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州市工业用地地表径流污染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田永静 李田 +1 位作者 叶公建 汤小燕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9-42,共4页
对苏州新区枫桥工业园湘江路段的10场有效降雨事件的地表径流污染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地表径流水质参数COD、SS、NH3-N、TN、TP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在95%置信水平下,SS与COD、TP、TN之间存在线性相关性(R=0.45~0.72)。统计了污... 对苏州新区枫桥工业园湘江路段的10场有效降雨事件的地表径流污染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地表径流水质参数COD、SS、NH3-N、TN、TP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在95%置信水平下,SS与COD、TP、TN之间存在线性相关性(R=0.45~0.72)。统计了污染物事件平均浓度(EMC),COD、SS、NH3-N、TN、TP的EMC中值分别为213、491、2.65、5.19、1.07mg/L,相对应的单位面积污染物负荷分别为1898、4375、24、46、10kg/(hm2.a)。与韩国Chongju工业区和上海市相比,SS负荷高是苏州新区枫桥工业园地表径流水质的主要特点,削减SS负荷对控制其非点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地表径流 事件平均浓度 污染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LDO-L-Cys对水中Hg(Ⅱ)的去除
2
作者 徐胡娟 马楫 +5 位作者 林振锋 盛铭军 朱国营 王红专 王晓梁 郭永福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7-134,共8页
为提高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LDH)对水中Hg(Ⅱ)的吸附效果,利用水热法合成了MgAl-LDOL-Cys复合吸附剂。利用SEM、FTIR、XPS、Zeta电位等对复合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其对水溶液中Hg(Ⅱ)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煅烧后的层状双金属... 为提高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LDH)对水中Hg(Ⅱ)的吸附效果,利用水热法合成了MgAl-LDOL-Cys复合吸附剂。利用SEM、FTIR、XPS、Zeta电位等对复合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其对水溶液中Hg(Ⅱ)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煅烧后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LDO)被L-半胱氨酸(L-Cys)包裹,L-Cys分子通过与MgAl-LDO表面氧化物基团或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实现稳定插层。MgAl-LDO-L-Cys对Hg(Ⅱ)的吸附行为遵循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在25℃下Hg(Ⅱ)的理论最大吸附量为397.92 mg/g,且该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的吸热过程。MgAl-LDO-L-Cys在10次循环使用后,对Hg(Ⅱ)的吸附量依然可达到初始吸附量的71.9%,且在其他离子的存在下,MgAl-LDO-L-Cys对Hg(Ⅱ)依然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MgAl-LDO-L-Cys主要通过巯基、羟基、氨基和羧基等基团与Hg(Ⅱ)发生络合作用去除水中的Hg(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L-半胱氨酸 Hg(Ⅱ)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的微生物腐蚀 被引量:19
3
作者 韩静云 戴超 +1 位作者 郜志海 陈忠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42-44,共3页
混凝土的微生物腐蚀是一门新学科,它涉及到生物科学、化学、材料科学、水处理科学以及结构工程学等多个领域,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叙述了混凝土受微生物腐蚀的原因、腐蚀过程和结果。该领域在我国尚处于研究起步阶段,需多方配合进一步探... 混凝土的微生物腐蚀是一门新学科,它涉及到生物科学、化学、材料科学、水处理科学以及结构工程学等多个领域,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叙述了混凝土受微生物腐蚀的原因、腐蚀过程和结果。该领域在我国尚处于研究起步阶段,需多方配合进一步探明混凝土的微生物腐蚀机理,预测在此环境下混凝土的寿命,提出防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腐蚀 混凝土 耐久性 硫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厌氧氨氧化技术处理市政污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星星 王昕竹 +5 位作者 印雯 陈亚 徐乐中 盛铭军 郭永福 吴鹏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共7页
