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香粳1813特征特性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1
作者 亓春杰 仲开泰 +3 位作者 沈敏东 顾蕴倩 韩雪梅 朱正斌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207-209,214,共4页
常香粳1813是由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在2017年育成的优质早熟晚粳软香米新品种,高产优质食味佳,在苏南及沿江地区应用前景广阔。本研究以常香粳1813在苏州市吴中区2020—2022年度示范表现为依据,评价了其产量、生育期、品种特性、抗病... 常香粳1813是由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在2017年育成的优质早熟晚粳软香米新品种,高产优质食味佳,在苏南及沿江地区应用前景广阔。本研究以常香粳1813在苏州市吴中区2020—2022年度示范表现为依据,评价了其产量、生育期、品种特性、抗病性及稻米品质等主要特征特性,并提出了地域性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常香粳1813在吴中区乃至审定范围内同一生态区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香粳1813 特征特性 优质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筋小麦镇麦18的特征特性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2
作者 亓春杰 仲开泰 +3 位作者 李文龙 季远 张改霞 杨秋平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3期203-206,共4页
镇麦18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繁育,并于202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优质强筋、中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2021—2023年度在苏州市吴中区连续2年开展的示范试验中,镇麦18生育期适中、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抗倒... 镇麦18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繁育,并于202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优质强筋、中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2021—2023年度在苏州市吴中区连续2年开展的示范试验中,镇麦18生育期适中、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抗倒性好、综合表现优异。根据试验结果和种植表现,提出了因地因种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镇麦18在相同生态区域的品种筛选、推广应用、品种布局谋划、种业政策实施等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筋小麦 镇麦18 特征特性 产量 栽培技术 江苏苏州 吴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粳5055水稻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吴俊磊 施露青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3期34-35,共2页
从农艺性状、产量、抗性、米质、适宜种植区域等方面介绍了南粳5055的特征特性,并从选地整地、播种育秧、移栽、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水稻 南粳5055 特征特性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配方肥对不同肥力稻田生产效应的影响
4
作者 姜光明 杨秋平 +3 位作者 沈徐 许俊伟 亓春杰 谢子颖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2期26-29,共4页
有机无机配方肥已作为农田面源污染防控中的“源头减量”措施应用于太湖流域水稻生产,但其对当地不同肥力稻田的生产效应还未明确。试验选择太湖流域典型高肥力与中肥力稻田,以常规无机配方肥(常规配方肥)与有机无机配方肥(优化配方肥)... 有机无机配方肥已作为农田面源污染防控中的“源头减量”措施应用于太湖流域水稻生产,但其对当地不同肥力稻田的生产效应还未明确。试验选择太湖流域典型高肥力与中肥力稻田,以常规无机配方肥(常规配方肥)与有机无机配方肥(优化配方肥)为供试肥料,研究配方肥养分比例及施用方式对不同肥力稻田生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横泾试验点常规配方肥与优化配方肥处理水稻产量分别为9 889.5、9 492.0 kg/hm^(2),湖嘉试验点水稻产量则分别为10 035.0、8 320.5 kg/hm^(2);与常规配方肥处理相比,优化配方肥处理显著降低了湖嘉试验点水稻产量,减产幅度达17.1%,主要表现为水稻有效穗数与穗总粒数显著降低;优化配方肥处理未对横泾试验点水稻产量产生显著影响。有机无机配方肥在高肥力土壤应用时可维持水稻产量,而在中肥力土壤应用时存在水稻减产风险,建议按照稻田地力条件因地制宜制订水稻生产优化施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配方肥 水稻 产量 产量构成 生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