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Fe-B合金沉积对碳纤维毡石墨化的影响
1
作者 吴俊芳 郝芃 +4 位作者 潘赟琼 刘蓉 顾伟 戴家木 臧传锋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1,共9页
为研究Ni-Fe-B合金对碳纤维毡催化石墨化的影响,采用电沉积的方法,通过改变电解液中FeSO_4·7H_(2)O的质量浓度,实现Ni-Fe-B合金层在碳纤维毡上均匀负载,并探讨Ni-Fe-B合金对碳纤维毡石墨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eSO_4·7H_(... 为研究Ni-Fe-B合金对碳纤维毡催化石墨化的影响,采用电沉积的方法,通过改变电解液中FeSO_4·7H_(2)O的质量浓度,实现Ni-Fe-B合金层在碳纤维毡上均匀负载,并探讨Ni-Fe-B合金对碳纤维毡石墨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eSO_4·7H_(2)O质量浓度100 g/L、温度50℃、电流1 A/dm^(2)、沉积3 min的条件下进行电沉积,高温处理后负载的碳纤维毡石墨化率可高达90.77%,表面电阻率从1.99 mΩ·cm降到0.82 mΩ·cm,降低了58.69%。研究发现,在2400℃的高温下,Ni-Fe-B合金对碳纤维毡能起到催化石墨化作用,将无序结构的碳纤维成功转化为有序结构的石墨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Fe-B合金 电沉积 催化 石墨化 碳纤维毡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品中邻苯二甲酸酯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高慧红 丁力进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74,共6页
为筛选出测定纺织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AEs)含量的较优方法,对比分析了多种检测技术,包括气相色谱联用技术(GC)、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GC-MS/MS)、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技术(GC-FID)、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技术(LC-DAD)、液相色谱质... 为筛选出测定纺织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AEs)含量的较优方法,对比分析了多种检测技术,包括气相色谱联用技术(GC)、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GC-MS/MS)、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技术(GC-FID)、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技术(LC-DAD)、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C-MS/MS)、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技术(UHPLC-MS/MS)、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肼联用技术(LC-Orbitrap)、离子迁移谱技术(IMS)、拉曼光谱技术和红外光谱技术。结果表明,液相色谱联用技术能够有效检测难以气化的物质,显著扩大了物质检测范围并增强了检测能力,是纺织品中PAEs检测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联用技术 液相色谱串联技术 拉曼光谱技术 红外光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修饰哌嗪基聚酰胺制备耐氯复合纳滤膜
3
作者 张明铎 嵇华忠 +4 位作者 郑俊芝 周学良 孙孟超 刘大朋 洪耀良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3,共9页
为提高聚酰胺纳滤膜的耐氯性能,本研究以哌嗪基聚酰胺分离层作为基础层,利用膜表面残余的酰氯基团,再次进行界面反应,将β-环糊精(β-CD)修饰到膜表面制备改性复合纳滤膜,对改性复合膜的表面形貌、化学组成和特性进行了表征,阐述了复合... 为提高聚酰胺纳滤膜的耐氯性能,本研究以哌嗪基聚酰胺分离层作为基础层,利用膜表面残余的酰氯基团,再次进行界面反应,将β-环糊精(β-CD)修饰到膜表面制备改性复合纳滤膜,对改性复合膜的表面形貌、化学组成和特性进行了表征,阐述了复合膜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实验得出β-CD最佳反应质量分数为0.2%,反应时间为2 min,经优化的改性膜纯水通量达到126.40 L/(m^(2)·h·MPa),对硫酸钠(Na2SO_(4))、硫酸镁(MgSO_(4))、无水氯化镁(MgCl_(2))、氯化钠(NaCl)的截留率分别为95.90%、91.76%、36.43%和31.76%。改性膜在不同pH值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后,表现出稳定的高通量和盐截留性能,具备优异的耐氯特性,在72 h的长期运行实验中,改性膜性能未发生较大变化,具备长期运行的要求。本研究结合了β-环糊精的纳米空腔结构与酯基的耐氯特性,为高渗透选择性耐氯纳滤膜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膜 改性 Β-环糊精 耐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季铵盐诱导制备树枝状纳米纤维膜及其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姚莹 赵为陶 +3 位作者 张德锁 林红 陈宇岳 魏红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共9页
