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州市油菜毯状苗机械化生产技术初探 被引量:8
1
作者 吴玉珍 张建明 +1 位作者 谢巧泉 吴正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0期74-77,共4页
阐述了毯状苗机栽油菜有利于工厂化育苗,且具有早发优势强、根系发达、春发稳长、群体较优、个体健壮等主要特性;提出了选用高产抗倒优质品种、精细整地、适期移栽、合理群体、优化施肥、配套沟系、化控化除等高产栽培技术,为实现油菜... 阐述了毯状苗机栽油菜有利于工厂化育苗,且具有早发优势强、根系发达、春发稳长、群体较优、个体健壮等主要特性;提出了选用高产抗倒优质品种、精细整地、适期移栽、合理群体、优化施肥、配套沟系、化控化除等高产栽培技术,为实现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进行了探索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毯状苗 机械化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直播油菜机械化栽培技术 被引量:4
2
作者 吴玉珍 陈红艳 +1 位作者 顾明柯 顾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1期3205-3206,3227,共3页
在介绍直播油菜机械化生产特点基础上,从品种选择、适当早播、肥料运筹、病虫草防治和收获贮藏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直播油菜机械化栽培技术,为今后苏州市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种植油菜生产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油菜 直播 机械化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粮食单产提升路径探究与思考
3
作者 吴正贵 高源 +1 位作者 何丽华 严凯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9期16-20,共5页
通过对市、县(区)、镇(街道)、村四级粮食生产主管部门、技术服务部门及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的调查研究,分析了苏州市粮食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了粮食单产提升的可行性潜力,提出了以打造“吨粮田”为目标的粮食提单... 通过对市、县(区)、镇(街道)、村四级粮食生产主管部门、技术服务部门及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的调查研究,分析了苏州市粮食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了粮食单产提升的可行性潜力,提出了以打造“吨粮田”为目标的粮食提单产有效路径,为推动实施全市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单产提升 路径 思考 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油菜生产回顾与发展对策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吴玉珍 吴福观 王文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7期47-50,52,共5页
介绍了苏州市油菜面积、产量、品种、种植方式、栽培技术的发展;分析了油菜生产中存在的重视程度低、植油效益低等5大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财政扶持、增加补贴,强化培训、提高认识,加强交流、联合攻关,精细加工、品牌销售,拓宽产... 介绍了苏州市油菜面积、产量、品种、种植方式、栽培技术的发展;分析了油菜生产中存在的重视程度低、植油效益低等5大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财政扶持、增加补贴,强化培训、提高认识,加强交流、联合攻关,精细加工、品牌销售,拓宽产业空间、发挥花海作用5条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发展 对策 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优质稻米产业化开发的实践与对策措施 被引量:4
5
作者 吴正贵 邱枫 +2 位作者 蔡林运 郁寅良 谢巧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0期200-201,共2页
总结了近年来苏州市在优质稻米产业化技术开发、品种优化、装备提升、模式创新、品牌创建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当前存在生产规模小而散、开发主体多而杂、政策扶持不对称等制约因素,提出了苏州市优质稻米产业化开发的目标定位,以及... 总结了近年来苏州市在优质稻米产业化技术开发、品种优化、装备提升、模式创新、品牌创建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当前存在生产规模小而散、开发主体多而杂、政策扶持不对称等制约因素,提出了苏州市优质稻米产业化开发的目标定位,以及优化生产布局、构建营销模式、集聚品牌效应、加大政策扶持等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 优质稻米 产业化开发 实践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1
6
作者 严凯 吴正贵 +2 位作者 周培南 蔡林运 盛雪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3期254-256,共3页
稻米产业是苏州农业的优势产业,优质稻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苏州市优质稻米产业的优势基础和存在问题,提出基地建设、加工能力、品牌营销“三提升”发展建议,以期提... 稻米产业是苏州农业的优势产业,优质稻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苏州市优质稻米产业的优势基础和存在问题,提出基地建设、加工能力、品牌营销“三提升”发展建议,以期提高地产优质稻米的市场竞争力,促进苏州优质稻米产业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产业 品牌 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包权退出背景下的农用地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以苏州市虎丘区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杜景龙 朱进 +2 位作者 蒋澄刚 范奕星 陈伊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2期254-257,共4页
