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网城市湿地生态网络韧性评价——以苏州中心城区为例
1
作者 朱颖 周昕宇 +2 位作者 冯育青 汪辉 李欣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73,共12页
【目的】提取苏州中心城区各类湿地空间要素,构建湿地生态网络,定量评价湿地生态网络韧性水平,以期为水网城市湿地生态网络韧性测度及空间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苏州中心城区为例,基于“MSPA-Conefor-MCR-GM”模型构建水网... 【目的】提取苏州中心城区各类湿地空间要素,构建湿地生态网络,定量评价湿地生态网络韧性水平,以期为水网城市湿地生态网络韧性测度及空间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苏州中心城区为例,基于“MSPA-Conefor-MCR-GM”模型构建水网城市湿地生态网络,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法,从结构、功能、组分3个维度选取能够反映湿地生态网络韧性特征及水平的指标,定量测度湿地生态网络韧性水平。【结果】1)苏州中心城区提取出19处生态源地、171条潜在生态廊道和28条重要生态廊道,判别出137个生态节点,形成典型的网络状多组团多节点结构特征。其中,生态源地呈现“多中心、多组团”的空间分布特征,潜在生态廊道呈现“东北-中部密集网状、其他片区少或无”的空间分布特征,重要生态廊道呈现“东北-西南走向,局部网格状”的空间分布特点,生态节点形成“总体分散、局部紧密”的空间分布特征。2)结构韧性方面,中心城区湿地生态网络平均聚类系数为0.04,网络平均度为3.12,无标度特征明显,聚集性较弱、连通性一般,结构韧性不足。3)功能韧性方面,平均路径长度、网络效率值、节点结构孔平均值和k核指数平均值分别为5.47、0.19、0.41和2.02,节点之间独立路径平均数量尚可,网络多样性较高,但受城市建设影响,斑块间生态廊道较长,传递性、稳定性不足,协作性较弱。4)组分韧性方面,节点介数中心性值为0~2837.17,平均值为365.17,边介数中心性值为1~2618.76,平均值为1469.43,斑块、廊道重要性差异较大,空间异质性较强,组分韧性水平差异显著。【结论】苏州中心城区湿地生态网络韧性水平一般,结构韧性、功能韧性及组分韧性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与水平。本研究结果可以作为该区域湿地生态保护与管理的本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湿地生态网络 复杂网络分析法 韧性评价 水网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湿地保护现状与优化对策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影宏 朱铮宇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24期244-245,共2页
苏州市具有丰富的湿地资源,近年来湿地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对苏州市湿地保护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进而提出降低湿地的开发和生产强度、逐步完善生物监测指标、进一步完善湿地保护管理制度等湿地保护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 湿地 保护现状 对策 江苏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介入理念的湿地生态保护规划方法——以张家港通洲沙江心岛生态湿地为例 被引量:12
3
作者 朱颖 杜健 +1 位作者 张影宏 瞿颖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7-43,共7页
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具有极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同时具有生态脆弱的特点,因此需要审慎地进行保护与利用。文章反思了传统湿地生态保护规划存在的“封闭性、失调性、静态性”问题,基于微介入理念,从微整、微创、微控3个方面提出湿地... 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具有极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同时具有生态脆弱的特点,因此需要审慎地进行保护与利用。文章反思了传统湿地生态保护规划存在的“封闭性、失调性、静态性”问题,基于微介入理念,从微整、微创、微控3个方面提出湿地生态保护规划方法,并以张家港通洲沙江心岛生态湿地为例,从介入方向、介入方式和介入强度3个角度入手,通过整体布局、结构构建、功能转换打造保护与利用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湿地,以期为生态脆弱性高的生态保护地规划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介入 湿地 生态保护规划 江心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区依托型农家乐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苏州市太湖三山岛农家乐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周婷婷 范竟成 +1 位作者 张铭连 朱铮宇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0期261-262,共2页
景区依托型农家乐是农家乐发展中的一个主要类型,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农家乐增加了农民收入,是农村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但农家乐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苏州市太湖三山岛农家家为例,总结其在发展中... 景区依托型农家乐是农家乐发展中的一个主要类型,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农家乐增加了农民收入,是农村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但农家乐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苏州市太湖三山岛农家家为例,总结其在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景区依托型农家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区依托型农家乐 乡村旅游 问题 建议 江苏苏州 太湖三山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公园水稻田冬季水鸟分布及其栖息地特征
