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结合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及比浊仪直接鉴定无菌体液病原菌的应用
1
作者 张肖 蔡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8-173,共6页
目的 探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联合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及比浊仪直接鉴定无菌体液病原菌的应用。方法 收集2023年1-12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检验科血培养仪报警时间<48 h、单一病原菌感染的无菌体液阳性标... 目的 探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联合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及比浊仪直接鉴定无菌体液病原菌的应用。方法 收集2023年1-12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检验科血培养仪报警时间<48 h、单一病原菌感染的无菌体液阳性标本(血液、胸腹水、胆汁、脑脊液)共284份。所有标本均通过比浊仪进行菌液浓度检测,利用MALDI-TOF MS技术,根据病原菌浓度对应的分值快速评估鉴定结果的可靠性。结果 使用MALDI-TOF MS进行菌种鉴定时,各菌种可信结果的最低菌液浓度如下:大肠埃希菌3.0 mcf(1 mcf=3×10^(8) CFU/mL),肺炎克雷伯菌2.0 mcf,金黄色葡萄球菌3.0 mcf,粪肠球菌3.5 mcf,念珠菌3.5 mcf。VITEK 2 鉴定、常规MALDI-TOF MS 鉴定与MALDI-TOF MS直接鉴定进行对比:常规MALDI-TOF MS鉴定与VITEK 鉴定结果一致的有282份;MALDI-TOF MS直接鉴定>1.7的有272份,灵敏度为95.8% (272/284)。三种鉴定法得到的鉴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9,P=0.55)。结论 MALDI-TOF MS技术联合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及比浊仪直接鉴定无菌体液病原菌,是病原菌鉴定的可靠创新技术,优点为快速准确,为临床尽快提供病原学的检出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浊法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快速鉴定 无菌体液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4C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胃癌术后病人家庭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2
作者 范静静 吴晓鹃 +1 位作者 肖佩华 洪珮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106,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验证4C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胃癌手术后病人家庭肠内营养管理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入住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的40名胃癌病人为对照组,采取传统的营养管理指导方法,包括对病人进行营养筛查和... 目的:本研究旨在验证4C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胃癌手术后病人家庭肠内营养管理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入住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的40名胃癌病人为对照组,采取传统的营养管理指导方法,包括对病人进行营养筛查和评定、进行营养监测,为每个病人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指导措施,并通过电话和门诊进行随访;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1月期间的40名胃癌病人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4C延续性护理方案,以改善病人在肠内营养方面的状况。将两组病人在干预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营养指标,以及两组出院时和出院后6个月的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和病人主观整体评估(PG-SGA)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干预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观察组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上肢握力、三头肌皮褶厚度等指标较对照组有所增加(P<0.05),干预6个月时,PG-SGA评分及NRS 2002评分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互联网平台上实施的4C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胃癌手术后的病人家庭肠内营养状况有显著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4C延续性护理 互联网 营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平扫的深度学习模型鉴别骨岛与成骨型转移癌
3
作者 胡海涛 金龙 +4 位作者 尹胜男 计一丁 龚亨 丁宁 吴胤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8-552,共5页
目的:评价CT深度学习模型鉴别骨岛和成骨型转移癌的诊断性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自2家医疗机构共546名患者的CT平扫图像,按7︰3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及测试集,采用6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深度学习模型(ResNet-101、ResNet-50,De... 目的:评价CT深度学习模型鉴别骨岛和成骨型转移癌的诊断性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自2家医疗机构共546名患者的CT平扫图像,按7︰3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及测试集,采用6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深度学习模型(ResNet-101、ResNet-50,DenseNet-121、MobileNet-v3-small、Inception-v3和Vgg19)对骨岛和成骨型转移癌进行鉴别。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使用标准指标评估每个模型的诊断性能,包括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和F1评分。结果:6种深度学习模型均表现出优秀的诊断性能,经DeLong检验,各模型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ResNet-101、ResNet-50、DenseNet-121、MobileNet-v3-small、Inception-v3和Vgg19模型的AUC为0.956、0.954、0.950、0.953、0.944及0.952;准确率为0.916、0.916、0.925、0.925、0.916及0.916。结论:基于CT平扫的深度学习模型在鉴别骨岛和成骨型转移癌表现出优秀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硬化 肿瘤转移 深度学习 计算机体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地区14家医疗机构患者药学门诊认知现状及药学需求调研 被引量:10
