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艺术设计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解析——评《化工设计实训指导书》 被引量:4
1
作者 孙平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7-208,共2页
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对于培养社会和企业所需要的专业艺术设计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院校需要对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优化,增加学生实训练习的课时,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关键词 艺术设计类专业 实践操作能力 化工设计 高职院校 艺术设计人才 艺术设计专业 实训指导书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设计类院校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方法与创新进展--评《复合材料(玻璃钢)与工业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义锋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5-166,共2页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思想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也对教育领域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使得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等都要与时俱进的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使高等教育能够更好地符合社会发展的规...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思想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也对教育领域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使得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等都要与时俱进的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使高等教育能够更好地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艺术设计类院校作为培养艺术设计类人才的重要基地,其课程教学方法应该体现出专业教育特色、地域特色等,因此,也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进行改革和优化。从社会实际需求出发,有针对性的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强化学生对于岗位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加强以操作技能、工艺实习等为主的实践环节,加强产学研合作,逐步建立起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复合材料(玻璃钢)与工业设计》探讨了复合材料的相关特点,并且阐明了其在可设计性上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高等教育 可设计性 专业教育特色 岗位知识 人才培养模式 操作技能 信息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院校实训管理岗位改良分析——评《化工实训》
3
作者 黄雄英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0-191,共2页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岗位需求,具有一定的基础、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较为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能够在工作当中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且进行不断创新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除了要重视学生的理论能力之外,...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岗位需求,具有一定的基础、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较为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能够在工作当中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且进行不断创新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除了要重视学生的理论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院校 复合型技术人才 实训管理 理论与实践 实践操作能力 化工实训 技术操作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共性及其重构研究——以江西傩文化为中心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沁 赵罡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142,156,共10页
纵观我国傩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其“公共性”的缺失和重构问题影响着傩文化在当代的发展与传承。在考察江西省傩文化属性和生存状态的基础上,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结合民俗文化学、传播学,以公共性理论为切入点,研究以江西傩文化为中心... 纵观我国傩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其“公共性”的缺失和重构问题影响着傩文化在当代的发展与传承。在考察江西省傩文化属性和生存状态的基础上,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结合民俗文化学、传播学,以公共性理论为切入点,研究以江西傩文化为中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共性特征及表现形式,并从江西傩文化公共性的演变来探究其在当代非遗语境下公共性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傩文化 江西傩 公共性 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之路视域下唐代纺织品中鸟衔花纹样的起源与形式流变 被引量:3
5
作者 金雅婧 赵罡 +2 位作者 于毅 张婉莉 张毅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122,共8页
文章以唐代纺织品中的鸟衔花纹样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文献与考古实物等资料对其溯源。梳理丝绸之路打通后西方鸟衔花纹样的传播,并分析其传入唐代后的形式演变。研究表明,唐代纺织品中的鸟衔花纹样因受到了西方含绶鸟纹样题材、纬线显... 文章以唐代纺织品中的鸟衔花纹样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文献与考古实物等资料对其溯源。梳理丝绸之路打通后西方鸟衔花纹样的传播,并分析其传入唐代后的形式演变。研究表明,唐代纺织品中的鸟衔花纹样因受到了西方含绶鸟纹样题材、纬线显花织造技术等因素影响而形成。并经历了模仿、改造、定型三个发展阶段,完成从呆板程式向传神自由转变的本土化进程,该纹样在唐代的演变可进一步细分为“团窠对鸟”和“足踏花台”的双线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丝绸之路 纺织品 鸟衔花纹样 起源 形式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团窠丝绸纹样动物题材与唐文化的映射关系 被引量:14
6
作者 赵罡 刘春晓 张毅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5-104,共10页
唐代团窠形式动物纹样是唐代受众审美意象的反映。文章以唐代丝织品中团窠形式动物组合纹样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图像资料的收集探索此类丝织品纹样中的动物主题图案的题材分类与图案特点,将其与唐文化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行总结。受众对... 唐代团窠形式动物纹样是唐代受众审美意象的反映。文章以唐代丝织品中团窠形式动物组合纹样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图像资料的收集探索此类丝织品纹样中的动物主题图案的题材分类与图案特点,将其与唐文化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行总结。受众对于动物纹样的审美感受与时代特点密不可分,随着现代文明的提升,应找寻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使得传统纹样与现代社会更好地相容。经过研究可以看出,对于唐代团窠形式动物纹样演化,与唐代审美偏好密不可分,可以从纹样的演变脉络折射出唐代的文化现象。通过对传统纹样“以古鉴今”的研究,可结合现代社会热点汲取古代装饰纹样的图形构成形式,对动物及动物题材纹样的演化过程与应用形式进行反思,从而对传统纹样的现代创新设计起到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窠纹样 动物题材纹样 形式特点 题材演变 映射关系 唐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德莱斯绸纹饰图案及其在现代女装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赵罡 李楠 张毅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0-126,共7页
通过文献研读、实物研究、纹样复原等研究方法,文章概括性地阐述艾德莱斯绸相关概念界定,归纳出其题材、造型、色彩等艺术特征,并介绍了直接应用和间接应用两种应用手法在现代艾德莱斯绸女装中的应用表现,总结出其在面料、色彩、工艺等... 通过文献研读、实物研究、纹样复原等研究方法,文章概括性地阐述艾德莱斯绸相关概念界定,归纳出其题材、造型、色彩等艺术特征,并介绍了直接应用和间接应用两种应用手法在现代艾德莱斯绸女装中的应用表现,总结出其在面料、色彩、工艺等多方面的创新形式。提出的两种应用手法适用于艾德莱斯绸纹饰图案在现代女装中的创新应用,同时面料、色彩及工艺等多种创新表达方式也可被用于艾德莱斯绸纹饰艺术,有利于传统文化向时尚文化的过渡,也为相关学者提供了一定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地域 艾德莱斯绸 纹饰图案 传统纹样 现代女装 创新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