧性 金融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业财一体资金运动论的复式簿记框架重构 被引量:1
18
作者 缪启军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0-67,共8页
等式论与资金运动论分别作为静态论与动态论的典型代表,是复式簿记的两大主流学说。其中,等式论借贷记账法在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其晦涩难懂、缺乏推理、业财分离、业务割裂等先天性问题成为业财融合的重要障碍。因此,... 等式论与资金运动论分别作为静态论与动态论的典型代表,是复式簿记的两大主流学说。其中,等式论借贷记账法在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其晦涩难懂、缺乏推理、业财分离、业务割裂等先天性问题成为业财融合的重要障碍。因此,基于业务导向改良资金运动论、融合等式论构建科学的复式簿记体系,成为会计理论研究与实务应用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本文剖析资金运动论的优点与缺陷,回归业务本身而破解抽象之惑,理清流程顺序而破解流向之困,传承创新融合而破解应用之痛,创新业财一体资金运动会计理论,建立业财一体借贷记账规则;通过案例分析,对会计恒等式进行证明,达成静态与动态、过程与结果的和谐统一;从业财一体资金运动论与等式论“双轮”驱动的逻辑基础、资金运动到价值变化的逻辑起点、基础核算到价值管理的财务应用、业财分离到业财融合的人才培养等方面对复式簿记框架重构提出思考,以完善复式簿记的基础理论,促进管理型会计人才的培养与会计职能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财一体 资金运动论 借贷记账 复式簿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务报告质量与会计盈余质量、会计信息质量、信息披露质量 被引量:7
19
作者 丁俊 汪炜 吴君民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7-155,共9页
本文选择CSSCI期刊中经济管理类2007-2013年主题词为"财务报告质量"、"会计盈余质量"、"会计信息质量"、"信息披露质量"、"财务报告透明度"的实证或经验类论文为样本,归纳上述相似... 本文选择CSSCI期刊中经济管理类2007-2013年主题词为"财务报告质量"、"会计盈余质量"、"会计信息质量"、"信息披露质量"、"财务报告透明度"的实证或经验类论文为样本,归纳上述相似术语在样本中的变量含义以及衡量指标或模型,发现这些相似术语在各研究中存在内涵定义模糊、衡量方法混用的问题。因此,应清晰界定这些相似术语的内涵和关系,为进一步开展公司层面会计行为的实证分析奠定概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报告质量 会计盈余质量 会计信息质量 信息披露质量 透明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保险科技赋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被引量:47
20
作者 周雷 邱勋 +1 位作者 王艳梅 刘婧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7-67,共11页
保险科技从金融科技演化而来,是由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底层技术的应用带来保险的产品与服务创新,并将进一步推动保险业的转型升级和质量变革。通过分析保险科技生态系统的底层技术、创新主体、业务场景和主要功能之间的... 保险科技从金融科技演化而来,是由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底层技术的应用带来保险的产品与服务创新,并将进一步推动保险业的转型升级和质量变革。通过分析保险科技生态系统的底层技术、创新主体、业务场景和主要功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描绘新时代保险科技赋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在底层技术支撑下,保险科技已全面渗透到产品开发、市场营销、风险控制、运营管理等保险价值链的各项活动中,形成了智能保顾、智能风控、自动理赔、精准定价、可穿戴设备等典型应用场景,为消费者提供全面高效、个性定制的保险产品,同时显著提升了保险业的发展质量、管理效率和服务能力。但是,保险科技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挑战,要高度重视新技术应用可能出现的新型风险,构建适应保险科技特点的监管体系,实现鼓励创新与风险防范的平衡;同时积极培养保险科技复合型人才,加大产学研协同创新和底层技术研发力度,为新时代保险科技赋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科技 人工智能 区块链 云计算 大数据 智能保顾 互联网保险 智能风控 精准营销 金融科技 监管科技 保险创新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