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界与融合:纳博科夫的反身份建构艺术 被引量:2
1
作者 曹晓娇 张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3,共10页
作家身份的确定通常是研究一个作家创作必须面对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流亡作家而言。然而,纳博科夫以反身份建构的艺术方法,在空间上努力摆脱地域与民族的羁绊,经历“边缘”与“中心”、世界与本土之间不断往复的艰难历程;在时间上反转作... 作家身份的确定通常是研究一个作家创作必须面对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流亡作家而言。然而,纳博科夫以反身份建构的艺术方法,在空间上努力摆脱地域与民族的羁绊,经历“边缘”与“中心”、世界与本土之间不断往复的艰难历程;在时间上反转作者的身份,从读者逆向接受的维度来审视自己的创作,甚至以自译者的身份推进“我—我”之间的历时性对话,实现文本的逆向重构。这一切主要源自纳博科夫本人对艺术与科学两种思维层面的跨越。他以形象艺术克服抽象科学归纳和概括的局限,用科学的理性和精确来把握艺术的感性和模糊,从而释放文学文本的意义。对于纳博科夫来说,反身份建构不只是艺术创作的一种方法,更是实现自我突破、克服“自以为是”的一种人生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博科夫 反身份 符号圈 界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同”修辞观与体认语言学核心原则互动关系探究
2
作者 那倩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4,共6页
王寅将体验哲学修补为本土化的体认哲学,强调“体”指身体和现实的互动体验,“认”指心智中的认知加工,并提出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西方当代修辞学奠基者肯尼斯·伯克的“认同”修辞观包括身体、经验和象征... 王寅将体验哲学修补为本土化的体认哲学,强调“体”指身体和现实的互动体验,“认”指心智中的认知加工,并提出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西方当代修辞学奠基者肯尼斯·伯克的“认同”修辞观包括身体、经验和象征三个要素,与体认语言学有着显著的相通性。其中,身体是体认语言学核心原则重视的要素,但经验和象征尚未获得关注。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研读肯尼斯·伯克聚焦“认同”的重要著作,构建“认同”修辞观(身体—经验—象征),并深入探究其与体认语言学核心原则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身体连接现实和认知,经验弥合认知和语言差异,象征连通现实和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认语言学 “认同”修辞观 互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