4
作者 秦珺 郁件康 +16 位作者 潘杰 叶孝 蒋胜 王文波 叶璠 姚星烂 李杰 金俊刚 范丽 孙晓鸣 吴嫣 吴海兴 吴盛 顾志云 张学会 陈蓉 游一中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65-1171,共7页
目的了解患者对于医疗机构开展药学门诊的认知现状,探讨患者对药学门诊的需求,为医疗机构规范并优化药学门诊服务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自制调研问卷,以苏州地区14家医疗机构自愿答卷患者为调研对象。调研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人口学信息、... 目的了解患者对于医疗机构开展药学门诊的认知现状,探讨患者对药学门诊的需求,为医疗机构规范并优化药学门诊服务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自制调研问卷,以苏州地区14家医疗机构自愿答卷患者为调研对象。调研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人口学信息、药学门诊知晓情况、药学门诊服务评价及需求情况。对药学门诊认知现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将患者对药学门诊的评价及支付意愿进行单样本T检验;对患者药学服务需求进行多重响应分析。结果①本次调研发放问卷1853份,回收有效问卷1769份,知晓药学门诊患者共557例,知晓率为31.48%;②影响患者对于药学门诊知晓率的主要因素分别为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人或朋友有无医学背景和就诊医疗机构等级(P<0.05);③知晓药学门诊的患者对于药学门诊服务的评价呈积极状态,57.60%患者愿意挂号并付费;④患者对药学门诊药师“指导患者用药(71.45%)”、具备“全面药学知识(78.04%)”、对慢性病药物,如糖尿病药物(61.11%)的药学服务需求最高;大部分患者期望药学门诊由中级职称以上(52.49%)的药师开展,希望药学门诊的开展形式是“医师药师联合门诊(39.78%)”。结论各级医疗机构应积极开展药学门诊,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引导,结合临床需求,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促进药学门诊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门诊 知晓率 影响因素 认知现状 药学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的放射组学模型预测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后肿瘤反应 被引量:4
5
作者 顾萃华 潘仕文 +1 位作者 邱珏 王进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68,共6页
目的基于临床特征和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的放射组学纹理分析开发一款列线图模型,指导评估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3个月的肿瘤反应。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病理确诊中晚期HCC患者105... 目的基于临床特征和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的放射组学纹理分析开发一款列线图模型,指导评估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3个月的肿瘤反应。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病理确诊中晚期HCC患者105例,随机分为训练组63例和验证组42例。化疗前使用3.0T MRI采集T1WI、T2WI、动态对比剂增强(DCE)和弥散加权成像(DWI),A.K.软件提取纹理特征。化疗后3个月根据改良的实体瘤反应评估标准(m RECIST)分为反应组63例和无反应组42例。结果无反应组比反应组Child-Pugh分级B和BCLC分期C增多,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升高(P<0.05)。A.K.软件共提取MRI纹理特征396个,LASSO回归筛选最优预测因子6个,计算放射组学评分(Rad-score),ROC计算Rad-score预测训练组与验证组TACE后肿瘤无反应的AUC分别为0.842和0.8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AFP≥50 ng/mL(OR=1.568,95%CI:1.234~1.902,P=0.003)、Child-Pugh分级B(OR=1.754,95%CI:1.326~2.021,P=0.001)、BCLC分期C(OR=1.847,95%CI:1.412~2.232,P=0.001)和Rad-score(OR=2.023,95%CI:1.569~2.457,P<0.01)是肿瘤无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放射组学结合预测肿瘤无反应的AUC最高。校正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的吻合度较好。结论多模态MRI的放射组学纹理分析量化评分对预测中晚期HCC患者TACE后3个月的肿瘤无反应有一定价值,结合临床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有较好的实践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放射组学 纹理分析 列线图 肝细胞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肿瘤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甲硅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对胃肠激素、肠道菌群及NLRP3炎性小体介导的炎性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凌鑫 钱佳萍 +2 位作者 史冬涛 杨军 费培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7-241,共5页
目的探讨西甲硅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对胃肠激素、肠道菌群及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介导的炎性过程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本院收治的120例IB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西甲硅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对胃肠激素、肠道菌群及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介导的炎性过程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本院收治的120例IB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观察组采用西甲硅油+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治果,治疗前后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生长抑素(SS)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NLRP3炎性小体、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肠道菌群数量,以及治疗期间安全性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SR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S和VIP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水平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肠道菌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LRP3炎性小体、IL-8和IL-1β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NLRP3炎性小体、IL-8和IL-1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副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甲硅油应用于IBS的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胃肠症状与胃肠激素,对肠道菌群和NLRP3炎性小体介导的炎性过程无明显影响,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甲硅油 