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院校开设高尔夫运动项目与文化传播的研究--以苏州市职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叶捍军 《大众标准化》 2021年第14期84-86,共3页
高尔夫不仅仅是一种运动、一种娱乐,也是一种文化。它具有超越自我、提升自我修养的作用,讲究自律、诚信、礼仪,是终身锻炼的运动项目之一。大学生在高尔夫运动课程与文化的认知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学习高尔夫课程让学生学会自我... 高尔夫不仅仅是一种运动、一种娱乐,也是一种文化。它具有超越自我、提升自我修养的作用,讲究自律、诚信、礼仪,是终身锻炼的运动项目之一。大学生在高尔夫运动课程与文化的认知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学习高尔夫课程让学生学会自我控制、自我约束和礼貌谦让的优良品德。通过对高尔夫文化内涵的了解,使大学生能够在物质、规则、精神和社会等层面对高尔夫文化内涵有正确和清晰的认知。高尔夫文化在高校的传播存在媒体、报刊和比赛信息相对缺乏的状况。学生们自我学习也受到学习资源、场地和运动本身技巧性较强的困惑,影响高校开展高尔夫运动开展的因素最为关键的是教学风险系数和教学设备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高尔夫 高尔夫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教育学生体育锻炼学习需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苏州开放大学为例
2
作者 顾莉亚 张宾 《江苏高职教育》 2020年第1期75-80,共6页
为调查开放大学学生体育锻炼的学习需求,积极构建和谐社会体育锻炼的新发展模式,通过分析苏州开放大学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情况、学习需求,总结当前阶段面临的困境,分别从强化学生需求调研、提升教师内涵建设、倡导高校间体育资源共享、提... 为调查开放大学学生体育锻炼的学习需求,积极构建和谐社会体育锻炼的新发展模式,通过分析苏州开放大学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情况、学习需求,总结当前阶段面临的困境,分别从强化学生需求调研、提升教师内涵建设、倡导高校间体育资源共享、提供多渠道获取体育信息和锻炼方式角度来制定相应对策,探索体育锻炼视角下开放教育学生学情与学习需求及其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锻炼 开放教育 学习需求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导向视角下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困境及保障机制构建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勇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41-44,共4页
当前职业导向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还存在诸多困境,具体表现为:应试思维背景下体育教学观念和思想保守,教学内容程式化;考评机制下教师综合业务能力素质发展滞后,倦怠心理突出;课程内容不够丰富,对学生职业特征的针对性不够;未能充分... 当前职业导向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还存在诸多困境,具体表现为:应试思维背景下体育教学观念和思想保守,教学内容程式化;考评机制下教师综合业务能力素质发展滞后,倦怠心理突出;课程内容不够丰富,对学生职业特征的针对性不够;未能充分认识到体育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职业导向视角下建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保障机制,可以从制度保障机制、资源保障机制、质量保障机制、创新保障机制四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保障机制 职业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E理念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建设路径 被引量:3
4
作者 顾莉亚 《江苏高职教育》 2022年第3期104-108,共5页
国家实施“百万扩招”政策后,为顺应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借助OBE教育理念提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关键:以结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树立终身体育观念,针对目前体育课程暴露出的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培养... 国家实施“百万扩招”政策后,为顺应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借助OBE教育理念提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关键:以结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树立终身体育观念,针对目前体育课程暴露出的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培养目标不适应社会发展、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等问题,构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符合现代化发展要求的体育课程体系,并从体育课程内环境与外环境两方面切入,充分挖掘现代化高职体育的功能,实现高职体育的价值,让体育课程改革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学生综合职业素质提升的催化剂,为高职院校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高职院校 体育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校一品”视域下高校校园体育品牌建设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良桃 谭吟月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5期91-94,共4页
