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州市晚粳型水稻新品种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徐祥根 朱正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2期5255-5256,5282,共3页
[目的]筛选适宜苏州地区种植的晚粳型水稻(Oryza sativa L.)新品种。[方法]对5个常规粳稻和2个杂交粳稻新品种进行随机区组试验,综合鉴定各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米质等。[结果]参加试验的品种中,苏10-100的生育期较迟,达到172 d,... [目的]筛选适宜苏州地区种植的晚粳型水稻(Oryza sativa L.)新品种。[方法]对5个常规粳稻和2个杂交粳稻新品种进行随机区组试验,综合鉴定各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米质等。[结果]参加试验的品种中,苏10-100的生育期较迟,达到172 d,不适合当地种植。嘉47尽管产量水平较高,但条纹叶枯病较重,推广种植风险较大。通粳981植株偏高,且产量水平较低。常粳11-5与常优09-3产量中等,外观米质一般,可继续鉴定比较一年。E282和武运粳29号的综合性状较优,生育期适宜,产量分列第1和3位,增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E282株高适中,茎秆粗壮,抗倒性强,抗病性较强,穗型大,外观米质较优;武运粳29号种植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氮肥施用,增施磷钾肥,减小倒伏风险。[结论]武运粳29号和E282综合性状优良,丰产性好,适应性强,较适合在苏州地区进行更大面积推广示范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新品种 综合评价 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植物源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形成及养分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韩雪梅 许俊伟 +3 位作者 杨秋平 马俞 戴华军 徐红艳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798-803,共6页
为促进稻田化肥减量,根据太湖地区有机物料资源的特征,选取本地区典型地力田块,开展植物源有机肥在稻田生产应用效应的研究。以当地常规施肥措施(有机无机复混肥追施配方肥)为对照,比较相同施氮量条件下植物源有机肥(菜籽饼与豆粕源有机... 为促进稻田化肥减量,根据太湖地区有机物料资源的特征,选取本地区典型地力田块,开展植物源有机肥在稻田生产应用效应的研究。以当地常规施肥措施(有机无机复混肥追施配方肥)为对照,比较相同施氮量条件下植物源有机肥(菜籽饼与豆粕源有机肥)施用对水稻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干物质形成与积累量、养分吸收与利用效率以及土壤养分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当地常规施肥措施,植物源有机肥施用下水稻产量显著增加11.2%,结实率显著增加5.9百分点。植物源有机肥施用下水稻干物质质量较当地常规施肥措施呈明显增加的趋势,至成熟期显著增加7.5%。与当地常规施肥措施相比,植物源有机肥施用条件下的水稻吸氮总量和氮素收获指数无明显变化,但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显著增加6.0%;水稻吸磷总量降低4.8%,磷素籽粒生产效率和磷素收获指数显著增加8.5%和6.7百分点;水稻吸钾总量增加18.2%,钾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收获指数降低11.3%和2.4百分点。由此可见,与当地常规施肥措施相比,稻田中植物源有机肥施用具有更好的稳产性、养分均衡性,养分利用效率较高,在中等地力及以上的稻田环境下施用植物源有机肥优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有机肥 水稻 产量 养分 吸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山碧螺春茶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旭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4期271-271,275,共2页
洞庭山碧螺春茶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本文阐述了洞庭山碧螺春茶的优势,分析了洞庭山碧螺春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洞庭山碧螺春茶产业化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洞庭山碧螺春茶 优势 产业化发展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