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苏州市吴江区小麦绿色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
2
1
作者
查金芳
吴福观
《南方农业》
2022年第19期35-37,43,共4页
苏州市吴江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冬小麦生长。扬麦23、镇麦10号等高产品种均适宜在吴江区种植。小麦穗期,白粉病、赤霉病及蚜虫等病虫害频发,可采取病害、虫害同时防控的手段,同时提前在麦田内投...
苏州市吴江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冬小麦生长。扬麦23、镇麦10号等高产品种均适宜在吴江区种植。小麦穗期,白粉病、赤霉病及蚜虫等病虫害频发,可采取病害、虫害同时防控的手段,同时提前在麦田内投放蚜虫蜂等蚜虫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尽量选择在晴朗无雨的天气进行施药,以保证药效和减少施用次数。小麦灌浆期,在白粉病、叶枯病、蚜虫等病虫害混合发生区域,可采用杀虫剂与杀菌剂混合药剂进行防治。对长势不佳的小麦,可另外补充150 g磷酸二氢钾兑水50 kg喷施处理,这样既可防治病虫害,又可提高小麦抗病虫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绿色栽培
高产栽培技术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江区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要点与推广策略探讨
被引量:
2
2
作者
查金芳
周君
《南方农业》
2022年第16期42-44,共3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有效应用是推进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向现代化、绿色化、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此,以吴江区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应用现状为基础...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有效应用是推进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向现代化、绿色化、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此,以吴江区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应用现状为基础,分析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要点,提出改良推广方式、加强技术指导、优化施肥结构、强化示范推广、加强数据整合及集成农艺技术等推广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深施肥技术
水稻种植
技术推广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晚播对苏州南部地区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2
3
作者
沈婷
尤希宇
+2 位作者
王雪萍
沈海根
沈新平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20期1-4,14,共5页
为探究晚播对不同小麦品种生育期、茎蘖动态、抗逆性表现、穗部性状及产量等因素的影响,选用扬麦16号、扬麦23、宁麦19、镇麦12号作为参试品种,在12月1日、12月10日2个播期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晚播情况下,4个参试小麦品种的生育进...
为探究晚播对不同小麦品种生育期、茎蘖动态、抗逆性表现、穗部性状及产量等因素的影响,选用扬麦16号、扬麦23、宁麦19、镇麦12号作为参试品种,在12月1日、12月10日2个播期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晚播情况下,4个参试小麦品种的生育进程差异不大;但播期延迟后,千粒重指标上,除扬麦23受影响较小外,其他3个品种下降明显;从产量表现来看,扬麦23受晚播影响不大,宁麦19、扬麦16号、镇麦12号受晚播影响产量显著下降,但扬麦16号在晚播情况下实收产量仍尚可。总体而言,扬麦23、扬麦16号耐迟播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晚播
产量
苏州南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江发展弱筋小麦的优势和对策
4
作者
黄海
孙悦
张晨旭
《现代农业研究》
2021年第7期112-114,共3页
吴江由于气候、土壤、区位等特点,比较适宜发展弱筋小麦。本文通过简述吴江发展弱筋小麦的有利条件与存在问题,探讨今后吴江发展弱筋小麦产业的相关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吴江
弱筋小麦
条件
问题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条件下不同用肥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4
5
作者
严凯
吴正贵
+4 位作者
蔡林运
周培南
邱枫
盛雪雯
林忠成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11期62-64,69,共4页
为了探究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条件下太湖稻区最佳的施肥量,本研究以南粳46为材料,设置4个肥料用量处理,分别是农民习惯施肥亩施纯氮20.0 kg和机插缓混一次施肥亩施纯氮18.0 kg、16.5 kg、15.0 kg 3个施肥量处理,研究分析了不同用肥量对水...
