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空大数据资源集成框架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朱利鲁 苏晓露 阎克栋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27,37,共7页
随着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形式各异的时空数据资源与服务应用。针对资源共享存在的服务互操作、消息传输、数据同步和数据传输等技术瓶颈问题,提出一种时空大数据资源集成框架(STDRIF)。采用松耦合模块化的方式,形成... 随着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形式各异的时空数据资源与服务应用。针对资源共享存在的服务互操作、消息传输、数据同步和数据传输等技术瓶颈问题,提出一种时空大数据资源集成框架(STDRIF)。采用松耦合模块化的方式,形成一套从数据资源集成到服务调用的完整技术体制,可以有效整合各类时空数据资源。以J2EE架构应用为例,验证了STDRIF的可用性并进行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STDRIF具有较高的性能和良好的用户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数据 共享服务 集成框架 数据同步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视觉三维SAR关键技术及实验系统初步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仇晓兰 焦泽坤 +7 位作者 杨振礼 程遥 蔺蓓 罗一通 王卫 董勇伟 周良将 丁赤飚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9,共19页
合成孔径雷达(SAR)三维成像在复杂地形测绘、复杂环境下目标发现与识别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潜力,是当前SAR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为推动SAR三维成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牵头设计并研制了一套无人机载微波... 合成孔径雷达(SAR)三维成像在复杂地形测绘、复杂环境下目标发现与识别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潜力,是当前SAR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为推动SAR三维成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牵头设计并研制了一套无人机载微波视觉三维SAR实验系统(MV3DSAR),为相关技术研究和验证提供实验平台。目前该系统的单极化版本已研制完成,并在天津开展了首次校飞实验。该文介绍了该系统的基本构成、主要性能以及系统和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给出了首次校飞实验的实施情况以及初步的数据处理结果,验证了系统的基本性能指标和三维成像能力。该系统为后续SAR三维成像数据集构建和处理方法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验证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三维成像 微波视觉 无人机载SAR 干涉定标 运动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多维度SAR误差分析与成像自配准处理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仇晓兰 程遥 +3 位作者 高铭 焦泽坤 周良将 丁赤飚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1-582,共12页
随着机载SAR技术发展,在同一架飞机上可以同时安装多个波段的全极化SAR载荷,形成机载多维度SAR系统。中科院空天院牵头研制了一部机载多维度SAR系统,并采用统一的频率源作为基准,以保证不同波段SAR之间在时间、相位方面的一致性,开展了... 随着机载SAR技术发展,在同一架飞机上可以同时安装多个波段的全极化SAR载荷,形成机载多维度SAR系统。中科院空天院牵头研制了一部机载多维度SAR系统,并采用统一的频率源作为基准,以保证不同波段SAR之间在时间、相位方面的一致性,开展了数据获取实验。本文分析了该机载多维度SAR在采样延迟、方位时间和运动补偿等方面的误差,并提出了一致性校正和成像处理的方法,实现了无需后续图像匹配的成像自配准。机载多维度SAR实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多波段成像自配准精度达到1个像素以内,为后续多维度SAR数据联合分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度SAR 机载SAR SAR成像 多波段SAR 多极化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载PolInSAR城区散射机制初步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吕泽鑫 仇晓兰 丁赤飚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75-479,491,共6页