肠易激综合征 胃肠激素 肠道菌群 NOD样受体蛋白3炎性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和DSA对Bühler弓检出率的Meta分析
7
作者 计璐耀 严高武 +5 位作者 李宏伟 李勇 赵林伟 范小萍 邓建涛 严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4-609,共6页
目的评价CTA和DSA对Bühler弓(arc of Bühler,AOB)的检出率和临床意义。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Embase、Google Scholar、CBM、CNKI、WanFang、VIP、Baidu Scholar数据库,纳入AOB相关的文献,采用Stata 17.0... 目的评价CTA和DSA对Bühler弓(arc of Bühler,AOB)的检出率和临床意义。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Embase、Google Scholar、CBM、CNKI、WanFang、VIP、Baidu Scholar数据库,纳入AOB相关的文献,采用Stata 17.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计纳入11篇文献,包括研究对象3837例(含65例AOB)。AOB的总检出率为1.9%(0.8%~3.2%),CTA显示AOB的总检出率为2.0%(0.5%~4.3%),DSA显示AOB的总检出率为1.8%(0.5%~3.9%)。结论AOB是一种罕见的解剖学变异,在实施相关腹部手术时应考虑到AOB的存在,以免造成操作困难、腹腔脏器缺血或出血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ühler弓 Buhler弓 CT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RMST通过靶向微小RNA-24-3p抑制口腔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4
8
作者 李逸舒 屠淑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2,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横纹肌肉瘤2相关转录本(lncRNA RMST)和微小RNA-24-3p(miR-24-3p)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OSCCs)增殖、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方法:生物信息学UALCAN数据库分析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组织中RMST的表达。实时荧光定...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横纹肌肉瘤2相关转录本(lncRNA RMST)和微小RNA-24-3p(miR-24-3p)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OSCCs)增殖、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方法:生物信息学UALCAN数据库分析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组织中RMST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RMST和miR-24-3p在5个人OSCC细胞系中的表达。将体外培养的CAL27细胞分为:control组、pcDNA3.1组(空载体)、pcDNA3.1-RMST+mimics-NC组(过表达RMST+miR-24-3p阴性对照)和pcDNA3.1-RMST+miR-24-3p mimics组(过表达RMST+miR-24-3p)。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分析RMST与miR-24-3p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MTT比色法、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用于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和qRT-PCR法检测E-cadherin, N-cadherin和c-myc表达。结果:RMST在OSCC组织和细胞表达水平下降(P<0.01),miR-24-3p在OSCC细胞表达水平上升(P<0.01),是RMST的潜在靶基因。pcDNA3.1-RMST组miR-24-3p水平低于pcDNA3.1组(P<0.01)。pcDNA3.1-RMST+mimics-NC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低于pcDNA3.1组(P<0.01),而pcDNA3.1-RMST+miR-24-3p mimics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高于pcDNA3.1-RMST+mimics-NC组(P<0.01)。与pcDNA3.1组相比,pcDNA3.1-RMST+mimics-NC组E-cadherin表达更高、N-cadherin和c-myc表达更低(P<0.01);与pcDNA3.1-RMST+mimics-NC组相比,pcDNA3.1-RMST+miR-24-3p mimics组E-cadherin表达更低、N-cadherin和c-myc表达更高(P<0.01)。结论:OSCC中低表达的RMST通过靶向miR-24-3p抑制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MST OSCC miR-24-3p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共病患者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珊 陆彩凤 +2 位作者 李道鸿 吴丽娇 周茜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6-448,451,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共病患者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为老年共病患者的诊治提供营养干预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3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的老年住院共病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面对面进行调... 目的探讨老年共病患者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为老年共病患者的诊治提供营养干预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3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的老年住院共病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面对面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住院信息、生化检测、体格测量。