承包权退出背景下的农用地经营管理信息系统是苏州市虎丘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本系统采用开放的多层体系架构,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可视化技术,实现了全区土地信息管理、承包地经营权退出的流程管理... 承包权退出背景下的农用地经营管理信息系统是苏州市虎丘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本系统采用开放的多层体系架构,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可视化技术,实现了全区土地信息管理、承包地经营权退出的流程管理以及土地退出后的收益和再分配管理。本系统为虎丘区的农户、行政村(涉农社区)、镇政府、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提供了不同的业务需求,提高了虎丘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改革试点的工作效益,并为后续土地经营管理提供了业务管理和决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 承包权退出 经营管理系统 江苏苏州 虎丘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排水芹套养泥鳅高效生态种养新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潘复生 鲍忠洲 怀于生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3-95,共3页
浮排水芹套养泥鳅不仅省工省力,降低劳动强度,而且通过泥鳅排泄物补充水芹所需养分,既节约了肥料,又吸收了水中的氨氮和磷,减轻了对水质的污染,有效缓解了农业面污矛盾,每667 m^2产值逾4万元。
关键词 水芹 泥鳅 套养 排泄物 高效生态 氨氮 排种 软化栽培 养分 围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迟播迟栽油菜轻简栽培技术比较 被引量:5
9
作者 吴玉珍 张建明 +2 位作者 黎泉 谢巧泉 吴正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4期37-41,共5页
[目的]比较3种迟播迟栽油菜轻简栽培技术(毯苗机栽、机直播和免耕直播油菜技术)对迟播迟栽油菜产量结构和产量的影响。[方法]2015—2016年在苏州相城区望亭农业基地示范了毯苗机栽、机直播和免耕直播油菜技术。对12月20日、1月20日、2... [目的]比较3种迟播迟栽油菜轻简栽培技术(毯苗机栽、机直播和免耕直播油菜技术)对迟播迟栽油菜产量结构和产量的影响。[方法]2015—2016年在苏州相城区望亭农业基地示范了毯苗机栽、机直播和免耕直播油菜技术。对12月20日、1月20日、2月20日、3月20日的油菜苗情进行了对比,并比较了2015—2016年3种栽培方式的产量、产量结构。[结果]毯苗各苗情指标均好于机直播和免耕直播。2016年3种栽培方式比较结果显示,毯苗机栽比机直播和免耕直播油菜分别增产16.3%、187.1%。灾害年景毯苗机栽个体生长强于机直播和免耕直播油菜。[结论]要获得油菜高产必需建立适宜的基础群体,同时发挥个体的生产潜力。直播油菜个体生长量小,二次分枝少,需充分发挥主轴和一次分枝的生长优势。毯苗机栽产量结构协调,以一次分枝有效角果为主,需同时发挥主轴和二次分枝的生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轻简栽培技术 苗情比较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口蚕豆生产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潘复生 龚晓东 李菊芬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蚕豆 生产技术 品种选择 田块选择 播种方法 水肥管理 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地特色蔬菜苏芡-水芹优质高效接茬新技术 被引量:4
11
作者 潘复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5期8547-8548,8551,共3页
从茬口安排、产量及效益分析、芡实栽培技术要点和水芹栽培技术要点4个方面,探讨露地特色蔬菜苏芡-水芹优质高效接茬新技术.其规模化生产平均效益可达22.5万元/hm2以上,比传统芡实栽培增加纯效益7.5万~15.0万元/hm2,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关键词 芡实 水芹 优质高效接茬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口荠菜生产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强 郁寅良 +2 位作者 潘复生 陆增根 陈金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096-2096,共1页
从田块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总结了出口荠菜生产技术。
关键词 出口荠菜 生产技术 田块选择 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精确管理技术的实践与应用
13
作者 蔡林运 吴正贵 +4 位作者 盛雪雯 邱枫 徐建方 黄洁 周培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9期32-34,共3页