为开发具有高效过滤性能的膜材料,以超支化季铵盐(HBP-HTC)为枝化促进剂,利用静电纺丝技术一步法制备了聚偏氟乙烯(PVDF)树枝状纳米纤维膜,探讨了纺丝工艺对纤维膜成形结构的影响,分析了树枝状纳米纤维膜的力学性能及其空气过滤性能。... 为开发具有高效过滤性能的膜材料,以超支化季铵盐(HBP-HTC)为枝化促进剂,利用静电纺丝技术一步法制备了聚偏氟乙烯(PVDF)树枝状纳米纤维膜,探讨了纺丝工艺对纤维膜成形结构的影响,分析了树枝状纳米纤维膜的力学性能及其空气过滤性能。结果表明:由于HBP-HTC表面丰富的季铵基团具有对电荷的稳定富集作用,可获得比用小分子季铵盐制成膜更多的树枝状纳米纤维结构,当PVDF质量分数为12%,季铵基团添加量为0.10 mol/L,纺丝电压为25 kV时,制得的纤维膜树枝状覆盖率高达78.32%,且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所制备的纳米纤维膜厚度为40μm时,其过滤效率高达99.995%,而压降为122.4 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季铵盐 静电纺丝 聚偏氟乙烯 树枝状纳米纤维 过滤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T与PET纤维热转变特征参数的提取与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程英超 蒋耀兴 +1 位作者 王祥荣 杭志伟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共4页
为了对PTT和PET纤维进行准确、高效的定性鉴别,用热重法(TGA)、微分热重法(DTG)、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三种热分析方法对预处理后的PTT和PET纤维进行测试与比较。对PTT和PET纤维的热转变过程进行了研究,并提取热降解起始温度、热降解终... 为了对PTT和PET纤维进行准确、高效的定性鉴别,用热重法(TGA)、微分热重法(DTG)、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三种热分析方法对预处理后的PTT和PET纤维进行测试与比较。对PTT和PET纤维的热转变过程进行了研究,并提取热降解起始温度、热降解终了温度、最大失重速率温度、熔融温度、玻璃化温度5个热转变特征参数。结果表明,同种纤维的热转变特征参数差异较小,而PTT和PET纤维的热转变特征参数具有明显差异;PTT纤维的熔融吸热峰处于PET纤维的无热效应区域,并且在加热过程中,两种纤维没有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热分析 特征参数 定性鉴别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天然染料中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
6
作者 朱兰芳 高慧红 丁力进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7-124,共8页
为鉴别天然染料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区别于化学合成染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一种天然染料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定量鉴别方法。采用25%甲醇水溶液提取、0.25 mL/min流动相流速、5μL进样体积、40℃柱温箱温度、以甲醇-10 mmol/... 为鉴别天然染料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区别于化学合成染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一种天然染料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定量鉴别方法。采用25%甲醇水溶液提取、0.25 mL/min流动相流速、5μL进样体积、40℃柱温箱温度、以甲醇-10 mmol/L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使用铂金埃尔默色谱柱C18(2.7μm,2.1mm×100 mm)对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质量浓度在0.02~2.00 mg/L时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拟合度大于0.9990;最低检出限为0.125μg/L,定量限为0.42μg/L,回收率在不同质量浓度下为80%~95%;该方法能够为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判定提供高效灵敏的检测方案,也为天然染料染色纺织品的产品质量判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红花黄色素A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定量分析 检出限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品致癌芳香胺前处理萃取方法研究进展
7
作者 郭建峰 丁力进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123,共6页