采用NRS 2002量表对所有老年共病住院患者评估营养风险,采用Frial衰弱量表评估衰弱,采用EQ-5D量表评估生活质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共病患者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老年共病患者276例,平均年龄(75.54±5.57)岁;男性124人,占44.93%;女性152人,占55.07%。有营养风险175例,占63.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贫血、衰弱是老年共病患者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低龄、无感染、ALB≥40 g/L、生活质量正常是老年共病患者营养风险的保护因素。结论老年共病患者营养风险十分严峻,性别、年龄、感染、贫血、ALB水平、衰弱、生活质量是老年共病患者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病 营养风险 老年人 衰弱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精索转移伴腹股沟疝1例
10
作者 邱杰 钱利强 +1 位作者 张志 王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19-720,共2页
精索恶性肿瘤比较少见,占精索肿瘤的20%~30%,原发性精索恶性肿瘤以肉瘤居多,包括横纹肌肉瘤、脂肪肉瘤、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等[1]。精索继发性恶性肿瘤较为罕见,多以个案形式报道,主要来源是胃肠道,其次为泌尿生... 精索恶性肿瘤比较少见,占精索肿瘤的20%~30%,原发性精索恶性肿瘤以肉瘤居多,包括横纹肌肉瘤、脂肪肉瘤、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等[1]。精索继发性恶性肿瘤较为罕见,多以个案形式报道,主要来源是胃肠道,其次为泌尿生殖系统,胰腺来源罕见,转移途径多经血行、淋巴管、输精管转移而来[2]。2023年6月,我们收治一例胰腺癌术后1个月难复性腹股沟疝手术中见精索肿物,术后病理证实为胰腺癌精索转移,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统 平滑肌肉瘤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脂肪肉瘤 横纹肌肉瘤 转移途径 难复性 精索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伤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及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水平变化及预后意义
11
作者 王桂杰 杜传冲 +4 位作者 陆叶 赵健 沈勰 金冬林 耿佳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0-357,共8页
目的·检测多发伤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及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1,sTREM-1)水平,并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 目的·检测多发伤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及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1,sTREM-1)水平,并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多发伤患者92例,根据患者入院时的损伤严重程度评分将患者分为轻伤组(n=24)、重伤组(n=58)、严重伤组(n=10);依据入院后是否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将患者分为MODS组(n=20)和非MODS组(n=72);根据创伤发生后28 d内结局将患者分为死亡组(n=13)和存活组(n=79)。检测患者入院后静脉血炎症因子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创伤发生后24 h、72 h及7 d的血清HMGB1、sTREM-1水平。分析不同分组间血清HMGB1、sTREM-1水平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发伤患者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评估HMGB1、sTREM-1对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重伤和严重伤组各时间点HMGB1、sTREM-1水平明显高于轻伤组(均P<0.05),严重伤组创伤发生后72 h和7 d的HMGB1水平及24 h和72 h的sTREM-1水平明显高于重伤组(均P<0.05)。各时间点HMGB1与sTREM-1水平呈正相关性(r=0.645,r=0.942,r=0.722;均P<0.05)。MODS组创伤发生后72 h和7 d的HMGB1水平及24 h和72 h的sTREM-1水平明显高于非MODS组(均P<0.05);死亡组创伤发生后72 h和7 d的HMGB1水平及24 h、72 h的sTREM-1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创伤发生后7 d的HMGB1水平及入院时间、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是多发伤患者不良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创伤发生后7 d的HMGB1水平预测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90,敏感度为83.5%,特异度为92.3%。结论·多发伤患者创伤发生后不同时间点HMGB1及sTREM-1水平与MODS及生存结局相关,且创伤发生后7 d的HMGB1水平是多发伤患者不良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C00472通过下调miR-155-5p表达抑制口腔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12
作者 钱萍 徐茹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3-519,共7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INC00472通过靶向微小RNA-765(miR-155-5p)在口腔鳞癌(O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生物信息学预测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LINC00472与miR-155-5p的关系。采用qRT-PCR检测40例...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INC00472通过靶向微小RNA-765(miR-155-5p)在口腔鳞癌(O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生物信息学预测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LINC00472与miR-155-5p的关系。采用qRT-PCR检测40例OSCC组织样本及SCC-15细胞系中LINC00472和miR-155-5p表达水平。将SCC-15细胞分为对照组、LINC00472过表达组、miR-155-5p过表达组和LINC00472过表达+miR-155-5p过表达组。用MTT法、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结果:miR-155-5p是LINC00472的直接靶基因。OSCC组织和SCC-15细胞中LINC00472低表达(P<0.01),而miR-155-5p高表达(P<0.01),二者表达呈负相关性(r=-0.766,P<0.01)。与对照组比较,LINC00472过表达组SCC-15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减弱,Vimentin和MMP9表达减少、E-cadherin表达增加(P<0.01);miR-155-5p过表达组SCC-15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增强,Vimentin和MMP9表达增加、E-cadherin表达减少(P<0.01)。miR-155-5p过表达可逆转过表达LINC00472对O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等的作用。结论:LINC00472抑制OSCC的发生发展,LINC00472/miR-155-5p调控轴的发现可能为OSCC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C00472 口腔鳞癌 miR-155-5p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血管成像及CT血管造影联合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13