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PolInSAR)在城市遥感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能够提高图像的相干性并提高反演结果的精度,所以对于其散射机制的解释往往受到许多研究人员的关注。相关的研究多从极化分解的角度考虑,却少有人从散射中心高度方面... 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PolInSAR)在城市遥感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能够提高图像的相干性并提高反演结果的精度,所以对于其散射机制的解释往往受到许多研究人员的关注。相关的研究多从极化分解的角度考虑,却少有人从散射中心高度方面进行分析。本文使用Ku波段无人机载极化干涉SAR系统,实现了使用无人机SAR系统对地面进行成像,比较了极化干涉最优分解与Pauli分解作用在不同人造目标时散射中心的关系。我们初步分析了极化干涉SAR的物理意义,并使用C波段的机载极化干涉SAR系统对结论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干涉SAR 无人机 Pauli分解 散射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和低秩结构的层析SAR成像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曜 许俊聪 +2 位作者 全相印 崔莉 张柘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2-61,共10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和低秩结构的层析SAR三维成像方法。传统基于压缩感知的层析SAR成像方法仅仅对给定方位-距离单元的高程向进行稀疏表征和重建。考虑城市和森林等区域中各自的布局分布较为类似,目标在相邻方位-距离单元的高程向...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和低秩结构的层析SAR三维成像方法。传统基于压缩感知的层析SAR成像方法仅仅对给定方位-距离单元的高程向进行稀疏表征和重建。考虑城市和森林等区域中各自的布局分布较为类似,目标在相邻方位-距离单元的高程向分布具有较强相关性。该方法通过引入Karhunen Loeve变换来表征相邻方位-距离单元的高程向的低秩结构特性,构建稀疏和低秩结构相结合的目标区域层析SAR成像模型,采用ADMM算法对层析SAR成像模型进行求解,将复杂的原优化问题分解为若干相对简单的子问题,通过优化变量交替投影的方式进行算法求解,得到层析SAR成像结果。该方法提高了低航过数或低通道数情况下的重建精度,拥有更好的成像性能。仿真和实测数据实验表明,该重建方法能够有效分离散射体并保证重建能量的精度,且在降低航过数或通道数的情况下保持良好的成像效果,有效抑制伪影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成像 层析SAR成像 稀疏特性 低秩结构 Karhunen Loeve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干涉SAR面向城区不同处理模式的误差影响分析
6
作者 吕泽鑫 仇晓兰 +1 位作者 张柘 丁赤飚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00-617,共18页
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PolInSAR)在城区等复杂场景下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面向城区的极化干涉SAR处理主要包括基于极化最优相干的干涉测高、基于极化分解的干涉测高、联立极化干涉观测方程直接求解不同散射机制高度这3种模式。... 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PolInSAR)在城区等复杂场景下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面向城区的极化干涉SAR处理主要包括基于极化最优相干的干涉测高、基于极化分解的干涉测高、联立极化干涉观测方程直接求解不同散射机制高度这3种模式。现有研究对各类误差在极化干涉SAR不同处理模式下的综合影响分析尚很欠缺。该文在构建极化干涉SAR误差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联立极化观测方程下散射机制的求解方法,推导了极化失真和干涉误差在极化干涉SAR不同处理模式下的综合影响模型,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同时给出了3种处理模式补偿误差后的高度反演结果,补偿误差后通过极化最优相干得到建筑区域高度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2.77 m。在此基础上,通过仿真给出了极化干涉SAR不同处理模型下的误差影响曲线,比较了不同处理模型受误差影响的程度,并给出了合理解释,研究结果为极化干涉SAR系统设计、处理方法选择及数据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误差分析 极化最优相干 Pauli分解 ESPRIT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分遥感影像的快速解译系统设计与实现
7
作者 段贺 胡子涵 +1 位作者 蒿兴华 沈红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21,32,共6页
高分遥感影像可用于快速监察和跟踪突发事件,然而海量影像数据对系统的处理效力及解译的实时性提出更高要求。基于B/S架构设计一套高分影像快速解译系统,采用多并发、多节点、多线程、多任务的计算模式,实现大规模高分影像的快速入库及... 高分遥感影像可用于快速监察和跟踪突发事件,然而海量影像数据对系统的处理效力及解译的实时性提出更高要求。基于B/S架构设计一套高分影像快速解译系统,采用多并发、多节点、多线程、多任务的计算模式,实现大规模高分影像的快速入库及预处理;通过模块化的方式构建部署深度学习训练平台,以智能学习为主、人工校验为辅,交互可视化地实现高分影像的高效解译;结合影像金字塔、分块瓦片及改进的Nginx服务器技术,实现对目标影像的快速加载及可视。测试结果表明,对单幅12 GB的高分影像进行解译,从入库、信息录入、目标检测算法的运行到最终完成解译,解译时间得到显著缩短,且机器自动识别的正确率达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影像 快速解译 深度学习 模块化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