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7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励精图治 提升医院综合实力———记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院长孙颐同志
1
作者 王姚余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医院管理 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 孙颐 管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百年老校的现代性转型——以苏州市第三中学为例
2
作者 钟连元 丁林兴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9X期9-10,共2页
关键词 苏州市第三中学 办学理念 现代性转型 校园设计 现代学校制度 学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受胁水鸟生境适宜性分析与生境网络构建
3
作者 朱颖 马奥 +2 位作者 冯育青 李欣 吴燕飞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2-812,共11页
【目的】受胁水鸟是湿地生境质量的关键指示物种。构建受胁水鸟生境网络,有助于保护区域水鸟多样性,提升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方法】以苏州市域为研究区,选取2022年受胁水鸟分布点及相关环境变量数据,运用MaxEnt模型评价受胁水鸟生境适... 【目的】受胁水鸟是湿地生境质量的关键指示物种。构建受胁水鸟生境网络,有助于保护区域水鸟多样性,提升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方法】以苏州市域为研究区,选取2022年受胁水鸟分布点及相关环境变量数据,运用MaxEnt模型评价受胁水鸟生境适宜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斑块重要性指数识别生境源地,利用电路理论确定廊道并判定生境夹点和生境障碍点,构建苏州市受胁水鸟生境网络。【结果】①2022年苏州市受胁水鸟生境适宜性良好,其中高适宜生境呈显著破碎化。②受胁水鸟生境源地31处,总面积为196.55km^(2),空间分布呈现组团特征,分别聚集在长江、阳澄湖、澄湖和太湖沿岸。③受胁水鸟生境廊道62条,总长为705.55km,其中高阻力廊道9条,低阻力廊道53条,廊道适宜宽度为600m。④50处生境夹点和28处生境障碍点对受胁水鸟的迁移扩散产生重要影响。【结论】研究期间苏州市受胁水鸟生境适宜性良好。探索了生境网络定量构建方法,提出了生境网络优化建议,为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应对地区生境变化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胁水鸟 生境网络 MaxEnt模型 生境适宜性分析 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2年苏州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4
作者 陈丽 钱琪钰 +3 位作者 蒲丽 张旭 殷炜 于红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2-535,共4页
目的 分析2020—2022年苏州市七家医院出生缺陷发生的特点,为出生缺陷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出生缺陷监测收集参与研究的医院所分娩的74515例围产儿的信息,分析出生缺陷发生的特点和发生顺位的变化。结果 2020—2022年围产... 目的 分析2020—2022年苏州市七家医院出生缺陷发生的特点,为出生缺陷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出生缺陷监测收集参与研究的医院所分娩的74515例围产儿的信息,分析出生缺陷发生的特点和发生顺位的变化。结果 2020—2022年围产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73.12/万,其中男性缺陷儿的发生率为197.22/万,女性缺陷儿发生率为147.17/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7.383,P<0.05);而且男性缺陷儿较女性缺陷儿的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20年、2021年<20岁产妇的缺陷患儿发生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20—2022年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为49.49/万~75.35/万,每年顺位排名均为第一。结论 加强对高危人群尤其是低龄孕产妇的管理,依托产前诊断中心及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的多学科诊治,做好出生缺陷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缺陷 围产儿 死亡率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高端农机装备发展对策研究
5
作者 黄裕飞 张文斌 +1 位作者 叶涛 郭启帆 《江苏农机化》 2025年第3期27-30,共4页
农机装备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其科技属性强弱是辨别新质生产力和传统生产力的显著标志。文章介绍了高端农机装备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结合苏州市农机化发展现状,分析了高端农机装备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高端农机装备 新质生产力 物联网 信息化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兽医实验室的建设现状及发展建议
6
作者 徐嘉萍 俞小红 +1 位作者 王洋 薛勇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2期228-229,共2页
为全面掌握苏州市兽医系统实验室的发展状况,笔者对全市兽医实验室的整体情况、设施设备、人员配备、检测能力等方面进行调研并汇总分析。结果显示,苏州市兽医实验室存在功能布局不合理、检测装备力量整体偏弱、专业人员配备不充足、生... 为全面掌握苏州市兽医系统实验室的发展状况,笔者对全市兽医实验室的整体情况、设施设备、人员配备、检测能力等方面进行调研并汇总分析。结果显示,苏州市兽医实验室存在功能布局不合理、检测装备力量整体偏弱、专业人员配备不充足、生物安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应加快兽医系统实验室提标改造和能力建设,统筹城市各类资源,推动兽医实验室建设迈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市 兽医系统 实验室 建设现状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果园生产机械化现状及发展建议
7
作者 钱军 《江苏农机化》 2025年第3期33-35,共3页
文章介绍了苏州市果园生产机械化现状,分析了果园生产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推进苏州市果园生产机械化发展建议。
关键词 果园生产机械化 数字果园 标准化 规模化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住院患者导尿管相关和非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多中心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8