针对纺织品中致癌芳香胺前处理的传统方法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存在使用试剂量大、过程繁琐、溶剂易挥发等问题。文章综合研究了近年来纺织品中致癌芳香胺检测前处理的方法,包括常规液液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漩涡辅助液液微萃取、单滴... 针对纺织品中致癌芳香胺前处理的传统方法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存在使用试剂量大、过程繁琐、溶剂易挥发等问题。文章综合研究了近年来纺织品中致癌芳香胺检测前处理的方法,包括常规液液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漩涡辅助液液微萃取、单滴液液微萃取、双水相萃取、溶剂诱导相变微萃取、传统固相萃取、直接固相微萃取、加膜固相微萃取、加速溶剂萃取等方法。通过比较发现,液液微萃取、加膜固相微萃取使用有机量少,均低于1 mL,操作过程简单,适用纺织品致癌芳香胺前处理萃取发展方向,但需要加大研究增加致癌芳香胺加膜固相微萃取萃取头,以及纺织品成分、加工工艺对加膜固相微萃取、液液微萃取在萃取过程中的影响,以最终建立适合纺织品中致癌芳香胺的萃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癌芳香胺 液液微萃取 固相微萃取 加膜固相微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浸润性多孔膜及其在膜蒸馏中的抗污染特性研究进展
8
作者 刘大朋 郑俊芝 +3 位作者 周学良 张干伟 沈舒苏 洪耀良 《化工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769-6779,共11页
膜蒸馏技术在高盐度废水处理、高价值盐分收回和高纯度水资源汲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目前,膜蒸馏技术尚未被大规模推广应用,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膜污染问题尤为突出,而特殊浸润性膜表面的构筑是公认的缓解膜污染问题的有效... 膜蒸馏技术在高盐度废水处理、高价值盐分收回和高纯度水资源汲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目前,膜蒸馏技术尚未被大规模推广应用,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膜污染问题尤为突出,而特殊浸润性膜表面的构筑是公认的缓解膜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本文主要从特殊浸润性表面理论模型、膜制备和膜抗污染特性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特殊浸润性多孔膜在膜蒸馏中的抗污染特性研究进展。首先,简单介绍了膜蒸馏技术和膜蒸馏操作中的膜污染类型、过程,比较了近五年膜蒸馏与膜污染相关研究热点和发文量;其次,基于Young模型、Wenzel模型和Cassie-Baster模型系统阐述了特殊浸润性表面的构筑原则,举例说明了特殊浸润性多孔膜的设计制备及其抗污染特性;最后,提出特殊浸润性多孔膜应用于抗污染膜蒸馏尚存在的困难和挑战,包括制备工艺较复杂、微纳米结构较脆弱、低表面能材料较单一、评价标准不统一等。低毒、低成本、广谱抗污染、耐酸碱等特殊浸润性多孔膜的开发将成为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蒸馏 特殊浸润性 膜污染 超疏水 膜结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荟纳米银在真丝织物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林红 黄小萃 +2 位作者 周婷婷 刘艳 陈宇岳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共4页
为赋予真丝制品新的功能,拓展其应用领域,采用自制的芦荟纳米银溶液整理真丝织物,测试其抗菌和抗紫外性能。研究表明,采用植物芦荟可成功制备纳米银,整理的真丝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可达99.71%和99.54%,且耐洗性良好... 为赋予真丝制品新的功能,拓展其应用领域,采用自制的芦荟纳米银溶液整理真丝织物,测试其抗菌和抗紫外性能。研究表明,采用植物芦荟可成功制备纳米银,整理的真丝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可达99.71%和99.54%,且耐洗性良好。真丝织物的UPF值由处理前的6.52提高到处理后的36.62,且洗涤50次后UPF值仍可达24以上。芦荟纳米银整理真丝织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和紫外线屏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丝织物 芦荟纳米银 抗菌 抗紫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倍子染料在桑蚕丝/羊毛混纺织物上的染色性能 被引量:8
10
作者 许磊 张蓉 +3 位作者 虞琳 陆涛 陶然 顾文娟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6-70,共5页
