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州市483起已破命案的法医学回顾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高冬 朱金龙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期31-33,36,共4页
目的通过总结苏州市已破命案的案例资料,研究命案特征及其共性,分析命案现场的法医学要点。方法收集苏州市公安局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已破命案资料共483起,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受害人和犯罪嫌疑人多为1人,均以男性、青壮年、外埠... 目的通过总结苏州市已破命案的案例资料,研究命案特征及其共性,分析命案现场的法医学要点。方法收集苏州市公安局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已破命案资料共483起,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受害人和犯罪嫌疑人多为1人,均以男性、青壮年、外埠人为主。犯罪嫌疑人多为故意杀人,以激情犯罪为主,口角纠纷最为常见。致伤工具以锐器为主,多为随身携带。死亡原因以机械性窒息和机械性损伤最为常见。结论苏州市命案在涉案人员社会学特点、作案动机、致伤工具、损伤分布、死亡原因、死亡方式等方面均反映出一定的共性,为今后命案侦破提供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杀人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7例杀婴案法医学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魏明 朱金龙 +2 位作者 张露 吴荣奇 陈新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41-43,46,共4页
目的探讨和总结杀婴案的主要特征、法医学检验重点和命案现场分析要点。方法收集2008—2013年苏州市发生的7例已破杀婴案的有关资料,分析并归纳其特点。结果杀婴案嫌疑人均为受害人母亲,年龄较轻,多为未婚先孕;均为分娩后杀婴,分娩现场... 目的探讨和总结杀婴案的主要特征、法医学检验重点和命案现场分析要点。方法收集2008—2013年苏州市发生的7例已破杀婴案的有关资料,分析并归纳其特点。结果杀婴案嫌疑人均为受害人母亲,年龄较轻,多为未婚先孕;均为分娩后杀婴,分娩现场与杀人现场为同一地点;死亡新生儿多为机械性窒息,尸体多无衣着包裹,脐带非医源性离断,胎盘未与死亡新生儿连接。结论杀婴案法医学检验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程序化有助于案件的分析和侦破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杀婴 苏州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和猪、羊、牛肌组织形态的比较及法医学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楼旭鹏 张伟 +2 位作者 郑剑 徐宏 赵峰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4期250-253,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种属肌组织形态的特征指标,建立种属鉴别的判别方程,尝试建立一种种属鉴别新方法。方法分别提取20名成年死者三个部位(肱三头肌、股二头肌和竖脊肌)的肌组织和达到出栏年龄的猪、羊、牛各20头三个部位(臂三头肌、股二头肌... 目的观察不同种属肌组织形态的特征指标,建立种属鉴别的判别方程,尝试建立一种种属鉴别新方法。方法分别提取20名成年死者三个部位(肱三头肌、股二头肌和竖脊肌)的肌组织和达到出栏年龄的猪、羊、牛各20头三个部位(臂三头肌、股二头肌和背最长肌)的肌组织,制成石蜡切片。测量人及猪、羊、牛肌组织的11项观察指标,并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建立种属判别方程。结果筛选出4项观察指标建立人与猪、羊、牛之间种属鉴别的判别方程,对人肌组织的判别准确率可达90%,对猪、羊、牛肌组织的判别准确率分别可达80%、100%和80%。结论形态学方法为人与猪、羊、牛之间肌组织的种属鉴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可为动物种属鉴别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种属鉴别 人类 肌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坠致贯通伤死亡1例
4
作者 白英杰 翁义星 +3 位作者 刘茜 王荣帅 高东 刘良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6期475-476,共2页
1案例 1.1简要案情 某男,44岁,在某高速桥施工时不慎从脚手架上摔落。在送往医院救治途中死亡。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创伤 贯通性 高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猩猩指(趾)纹形态探讨
5
作者 徐同祥 徐秋月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2-146,共5页
