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江苏省普通国省道公路交通安全风险评估分析
- 1
-
-
作者
龚慈
王曌亚
-
机构
苏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
出处
《现代交通技术》
2024年第4期51-56,共6页
-
基金
江苏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2021G04)。
-
文摘
以江苏省徐州市、太仓市和常州市的普通国省道公路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公路的几何条件、交通设施、路面状况和交通环境4个角度分析交通安全现状。根据交通安全现状,结合江苏省普通国省道公路的特征,提出清晰合理、实践难度较低的评估指标,以形成新的公路交通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风险评估原理构建交通安全风险评估模型。通过分析50个公路评估点段的模型结果,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并将公路交通安全风险等级划分为5级。
-
关键词
国省道公路
交通安全
风险评估
-
Keywords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highways
traffic safety
risk assessment
-
分类号
U491.265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
题名苏州阳澄西湖隧道提质升级工程实践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全迅
那通兴
许强
李宏哲
-
机构
苏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出处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544-552,共9页
-
文摘
为提升公路水下隧道服务品质,保障隧道通行安全,针对检查评定体系亟待建立、土建结构风险点多、机电设施故障率高、预防性养护与养护决策难以实施等问题,开展水下隧道提质升级实践意义重大。依托已建成通车的苏州阳澄西湖隧道,基于特隧特养、安全风险防控和信息化管养理念,系统性提出了设施本体性能改善、管养信息化水平提升及风险防控能力提升的提质升级解决方案。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土建结构病害处治、机电设施改造升级和交安设施性能完善设计与实施;2)建立了隧道管养信息化系统;3)研究制定了隧道检查评定体系和运营阶段安全风险识别与防范体系。方案实施后,苏州阳澄西湖隧道的设施技术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信息化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显著提升。
-
关键词
公路水下隧道
明挖堰筑法
提质升级
风险防控
信息化养护
-
Keywords
underwater highway tunnel
open-cut cofferdam construction
quality upgrading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formatized maintenance
-
分类号
U457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堰筑法公路隧道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方法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全迅
许强
李宏哲
-
机构
苏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出处
《中外公路》
2022年第5期151-155,共5页
-
文摘
堰筑法隧道技术状况评定方面的技术体系与现行规范无法有效匹配,为全面评估堰筑法公路隧道的结构技术状况,采用结构解析理念建立由区段、部位、分项和构件等多层级组成的评定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隧道各区段结构分项指标权重,建立堰筑法公路隧道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方法。该文以苏州阳澄西湖隧道为依托进行技术状况评定,结果表明:阳澄西湖隧道技术状况评分与现行规范基本一致,同时评定结果更加全面,可为类似堰筑法公路隧道土建结构的技术状况评定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堰筑法
层次分析法
土建结构
状况评定
-
分类号
U459.2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中温温拌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李彦青
蔡莉莉
吴春颖
李健
张东
黄麒
-
机构
东南大学
苏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南京宁通智能交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型道路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南京工业大学
-
出处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4年第1期151-155,共5页
-
基金
江苏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2022Z02)
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BE2022605)。
-
文摘
本文对中温再生沥青制备工艺以及性能进行研究,通过试验研究了制备温度、剪切时间、中温再生剂掺量对中温再生沥青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制备中温再生沥青的工艺条件为:70#基质沥青加热温度为120℃,中温再生剂加热温度为80℃,中温再生剂在沥青中的剪切时间为90min;(2)中温再生剂提高了沥青的低温延展性,降低了沥青的黏度,提高了施工和易性;(3)老化沥青的针入度随着中温再生剂掺量的增加而增加,软化点随着中温再生剂掺量的增加而降低,对于70#基质沥青而言,中温再生剂的最佳掺量为沥青质量的4%。
-
关键词
中温温拌
中温再生剂
制备工艺
沥青性能
-
Keywords
medium temperature warm mixing
medium temperature regeneration agent
preparation process
asphalt performance
-
分类号
U41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
-
题名围垦区内湿度场变化对道路横向应力的影响
- 5
-
-
作者
张博
谢路
申启华
-
机构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苏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东南大学ITS中心
-
出处
《山西建筑》
2021年第19期114-116,共3页
-
文摘
在沿海围垦区内,由于近海处和远海处的湿度不一,随着时间的推移,湿度场变化将导致土体失水收缩不均,道路路基由于约束的存在,土基内部将产生不均匀的拉应力和拉应变,进而导致道路开裂破坏,使用寿命减少。基于湿度应力场与温度应力场的相似性,采用ABAQUS有限元分别计算在变湿度场下土基的横向变形,并将其耦合到路基之中从而计算出路基的横向拉应力和拉应变。结果表明:在经过5年的干湿循环后,路基路面结构在变湿度应力场中产生较大的横向附加应力,并且在各结构层的横向附加最大拉应力接近各结构层材料的容许应力强度。
-
关键词
沿海围垦区
湿度场变化
软土地基
横向变形
-
Keywords
coastal reclamation areas
variation of humidity field
soft foundation
transverse deformation
-
分类号
U416.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
-
题名重大疫情下公共交通供需特征与管理策略
- 6
-
-
作者
方洁华
金辉
张彦沛
-
机构
苏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苏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学会
苏州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
出处
《山西建筑》
2022年第24期130-134,共5页
-
基金
中国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0226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0M671581)。
-
文摘
公共交通应急管理与服务是保障社会基本出行需求的重要措施。然而,公共交通如何适应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严格控制客流密度的重大疫情防控期要求,尚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因此,以2019新冠疫情在中国的防控为例,分析重大疫情防控期发展阶段,解析公共交通需求与供给水平的变化特性,并据此构建公共交通防疫策略。从需求解析、供给优化和政策管理三个主要层面,基于公共交通出行需求系统化与精准服务、运营方案多样化与动态调整、政策管理多维化与出行疏导等角度,提出重大防疫期优化公共交通供需匹配水平的策略。该研究对优化公共交通在疫情防控中的服务功能具有关键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
关键词
交通运输应急管理
公共交通
重大疫情防控
供需分析
-
Keywords
transport emergency management
public transit
pandemics control
supply and demand analysis
-
分类号
TU984.191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