5
作者 刘琳琳 朱颖 +3 位作者 李欣 谢冬 王任翔 冯育青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2期129-134,共6页
稻田是我国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究冬季稻田管理模式对湿地水鸟多样性保护及栖息生境改善的重要意义,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及2018年11月,采用样带法对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冬季休耕蓄水区和传统稻田的水鸟种群进行调查,对比水鸟种... 稻田是我国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究冬季稻田管理模式对湿地水鸟多样性保护及栖息生境改善的重要意义,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及2018年11月,采用样带法对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冬季休耕蓄水区和传统稻田的水鸟种群进行调查,对比水鸟种群及栖息地特征。结果表明:1)冬季休耕蓄水区记录4目7科25种水鸟,鸻鹬类占36%,鹭类占28%,雁鸭类占24%;传统稻田湿地共3目5科10种,其中鸻鹬类和鹭类分别占30%,无雁鸭类水鸟。2)冬季蓄水区水鸟多样性及物种丰富度较高,水鸟优势种群数量明显增多,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1.64)高于传统稻田(1.50),水鸟均匀度指数(0.84)低于传统稻田(1.37),相似性系数为0.51。3)冬季休耕蓄水区的水面面积、水位、食物、植被覆盖度是影响水鸟种数增多的重要因子,营巢地、停歇点也是影响冬季水鸟栖息的因素。因此,冬季稻田休耕蓄水管理的实施能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提升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冬季休耕蓄水区 冬季水鸟 栖息地 天福国家湿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鸟多样性提升的天福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成效评估
6
作者 许媛媛 张影宏 +2 位作者 刘钺昕 吴赟頔 朱颖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3期146-152,共7页
水鸟多样性是衡量湿地生态健康的关键指标,也是湿地生态修复的重要内容。文章以苏州天福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恢复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对场地生态修复设计成效进行分析,探究生境变化对水鸟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 水鸟多样性是衡量湿地生态健康的关键指标,也是湿地生态修复的重要内容。文章以苏州天福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恢复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对场地生态修复设计成效进行分析,探究生境变化对水鸟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记录到209种鸟类,其中鸻鹬类、鹭类、雁鸭类分别占总种数的39%、26%、22%,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由2.34增加至3.36,水鸟多样性显著提升。2)整体水域面积增加22.76 hm^(2),水体最短轴大于50 m,最长轴大于150 m,紧凑度大于0.4,提升了湿地环境容纳量,为多种水鸟提供适宜的栖息场地。3)场地地形坡度小于10%,水岸岸线发育系数大于2,近圆率小于0.9,植被类型以乡土草本植物为主,共77种,植被覆盖度为40%~70%,植被高度为30~40 cm,满足水鸟对栖息场地食源、隐蔽条件等的需求。综上,研究区的生境变化与水鸟多样性提高息息相关,生态修复设计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提升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鸟多样性 湿地生态修复 天福国家湿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结构对湿地公园水环境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怡 朱颖 +2 位作者 冯育青 谢冬 贺风春 《中国城市林业》 2022年第3期48-53,共6页
探讨湿地公园生态缓冲区土地利用结构对园内水环境质量的影响,旨在为湿地公园水环境保护与土地优化利用提供参考。文章以苏州6个国家湿地公园及其外围缓冲区为研究区域,在2019年2—10月对园内水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对不同季节水体中总氮... 探讨湿地公园生态缓冲区土地利用结构对园内水环境质量的影响,旨在为湿地公园水环境保护与土地优化利用提供参考。文章以苏州6个国家湿地公园及其外围缓冲区为研究区域,在2019年2—10月对园内水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对不同季节水体中总氮、总磷和叶绿素的浓度变化特征进行比较分析,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对水环境质量进行富营养化评价,运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对水环境质量与缓冲区土地利用结构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三山岛和湖滨湿地公园水质相对较好;沙家浜、天福和同里湿地公园水质较差。2)不同季节研究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为夏>冬>春>秋。3)水环境质量与土地利用结构的相关性表现为总氮、总磷和叶绿素浓度与建设用地和耕地占比呈正相关,与林地和水域占比呈负相关;不同季节土地利用结构对水环境质量影响也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公园 水环境质量 土地利用结构 江苏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国家湿地公园价值溢出时序演变和内部分异 被引量:1