为了提高天然染料在纺织产业中的应用范围,从染色工艺开发及应用的角度研究了五倍子染料对桑蚕丝/羊毛混纺织物的染色性能。探讨了染色工艺、pH值、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媒染剂用量、媒染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染色性能的影响。确定了五倍子... 为了提高天然染料在纺织产业中的应用范围,从染色工艺开发及应用的角度研究了五倍子染料对桑蚕丝/羊毛混纺织物的染色性能。探讨了染色工艺、pH值、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媒染剂用量、媒染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染色性能的影响。确定了五倍子染料对桑蚕丝/羊毛混纺织物染色的最优工艺为:采用后媒染染色工艺,浴比1∶50,pH值5,媒染剂质量浓度4 g/L,染色温度30℃,染色时间30 min,媒染时间30 min。桑蚕丝/羊毛混纺织物采用五倍子染料染色后色牢度较好,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水洗色牢度均达到4级或以上,且具有较好的紫外线防护性能及抗菌性能,UPF值可达50,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可达92%,大肠杆菌抑菌率可达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染料 染色工艺 媒染剂 桑蚕丝/羊毛混纺织物 抗紫外线性能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脱胶方法对蚕丝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6
11
作者 周小进 董雪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48,共5页
采用碳酸钠、中性皂、酒石酸、2709碱性蛋白酶和高温高压水脱胶法对蚕丝分别进行脱胶处理,对比分析了不同方法处理后蚕丝的脱胶率、力学性能、白度、红外光谱曲线以及染色性能。结果表明:蚕丝经不同脱胶方法脱胶一次后,丝胶蛋白即可基... 采用碳酸钠、中性皂、酒石酸、2709碱性蛋白酶和高温高压水脱胶法对蚕丝分别进行脱胶处理,对比分析了不同方法处理后蚕丝的脱胶率、力学性能、白度、红外光谱曲线以及染色性能。结果表明:蚕丝经不同脱胶方法脱胶一次后,丝胶蛋白即可基本去除,脱胶率保持在23%-24%;蚕丝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断裂功经不同脱胶方法脱胶后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高温高压水脱胶对蚕丝的力学性能影响最大;不同脱胶方法后蚕丝白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酶脱胶后的蚕丝白度提高最多;红外光谱曲线显示,各脱胶方法对蚕丝主体结构不会产生较大影响;染色性能方面,在用醋酸调节的弱酸性条件下,脱胶蚕丝得色较深,且经酒石酸脱胶后蚕丝纱线的染料上染率明显优于其他脱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丝 脱胶 白度 红外光谱曲线 力学性能 染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茜草染料对桑蚕丝/羊毛织物的印花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许磊 张蓉 +2 位作者 虞琳 陶然 牛建涛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6-50,共5页
为了提高天然染料在毛纺织产业中的应用范围,提升产品质量,研究了茜草染料对桑蚕丝/羊毛的印花性能。探讨不同印花工艺对印花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桑蚕丝/羊毛印花采用前媒印花工艺。选择硫酸亚铁作为媒染剂,采用前媒印花工艺对桑蚕丝/羊... 为了提高天然染料在毛纺织产业中的应用范围,提升产品质量,研究了茜草染料对桑蚕丝/羊毛的印花性能。探讨不同印花工艺对印花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桑蚕丝/羊毛印花采用前媒印花工艺。选择硫酸亚铁作为媒染剂,采用前媒印花工艺对桑蚕丝/羊毛进行印花加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最佳印花工艺参数:甘油用量2 g,汽蒸时间30 min,媒染剂质量浓度20 g/L。桑蚕丝/羊毛采用茜草染料印花后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水洗色牢度较好,且具有较好的抑菌性能及防紫外线性能,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染料 印花性能 媒染剂 桑蚕丝/羊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织物的壳聚糖亲水整理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雷艮 顾伟 《印染》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7-39,共3页
采用交联壳聚糖溶液对经碱减量预处理的涤纶织物进行整理,研究戊二醛交联剂和壳聚糖用量、烘焙温度及烘焙时间对涤纶织物亲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涤纶织物经该处理后,亲水性能明显改善。其优化的处理工艺为:戊二醛质量分数为0.40%,壳... 采用交联壳聚糖溶液对经碱减量预处理的涤纶织物进行整理,研究戊二醛交联剂和壳聚糖用量、烘焙温度及烘焙时间对涤纶织物亲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涤纶织物经该处理后,亲水性能明显改善。其优化的处理工艺为:戊二醛质量分数为0.40%,壳聚糖质量分数为0.75%,烘焙温度为155℃,烘焙时间为2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整理 壳聚糖 涤纶织物 碱减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附子提取物在粘胶/羊毛混纺织物上的印花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许磊 张蓉 +3 位作者 包丽 赵兵 曹天天 王海燕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3-57,共5页
