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边界层参数化方案以及近地层方案对苏州东山冬季近地层气象要素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贾文星 姜海梅 +2 位作者 袁伟红 曹乐 王成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32-43,共12页
运用WRF3.9模式并选取四种常用的边界层参数化方案(YSU、ACM2、MYJ和BL)和两种近地层方案(Eta和MM5)模拟了2015年1月16~25日苏州东山的近地层气象要素,并与东山气象站观测实验数据进行对比,评估了四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近地层气象要素... 运用WRF3.9模式并选取四种常用的边界层参数化方案(YSU、ACM2、MYJ和BL)和两种近地层方案(Eta和MM5)模拟了2015年1月16~25日苏州东山的近地层气象要素,并与东山气象站观测实验数据进行对比,评估了四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近地层气象要素的模拟能力。同时设置了边界层参数化方案与近地层方案耦合的敏感性试验,分析两类方案的耦合对近地层气象要素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白天四种边界层方案对2m温度的模拟差异较小,两种近地层方案的模拟结果有差异,对流混合较弱时Eta方案模拟较好,对流混合较强时MM5方案较好;夜间四种边界层方案和近地层方案均有影响,但是整个观测期间四种方案的模拟结果统计量差异较小;②无论白天还是夜间,四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模拟的2m相对湿度均高于观测值,BL方案的模拟效果最佳,MYJ方案的模拟偏差最大;③无论白天还是夜间,四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10m风速的模拟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高估,MYJ方案的模拟效果最好,四种方案对风向的模拟均优于对风速的模拟,白天的模拟效果整体优于夜间;④选择不同的近地层方案对风速和风向的模拟结果没有明显影响,对2m气温模拟结果的影响小于对2m相对湿度模拟结果的影响,BL边界层方案与MM5近地层方案耦合对近地层气象要素2m气温和2m相对湿度的模拟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模式 边界层参数化方案 近地层方案 近地层气象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郊区草地夏季能量收支平衡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小华 高志球 +4 位作者 宋玉芝 王琳琳 陈梁 顾荆奕 陈洪良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27-835,共9页
北京郊区地表能量分配可能影响北京地区的天气和气候。为了进一步检验陆面过程模式对北京郊区具有代表性的稀疏草地地表能量分配的模拟能力,利用原版和改进版简化生物圈模式(Si B2,Simple Biosphere Model 2)模拟了2010年7月22日—8月5... 北京郊区地表能量分配可能影响北京地区的天气和气候。为了进一步检验陆面过程模式对北京郊区具有代表性的稀疏草地地表能量分配的模拟能力,利用原版和改进版简化生物圈模式(Si B2,Simple Biosphere Model 2)模拟了2010年7月22日—8月5日期间北京郊区阳坊镇坦克打靶场草地的辐射平衡、能量收支以及地表热通量。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际测量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原版Si B2低估净辐射11.32%,改进版Si B2则低估净辐射5.81%,主要原因是改进版Si B2更新了土壤热传导率计算方法,从而提高了土壤温度(包括地表温度)模拟结果的精度,进而改善了地表向上的长波辐射模拟结果的准确性;2)改进版Si B2同时改善了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模拟结果,但是原版Si B2和改进版Si B2均低估了土壤热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B2 能量平衡 净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森林机器算法在江苏省小麦赤霉病病穗率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徐敏 徐经纬 +3 位作者 谢志清 高苹 李亚春 缪璟秋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3-153,共11页
