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衍生气相色谱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1
作者 周民锋 徐小平 +3 位作者 顾海东 秦宏兵 尹燕敏 顾钧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8-114,共7页
衍生化气相色谱法就是利用化学反应改变目标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或官能团,通过检测新生产物对目标化合物进行气相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具有高灵敏度、良好的分离效果和绿色环保等优点。通过对衍生化与气相色谱联用在环境监测中特别是有机... 衍生化气相色谱法就是利用化学反应改变目标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或官能团,通过检测新生产物对目标化合物进行气相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具有高灵敏度、良好的分离效果和绿色环保等优点。通过对衍生化与气相色谱联用在环境监测中特别是有机污染物的应用,具体介绍了该技术在醛酮类、酚类、酸类化合物及其他有机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及反应原理,并提出了该技术的注意事项及应用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生化 气相色谱 环境监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实施 被引量:26
2
作者 沈艺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共3页
阐述了环境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的构建目标,介绍了系统的业务流程、总体设计及实施条件。提出建立环境监测LIMS系统,可提高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质量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实验室信息运转效率和管理水平,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服务。
关键词 环境监测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环境管理 LI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建设项目施工期的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被引量:6
3
作者 陆伟明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2年第5期3-5,共3页
分析了建设项目施工期的环境影响 ,阐述了开展施工期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的必要性 ,介绍了施工期环境管理的实施手段、施工单位的环境管理制度、施工期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及对环境监测部门的要求 ,建议将施工期的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纳入... 分析了建设项目施工期的环境影响 ,阐述了开展施工期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的必要性 ,介绍了施工期环境管理的实施手段、施工单位的环境管理制度、施工期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及对环境监测部门的要求 ,建议将施工期的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纳入正常的环保管理渠道之中 ,实现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环境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项目 施工期 环境管理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区水环境质量调查
4
作者 翁建中 杨积德 +1 位作者 杨春江 莫庆源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3年第2期21-23,共3页
简述了1990年—2000年苏州市区水系的变化及京杭运河苏州段沿岸主要工业污染源的变化,对苏州市区水环境质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指出,苏州市区水环境质量的变化主要受水系的改变和污染源防治的共同影响。提出,除继续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 简述了1990年—2000年苏州市区水系的变化及京杭运河苏州段沿岸主要工业污染源的变化,对苏州市区水环境质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指出,苏州市区水环境质量的变化主要受水系的改变和污染源防治的共同影响。提出,除继续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防治外,还需对水系范围内的生活、农业等方面产生的污染进行防治;在规划水利建设工程时,应将水环境质量的改善与生态建设全面地比较与评价,按其结果再实施工程建设;已建成的环太湖间在不影响其主要功能的情况下,应保持开启,让优质的太湖水补给运河,从根本上改善苏州市区水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市区 水环境质量 污染源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中的环境监测工作
5
作者 黄玉凯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1-3,共3页
本文综述了即将推行的《排污许可证制度》中,环境监测站在其全过程,即确定目标阶段、申报登记阶段、核定审批阶段和监督管理阶段应开展的工作,更好地体现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方向。
关键词 环境监测工作 排污许可证制度 申报登记 环境管理 排污总量控制 目标阶段 审批阶段 排污单位 允许排放量 环境监测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O14001认证中环境监测的问题与对策
6
作者 张仁泉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35,共3页
在ISO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认证过程中,认证机构需要通过环境监测判断申请认证组织的污染物排放是否达到环境标准和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指出在ISO 14001认证中的环境监测,存在着监测项目不充分、监测过程偏离技... 在ISO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认证过程中,认证机构需要通过环境监测判断申请认证组织的污染物排放是否达到环境标准和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指出在ISO 14001认证中的环境监测,存在着监测项目不充分、监测过程偏离技术规范、监测机构没有相应资质和审核员缺乏环境科学与技术知识等问题,以及认证机构不能有效利用环境监测这一手段评价申请认证组织的环境行为,提出了应充分识别环境监测要求、严格把好环境监测机构资质关和提高审核员环境科学与技术素质的一系列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 14001 环境监测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中的环境监测工作
7
作者 黄玉凯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1989年第4期5-6,共2页
实施排污总量控制,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是深化环境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曲格平同志在第三次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只有在实行排放浓度控制的基础上,对一些重点污染源实行排污总量控制,才能从总体上有效地控制污染。各地要采取积... 实施排污总量控制,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是深化环境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曲格平同志在第三次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只有在实行排放浓度控制的基础上,对一些重点污染源实行排污总量控制,才能从总体上有效地控制污染。各地要采取积极的态度,根据自己的情况逐步推广这一行之有效的制度”。环境监测部门应当坚持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方向,主动配合当地环保主管部门开展好这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物 排放总量控制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改变环境监测工作中的几个传统观念