作者 徐卫华 计玉芳 +1 位作者 陆赵阳 徐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究微血管成像(SMI)分级及CT血管造影(CTA)联合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对老年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AC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80例,根据患者ACI发生情... 目的探究微血管成像(SMI)分级及CT血管造影(CTA)联合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对老年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AC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80例,根据患者ACI发生情况分为ACI组95例和非ACI组85例。比较2组SMI分级、CTA、血清sdLDL-C水平,ROC曲线分析SMI分级及CTA联合血清sdLDL-C对高血压患者发生ACI的诊断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高血压患者发生ACI的因素。结果ACI组血脂异常、舒张压、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非ACI组(P<0.01)。ACI组血清sdLDL-C水平高于非ACI组[(1.62±0.25)mmol/L vs(1.35±0.19)mmol/L,P<0.01],ACI组和非ACI组SMI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SMI分级和CTA及血清sdLDL-C三者联合诊断高血压患者发生ACI的曲线下面积为0.934(95%CI:0.897~0.9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MI分级、CTA、sdLDL-C是高血压患者发生ACI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SMI分级及CTA联合血清sdLDL-C对老年高血压伴ACI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超微血流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三根型下颌磨牙的CBCT影像学分析
14
作者 汤颖 裴凡 +1 位作者 陈秀春 顾永春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2-546,共5页
目的:CBCT分析儿童三根型下颌磨牙的发生率及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6例4~11岁儿童患者的CBCT图像资料,记录双侧下颌第一、二乳磨牙及下颌第一恒磨牙的牙根数目。统计三根型下颌磨牙的发生率;卡方检验比较性别之间及左、右侧之间... 目的:CBCT分析儿童三根型下颌磨牙的发生率及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6例4~11岁儿童患者的CBCT图像资料,记录双侧下颌第一、二乳磨牙及下颌第一恒磨牙的牙根数目。统计三根型下颌磨牙的发生率;卡方检验比较性别之间及左、右侧之间的差异。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左、右侧同名牙以及同侧下颌第一、二乳磨牙之间三根型磨牙发生的相关性。结果:三根型下颌第一、二乳磨牙及下颌第一恒磨牙的人群发生率分别为10.9%(19/175)、25.1%(46/183)及28.4%(57/201)(χ^(2)=18.543,P<0.01);牙齿发生率分别为8.7%(32/366)、19.0%(73/384)及23.6%(95/402)(χ^(2)=30.692,P<0.01)。在3个牙位均无性别差异(P>0.05),三根型下颌第二乳磨牙右侧的发生率高于左侧(23.7%比14.2%,P<0.05)。三根型下颌第一、二乳磨牙及第一恒磨牙的双侧共同发生率分别为57.9%(11/19)、47.8%(22/46)及66.7%(38/57);双侧同名牙左、右侧相关系数rho分别为0.710、0.597及0.745(P均<0.01)。下颌第一、二乳磨牙之间左、右侧相关系数rho为0.188及0.304(P均<0.05)。结论:儿童三根型下颌第一、二乳磨牙及下颌第一恒磨牙的发生率由前向后依次增高,双侧常共同发生并呈中、高度相关,而下颌第一、二乳磨牙之间则相关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下颌乳磨牙 牙根变异 三根型下颌磨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入式党建赋能基层工作的路径分析
15
作者 朱金花 《山东农机化》 2024年第5期45-46,共2页
为了切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好党支部、选好带头人,把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的指示精神,各级党组织积极探索基层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把握新形势的新要求,坚持实用管用的原则,将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树立融合目标导向... 为了切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好党支部、选好带头人,把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的指示精神,各级党组织积极探索基层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把握新形势的新要求,坚持实用管用的原则,将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树立融合目标导向,强化思想意识,把握党建工作“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促进各项任务的完成”这一根本职责和核心任务。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能力。着力提升将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工作的能力,在工作实践中进行有益探索,建立有效工作机制、挖掘运用活动载体,在追求融合的方式方法上不断实现突破,为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的有效结合贡献可靠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工作 基层党组织 党建工作 战斗堡垒作用 融入中心 目标导向 深度融合 服务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脏硬度和体积预测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价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皓 马俊永 +1 位作者 钱利强 尹国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725-2729,共5页
