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板区切除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MRI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健 沈达 +1 位作者 柳江太 龙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1186-1188,共3页
目的:评价双板区切除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2008~2013年在我院接受双板区部分切除缝合术治疗单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16例,其中男3例,女13例,平均年龄37.6岁。术前均接受磁共振检查,明确... 目的:评价双板区切除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2008~2013年在我院接受双板区部分切除缝合术治疗单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16例,其中男3例,女13例,平均年龄37.6岁。术前均接受磁共振检查,明确诊断和分期。术后进行至少3个月的临床随访和磁共振检查。结果:磁共振复查显示术后关节盘突关系良好并保持稳定,2例关节盘出现再脱位。所有患者未见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颞下颌关节盘双板区切除术可获得良好的关节盘复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透明质酸注射治疗对颞下颌关节功能和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健 沈达 柳江太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8期763-764,768,共3页
目的:利用MRI评价颞下颌关节功能和结构在透明质酸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选取经过颞下颌关节门诊治疗的TMJ结构紊乱患者23例行单纯关节上腔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23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20例,年龄16~58岁,平均年龄27.8岁。利用MMO及VA... 目的:利用MRI评价颞下颌关节功能和结构在透明质酸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选取经过颞下颌关节门诊治疗的TMJ结构紊乱患者23例行单纯关节上腔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23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20例,年龄16~58岁,平均年龄27.8岁。利用MMO及VAS评价患者颞下颌关节功能治疗前后的变化;并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后颞下颌关节MRI检查,评价颞下颌关节结构变化。结果:23例经HA治疗的患者,治疗前MMO 25.90、VAS5.78。治疗后MMO 35.12、VAS1.42,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显示治疗后23例患者中均未发现颞下颌关节盘复位。结论:单纯经关节上腔注射HA治疗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可有效改善患者功能,但对颞下颌关节结构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透明质酸 核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心理干预在儿童牙科畏惧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徐月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77-1079,共3页
目的:为减少儿童牙科畏惧症的产生,提高儿童牙病的诊疗效果。方法:对本院儿童口腔保健科就诊的具有牙科畏惧症的470名患儿按年龄分4组,初诊行为分4型,在治疗前、中、后进行综合心理干预,最后记录患儿合作行为,并对合作程度及不同性别的... 目的:为减少儿童牙科畏惧症的产生,提高儿童牙病的诊疗效果。方法:对本院儿童口腔保健科就诊的具有牙科畏惧症的470名患儿按年龄分4组,初诊行为分4型,在治疗前、中、后进行综合心理干预,最后记录患儿合作行为,并对合作程度及不同性别的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各年龄组患儿合作程度干预效果比较:A组(1~3岁)无显著差异,其他各年龄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各年龄组不同性别比较结果:B组(4~6岁)中男、女均有显著性差异,男孩(P<0.01),女孩(P<0.05),其他各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综合心理干预能有效地减少或消除儿童牙科畏惧症,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显著性差异有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儿童 牙科畏惧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自酸蚀粘结剂粘结托槽的剪切强度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浦彦 李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20-322,共3页
目的:比较3种自酸蚀粘结剂粘结正畸托槽时的剪切粘结强度。方法:将36颗人前磨牙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用3种自酸蚀粘结剂:改良一步法自酸蚀粘结系统Adper Prompt L-Pop Self Etch Adhesive(组1)、释氟抗菌型自酸蚀粘结系统Clearfil Protect... 目的:比较3种自酸蚀粘结剂粘结正畸托槽时的剪切粘结强度。方法:将36颗人前磨牙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用3种自酸蚀粘结剂:改良一步法自酸蚀粘结系统Adper Prompt L-Pop Self Etch Adhesive(组1)、释氟抗菌型自酸蚀粘结系统Clearfil Protect Bond(组2)、释氟型自酸蚀粘结系统Transbond Plus Self Etching Primer(组3)粘结金属托槽,用万能应力测试机测试其剪切粘结强度,在体式显微镜下评价各组牙齿表面的剩余粘结剂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各组间的剪切粘结强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2的剪切粘结强度最高,组1和组3间的剪切粘结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ruskal-Wallis检验表明各组的剩余粘结剂指数无差别(P>0.05)。结论:3种自酸蚀粘结剂粘结托槽的剪切粘结强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均能满足正畸临床治疗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酸蚀粘结剂 正畸 剪切粘结强度 剩余粘结剂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