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湖流域蔬菜生产区氮输出贝叶斯网络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1
作者 杨伟球 秦伟 +3 位作者 束剑华 大卫.纳什 安德烈.布尔多 吴钰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22-1425,共4页
针对太湖流域新埂村蔬菜生产区的特点,构建了氮输出贝叶斯网络模型,并利用模型对蔬菜生产区氮输出进行了一系列的案例研究,分析比较了不同的氮削减措施对氮输出的影响。结果表明,贝叶斯网络模型为分析太湖流域蔬菜生产系统氮输出的因果... 针对太湖流域新埂村蔬菜生产区的特点,构建了氮输出贝叶斯网络模型,并利用模型对蔬菜生产区氮输出进行了一系列的案例研究,分析比较了不同的氮削减措施对氮输出的影响。结果表明,贝叶斯网络模型为分析太湖流域蔬菜生产系统氮输出的因果关系和比较不同氮削减措施的效果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思路和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网络模型 蔬菜生产 氮输出 太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无机氮吸收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贵龙 赵建宁 +3 位作者 刘红梅 秦伟 吴钰明 杨殿林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1-226,共6页
采用浓度梯度法,研究了鸢尾(Iris louisiana)、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茭白(Zizania latifolia)和水芹(Oenanthe clecumbens)对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4种水生植物对水体NO3--N和NH4+-N... 采用浓度梯度法,研究了鸢尾(Iris louisiana)、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茭白(Zizania latifolia)和水芹(Oenanthe clecumbens)对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4种水生植物对水体NO3--N和NH4+-N吸收可用Michaelis-Menten酶动力学方程描述,随溶液NO3--N和NH4+-N浓度增加,植物吸收NO3--N和NH4+-N速率增加,当溶液NO3--N和NH4+-N浓度接近于2.0 mmol/L时,吸收速率增加趋缓;4种水生植物对NO3--N和NH4+-N的Vmax值大小为水芹>茭白>鸢尾>狐尾藻,对NO3--N的Km值大小为水芹>鸢尾=茭白=狐尾藻,对NH4+-N的Km值大小为水芹>狐尾藻>茭白=鸢尾.根据吸收动力学参数(Vmax,Km)判断水芹适宜于净化NO3--N和NH4+-N浓度较高的水体,茭白、鸢尾和狐尾藻适合净化NO3--N和NH4+-N浓度较低水体;4种水生植物对NO3--N、NH4+-N表现出不同的吸收偏好性,鸢尾吸收NO3--N的潜力大于吸收NH4+-N的,但对NH4+-N的亲和力大于NO3--N,表明能在NO3--N浓度较高环境中优先吸收NH4+-N.狐尾藻和水芹对NO3--N和NH4+-N能均衡吸收.茭白对NH4+-N具有较高的吸收潜力与亲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硝态氮 铵态氮 吸收动力学 富营养化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排水氮磷拦截潜流坝的设计与运行 被引量:5
3
作者 赵建宁 张贵龙 +3 位作者 刘红梅 秦伟 吴钰明 杨殿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8-92,共5页
为控制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设计了一种可以有效减少农田排水氮磷含量、控制水头的氮磷拦截潜流坝。该文介绍了该潜流坝的结构特点、建造方法及工作原理,并根据设计构建了实体氮磷拦截潜流坝,同时进行了数据监测。结果表明该氮磷拦截... 为控制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设计了一种可以有效减少农田排水氮磷含量、控制水头的氮磷拦截潜流坝。该文介绍了该潜流坝的结构特点、建造方法及工作原理,并根据设计构建了实体氮磷拦截潜流坝,同时进行了数据监测。结果表明该氮磷拦截潜流坝运行稳定、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效果良好。其中水体铵态氮的平均去除率较不建造潜流坝提高了8.3%;总氮的去除率平均提高了7.2%;总磷的去除率平均提高了17%。因此,该氮磷拦截潜流坝可作为农业面源污染氮磷拦截系统中的重要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污染 面源污染 潜流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农田生态沟渠塘不同水生植物组合净化氮磷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英 邱学林 吴钰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67-369,共3页
探究太湖流域农田生态沟渠塘6种不同水生植物组合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再力花+芦苇+黄花水龙、水芹+灯心草+菖蒲2种水生植物组合对水体中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均不低于65%,可作为太湖流域生态沟渠塘组建长期稳定的有良好... 探究太湖流域农田生态沟渠塘6种不同水生植物组合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再力花+芦苇+黄花水龙、水芹+灯心草+菖蒲2种水生植物组合对水体中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均不低于65%,可作为太湖流域生态沟渠塘组建长期稳定的有良好净化效果的水生植物组合,用于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沟渠塘 水生植物 太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