目的评估脾脏硬度(SS)和脾脏体积(SV)在肝细胞癌(HCC)患者接受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PHLF)中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9年2月于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和第二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受肝切除术的HCC患者的临床数据。所有患者术前测... 目的评估脾脏硬度(SS)和脾脏体积(SV)在肝细胞癌(HCC)患者接受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PHLF)中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9年2月于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和第二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受肝切除术的HCC患者的临床数据。所有患者术前测量SS、肝脏硬度(LS)、SV、剩余残肝体积(FRLV)和炎症指标等。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SS与LS、SV的相关性;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PHLF发生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SS、SV/FRLV和入肝血流阻断(HIO)的临床价值,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最终纳入148例HCC患者,其中21例(14.2%)发生PHLF。根据术后病理报告,73例(49.3%)患者发现肝硬化。肝硬化与非肝硬化患者比较,SV、LS、S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610、6.952、20.580,P值均<0.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S与LS、SV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50、0.453,P值分别为0.002、0.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肝硬化、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LS、SS、SV/FRLV、手术时间、是否输血、HIO时间均与PHLF的发生有关(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V/FRLV[风险比(HR)=26.564,95%可信区间(95%CI):1.611~422.541,P<0.001]、SS(HR=1.018,95%CI:1.014~1.154,P=0.008)和HIO时间(HR=1.045,95%CI:1.012~1.084,P=0.002)是PHL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V/FRLV预测PHLF的AUC为0.867(95%CI:0.755~0.926,P<0.001),敏感度为0.783,特异度为0.919;SS预测PHLF的AUC为0.856(95%CI:0.715~0.984,P<0.001),敏感度为0.673,特异度为0.862;HIO预测PHLF的AUC为0.694(95%CI:0.542~0.862,P=0.003),敏感度为0.696,特异度为0.741。结论SS与SV/FRLV有助于预测HCC患者PHLF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脾脏硬度 脾脏体积 肝切除术 肝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参数MRI的影像组学模型在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梦娟 张彩元 +6 位作者 赵文露 魏超刚 张跃跃 丁宁 王成成 计一丁 沈钧康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6-81,共6页
目的基于双参数MRI图像纹理构建一个影像组学模型,并探讨其对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linically significant prostate cancer,csPCa)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81例(非csPCa组239例,csPCa组142例)患者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通过... 目的基于双参数MRI图像纹理构建一个影像组学模型,并探讨其对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linically significant prostate cancer,csPCa)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81例(非csPCa组239例,csPCa组142例)患者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通过图像预处理与分割,特征提取与选择,建立影像组学模型,评估模型对csPCa的诊断价值。结果基于双参数MRI图像所提取的影像组学特征在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对csPCa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训练组和测试组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分别为0.991、0.983。结论双参数MRI是检出csPCa的有效方法,经训练并测试所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对csPCa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相对客观、准确,可作为临床诊断csPCa的辅助方法,为临床制订患者诊疗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通路装置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方案 在门诊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中的多中心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祝薇 杨益群 +8 位作者 刘明红 卫雯诗 杨靖华 姚建琴 李莉 肖雪月 赵敏艳 瞿红 屈惠琴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0-33,80,共5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通路装置(central venous access device,CAVD)相关性皮肤损伤(CAVD-associated skin impairment,CASI)预防方案在门诊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通路装置(central venous access device,CAVD)相关性皮肤损伤(CAVD-associated skin impairment,CASI)预防方案在门诊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苏州市、无锡市8所三级综合医院门诊行PICC维护的10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采用整群随机对照试验。其中4所医院为对照组,给予PICC常规护理;4所医院为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CASI预防方案。