[目的]研究水稻精确管理技术。[方法]对基于决策系统的水稻精确管理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和应用。[结果]精确方案水稻茎蘖数在灌浆期前高于常规方案和农户方案,不同方案叶龄相差不大;精确方案水稻产量显著高于其他方案,平均产量达9.75 t/hm... [目的]研究水稻精确管理技术。[方法]对基于决策系统的水稻精确管理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和应用。[结果]精确方案水稻茎蘖数在灌浆期前高于常规方案和农户方案,不同方案叶龄相差不大;精确方案水稻产量显著高于其他方案,平均产量达9.75 t/hm^2,较常规方案和农户方案分别高0.28和0.82 t/hm^2,增幅分别为2.96%和9.19%;就产量结构而言,精确方案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总穗粒数(穗数×穗粒数)。[结论]水稻精确管理技术能够达到节本增效的基本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精确管理技术 示范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探索推行轮作休耕的经验与思考
14
作者 盛雪雯 吴正贵 +4 位作者 周培南 蔡林运 严凯 黄洁 陈昱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11期34-37,共4页
苏州地处太湖平原,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历来是水稻的优势产区,也是稻麦两熟制典型地区。然而随着粮食政策的不断扩大开放,长期形成的稻麦两熟种植制度及耕作方式使得“强稻不强、弱麦不弱”的局面难以打破,导致茬口矛盾突出、耕地承载负... 苏州地处太湖平原,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历来是水稻的优势产区,也是稻麦两熟制典型地区。然而随着粮食政策的不断扩大开放,长期形成的稻麦两熟种植制度及耕作方式使得“强稻不强、弱麦不弱”的局面难以打破,导致茬口矛盾突出、耕地承载负荷大、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愈发突出,严重制约了苏州现代农业的生态绿色及可持续发展。为此,苏州市较早探索推行耕地轮作休耕工作,并在首轮试行工作中总结形成了“整体推进、重点突出、补贴保底、双重监管、跟踪监测、技术示范、服务优化”为特色的“苏州模式”,为缓解生态环境压力、保护改善耕地质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休耕 耕地保护 生态环境 粮食生产 产业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深施对太湖地区稻田氨挥发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书伟 林静慧 +3 位作者 吴正贵 陈吉 潘云俊 盛雪雯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002-2012,共11页
NH_(3)挥发是稻田氮素损失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基肥期尿素氮肥深施、追肥期用缓释肥替代尿素和配施脲酶抑制剂对太湖地区水稻生长季NH_(3)挥发影响少有报道。为此,本研究共设置了7个原位试验处理:(1)空白处理,不施氮肥(CK);(2)当地常规... NH_(3)挥发是稻田氮素损失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基肥期尿素氮肥深施、追肥期用缓释肥替代尿素和配施脲酶抑制剂对太湖地区水稻生长季NH_(3)挥发影响少有报道。为此,本研究共设置了7个原位试验处理:(1)空白处理,不施氮肥(CK);(2)当地常规氮肥表施处理,施氮量300 kg∙hm−2(SN300);(3)减氮10%,氮肥表施处理,施氮量为270 kg∙hm^(−2)(SN270);(4)减氮10%+基肥氮深施+追肥表施尿素处理(DN270);(5)减氮10%+基肥氮深施+追肥表施尿素+脲酶抑制剂(DN270+UI);(6)减氮10%+基肥氮深施+追肥表施缓释肥(DN270+SR);(7)减氮10%+基肥深施+追肥表施缓释肥+脲酶抑制剂(DN270+SR+UI)。与常规尿素表施SN300处理NH_(3)累积排放量相比,采用基肥深施可降低78.2%~85.2%的基肥期NH_(3)排放量,基肥减氮深施且追肥期配施脲酶抑制剂(DN270+UI处理)可降低30.4%的分蘖肥期NH_(3)排放量和25.3%的穗肥期NH_(3)排放量,基肥减氮深施且水稻追肥期用缓释肥替代尿素(DN270+SR处理)可降低36.4%的分蘖肥期NH_(3)排放量和28.1%的穗肥期NH_(3)排放量。整个水稻生长季NH_(3)累积排放量大小为SN300>SN270>DN270>DN270+UI>DN270+SR>DN270+SR+UI,其中DN270+SR+UI处理下NH_(3)排放量最小,与SN300处理相比,可显著降低50.9%的NH_(3)累积排放量(P<0.05)。除CK外,各处理间水稻产量差异不显著,单位水稻产量NH_(3)排放强度以DN270+SR+UI处理下最小,与SN300处理相比,可显著降低52.5%单位水稻产量氨排放强度(P<0.05)。综合考虑经济生态环境效益,在南方典型稻田中采用基肥期尿素深施可有效地降低氨挥发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稻田氨减排模式,在追肥期用缓释肥替代尿素同时配施脲酶抑制剂可进一步提高NH_(3)减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NH3挥发 深施肥 脲酶抑制剂 缓释肥 NH_(3)排放强度 水稻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苋新品种苏苋2号的选育及栽培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建芳 张国芹 +4 位作者 牟建梅 徐瑶 张玉明 李军 何玲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5期42-43,65,共3页
