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项球类运动改善小学低年级学生动态视敏度的效果 被引量:19
1
作者 金刚 陈健 +4 位作者 陈钢 谈强 周晟 潘景玲 蔡赓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79-1282,共4页
目的观察足球、羽毛球和乒乓球三项球类运动对小学1~3年级学生动态视敏度的影响。方法 2019年2月至6月,选择4所小学1~3年级7~9岁学生123名,分为对照组(n=32)、羽毛球组(n=33)、乒乓球组(n=30)和足球组(n=28),各实验组参加相应球类训练16... 目的观察足球、羽毛球和乒乓球三项球类运动对小学1~3年级学生动态视敏度的影响。方法 2019年2月至6月,选择4所小学1~3年级7~9岁学生123名,分为对照组(n=32)、羽毛球组(n=33)、乒乓球组(n=30)和足球组(n=28),各实验组参加相应球类训练16周,对照组无相关干预。训练前后进行动态视敏度测量。结果各实验组的动态视敏度均较训练前提高(t> 2.196, P <0.05),对照组无显著性变化(t=1.570, P> 0.05)。动态视敏度提高百分比依次为:足球(26.82%)、羽毛球(25.44%)、乒乓球(19.21%)。结论球类运动对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动态视敏度有积极作用;大球类运动效果可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类运动 小学 儿童 动态视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体育活动学龄儿童视功能的年龄与性别差异 被引量:6
2
作者 周晟 陈健 +4 位作者 张健 谈强 陈钢 潘景玲 蔡赓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55-1259,共5页
目的分析参与体育活动儿童青少年年龄、性别与动态视敏度、静态视敏度的关系。方法 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方便抽取学龄儿童1465例参与静态视敏度和动态视敏度测量。结果 6~9岁儿童动态视敏度随年龄增长而升高,11~14岁随年龄增长呈下降... 目的分析参与体育活动儿童青少年年龄、性别与动态视敏度、静态视敏度的关系。方法 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方便抽取学龄儿童1465例参与静态视敏度和动态视敏度测量。结果 6~9岁儿童动态视敏度随年龄增长而升高,11~14岁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男生动态视敏度显著高于女生(t=5.147, P <0.001)。6~8岁儿童静态视敏度随年龄增长而下降,8~11岁呈波动式变化,11~14岁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女生下降幅度较大。男生静态视敏度显著高于女生(t=3.692, P <0.001)。6~8岁儿童近视百分比随年龄增长而上升,8~11岁波动较大,11~14岁近视百分比大幅上升。年龄与动态视敏度低度正相关(r=0.046, P <0.05),与静态视敏度中度负相关(r=-0.364, P <0.05),动态视敏度与静态视敏度呈中度正相关(r=0.409, P <0.05)。路径分析显示,年龄、性别不同程度直接或间接影响动态视敏度、右眼视力、左眼视力和静态视敏度。结论男生视力总体优于女生;年龄与动态视敏度呈正相关。应根据年龄和性别发展差异,特别是视功能发展的敏感期,设计不同的体育锻炼方法,以提升体育锻炼改善青少年视功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儿童 动态视敏度 静态视敏度 年龄 性别 体育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