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工程管道腐蚀损伤深度无损评价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丁杰 孙丹 +4 位作者 李天昊 蒋建生 韩丽娜 林世昌 田易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共9页
海洋工程管道服役安全长期受到环境腐蚀的严重威胁,管道腐蚀损伤评价对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切向法和灰度法射线检测在定量测定腐蚀损伤深度方面的原理,分别对两种方法的检测误差进行了理论分析,基于径... 海洋工程管道服役安全长期受到环境腐蚀的严重威胁,管道腐蚀损伤评价对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切向法和灰度法射线检测在定量测定腐蚀损伤深度方面的原理,分别对两种方法的检测误差进行了理论分析,基于径向和轴向穿透厚度变化规律,提出了灰度法射线检查厚度修正方法。以平底阶梯孔试样为试验对象,分别进行切向法和灰度法射线检测。结果表明:测量误差较小,切向法和灰度法射线检测均可用于管道腐蚀损伤深度无损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腐蚀 深度测量 切向法 灰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γ数字射线检测核级管道工艺与成像质量模拟研究
2
作者 罗杰 陈志贤 +5 位作者 梅兰 林世昌 阳雷 刘顺 文杰 张庆宇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27-1033,共7页
本文利用CIVA仿真软件,研究核级管道焊缝数字射线检测工艺参数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并在γ射线检测方面进行了部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对于X、γ射线检测,像元尺寸越小,成像质量越高。选用X射线时,提高曝光时间、管电压、管电流可提升成像... 本文利用CIVA仿真软件,研究核级管道焊缝数字射线检测工艺参数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并在γ射线检测方面进行了部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对于X、γ射线检测,像元尺寸越小,成像质量越高。选用X射线时,提高曝光时间、管电压、管电流可提升成像质量。X射线检测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管电压160 k V,管电流5 m A,透照时间38 s,像元尺寸0.08 mm。选用γ射线时,增加曝光时间、降低焦点尺寸和焦距可提升成像质量,但当焦点尺寸过小时,图像有过曝风险。γ射线检测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焦点尺寸1 mm,焦距500 mm,透照时间90 s,像元尺寸0.0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射线检测 核级管道 成像质量 X和γ射线 模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射线检测核级管道焊缝缺陷模拟研究
3
作者 梅兰 文杰 +6 位作者 罗杰 葛炼伟 林世昌 李邱达 刘顺 陈志贤 张庆宇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1-566,共6页
以核级管道焊缝缺陷为研究对象,使用CIVA仿真软件对其进行数字射线检测的模拟仿真,展开了有关缺陷自身参数、倾斜角度、管内位置和管内深度对成像与检出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缺陷高度增加时图像清晰度提升,长度和宽度对清晰度无显著影... 以核级管道焊缝缺陷为研究对象,使用CIVA仿真软件对其进行数字射线检测的模拟仿真,展开了有关缺陷自身参数、倾斜角度、管内位置和管内深度对成像与检出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缺陷高度增加时图像清晰度提升,长度和宽度对清晰度无显著影响;缺陷的极限检测值为0.12mm,最佳检测范围大于0.48 mm;倾斜角度影响缺陷厚度和均匀度,厚度增加使成像更清晰,检测更容易;缺陷位置对清晰度和检出影响不大,但在成像边缘可能丢失细节,深度增加使缺陷尺寸略有增大,清晰度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缝缺陷 核级管道 数字射线检测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功耗放射源监测装置研制与监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罗杰 林世昌 +3 位作者 刘顺 王金龙 杨杰 肖晓南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20-1028,共9页
放射源监测的广泛应用关键在于在线监测装置小型化及长巡航,针对此问题,本研究构建和设计了一套基于STM32和NB-IoT的超低功耗的放射源监控系统.以STM32作为系统微控制器,BC20模组作为NB-IoT通信模块,完成低功耗硬件设计和软件算法开发,... 放射源监测的广泛应用关键在于在线监测装置小型化及长巡航,针对此问题,本研究构建和设计了一套基于STM32和NB-IoT的超低功耗的放射源监控系统.以STM32作为系统微控制器,BC20模组作为NB-IoT通信模块,完成低功耗硬件设计和软件算法开发,实现放射源实时剂量监测和定位监测.结果表明,设备尺寸小,功耗低,续航时间长,可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M32 NB-IoT 低功耗 放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故容错燃料用锆合金管表面冷喷涂涂层研究进展
5
作者 傅硕 许爱军 +6 位作者 罗杰 张远应 徐濯清 马鑫 徐雅欣 黄春杰 李文亚 《中国表面工程》 2025年第4期166-178,共13页
自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轻水堆事故容错燃料用锆合金包壳管涂层的研究。在众多涂层制备方法中,冷喷涂作为一种高质量涂层制备方法,以热输入低、沉积效率高及组织致密等优势,已在锆合金包壳管涂层制备上崭露头... 自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轻水堆事故容错燃料用锆合金包壳管涂层的研究。在众多涂层制备方法中,冷喷涂作为一种高质量涂层制备方法,以热输入低、沉积效率高及组织致密等优势,已在锆合金包壳管涂层制备上崭露头角。对现有关于锆合金包壳管冷喷涂涂层制备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冷喷涂Cr涂层的结合机理及其在高温及辐照环境下的保护机制。介绍了其他相关冷喷涂涂层(如FeCrAl及MAX相)的制备及高温服役性能,并对其高温服役后组织演变规律及互扩散行为进行了归纳。对当前研究进展及锆合金包壳管冷喷涂涂层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旨在提高应对冷却剂丧失事故时核电站的运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剂丧失事故 冷喷涂 锆合金 Cr涂层 FeCrAl涂层 MAX相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