苏苋2号是苏州市农业科学院于2015年从广东白苋农家品种中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质苋菜新品种。该品种参加了江苏省苋菜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综合表现突出。2015年底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鉴苋菜201502)。对苏苋... 苏苋2号是苏州市农业科学院于2015年从广东白苋农家品种中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质苋菜新品种。该品种参加了江苏省苋菜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综合表现突出。2015年底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鉴苋菜201502)。对苏苋2号的选育过程、选育结果、品种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以期获得大面积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苋菜 苏苋2号 品种选育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下游农区不同豆科绿肥作物生育进程·形态及产量性状比较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震 还静 +4 位作者 管永祥 吴桂成 吴正贵 刘芳 孙政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0期149-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豆科绿肥作物的生育进程、形态及产量优势。[方法]采用露天盆栽模式,对紫花苜蓿、金花菜、紫云英、光叶紫花苕子、毛苕子、红三叶、白三叶、绛三叶8种豆科绿肥作物的生育进程、形态及产量性状进行研究。[结果]野豌豆属绿... [目的]探讨不同豆科绿肥作物的生育进程、形态及产量优势。[方法]采用露天盆栽模式,对紫花苜蓿、金花菜、紫云英、光叶紫花苕子、毛苕子、红三叶、白三叶、绛三叶8种豆科绿肥作物的生育进程、形态及产量性状进行研究。[结果]野豌豆属绿肥作物生物量最高,然后依次是苜蓿属、三叶草属、黄芪属。野豌豆属中光叶紫花苕子比毛苕子生长优势大,生物量较高;三叶草属中红三叶出苗快,早发性最好,当年生长盛花期鲜草产量最高。苜蓿属中金花菜与紫花苜蓿相比,出苗与冬前生长较快,鲜草产量较高。8种绿肥作物的生育期在180~241 d,最长的是紫花苜蓿,最短的是紫云英。[结论]结合生物量指标与生育进程,长江下游农区绿肥作物品种配置应重点选择野豌豆属,搭配选择苜蓿属、三叶草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下游农区 豆科 绿肥作物 生育进程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肥用量对双低高油油菜苏油5号产量及分枝习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正贵 孙华 +2 位作者 张建栋 陈昱 许才康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期65-65,67,共2页
双低高油油菜苏油5号在不同氮肥水平条件下的产量及分枝习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宜密度(12万株/hm2)条件下,获得高产的最佳施氮水平为纯氮337.5 kg/hm2;不同施氮水平对每角粒数、千粒重无显著影响,但对单株有效角果数影响较大,以纯氮337.5... 双低高油油菜苏油5号在不同氮肥水平条件下的产量及分枝习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宜密度(12万株/hm2)条件下,获得高产的最佳施氮水平为纯氮337.5 kg/hm2;不同施氮水平对每角粒数、千粒重无显著影响,但对单株有效角果数影响较大,以纯氮337.5 kg/hm2施氮水平最高;氮肥用量增加对分枝数(特别是二次分枝)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过量施用氮肥对有效分枝数的形成作用减弱,以施纯氮337.5 kg/hm2水平下单株有效角果数最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油菜 苏油5号 产量 分枝习性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菜—普通白菜—芹菜—菜薹一年多熟高效栽培模式 被引量:6
19
作者 潘复生 彭顺和 席兰萍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7-100,共4页
根据苏州当地蔬菜生产和市民消费习惯,采用生菜—春、伏普通白菜(青菜)—早秋芹菜—秋菜薹一年多熟高效栽培模式,精选4个各具特色的绿叶菜品种,合理布局茬口,产品能在夏淡、国庆、元旦、春节上市,经济效益显著,每667 m2纯收益超过2万... 根据苏州当地蔬菜生产和市民消费习惯,采用生菜—春、伏普通白菜(青菜)—早秋芹菜—秋菜薹一年多熟高效栽培模式,精选4个各具特色的绿叶菜品种,合理布局茬口,产品能在夏淡、国庆、元旦、春节上市,经济效益显著,每667 m2纯收益超过2万元。生菜是欧美国家的大众蔬菜,因生食清脆爽口,烹调方法多样而倍受人们喜爱,近年在我国的栽培面积迅速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白菜 高效栽培模式 消费习惯 蔬菜生产 黄心芹 缓苗 烹调方法 定植期 栽培技术 绿叶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插水稻产量与产量相关性状及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正贵 蔡林运 +4 位作者 盛雪雯 邱枫 徐建方 黄洁 周培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2期21-23,26,共4页
[目的]探究水稻产量与其相关性状间的相关性。[目的]以有代表性的44块田作为样本点,采集影响水稻产量的有关性状,并分为产量相关性状组和农艺性状组,系统运用简单相关、复相关和典型相关分析等方法进行全面分析。[结果]产量与产量相关... [目的]探究水稻产量与其相关性状间的相关性。[目的]以有代表性的44块田作为样本点,采集影响水稻产量的有关性状,并分为产量相关性状组和农艺性状组,系统运用简单相关、复相关和典型相关分析等方法进行全面分析。[结果]产量与产量相关性状组之间存在极强的相关性,其中与穗数和穗粒数的相关性较强;产量与农艺性状组的相关性并不显著,但农艺性状组可通过产量相关性状组间接作用于产量;在一定范围内,二次枝梗数越多,倒1叶长度越短,产量也越高。[结论]实际生产中,同时增加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是夺取高产、超高产的根本途径,但在高产水平上实现更高产,关键要在足穗数的基础上增加穗粒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插水稻 产量相关性状组 农艺性状组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