作者 刘晶雪 王秀珍 +5 位作者 乔美珍 张骏骥 丁蔚 朱书开 金美娟 宋晓超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56-1065,共10页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中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与非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non-CAUTI)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性差异,为临床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苏州市区域性医院感染监测平台,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4年12月61所成员单位上报...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中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与非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non-CAUTI)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性差异,为临床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苏州市区域性医院感染监测平台,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4年12月61所成员单位上报的尿路感染监测数据,比较CAUTI组与non-CAUTI组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多重耐药菌(MDRO)检出率及耐药谱特征。结果CAUTI组患者CAUTI发病率为0.99‰,non-CAUTI组患者医院尿路感染发病率为0.14%。两组间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UTI组以革兰阴性菌为主(56.0%),其中大肠埃希菌(19.6%)、肺炎克雷伯菌(15.0%)占比较高;non-CAUTI组革兰阴性菌占比(64.7%)更高。药敏结果显示,CAUTI组大肠埃希菌对妥布霉素、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高于non-CAUTI组(均P<0.05)。除替加环素外,CAUTI组肺炎克雷伯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与non-CAUTI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AUTI组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喹诺酮类及多数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率高于non-CAUTI组(均P<0.05)。MDRO检出率在CAUTI组中更高,尤其是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占比达57.8%。结论CAUTI组与non-CAUTI在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上存在差异,需建立区域性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监测体系,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非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医院感染 耐药性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副溶血性弧菌耐药、血清型及分子特征分析
9
作者 王小龙 邹文燕 +1 位作者 朱莉勤 张梦寒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4-582,共9页
目的了解苏州市副溶血性弧菌的耐药、血清型及分子特征,为副溶血性弧菌相关疾病的防控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2023年苏州市从病例和食品分离的177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药敏试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菌株毒力基因、血清型和... 目的了解苏州市副溶血性弧菌的耐药、血清型及分子特征,为副溶血性弧菌相关疾病的防控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2023年苏州市从病例和食品分离的177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药敏试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菌株毒力基因、血清型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等分子特征,最大似然法构建SNP系统发育树。结果177株VP菌株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为100.00%,其次为氨苄西林(77.97%)和多粘菌素E(63.84%),多重耐药率为53.67%。病例分离株中占比最高的血清型为O10∶K4(37.41%),其次是O3∶K6(28.78%),以ST3为优势ST型,携带的毒力基因模式以tlh+、tdh+、trh-为主(79.86%)。环境分离株无明显优势血清型和ST型,携带的毒力基因模式均为tlh+、tdh-、trh-。相同血清型的菌珠在SNP系统发育树中聚集在一起。结论苏州市副溶血性弧菌多重耐药比例高,ST3型中的O10∶K4和O3∶K6血清型为病例分离株的流行克隆群,且毒力基因携带率高,应加强该类菌株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全基因组测序 耐药 血清型 分子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大田种植无人化农场实施路径研究
10
作者 徐婷婷 宋亮 +3 位作者 卫娜 史云 卢学鹤 张海东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8期102-108,共7页
无人化农场作为智慧农业发展的核心载体,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举措,为了契合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目标,基于实地调研与典型案例分析,系统梳理了苏州市大田种植无人化农场的建设现状和实践成效,剖析了当前面临的技术落地难、经... 无人化农场作为智慧农业发展的核心载体,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举措,为了契合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目标,基于实地调研与典型案例分析,系统梳理了苏州市大田种植无人化农场的建设现状和实践成效,剖析了当前面临的技术落地难、经济回报周期长、人力适配不足、数据孤岛壁垒等问题,从资金模式创新、技术适配性优化、数据标准统一和人才生态重构4个方面阐述了推动大田种植无人化农场发展的具体路径,以破解智慧农业发展的困局,以期为我国农业现代化与智能化转型提供可复制、可持续的“苏州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化农场 大田种植 智慧农业 农业现代化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东山镇碧螺春茶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11
作者 叶国平 胡捷 +2 位作者 俞文生 郑俊华 杨大强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1期64-66,共3页