考察3例黑猩猩指(趾)纹形态发现黑猩猩指(趾)纹类型有斗形纹、箕形纹和双箕纹3种,箕形纹和双箕形纹的出现频率较高,斗形纹的出现频率较低;正向纹形出现率高于反向纹形出现率;观察还发现,黑猩猩指纹与人类指纹在纹线形态、倾斜流向、密... 考察3例黑猩猩指(趾)纹形态发现黑猩猩指(趾)纹类型有斗形纹、箕形纹和双箕纹3种,箕形纹和双箕形纹的出现频率较高,斗形纹的出现频率较低;正向纹形出现率高于反向纹形出现率;观察还发现,黑猩猩指纹与人类指纹在纹线形态、倾斜流向、密度、单位面积细节特征点数量等方面相似度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猩猩 肤纹 指(趾)纹类型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皮肤损伤愈合过程中PI3K/Akt通路的作用 被引量:8
6
作者 高彦令 刘长胜 +8 位作者 赵锐 王林林 李姗姗 刘敏 张淼 姜述堃 田志岭 王檬 官大威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探讨小鼠皮肤损伤愈合过程中损伤区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PI3K,p-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又称Akt)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Akt,p-Akt)的表... 目的探讨小鼠皮肤损伤愈合过程中损伤区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PI3K,p-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又称Akt)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Akt,p-Akt)的表达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印迹法和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小鼠皮肤损伤不同时间段PI3K、Akt、p-PI3K及p-Akt的变化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皮肤损伤后,PI3K、p-Akt阳性染色出现在单核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峰值出现在组织修复期。Western印迹法显示,各个时间段均有PI3K、p-PI3K、Akt、p-Akt的阳性条带,其中p-PI3K、p-Akt表达的峰值出现在炎症期和增生期,PI3K、Akt表达的高峰出现在组织重建期。real-time PCR结果显示,PI3K m RNA的峰值出现在炎症期和组织重建期,Akt m RNA的峰值出现在组织重建期。结论在皮肤损伤愈合过程中,PI3K、Akt、p-PI3K及p-Akt的表达变化呈现不同的规律性并有较好的时间依赖性,PI3K/Akt通路的表达规律可以用于法医学损伤时间推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创伤和损伤 皮肤 磷脂酰肌醇-3-激酶 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磷酸化蛋白激酶B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大爆炸事故的法医学鉴定
7
作者 华海 朱诣琦 +4 位作者 李民 周如华 储俊 张刚 江洋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5期387-389,共3页
爆炸事故中,由于爆炸瞬间形成的高温高压、冲击波以及投射物作用于人体,形成严重的复合型损伤,遇难者往往面目全非,甚至仅残留破碎的组织,使得爆炸事故的个人识别难度相对较大,而当遇难者数量众多时,往往会极大地增加个人识别的工作难... 爆炸事故中,由于爆炸瞬间形成的高温高压、冲击波以及投射物作用于人体,形成严重的复合型损伤,遇难者往往面目全非,甚至仅残留破碎的组织,使得爆炸事故的个人识别难度相对较大,而当遇难者数量众多时,往往会极大地增加个人识别的工作难度。本文通过对某特别重大爆炸事故中遇难者的遗体进行法医学鉴定,试图为建立处置类似特大灾难事故遇难者的个人识别预案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事故 爆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找回警犬在嗅觉方面失去的50%
8
作者 崔伟 张勇 《中国工作犬业》 2008年第6期33-34,共2页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警犬在嗅觉方面丢失的50%,分析其原因,是犬在优越条件下本能的下降和训练者认识上的误区而导致的。通过我们在警犬的饲养管理中加强体能和猎取物品的训练,并通过服从和专业技能训练,找回警犬在嗅觉方面丢失的50%,从而...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警犬在嗅觉方面丢失的50%,分析其原因,是犬在优越条件下本能的下降和训练者认识上的误区而导致的。通过我们在警犬的饲养管理中加强体能和猎取物品的训练,并通过服从和专业技能训练,找回警犬在嗅觉方面丢失的50%,从而达到警犬使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犬 嗅觉 专业技能训练 饲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