基于2002-2018年江苏省13个市的小麦赤霉病病穗率资料与生育期观测资料、相应时段内的逐日气象数据,应用随机森林机器学习算法,分生育期、分区域定量评估影响病穗率的主要气象因子特征变量和贡献率,按不同起报时间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验... 基于2002-2018年江苏省13个市的小麦赤霉病病穗率资料与生育期观测资料、相应时段内的逐日气象数据,应用随机森林机器学习算法,分生育期、分区域定量评估影响病穗率的主要气象因子特征变量和贡献率,按不同起报时间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各生育期重要特征变量贡献率的排序为:抽穗扬花期>拔节期>越冬期.抽穗扬花期湿度、连续≥3 d的雨日和日照对赤霉病起主导作用,拔节期日照、降雨量、湿度和雨日与越冬期气温和降雪对赤霉病均具有前期影响,甄别出的重要特征变量排序结果符合赤霉病菌发育、释放、侵染和流行规律;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建立的病穗率预测模型的精度与重要特征变量个数、赤霉病发生区域、Mtry参数设定、生育期有关;最早可在3月初进行预测,预测时效近3个月,起报时间越接近乳熟期,输入的重要特征变量越多,则病穗率预测准确率越高,病穗率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波动趋势完全一致,对赤霉病"中等"和"偏重"等级模拟效果好,表明随机森林算法在赤霉病预测中有较高的可靠性和业务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随机森林法 病穗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5~2010年南京市蒸发特征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陆华标 林伟 +1 位作者 陈彦 陈洪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17504-17506,17539,共4页
[目的]分析1985~2010年南京市蒸发量的变化特征。[方法]利用1985~2010年南京市E601B型蒸发器蒸发量资料,采用线性回归、趋势分析、距平分析等方法,对近26年南京市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1985~2010年... [目的]分析1985~2010年南京市蒸发量的变化特征。[方法]利用1985~2010年南京市E601B型蒸发器蒸发量资料,采用线性回归、趋势分析、距平分析等方法,对近26年南京市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1985~2010年南京市年、季蒸发量均存在上升趋势,其中春季蒸发量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其次为夏季和秋季,冬季蒸发量上升的趋势最不明显,年蒸发量的变化主要是由春夏季蒸发量的变化引起的;影响蒸发量变化的因子有气温、地面温度、日照时数、平均风速、相对湿度、气压、降水等,通过对影响因子与蒸发关系的相关分析表明,蒸发量与气温、平均风速、地面温度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降水量和气压呈负相关;其中与相对湿度、气温、气压和地面温度的相关性较好,与降水量、日照时数、风速相关性较小;蒸发是各种气象要素综合作用的效应,且蒸发量与相对湿度的相关性最好。[结论]该研究为水资源评价和气候变化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量 变化特征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雨对碧螺春茶叶生长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梁 金晓安 钱玥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4期193-193,共1页
通过模拟酸雨实验,研究酸雨胁迫(pH 2.5、3.0、3.5、4.0、4.5)对洞庭东西山碧螺春茶叶的生长发育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酸雨酸度的降低,洞庭东西山碧螺春茶叶发芽率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成苗光合作用能力在低pH值时很弱,pH值3.5以上后光... 通过模拟酸雨实验,研究酸雨胁迫(pH 2.5、3.0、3.5、4.0、4.5)对洞庭东西山碧螺春茶叶的生长发育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酸雨酸度的降低,洞庭东西山碧螺春茶叶发芽率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成苗光合作用能力在低pH值时很弱,pH值3.5以上后光合作用能力相当,并随胁迫时间增长逐渐减弱。茶苗生长能力也随酸雨酸度的降低,先升高再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螺春茶 酸雨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枇杷冻害调查及高质量发展策略
6
作者 王化坤 惠武彬 +4 位作者 陈洪良 尤伟忠 储春荣 黄颖宏 张彦苹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3期25-28,共4页
为全面掌握2024年江苏枇杷冻害情况,于3月中旬对徐州、宿迁、盐城、南通、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九市十七区进行了实地调研。结果表明,同一品种沿太湖产区冻害较沿江、沿海轻,冬季1月最低温度是北缘地区枇杷产业最主要的限制因子... 为全面掌握2024年江苏枇杷冻害情况,于3月中旬对徐州、宿迁、盐城、南通、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九市十七区进行了实地调研。结果表明,同一品种沿太湖产区冻害较沿江、沿海轻,冬季1月最低温度是北缘地区枇杷产业最主要的限制因子;同一地点山顶活果数低于山腰和山脚;设施大棚枇杷冻害明显轻于露地栽培;晚花品种相对抗寒;据此提出了江苏枇杷产业发展策略和产业扶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江苏 冻害调研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