通过调查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茶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分析挖掘东山镇碧螺春茶产业的潜力和优势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东山镇碧螺春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以指导东山镇碧螺春茶产业的后续发展。
关键词 碧螺春茶 茶产业 东山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小麦品种‘镇麦12号’适宜缓释肥施用模式筛选试验初报
12
作者 曹敏旭 仲开泰 +2 位作者 朱正斌 戴华军 邹鑫 《上海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71-173,179,共4页
为进一步探明缓释肥在江苏省苏州市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并筛选出适用于当地小麦生长的施肥模式,特以小麦品种‘镇麦12号’为试验材料,设计了6种施肥模式,开展了肥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每667 m^(2)纯氮总施用量为18.0 kg的情况... 为进一步探明缓释肥在江苏省苏州市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并筛选出适用于当地小麦生长的施肥模式,特以小麦品种‘镇麦12号’为试验材料,设计了6种施肥模式,开展了肥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每667 m^(2)纯氮总施用量为18.0 kg的情况下,与尿素分次施用或缓释肥一次性基施模式相比,60%缓释肥基施+40%尿素于拔节期追施、60%缓释肥基施+40%缓释肥于返青期追施这2种施肥模式均能明显增加小麦有效穗数、千粒质量,从而提高产量,分别比尿素分次施用模式增产6.07%、3.17%,同时氮肥农学利用率也均较高;2种减氮模式均能较好地平衡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质量之间的关系,可在稳定产量的同时,将氮肥农学利用率较未减氮模式提高3.16%~3.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肥 施肥模式 小麦 产量 氮肥农学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提升苏州市油菜种植机械化水平的思考
13
作者 胡军 张文斌 +1 位作者 陈东海 叶涛 《江苏农机化》 2025年第2期23-26,共4页
为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高质量发展,2024年,苏州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组织开展苏州地区2019-2023年油菜种植情况调研。文章结合调研情况,从地块因素、茬口矛盾、机械化装备、生产效益等方面分析了苏州市油菜种植机械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并... 为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高质量发展,2024年,苏州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组织开展苏州地区2019-2023年油菜种植情况调研。文章结合调研情况,从地块因素、茬口矛盾、机械化装备、生产效益等方面分析了苏州市油菜种植机械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并从政策制定、新装备新技术推广应用、机艺融合、宣传示范等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种植机械化 机艺融合 技术推广应用 种植模式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需平衡视角下的苏州市轨道交通客流评估诊断
14
作者 金铭 施敏 +1 位作者 李喆康 李旭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22,共5页
[目的]截至2022年底,苏州市轨道交通已基本成网,但客流水平偏低,有必要开展苏州市轨道交通客流评估,剖析其发展症结,以提升客流水平。[方法]研究基于手机信令、轨道闸机数据等多源数据融合分析技术,精准把控用户全过程轨迹。鉴于传统OD... [目的]截至2022年底,苏州市轨道交通已基本成网,但客流水平偏低,有必要开展苏州市轨道交通客流评估,剖析其发展症结,以提升客流水平。[方法]研究基于手机信令、轨道闸机数据等多源数据融合分析技术,精准把控用户全过程轨迹。鉴于传统OD(起讫点)分析的局限性,研究采用了栅格化划分法,以城市轨道交通供需平衡为视角,从城市轨道交通职住覆盖率(居住人口及就业岗位占比)和客流转化率(城市轨道交通出行占比)两个层面构建评估指标,分析苏州市轨道交通客流情况。[结果及结论]苏州市轨道交通线网与职住分布、居民出行需求的整体契合度较高,但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吴江区等区域存在城市轨道交通覆盖薄弱的高密度人口岗位集聚片区,需加强公交接驳服务;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和5号线部分站点周边的轨道交通出行占比较低,反映出用地布局和产业结构对客流吸引力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客流评估诊断 供需平衡 手机信令 多源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苏州市洞庭山碧螺春茶品牌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基于西湖龙井茶数字化管理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15
作者 王刚 韩玮 《上海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8-20,共3页
江苏省苏州市与浙江省杭州市分别孕育了洞庭山碧螺春茶和西湖龙井茶,这两大绿茶被称为中国绿茶的“双姝”。近年来,西湖龙井茶抓住了数字化转型的新机遇,通过数字化手段,在品牌管理上实现了全面突破,重塑了茶叶品质和市场信誉,其成功经... 江苏省苏州市与浙江省杭州市分别孕育了洞庭山碧螺春茶和西湖龙井茶,这两大绿茶被称为中国绿茶的“双姝”。近年来,西湖龙井茶抓住了数字化转型的新机遇,通过数字化手段,在品牌管理上实现了全面突破,重塑了茶叶品质和市场信誉,其成功经验为洞庭山碧螺春茶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宝贵启示。现对西湖龙井茶品牌数字化管理的主要经验做法和相关启示进行梳理总结,并对洞庭山碧螺春茶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在摸清数据基底、构建数字平台、完善措施保障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山碧螺春茶 西湖龙井茶 品牌管理 数字化转型 科技赋能 一体化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吴江区加州鲈鱼养殖现状及对策探讨
16
作者 阮瑞霞 戴艺 +1 位作者 王春瑞 王燕 《上海农业科技》 2025年第4期30-32,共3页