8
作者 黄玉凯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7-29,共3页
本文分析了当前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旧观念,指出了只有破除这些束缚监测工作发展的制约因素,才能充分发挥环境监测的内涵作用,提高环境监测的整体效能。
关键词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近况 被引量:1
9
作者 夏一恺 王苏勤 叶国英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80-782,共3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人工神经网络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展,内容包括在化学、分光光度、X射线荧光、色谱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引用文献29篇。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环境监测 分析方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涝灾害中的环境监测
10
作者 钱盘金 姚静华 李绍南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1992年第1期29-30,共2页
1991年夏季,苏州城乡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袭击,全市受淹农田249万亩,工业企业700家,居民住宅10万多户,受灾人口76万,市区直接经济损失30亿元以上.全市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苏市环境监测站的监测人员以对工作高度负责... 1991年夏季,苏州城乡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袭击,全市受淹农田249万亩,工业企业700家,居民住宅10万多户,受灾人口76万,市区直接经济损失30亿元以上.全市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苏市环境监测站的监测人员以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既投入了抗洪抢险斗争,又抓紧时机进行水质监测,充分发挥了“哨兵”、“耳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环境监测 水质 污染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RD在环境监测制图中的应用
11
作者 马琨 吴斌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0年第4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WORD 环境监测 制备 应用 示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发挥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规范化中的支柱作用
12
作者 龚荣元 王玉玺 钱盘金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1991年第4期1-3,共3页
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很快,环境管理工作日益深化,对环境管理要求逐步实现“三个转变一个化”:即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单项治理向综合整治、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转变,环境管理要规范化.这就对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四次全国... 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很快,环境管理工作日益深化,对环境管理要求逐步实现“三个转变一个化”:即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单项治理向综合整治、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转变,环境管理要规范化.这就对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四次全国监测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环境监测必须为环境管理服务;环境管理必须依靠环境监测”的方针.也就是说,环境监测必须牢牢掌握为环境管理服务的大方向,为环境管理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环境管理 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苏州环境风险应急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3
作者 黄学军 陈龙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1995年第5期1-5,共5页
建设苏州环境风险应急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黄学军,陈龙(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15004)苏州位于长江三角州中部、京杭大运河与娄江交会处,境内河湖密布,物产丰富,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是上海经济区的重要城市之一。苏州古城... 建设苏州环境风险应急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黄学军,陈龙(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15004)苏州位于长江三角州中部、京杭大运河与娄江交会处,境内河湖密布,物产丰富,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是上海经济区的重要城市之一。苏州古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至今2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市 环境风险 应急 必要性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决定》,加强环境监测站基础建设
14
作者 钱盘金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1994年第4期2-3,10,共3页
学习《决定》,加强环境监测站基础建设钱盘金(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15006)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它离不开环境监测,国家环境保护局以环监[1994]142号文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决定》(以下... 学习《决定》,加强环境监测站基础建设钱盘金(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15006)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它离不开环境监测,国家环境保护局以环监[1994]142号文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现就学习《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站 标准化 基础设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黑碳气溶胶的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19
15
作者 丁铭 邹强 +1 位作者 葛顺 陈玉柱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7-71,共5页