8
作者 周逸帆 朱颖 +1 位作者 冯育青 钱达 《中国城市林业》 2020年第3期51-57,共7页
探明湿地公园价值溢出及其效率的时序演变和内部分异特征,准确把握影响湿地公园建设的关键因素,对确定湿地公园发展方向、提高湿地公园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法、DEA模型... 探明湿地公园价值溢出及其效率的时序演变和内部分异特征,准确把握影响湿地公园建设的关键因素,对确定湿地公园发展方向、提高湿地公园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法、DEA模型、逐步回归模型等方法对湿地公园2011—2018年价值溢出及其效率进行时序演变、内部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时序演变看,在价值溢出方面,生态价值溢出发展平稳,经济价值溢出由快速增长变为负增长,社会价值溢出增速由快转慢;在价值溢出效率方面,生态价值溢出效率由波动上升变为快速下降,经济价值溢出效率缓慢波动上升,社会价值溢出效率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从内部分异看,在价值溢出方面一直呈社会>生态>经济的态势,在不同时期增速略有不同;而价值溢出效率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变化规律。娱乐休闲收益、间接经济收益、景观改造和净化环境是影响太湖国家湿地公园价值溢出的关键因素;生态维护、管理费用、设施费用和广告宣传费用的冗余是限制太湖国家湿地公园价值溢出效率的主要因素。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加强生态管护技术输入、提升经济管理和设施成本利用效率及增强科普科研建设的策略期望有助于促进湿地公园价值溢出及其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公园 价值溢出 价值溢出效率 时序演变 内部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湖造田不同利用类型下土壤微生物量碳的特征 被引量:3
9
作者 黄亮亮 阮宏华 +2 位作者 王莹 冯育青 齐艳 《林业科技开发》 2010年第4期64-67,共4页
对围湖造田形成的肖甸湖森林公园内的香樟林、毛竹林、水杉林和农田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微生物熵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围湖造田后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因子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微生物熵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农... 对围湖造田形成的肖甸湖森林公园内的香樟林、毛竹林、水杉林和农田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微生物熵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围湖造田后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因子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微生物熵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农田的MBC和qMB显著大于香樟林、毛竹林和水杉林的,水杉林的MBC显著小于毛竹林和香樟林的(p<0.05);MBC与pH、全钾及土壤呼吸速率显著相关;qMB与土壤湿度、总有机碳、全氮、全钾、碳氮比、pH、体积质量、土壤呼吸速率有显著相关关系。围湖造田后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将影响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湖造田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 微生物生物量碳 微生物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沉水植物附生藻类群落对水盾草入侵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宏 周婷婷 +2 位作者 李欣 阮宏华 谢冬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80-1887,共8页
为探究冬季乡土沉水植物表面附生藻类群落对水盾草的入侵是否存在抵抗力,在冬季采用透析袋对接种有来自乡土种、入侵种沉水植物及二者混合的附生藻类群落的水盾草断枝进行为期4周的培养,收获后分析不同附生藻类群落对水盾草附生藻类群... 为探究冬季乡土沉水植物表面附生藻类群落对水盾草的入侵是否存在抵抗力,在冬季采用透析袋对接种有来自乡土种、入侵种沉水植物及二者混合的附生藻类群落的水盾草断枝进行为期4周的培养,收获后分析不同附生藻类群落对水盾草附生藻类群落密度、组成情况和生长、拓殖再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水盾草的附生藻类群落密度与组成有显著区别。入侵沉水植物附生藻类群落处理组中的水盾草断枝生长速率与再生拓殖能力均高于乡土和混合附生藻类群落处理;相较于水盾草表面原生附生藻类群落,乡土附生藻类群落短期内可显著抑制水盾草的生长和拓殖,表现出抵抗作用。但在冬季,随着太湖中乡土沉水植物相继死亡,其附生藻类群落随之消亡,无法继续抵抗水盾草的入侵。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水盾草在冬季太湖入侵并形成单一优势群落的原因,为沉水植物生物入侵的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附生藻类群落 生物抵抗力 生物入侵 水盾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