为了促进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加州鲈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通过调查走访,在全面了解吴江区加州鲈鱼养殖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加州鲈鱼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价格波动大、规模效益不高、生态压力大等问题,提出了优化渔业产业结构、提升生态养殖措施... 为了促进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加州鲈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通过调查走访,在全面了解吴江区加州鲈鱼养殖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加州鲈鱼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价格波动大、规模效益不高、生态压力大等问题,提出了优化渔业产业结构、提升生态养殖措施、推广绿色养殖方式、健全加州鲈鱼产业链条等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州鲈鱼 养殖现状 对策 吴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沟渠关联视角下水田稳定性判定路径与优化对策——以苏州市为例
17
作者 王延强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5年第7期38-40,共3页
保持水田的稳定对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守好粮食安全底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等均至关重要。本文尝试从目前水田稳定性存在的问题出发,以水田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沟渠为基础,分析总结沟渠与水田在布局和数量等方面的关系... 保持水田的稳定对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守好粮食安全底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等均至关重要。本文尝试从目前水田稳定性存在的问题出发,以水田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沟渠为基础,分析总结沟渠与水田在布局和数量等方面的关系作为判断水田稳定性的依据,并以苏州市的水田和沟渠进行调查印证,调查结果表明:类似苏州市耕地以水田为主的南方地区可将沟渠作为判断水田稳定性的重要参考和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田 稳定性 沟渠 粮食安全 江苏省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成人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春妍 华钰洁 +1 位作者 王临池 陆艳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8-243,共6页
目的 了解苏州市成人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居民健康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设计,使用面对面询问的方式对苏州市18周岁及以上户籍居民开展调查,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研究对象的健康差异,使用Logisti... 目的 了解苏州市成人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居民健康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设计,使用面对面询问的方式对苏州市18周岁及以上户籍居民开展调查,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研究对象的健康差异,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健康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8009例,男女比为1∶1.08。研究人群成人患病率为36.98%,共病率为16.24%。高血压(24.80%)、糖尿病(7.24%)和颈、腰部疾病(5.63%)为危害成人健康的主要病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1.157,95%CI:1.036~1.291)、年龄(OR=7.053,95%CI:5.635~8.829)、城乡(OR=1.347,95%CI:1.207~1.504)、文化程度(OR=2.345,95%CI:1.754~3.134)、家庭人均月收入(OR=1.396,95%CI:1.206~1.616)、吸烟(OR=1.174,95%CI:1.009~1.366)、体育锻炼(OR=1.385,95%CI:1.241~1.546)、静坐(OR=1.223,95%CI:1.087~1.376)、睡眠障碍(OR=2.024,95%CI:1.792~2.286)和焦虑或抑郁(OR=2.510,95%CI:1.857~3.392)均是影响成人健康的因素。结论 应重视成人健康状况,减少可控的危险因素,诸如不吸烟、适量的体育锻炼、避免长期静坐,心理疏导等是改善成人健康状况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健康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蔬菜机械化生产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1
19
作者 程玉龙 黄裕飞 郭翠琴 《江苏农机化》 2024年第1期44-46,共3页
近年来,苏州市积极组织开展市级蔬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创建工作,以点带面,全力提升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文章介绍了该市蔬菜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推进蔬菜生产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蔬菜生产 设施农业 机械化 连栋温室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2022年苏州市伤害监测系统居民跌倒伤害特征分析
20
作者 韦晓淋 王临池 陆艳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86-690,共5页
目的分析苏州市居民跌倒伤害的流行特征,为进一步跌倒干预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基于苏州市伤害监测系统2021—2022年苏州市居民跌倒伤害病例数据,分析跌倒病例的一般情况、三间分布等流行特征。结果2021—2022年苏州市伤害监测... 目的分析苏州市居民跌倒伤害的流行特征,为进一步跌倒干预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基于苏州市伤害监测系统2021—2022年苏州市居民跌倒伤害病例数据,分析跌倒病例的一般情况、三间分布等流行特征。结果2021—2022年苏州市伤害监测平台共监测到伤害病例152538例,其中跌倒31953例(20.95%)。一年中6月份跌倒发生数量最多(3002例,占9.40%);一天中9:30—10:30时间段跌倒发生数量最多(4340例,占13.58%)。跌倒发生地点多为家中(49.56%);跌倒发生时的活动多为休闲活动(43.57%);跌倒伤害性质前3位是挫伤/擦伤(40.93%)、扭伤/拉伤(29.07%)和骨折(25.59%);伤害部位多为下肢(36.94%),累及系统多为运动系统(86.27%);伤害严重程度多为轻度(69.94%);伤害结局多为处理后离院(90.97%)。不同年龄组人群的跌倒发生地点、跌倒发生时的活动、跌倒伤害性质、伤害部位和累及系统、伤害严重程度和伤害结局不同(P<0.05)。结论苏州市不同年龄组居民跌倒伤害流行特征不同,应根据不同特征开展不同人群的防跌倒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倒 伤害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