天然染料的优良特性使其在织物上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为了提高天然染料在羊毛纺织品中的应用范围,研究了木附子提取物对粘胶/羊毛混纺织物的印花性能。对印花后织物的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确定了木附子提取物印花采用前媒印花工艺。木附... 天然染料的优良特性使其在织物上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为了提高天然染料在羊毛纺织品中的应用范围,研究了木附子提取物对粘胶/羊毛混纺织物的印花性能。对印花后织物的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确定了木附子提取物印花采用前媒印花工艺。木附子提取物最佳印花工艺参数为:甘油用量1 g,105℃汽蒸20 min,媒染剂质量浓度为10 g/L。采用木附子提取物印花后,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水洗色牢度较好,均高于3~4级。UPF值可达50,防紫外线性能优异。印花织物具有较好的抑菌性能,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可达到93%,大肠杆菌抑菌率可达到90%,白色念珠菌抑菌率可达到88%。木附子提取物对羊毛织物具有较好印花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染料 印花性能 媒染剂 粘胶/羊毛混纺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丝织物无甲醛固色剂M09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磊 张蓉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13,17,共4页
在固色剂分子上引入反应性基团,使之在真丝织物表面既能自交联,又能与染料、蚕丝起架桥作用;并在分子中引入羟基、氨基等基团,利用固色剂与纤维间的分子引力增加固色剂的固着强度。以乙烯胺、丙烯酸等为原料合成一种无甲醛固色剂M09,应... 在固色剂分子上引入反应性基团,使之在真丝织物表面既能自交联,又能与染料、蚕丝起架桥作用;并在分子中引入羟基、氨基等基团,利用固色剂与纤维间的分子引力增加固色剂的固着强度。以乙烯胺、丙烯酸等为原料合成一种无甲醛固色剂M09,应用于处理真丝织物,效果良好。对酸性染料染真丝后的固色效果进行了测试,摩擦牢度、皂洗牢度、汗渍牢度均有提高。该固色剂使用方便,在生产过程和染色应用过程中都达到了无甲醛的要求,是一种环保型固色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染料 无甲醛 固色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绢丝混纺织物悬垂系数与KES指标的灰色关联与相关性分析
16
作者 牛建涛 胡绮 +1 位作者 李桂景 黄紫娟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42,共4页
为了探索绢丝混纺织物悬垂性与KES织物风格指标的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和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对10种绢丝混纺织物的静态、动态悬垂系数与16项KES基本物理性能指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灰色关联分析表明与绢丝混纺织物静态、动态悬垂系数的... 为了探索绢丝混纺织物悬垂性与KES织物风格指标的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和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对10种绢丝混纺织物的静态、动态悬垂系数与16项KES基本物理性能指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灰色关联分析表明与绢丝混纺织物静态、动态悬垂系数的关联度最高的是拉伸线性度LT,其次是平方米质量W、厚度T、压缩线性度LC、压缩功回复率RC等因素;相关性分析表明织物静态、动态悬垂系数与拉伸线性度LT、弯曲刚度B、弯曲滞后量2 HB、拉伸比功WT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拉伸功回复率RT、平均摩擦系数MIU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绢纺 悬垂性 织物风格 KES 灰色关联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氨基偶氮苯在乙腈-盐双水相系统中的萃取 被引量:3
17
作者 丁力进 孙峰 顾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0-104,共5页