为了探究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条件下太湖稻区最佳的施肥量,本研究以南粳46为材料,设置4个肥料用量处理,分别是农民习惯施肥亩施纯氮20.0 kg和机插缓混一次施肥亩施纯氮18.0 kg、16.5 kg、15.0 kg 3个施肥量处理,研究分析了不同用肥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习惯施肥,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随着肥料量的增加,水稻产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亩施含纯氮16.5 kg的缓混肥可以在保障稻米品质的同时获得最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缓混肥
一次施肥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州市吴江区小麦绿色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
2
1
作者
查金芳
吴福观
机构
苏州市
吴江区
同里镇农村工作办公室
苏州市吴江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推广研究院
出处
《南方农业》
2022年第19期35-37,43,共4页
文摘
苏州市吴江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冬小麦生长。扬麦23、镇麦10号等高产品种均适宜在吴江区种植。小麦穗期,白粉病、赤霉病及蚜虫等病虫害频发,可采取病害、虫害同时防控的手段,同时提前在麦田内投放蚜虫蜂等蚜虫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尽量选择在晴朗无雨的天气进行施药,以保证药效和减少施用次数。小麦灌浆期,在白粉病、叶枯病、蚜虫等病虫害混合发生区域,可采用杀虫剂与杀菌剂混合药剂进行防治。对长势不佳的小麦,可另外补充150 g磷酸二氢钾兑水50 kg喷施处理,这样既可防治病虫害,又可提高小麦抗病虫害能力。
关键词
小麦
绿色栽培
高产栽培技术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435.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江区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要点与推广策略探讨
被引量:
2
2
作者
查金芳
周君
机构
苏州市
吴江区
同里镇农村工作办公室
苏州市吴江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出处
《南方农业》
2022年第16期42-44,共3页
文摘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有效应用是推进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向现代化、绿色化、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此,以吴江区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应用现状为基础,分析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要点,提出改良推广方式、加强技术指导、优化施肥结构、强化示范推广、加强数据整合及集成农艺技术等推广策略。
关键词
侧深施肥技术
水稻种植
技术推广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播对苏州南部地区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2
3
作者
沈婷
尤希宇
王雪萍
沈海根
沈新平
机构
扬州大学农学院
苏州市吴江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20期1-4,14,共5页
文摘
为探究晚播对不同小麦品种生育期、茎蘖动态、抗逆性表现、穗部性状及产量等因素的影响,选用扬麦16号、扬麦23、宁麦19、镇麦12号作为参试品种,在12月1日、12月10日2个播期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晚播情况下,4个参试小麦品种的生育进程差异不大;但播期延迟后,千粒重指标上,除扬麦23受影响较小外,其他3个品种下降明显;从产量表现来看,扬麦23受晚播影响不大,宁麦19、扬麦16号、镇麦12号受晚播影响产量显著下降,但扬麦16号在晚播情况下实收产量仍尚可。总体而言,扬麦23、扬麦16号耐迟播性较好。
关键词
小麦
晚播
产量
苏州南部地区
分类号
S51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江发展弱筋小麦的优势和对策
4
作者
黄海
孙悦
张晨旭
机构
江苏省
苏州市吴江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出处
《现代农业研究》
2021年第7期112-114,共3页
文摘
吴江由于气候、土壤、区位等特点,比较适宜发展弱筋小麦。本文通过简述吴江发展弱筋小麦的有利条件与存在问题,探讨今后吴江发展弱筋小麦产业的相关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吴江
弱筋小麦
条件
问题
发展对策
Keywords
Wujiang
weak-gluten wheat
conditions
problem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分类号
S512.19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条件下不同用肥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4
5
作者
严凯
吴正贵
蔡林运
周培南
邱枫
盛雪雯
林忠成
机构
苏州市
农业
技术
推广
中心
苏州市吴江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11期62-64,69,共4页
基金
国家农业重大协同推广计划“优质稻米产业化开发”(2021-ZYXT-04)。
文摘
为了探究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条件下太湖稻区最佳的施肥量,本研究以南粳46为材料,设置4个肥料用量处理,分别是农民习惯施肥亩施纯氮20.0 kg和机插缓混一次施肥亩施纯氮18.0 kg、16.5 kg、15.0 kg 3个施肥量处理,研究分析了不同用肥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习惯施肥,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随着肥料量的增加,水稻产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亩施含纯氮16.5 kg的缓混肥可以在保障稻米品质的同时获得最高产量。
关键词
水稻
缓混肥
一次施肥
产量
品质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苏州市吴江区小麦绿色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查金芳
吴福观
《南方农业》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吴江区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要点与推广策略探讨
查金芳
周君
《南方农业》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晚播对苏州南部地区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沈婷
尤希宇
王雪萍
沈海根
沈新平
《现代农业科技》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吴江发展弱筋小麦的优势和对策
黄海
孙悦
张晨旭
《现代农业研究》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条件下不同用肥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严凯
吴正贵
蔡林运
周培南
邱枫
盛雪雯
林忠成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