随着高校教育工作的转型升级,创新“一校一品”体育与健康课程成为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相比其他教学理念,“一校一品”本着“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发展核心,依托本地区独特的体育特色规划,在“普及+提高”“规范+特... 随着高校教育工作的转型升级,创新“一校一品”体育与健康课程成为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相比其他教学理念,“一校一品”本着“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发展核心,依托本地区独特的体育特色规划,在“普及+提高”“规范+特色”的发展原则上,实施了高校体育教育的优化培育。基于此,本文结合当前高校体育工作开展实际,从体育品牌发展背景、重要性、困境以及建设举措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在思想重视、顶层设计、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旨在全面提高高校校园体育品牌建设的发展水平,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夯实基础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校一品 校园体育 品牌建设 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一学生体育行为习惯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康厚良 《体育科技》 2021年第2期122-123,125,共3页
新冠肺炎疫情下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性突显。通过对苏州市职业大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返校学习的2019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很多学生没有养成居家锻炼的习惯,对居家体育锻炼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严重影... 新冠肺炎疫情下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性突显。通过对苏州市职业大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返校学习的2019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很多学生没有养成居家锻炼的习惯,对居家体育锻炼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而在学生返校复课之后,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和课余锻炼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较以往都明显,但要保持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还需要设计更多新奇有趣的居家锻炼项目、构建"互联网+社区体育"平台、加强线上教学资源建设、统筹各个学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将学生的课余锻炼内容与体育课程教学相结合,只有多措并举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锻炼 体育锻炼意识 锻炼习惯养成 体育课程改革 体育锻炼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运动习惯养成思考--书评《饮食安全与健康》
7
作者 徐芳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I0025-I0026,共2页
幼儿是国家发展之根本,是国家发展重要资源,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希望,随着社会主义逐步建设和发展,党中央对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愈发关注和重视。2016年3月2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二次会议于北京召开。会议强调,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幼儿是国家发展之根本,是国家发展重要资源,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希望,随着社会主义逐步建设和发展,党中央对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愈发关注和重视。2016年3月2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二次会议于北京召开。会议强调,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儿童健康事关家庭幸福和民族未来,更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养成 书评 家庭幸福 幼儿运动 儿童健康 安全与健康 身心健康成长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瑜伽运动的艺术元素
8
作者 岳群英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7期99-101,共3页
文章采用论述的方法,分析瑜伽运动中的艺术元素。通过比喻、比拟、排比、夸张、联想等修辞手法,逐一剖析瑜伽四大要素(冥想、呼吸、体位、音乐),同时运用图片的方式,通过视觉化的联想,更直观、更具表现力地加以表达:瑜伽的冥想、呼吸、... 文章采用论述的方法,分析瑜伽运动中的艺术元素。通过比喻、比拟、排比、夸张、联想等修辞手法,逐一剖析瑜伽四大要素(冥想、呼吸、体位、音乐),同时运用图片的方式,通过视觉化的联想,更直观、更具表现力地加以表达:瑜伽的冥想、呼吸、体位、音乐都是一门艺术,习练瑜伽是一门实践艺术,习练瑜伽的方法是一门技巧艺术。文章同时描述习练瑜伽过程中的艺术情感,探讨瑜伽习练要求中的艺术技巧。瑜伽的冥想艺术、呼吸艺术、体位艺术、音乐艺术、实践艺术等各要素是相辅相成的、相互融合的。这些艺术元素能给瑜伽习练者带来自然、健康、阳光的心态。瑜伽是一门艺术,练习瑜伽,是用身体去体验的艺术;练过瑜伽后,是感受生活的艺术;瑜伽练到高深,是感悟生命的艺术。瑜伽是伴着舒缓的音乐,通过冥想、呼吸、体位的完美结合,达到身、心、灵的艺术修持。瑜伽是一项有着艺术气息的健身运动,瑜伽艺术是一种美轮美奂的呈现,让身体学会呼吸,让生活自然、健康、阳光。瑜伽艺术元素在瑜伽中展现出了神奇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瑜伽 冥想 呼吸 体位 音乐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踏歌与丽江纳西族打跳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康厚良 杨玉婷 《今古文创》 2023年第20期93-95,共3页
踏歌是一种群舞艺术,它起源古老、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如今,原始的踏歌已不复存在,而与其形式相似的活动仍还在民间广泛开展。为论证踏歌与现有活动的关联性,以云南丽江纳西族广泛开展的打跳为研究对象,从纳西东巴象形文字和相关文史... 踏歌是一种群舞艺术,它起源古老、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如今,原始的踏歌已不复存在,而与其形式相似的活动仍还在民间广泛开展。为论证踏歌与现有活动的关联性,以云南丽江纳西族广泛开展的打跳为研究对象,从纳西东巴象形文字和相关文史资料入手,对踏歌和打跳的舞蹈形式、出现和发展时间、相互关系等进行了详细调查和论证,证实打跳是踏歌的遗存。并且,通过分析纳西族祭天仪式中踏歌的变化,也再次证实打跳不但是踏歌的遗存,而且还是简单化、规模化的踏歌,是踏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西踏歌 纳西打跳 踏歌遗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