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产业学院的基本样态、主要挑战与治理要素
1
作者 徐正兴 江作军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7-54,共8页
现代产业学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产业技术创新为辅,本质上是促进产教融合的教育共同体。当前,现代产业学院已成为高校的“新增长点”,并呈现了以“新工科”建设为主导、“扁平化”管理为主流的基本样态。面临共建机制、组织实施、... 现代产业学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产业技术创新为辅,本质上是促进产教融合的教育共同体。当前,现代产业学院已成为高校的“新增长点”,并呈现了以“新工科”建设为主导、“扁平化”管理为主流的基本样态。面临共建机制、组织实施、绩效赋能等维度的挑战,现代产业学院应完善内部治理,着力探索“如何体系化建设”“如何高水平运行”“如何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治理逻辑上,明确“价值-制度-行动”的逻辑结构;治理过程中,坚持“组织-领导-控制”的问题导向;治理赋能下,加强“共生-内生-再生”的模式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产业学院 应用型 人才培养 产业技术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科学与大学科学家的角色——以斯坦福国家加速器实验室(SLAC)为例
2
作者 夏之晨 杨帆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5-117,共13页
日益依赖资源与技术的科学研究,加剧了制度化协作与个体自由探索、国家战略与学术自治间的双重张力。尽管深受宏观制度的约束,但大学科学家依据自身的理性选择行动在大科学时代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初创、转型... 日益依赖资源与技术的科学研究,加剧了制度化协作与个体自由探索、国家战略与学术自治间的双重张力。尽管深受宏观制度的约束,但大学科学家依据自身的理性选择行动在大科学时代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初创、转型与升级的各阶段,斯坦福大学科学家主要扮演着能动者、破局者与啮合者的角色。大学科学家的多元角色遵循着学术权威在国家科学制度中的嵌入、学术资本与行政能力的优势耦合、追求学术自由与服务国家使命的价值并存的行动逻辑。要巩固大科学时代大学科学家的角色,可选择的路径包括:赋予大学科研工作者决策建议权;实现大科学装置的开放共享;维持政府监管下的学术自由及自治;发挥有组织科研模式的人才集聚功能;建设包容高效的全球科研合作网络。而要激发中国大学科学家的持续性涌现,还需立足现实问题探寻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科学 大学科学家 角色 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 斯坦福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高校专业与产业融合的应然样态、实然困境及实践进路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泽云 顾永安 王中教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36,共6页
应用型高校推进专业与产业深度融合是落实产教融合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与举措。应用型高校专业与产业融合有着深层次的理论现实基础,从本体论角度看,专业与产业以行业为中介实现水乳交融相互融合;从系统论角度看,应用型高校专业与产业是... 应用型高校推进专业与产业深度融合是落实产教融合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与举措。应用型高校专业与产业融合有着深层次的理论现实基础,从本体论角度看,专业与产业以行业为中介实现水乳交融相互融合;从系统论角度看,应用型高校专业与产业是两个紧密相连的系统;从主体论角度看,应用型高校专业发展与产业发展均注重人的主体价值实现;从环境论角度看,应用型高校发展离不开社会大环境、专业发展离不开产业环境。应用型高校专业与产业融合的理想样态是坚持专业链深度对接产业链、坚持产学研用一体化、坚持动态适应与持续创新,但在实践中仍存在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产学研用协同不够紧密、专业调整机制不完善等困境。基于此,提出实现应用型高校专业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建议:完善供需对接机制,击破产教融合发展阻点;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提升高校服务地方发展能力;完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在适应与超越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产教融合 产业 专业 教育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