为解决纺织品中的4-氨基偶氮苯萃取时间长,乙醚挥发以及污染环境和结果不准确等问题,以乙腈-无机盐-水双水相系统,建立了一种环保高效的4-氨基偶氮苯前处理方法。经由无机盐分相能力差异,分析乙腈与几种常见盐构成双水相系统中各成分之... 为解决纺织品中的4-氨基偶氮苯萃取时间长,乙醚挥发以及污染环境和结果不准确等问题,以乙腈-无机盐-水双水相系统,建立了一种环保高效的4-氨基偶氮苯前处理方法。经由无机盐分相能力差异,分析乙腈与几种常见盐构成双水相系统中各成分之间配比、有机相加入量、水相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对有机相的萃取率和4-氨基偶氮苯回收率的影响,筛选出4-氨基偶氮苯萃取的最优系统。结果表明:乙腈/碳酸钾系统为4-氨基偶氮苯萃取的最佳系统;当2%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10 mL,乙腈体积为4 mL,无水碳酸钾质量为4.0 g时,效果最优,线性范围为0~20 mg/kg,相关系数为0.999 9,检出限为0.036 mg/kg;4-氨基偶氮苯的回收率在89.71%~101.60%之间,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40%~3.86%;乙腈萃取率在96.25%~101.00%之间,其相对标准偏差为0.63%~1.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氨基偶氮苯 双水相 回收率 萃取率 乙腈 碳酸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处理对涤纶织物聚氨酯涂层中4,4′-二氨基二苯甲烷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兰芳 白洁 +1 位作者 周吟澄 侯成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4-128,共5页
针对二甲苯溶剂脱色含聚氨酯涂层涤纶织物样品中4,4′-二氨基二苯甲烷的检出率高,结果差异大的问题,分别采用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作为萃取溶剂,通过超声波萃取涤纶织物的聚氨酯涂层,研究超声波处理时间、处理温度、分散剂种类... 针对二甲苯溶剂脱色含聚氨酯涂层涤纶织物样品中4,4′-二氨基二苯甲烷的检出率高,结果差异大的问题,分别采用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作为萃取溶剂,通过超声波萃取涤纶织物的聚氨酯涂层,研究超声波处理时间、处理温度、分散剂种类、分散剂体积分数等条件对4,4′-二氨基二苯甲烷质谱峰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乙腈作为分散剂进行转移时,目标物峰面积最大;当乙腈体积分数分别为50%、70%、70%时,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萃取残留物的目标物峰面积最大;超声波处理温度分别为40、50、60℃时,对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作为萃取溶剂时的目标物峰面积达到顶点;超声波处理时间为45~50 min时,3种萃取溶剂的萃取效率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4′-二氨基二苯甲烷 二甲苯异构体 聚氨酯涂层 超声波处理 涤纶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棉针织面料涂料染色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凯棋 杨杏 李美真 《印染》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21-25,共5页
纯棉针织面料经阳离子改性剂改性后,采用荧光涂料HB-18进行涂料染色。筛选出合适的纤维素酶、阳离子改性剂和固色用黏合剂,考察了改性剂质量分数、改性pH值、温度和时间,涂料质量分数、染色温度和时间,固色剂质量分数、固色温度和... 纯棉针织面料经阳离子改性剂改性后,采用荧光涂料HB-18进行涂料染色。筛选出合适的纤维素酶、阳离子改性剂和固色用黏合剂,考察了改性剂质量分数、改性pH值、温度和时间,涂料质量分数、染色温度和时间,固色剂质量分数、固色温度和时间等对染色K/S值和色牢度的影响,优化了染色加工工艺。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工艺处理,纯棉针织面料涂料染色K/S值提高,干摩擦牢度可达到4~5级,湿摩擦牢度达到2~3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料染色 黏合剂 阳离子改性 针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品类微塑料的危害及消减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明芳 白洁 +1 位作者 朱丹 丁力进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6-71,共6页
综述近年纺织品类微塑料产生机理、检测方法、降解方法相关研究,比较合成纤维及其制品与塑料制品的差异,介绍目前纺织品类微塑料常用的物理、化学检测方法,归纳目前常用的合成纤维及其制品类微塑料常用的消减方法。结果表明,纺织品类微... 综述近年纺织品类微塑料产生机理、检测方法、降解方法相关研究,比较合成纤维及其制品与塑料制品的差异,介绍目前纺织品类微塑料常用的物理、化学检测方法,归纳目前常用的合成纤维及其制品类微塑料常用的消减方法。结果表明,纺织品类微塑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性强、疏水性、亲油性、迁移能力强的特点,更容易富集有毒有害物质,生物降解是污染程度最低的消减方法,研究者应开发准确、快捷、高效统一的检测方法,开发新型可分解纺织品替代现有合成纤维纺织品,从源头控制微塑料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合成纤维 比表面积 吸附性 物理分析 化学分析 微生物降解 高级氧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