市政污水具有氨氮浓度低、有机碳源含量低、微生物数量大等特点,而传统的生物脱氮工艺很难在低碳源情况下高效脱氮。厌氧氨氧化(Anammox)工艺具有无需外加有机碳源、氨氮降解途径短、节省基建费用、氨氮去除率高等优点,成为新一轮市政... 市政污水具有氨氮浓度低、有机碳源含量低、微生物数量大等特点,而传统的生物脱氮工艺很难在低碳源情况下高效脱氮。厌氧氨氧化(Anammox)工艺具有无需外加有机碳源、氨氮降解途径短、节省基建费用、氨氮去除率高等优点,成为新一轮市政污水处理工艺革新的焦点。对国内外利用Anammox处理市政污水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总结,以期为Anammox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污水 厌氧氨氧化 生物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Ⅳ类”标准下城镇污水厂提标改造的难点与举措 被引量:32
5
作者 杨晨宵 盛铭军 +2 位作者 黄继会 林振锋 郭永福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21,共7页
近年来我国诸多地区的污水厂迎来了以“准Ⅳ类”为排放标准的新一轮提标改造任务。从新标准的变化入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了在各种因素制约下提标改造中的困难所在,建议以提高进水浓度为目的的源头控制、以优化内部碳源分配利用为... 近年来我国诸多地区的污水厂迎来了以“准Ⅳ类”为排放标准的新一轮提标改造任务。从新标准的变化入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了在各种因素制约下提标改造中的困难所在,建议以提高进水浓度为目的的源头控制、以优化内部碳源分配利用为核心的工艺改造,以及以强化污泥和深度处理并举的生物脱氮等措施,以期为新一轮的提标改造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Ⅳ类”标准 提标改造 生物脱氮 污水处理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型异质结In_(2)O_(3)/CdS的合成及光降解抗生素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潘紫薇 顾心童 +5 位作者 张雪莹 盛铭军 吴小敏 黄继会 王伟 郭永福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2-97,共6页
为了拓展对可见光的吸收范围、抑制光生载流子的复合,并增强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通过将CdS原位生长于In_(2)O_(3)表面的方法制备出In_(2)O_(3)/CdS催化剂。结果表明:在可见光照射60 min后,In_(2)O_(3)/CdS异质结对盐酸强力霉素的去除效... 为了拓展对可见光的吸收范围、抑制光生载流子的复合,并增强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通过将CdS原位生长于In_(2)O_(3)表面的方法制备出In_(2)O_(3)/CdS催化剂。结果表明:在可见光照射60 min后,In_(2)O_(3)/CdS异质结对盐酸强力霉素的去除效率达84.0%,远高于In_(2)O_(3)和CdS单体的降解效率,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In_(2)O_(3)/CdS对盐酸强力霉素的降解速率常数为0.028 min^(-1),分别为In_(2)O_(3)和CdS单体的13.7倍和1.5倍。自由基捕获实验表明:·O^(-)_(2)和·OH是主要的活性基团,光催化性能的提高主要得益于Z型异质结的形成,有效加速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转移和分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_(2)O_(3)/CdS Z型异质结 光催化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聚离子液体共混膜的优化制备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林彬 吴逸 +3 位作者 沈舒苏 郭永福 盛铭军 白仁碧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34,共4页
研究制备了由聚离子液体(PIL)改性的聚偏氟乙烯(PVDF)共混膜,探讨了凝固浴组成的变化对PVDF共混膜的影响。通过FTIR、XPS、SEM分析了膜表面的组成及膜孔结构;通过水接触角和机械强度测试分析了膜的性能,并研究了膜对橙黄Ⅳ的吸附容量。... 研究制备了由聚离子液体(PIL)改性的聚偏氟乙烯(PVDF)共混膜,探讨了凝固浴组成的变化对PVDF共混膜的影响。通过FTIR、XPS、SEM分析了膜表面的组成及膜孔结构;通过水接触角和机械强度测试分析了膜的性能,并研究了膜对橙黄Ⅳ的吸附容量。实验表明:随着凝固浴中DMF含量的增加,膜的水接触角从77.79°减小到51.94°,亲水性显著增强,膜对橙黄Ⅳ的吸附容量从7.7 mg/g增加到16.1 mg/g,实现对PVDF膜的优化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聚离子液体 改性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