2012年1—12月,对苏州市区黑碳气溶胶浓度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苏州市区黑碳平均质量浓度为3.3μg/m3,且季节变化明显,即夏季的平均浓度最低,秋末、冬初、春末时段黑碳浓度易出现高值,其分布规律与春季秸秆焚烧、秋冬季逆温雾霾时... 2012年1—12月,对苏州市区黑碳气溶胶浓度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苏州市区黑碳平均质量浓度为3.3μg/m3,且季节变化明显,即夏季的平均浓度最低,秋末、冬初、春末时段黑碳浓度易出现高值,其分布规律与春季秸秆焚烧、秋冬季逆温雾霾时期相吻合;与周围生物质燃烧和工业排放有关。日变化有明显的峰值、谷值,一般在每日的6:00—9:00、18:00—20:00出现高值,低值则出现在午后12:00—15:00;与国外城市相比,苏州黑碳浓度偏高,但与国内城市(北京、天津、沈阳、本溪)相比,则浓度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 气溶胶 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空气中细菌总数和霉菌总数监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翁建中 徐恒省 +1 位作者 王亚超 赵凌宇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30,共3页
分别对环境空气中细菌和霉菌监测的不同采样仪器、采样方式、培养条件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FA-1型和FA-2型采样器的采样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细菌和霉菌监测的采样时间以5min为最佳;细菌的培养以48h、37℃&#... 分别对环境空气中细菌和霉菌监测的不同采样仪器、采样方式、培养条件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FA-1型和FA-2型采样器的采样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细菌和霉菌监测的采样时间以5min为最佳;细菌的培养以48h、37℃±1℃为优,霉菌的培养为96h、28℃±1℃为宜;对实验结果进行精密度检验,均达到了质量控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方法 空气 微生物 细菌总数 霉菌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霾日细颗粒物的化学组分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姚玉刚 邹强 +3 位作者 陈诚 张晓华 林惠娟 康晓风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2-68,共7页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灰霾现象发生有逐渐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和群众的身心健康。2012年苏州市的霾日发生频率1—2月最高(45.0%),7—8月最低(4.8%)。通过分析霾日细颗粒物(PM2.5)的化学组分变化,有助于判别不同化学组分在不...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灰霾现象发生有逐渐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和群众的身心健康。2012年苏州市的霾日发生频率1—2月最高(45.0%),7—8月最低(4.8%)。通过分析霾日细颗粒物(PM2.5)的化学组分变化,有助于判别不同化学组分在不同季节霾日形成中的作用。采用基于因子分析的主成分提取方法,将9个化学组分监测资料整合为4个主成分,并逐一揭示2012年苏州市霾日条件下4个主成分的支配因子的污染物来源情况。结果表明:2012年苏州市霾日大气PM2.5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按质量浓度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SO42->NO3->NH4+>OC>Na+>EC。霾日PM2.5中的污染物组分受到光化学二次反应、燃煤、机动车尾气、农作物秸秆焚烧以及海盐等来源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 灰霾形成 污染物组分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节烟花爆竹燃放期间苏州市区PM_(2.5)组分特征分析 被引量:48
18
作者 邹强 姚玉刚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0-106,共7页
为了解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对苏州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在苏州市南门监测点利用在线监测仪器(包括颗粒物分析仪、在线离子色谱、OC/EC分析仪和重金属分析仪)对环境空气中的PM2.5浓度水平、颗粒物水溶性离子、有机碳(OC)、元素碳(EC)和重... 为了解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对苏州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在苏州市南门监测点利用在线监测仪器(包括颗粒物分析仪、在线离子色谱、OC/EC分析仪和重金属分析仪)对环境空气中的PM2.5浓度水平、颗粒物水溶性离子、有机碳(OC)、元素碳(EC)和重金属浓度进行连续观测。通过比较烟花爆竹燃放时段和正常时段的PM2.5浓度水平和化学组成,分析并探讨烟花爆竹燃放对PM2.5浓度水平及其组分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量烟花爆竹的集中燃放造成了PM2.5短时严重污染,最高质量浓度达到了571μg/m3,但随烟花爆竹燃放的减少,PM2.5浓度迅速降低。在烟花爆竹燃放高峰时段,SO42-、Cl-、K+、Mg2+和OC出现了明显的浓度峰值,SO42-质量浓度达到了93.2μg/m3,Cl-质量浓度达到了42.3μg/m3,K+质量浓度达到了115.6μg/m3,OC质量浓度达到了53.8μg/m3。另外,重金属浓度也出现了明显的峰值,Fe质量浓度达到了2.426μg/m3,Cu质量浓度达到了0.727μg/m3,Zn质量浓度达到了1.159μg/m3,Ba质量浓度达到了5.168μg/m3,Pb质量浓度达到了1.245μg/m3。烟花爆竹的燃放造成苏州市区环境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的短期急剧上升,有必要限制烟花爆竹的燃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节 烟花爆竹 PM2 5 组分 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节烟花爆竹燃放期间苏州市区PM_(2.5)中水溶性离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邹强 姚玉刚 +2 位作者 丁铭 张晓华 丁黄达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4年第2期26-29,62,共5页
使用在线离子色谱分析了苏州市区春节期间PM2.5中水溶性离子。结果表明:春节期间存在2个空气污染高峰时段(初一和初五),其中初一凌晨PM2.5达到最高峰,小时质量浓度为571μg/m3;烟花爆竹集中燃放时段,PM2.5中K+、Cl-、Mg2+质量浓度明显上... 使用在线离子色谱分析了苏州市区春节期间PM2.5中水溶性离子。结果表明:春节期间存在2个空气污染高峰时段(初一和初五),其中初一凌晨PM2.5达到最高峰,小时质量浓度为571μg/m3;烟花爆竹集中燃放时段,PM2.5中K+、Cl-、Mg2+质量浓度明显上升,初一凌晨与腊月三十凌晨相比,K+、Cl-、Mg2+质量浓度分别增加了117倍、80.7倍、18.0倍;相关性分析表明,PM2.5中K+、Mg2+、Na+、Ca2+在烟花爆竹燃放时段可能具有相同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离子 PM2 5 烟花爆竹 春节 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区灰霾现象形成的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邹强 姚玉刚 林惠娟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7-42,共6页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灰霾现象的发生有逐渐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和群众的身心健康。苏州市的灰霾现象发生频率1—2月最高,7—8月最低。通过寻找形成灰霾现象的主要气象控制因子,有助于判别不同气象条件在灰霾天气形成中的作...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灰霾现象的发生有逐渐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和群众的身心健康。苏州市的灰霾现象发生频率1—2月最高,7—8月最低。通过寻找形成灰霾现象的主要气象控制因子,有助于判别不同气象条件在灰霾天气形成中的作用。采用基于因子分析的主成分提取方法,将6个气象因子观测资料整合为3个主成分,并逐一揭示4个典型季节各主成分的支配因子在灰霾天气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热量条件是影响1—2月、4—5月和7—8月霾日形成的主要气象条件。动力条件是10—11月霾日形成的主要气象条件,水分条件影响相对较弱,仅起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 灰霾形成 气象条件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