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CASI发生率、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edical adhesive-related skin injury,MARSI)及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medical device related pressure ulcers,MDRPU)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率和非计划拔管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CASI、MARSI及MDRPU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MARSI、MDRPU严重程度及非计划拔管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均未发生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结论实施CASI预防方案有利于降低PICC门诊患者CASI的发生率,为临床护士预防CASI提供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通路装置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皮肤损伤 预防 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 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改善高糖诱导的足细胞损伤和线粒体功能障碍并抑制Notch通路激活 被引量:15
19
作者 缪晓杰 桂定坤 +3 位作者 陈玉强 吕荣 李道鸿 杨绪枫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5-141,共7页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高糖诱导足细胞损伤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构建高糖(30 mmol/L葡萄糖)诱导足细胞损伤模型,分别用低、中、高剂量黄芪甲苷与高糖共处理细胞;CCK-8检测细胞活性,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JC-1荧...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高糖诱导足细胞损伤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构建高糖(30 mmol/L葡萄糖)诱导足细胞损伤模型,分别用低、中、高剂量黄芪甲苷与高糖共处理细胞;CCK-8检测细胞活性,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JC-1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试剂盒检测ATP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及足细胞损伤相关蛋白和Notch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HG组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凋亡水平增加(P<0.05),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降低,凋亡蛋白(Bax、cleaved-caspase 9、cleaved-caspase 3)表达升高(P均<0.05);和HG组相比,HG+AS-IV组改善高糖诱导的细胞活性和细胞凋亡水平(P<0.05),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升高,凋亡蛋白(Bax、cleaved-caspase 9、cleaved-caspase 3)表达降低(P均<0.05);和control组比较,HG组细胞线粒体发生功能障碍,JC-1单体含量升高,ATP含量降低(P均<0.05);和HG组相比,HG+AS-IV组改善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JC-1聚合物含量升高,ATP含量升高(P<0.05)。此外,和control组相比,HG组细胞Notch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降低(P均<0.05);而和HG组相比,HG+AS-IV组Notch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升高(P均<0.05)。分子对接结果表明AS-IV能够与Notch1结合。结论黄芪甲苷能够改善高糖诱导的足细胞损伤和线粒体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是抑制Notch通路激活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足细胞损伤 线粒体功能障碍 NOTCH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对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利娟 陈应泰 王梅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15-722,共8页
背景与目的免疫治疗(immunotherapy,IT)被推荐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而脑放疗(radiation therapy,RT)是脑转移(brain metastasis,BM)患者的主流治疗方法。本研究旨在调查RT和IT联合使用的疗效及... 背景与目的免疫治疗(immunotherapy,IT)被推荐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而脑放疗(radiation therapy,RT)是脑转移(brain metastasis,BM)患者的主流治疗方法。本研究旨在调查RT和IT联合使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时限截至2022年5月1日,在中国知网、万方、PubMed、EMBASE、Cochranc数据库中进行了文献检索。异质性采用I2检验和P值进行判断。发表偏倚采用漏斗图评价。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 Ottawa Scale,NOS)评估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17篇文献共涉及2,636例患者。在RT+IT组和RT组的比较中,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HR=0.85,95%CI:0.52-1.38,I^(2)=73.9%,P_(异质性)=0.001)和颅内远距离控制(distant brain control,DBC)(HR=1.04,95%CI:0.55-1.05,I^(2)=80.5%,P_(异质性)<0.001)未发现明显差异,但RT+IT组颅内控制(local control,LC)优于RT组(HR=0.46,95%CI:0.22-0.94,I^(2)=22.2%,P_(异质性)=0.276),发生放射性坏死/治疗相关影像学改变(radionecrosis/treatment related imaging changes,RN/TRIC)风险高于RT组(HR=1.72,95%CI:1.12-2.65,I^(2)=40.2%,P_(异质性)=0.153)。在RT+IT同步治疗组和序贯组的比较中,未发现OS(HR=0.62,95%CI:0.27-1.43,I^(2)=74.7%,P_(异质性)=0.003)和RN/TRIC(HR=1.72,95%CI:0.85-3.47,I^(2)=0%,P_(异质性)=0.388)在两组中存在差异。但同步治疗组DBC优于序贯治疗组(HR=0.77,95%CI:0.62-0.96,I^(2)=80.5%,P_(异质性)<0.001)。结论RT联合IT并未改善NSCLC BM患者的OS,而且还会增加RN/TRIC的风险。此外,相对于RT与IT序贯治疗,RT与IT同步治疗可改善DBC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疗联合免疫 疗效 安全性 脑转移 肺肿瘤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