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对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张羽乔 周俊山 +3 位作者 张颖冬 张红 石国美 王蒙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29-534,557,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对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分析认知障碍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将5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侧轻度狭窄组、单侧中度狭窄组、单侧重度狭窄组、双侧轻度狭...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对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分析认知障碍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将5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侧轻度狭窄组、单侧中度狭窄组、单侧重度狭窄组、双侧轻度狭窄组、双侧中度狭窄组、双侧重度狭窄组及假手术组。采用"针控线栓法"制作不同狭窄程度的大鼠颈动脉狭窄模型,运用水迷宫定位航行及空间搜索试验评估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大鼠认知功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在光镜下观察海马CA1区p75神经营养素受体(p75NTR)、Bax、Bcl-2、神经营养因子-3(NT-3)、神经生长因子(NGF)阳性细胞数,观察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 50只大鼠中,死亡6只,1只大鼠健康状况不佳未能完成水迷宫试验,1只大鼠双侧颈动脉狭窄程度未能同时符合30%-60%,均予以剔除,余42只大鼠,每组6只。(1)与假手术组比较,单侧重度狭窄组、双侧中度狭窄组及双侧重度狭窄组平均逃避潜伏期延长[分别为(39±6)、(32±5)、(69±7)s比(23±4)s,均P〈0.01],平台象限游泳距离百分比减少[分别为(35±4)%、(44±4)%、(22±5)%比(53±7)%,均P〈0.01],且认知功能随狭窄程度加重而下降。双侧重度狭窄组较单侧重度狭窄组平均逃避潜伏期延长及平台象限游泳距离百分比减少(P〈0.01)。(2)与假手术组Bax、p75NTR、Bcl-2阳性细胞数[分别为(8.8±3.1)、(4.2±2.3)、(5.8±1.8)个]比较,单侧重度狭窄组、双侧中度狭窄组及双侧重度狭窄组Bax、P75NTR、Bcl-2阳性细胞数增加[分别为(25.5±3.5)、(11.0±2.2)、(12.3±2.7)个;(15.8±3.7)、(8.9±2.2)、(10.5±2.9)个;(47.9±6.3)、(24.7±3.0)、(12.8±2.5)个,均P〈0.01],Bax、p75NTR阳性细胞数随狭窄程度增加而上升。重度狭窄时,双侧重度狭窄组Bax、p75NTR阳性细胞数较单侧重度狭窄组增加(P〈0.01)。NGF、NT-3阳性细胞数各狭窄组较假手术组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F值分别为1.034、1.358,P值分别为0.420、0.259)。结论颈动脉狭窄可引起大鼠认知功能障碍,且与颈动脉狭窄程度有关,缺血所致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可能是大鼠颈动脉狭窄后出现认知障碍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认知功能 神经元凋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性房间传导阻滞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张丽 王璐 裴少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52-956,共5页
目的 探讨进展性房间传导阻滞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及苏州市立医院北区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37例,根据患者首次脑卒中到随访结束期间是否... 目的 探讨进展性房间传导阻滞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及苏州市立医院北区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37例,根据患者首次脑卒中到随访结束期间是否发生房间传导阻滞及阻滞程度分为无房间传导阻滞组133例,不全性房间传导阻滞组56例,进展性房间传导阻滞组48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应用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评估脑卒中后功能恢复状况,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终点事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ROC曲线分析及Kapla-Meier生存分析。结果 3组P波时限及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进展性房间传导阻滞和既往脑卒中严重程度是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OR=2.573,95%CI:0.952~7.264,P<0.01;OR=1.098,95%CI:1.059~1.130,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进展性房间传导阻滞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4(95%CI:0.673~0.796,P<0.0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9.6%和87.3%。Kapla-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与无房间传导阻滞组和不全性房间传导阻滞组比较,进展性房间传导阻滞组生存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进展性房间传导阻滞可能成为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传导阻滞 卒中 复发 阿司匹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脑灌注短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程培丽 石进 +4 位作者 张卫清 郑进 张英谦 吕强 宋云龙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目的观察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脑灌注短期变化。方法采用CT灌注成像(CTP)检查单侧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35例,有19例完成随访,根据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分为中度狭窄组10例(狭窄率50%~69%)和重度狭窄组9例(狭窄率70%~99%)。分别在基... 目的观察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脑灌注短期变化。方法采用CT灌注成像(CTP)检查单侧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35例,有19例完成随访,根据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分为中度狭窄组10例(狭窄率50%~69%)和重度狭窄组9例(狭窄率70%~99%)。分别在基底节区,放射冠区、半卵圆中心选择感兴趣区,测量感兴趣区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将狭窄侧参数值比对侧相对正常侧参数值,即获得各感兴趣区相对灌注参数值(rCBF、rCBV、rMTT、rTTP),3个月后复查CTP,比较CTP前后参数值,并比较2组脑灌注差异。结果19例患者中,脑CTP参数好转7例(36.8%),无变化7例(36.8%),恶化5例(26.3%),其中rTTP延长5例,rCBF下降4例。中度狭窄组好转、无变化和恶化分别为6、3、1例,重度狭窄组好转、无变化和恶化分别为1、4、4例,2组脑灌注好转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0%vs 11.1%,P=0.040)。结论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CTP检测脑灌注下降患者短期脑灌注可发生变化,部分患者脑灌注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灌注 局部 血流动力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睡眠障碍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亚丽 裴少芳 刘毅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4期345-351,共7页
睡眠障碍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会影响卒中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原因不完全清楚,主要与梗死部位、神经递质、社会心理因素等有关。它主要分为呼吸相关性睡眠障碍和非呼吸相关性睡眠障碍两类,其中呼吸相关性睡眠... 睡眠障碍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会影响卒中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原因不完全清楚,主要与梗死部位、神经递质、社会心理因素等有关。它主要分为呼吸相关性睡眠障碍和非呼吸相关性睡眠障碍两类,其中呼吸相关性睡眠障碍是较常见的类型。在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治疗方面,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辅相成。临床医师应增强意识,尽早识别卒中后睡眠障碍类型,予以干预,以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睡眠障碍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