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犀角及羚羊角替代资源的寻找与评价研究(Ⅱ) 被引量:25
1
作者 王斐 段金廒 +1 位作者 钱大玮 李友宾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犀角及羚羊角替代资源的寻找与评价。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八种角中牛磺酸及胆固醇进行分析,运用分光光度法对其中的氨基己糖及游离蛋白进行了分析。结果对角类药材中牛磺酸、胆固醇、氨基己糖、蛋白质进行了分析。结论结... 目的犀角及羚羊角替代资源的寻找与评价。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八种角中牛磺酸及胆固醇进行分析,运用分光光度法对其中的氨基己糖及游离蛋白进行了分析。结果对角类药材中牛磺酸、胆固醇、氨基己糖、蛋白质进行了分析。结论结果准确可靠、快速、灵敏、重现性好。研究结果提示,牛磺酸可能是角类药材的活性物质之一;不同种类角中的小分子成分组成相似,但含量相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类 牛磺酸 胆固醇 氨基己糖 蛋白质 犀角 羚羊面 替代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肺纤维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胡芳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1期1471-1474,共4页
肺纤维化是由多种弥慢性肺间质疾病引起的一种病理改变,是对损伤的过度修复,晚期多引起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该文回顾近年来有关肺纤维化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认为中医药对该病的认... 肺纤维化是由多种弥慢性肺间质疾病引起的一种病理改变,是对损伤的过度修复,晚期多引起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该文回顾近年来有关肺纤维化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认为中医药对该病的认识和研究日趋成熟,取得一定的进展,对临床和实验防治肺纤维化有效的药物和方法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肺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8嵌合抗体及与抗原分子的3D空间结构模建
3
作者 程钢 秦媛媛 +3 位作者 程迪 陈曦 张学光 邱玉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24-1327,共4页
目的:对1株嵌合抗体(antiCD28:ch-2F5)进行3D建模,并与其抗原分子进行对接,验证是否与抗原抗体结合理论相符,并提供一种抗原抗体及其识别的空间结构分析方法。方法:在http://www.ncbi.nlm.nih.gov网站提交序列进行分析,综合运用GenBank... 目的:对1株嵌合抗体(antiCD28:ch-2F5)进行3D建模,并与其抗原分子进行对接,验证是否与抗原抗体结合理论相符,并提供一种抗原抗体及其识别的空间结构分析方法。方法:在http://www.ncbi.nlm.nih.gov网站提交序列进行分析,综合运用GenBank、Protein data bank、GENO-3D等数据库比对分析,用Swiss-model同源建模服务器模建,运用GRAMM-X Protein Docking Web Server在线进行对接,结果采用Chimera软件对嵌合抗体的重、轻链、重/轻链复合体、重/轻链与抗原分子复合体进行3D展示并拍照,并标出抗体重轻链、可变区、恒定区、CDR区、框架区,全方位展示抗体的空间结构。结果:运用该方法构建的重/轻链与抗原分子复合体的3D结构与理论上抗原分子、抗体分子结合的位置相符,对所构建的嵌合抗体从生物信息学角度进行了理论论证。结论:所构建的嵌合抗体分子结构符合抗体的常规结构,与抗原分子结合的位置也符合抗原抗体分子理论结合位点,为抗体的3D结构分析及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体 3D结构 CD28 模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黄-甘草药对对小鼠脾细胞的增殖以及Th1/Th2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魏盼 季律 +5 位作者 袁为远 吴鹏 李恋曲 华永庆 洪敏 江国荣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1-375,380,共6页
目的研究麻黄-甘草药对对小鼠脾细胞的增殖以及在刀豆蛋白A刺激下对Th1/Th2平衡的影响,探讨其对免疫功能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利用MTT法考察不同质量浓度的药对及单体对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药对干预刀豆蛋白A(5mg/L)建立的淋巴细胞Th1/... 目的研究麻黄-甘草药对对小鼠脾细胞的增殖以及在刀豆蛋白A刺激下对Th1/Th2平衡的影响,探讨其对免疫功能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利用MTT法考察不同质量浓度的药对及单体对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药对干预刀豆蛋白A(5mg/L)建立的淋巴细胞Th1/Th2平衡模型,qPCR法检测药对及单体对刀豆蛋白A刺激条件下脾淋巴细胞Th1型常见标志物IFN-γ、T-bet及Th2型常见标志物IL-4、GATA3基因的表达,ELISA法检测IL-4与IFN-γ蛋白水平。结果 25~100mg/L浓度的麻黄-甘草药对对静息状态以及刀豆蛋白A诱导的脾细胞有促增殖作用;麻黄碱、伪麻黄碱对静息状态以及刀豆蛋白A诱导的脾细胞有促增殖作用;甘草苷与甘草酸在0.01~10μmol/L浓度范围内对脾细胞增殖未见明显影响。在调节Th1/Th2平衡方面,麻黄-甘草药对可以显著抑制IL-4与GATA3的表达,而对IFN-γ与T-bet的表达未见明显影响;其中麻黄碱能显著上调IFN-γ与T-bet的表达,伪麻黄碱既能抑制IL-4与GATA3的表达,也能抑制IFN-γ与T-bet的表达;甘草酸能抑制IL-4与GATA3的表达,同时能上调IFN-γ与T-bet的表达(P<0.01);甘草苷对上述基因未见明显影响;药对及单体均能抑制IL-4的蛋白水平,其中以药对、麻黄碱与伪麻黄碱作用更明显(P<0.05~0.01);药对与甘草苷能抑制IFN-γ的蛋白水平,麻黄碱、伪麻黄碱及甘草酸能提高IFN-γ的蛋白水平,其中甘草酸的作用最明显(P<0.05)。结论麻黄-甘草药对及其单体能对静息状态与活化状态的脾细胞产生促增殖作用,并能通过调节Th1/Th2平衡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 甘草 药对 增殖 刀豆蛋白A TH1/TH2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黄-甘草药对抑制Th2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恋曲 季律 +6 位作者 魏盼 袁为远 包凯帆 华永庆 吴鹏 洪敏 江国荣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2-286,共5页
目的研究麻黄-甘草药对对Th2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诱导BALB/c小鼠建立Th2型ACD模型及诱导初期ACD模型。HE染色观察小鼠耳组织病理学变化,测量小鼠... 目的研究麻黄-甘草药对对Th2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诱导BALB/c小鼠建立Th2型ACD模型及诱导初期ACD模型。HE染色观察小鼠耳组织病理学变化,测量小鼠耳肿胀,ELISA法检测小鼠耳组织Th2细胞因子水平及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蛋白水平,用qPCR检测小鼠耳组织TSLP mRNA水平,Poly(I∶C)和TNF-α联合刺激HaCaT细胞,检测细胞分泌的TSLP蛋白水平。结果 Th2型ACD模型中,与模型组小鼠比较,麻黄-甘草2.34g/kg和7.02g/kg组均明显抑制小鼠耳肿胀,减少耳组织炎性细胞浸润;麻黄-甘草2个剂量组均显著降低耳匀浆中IL-4水平,麻黄-甘草7.02g/kg组明显降低IL-13水平。诱导初期Th2型ACD模型中,与模型组比较,麻黄-甘草药对显著降低耳匀浆TSLP的基因及蛋白表达,体外麻黄-甘草药对及其主要单体成分同样抑制TSLP的分泌。结论麻黄-甘草药对具有抑制过敏性炎症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TSLP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 甘草 TSLP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TH2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