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防治的现状及挑战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功稳 朱柯雨 +1 位作者 陆政峰 徐又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9-418,共10页
随着我国老年化社会到来,骨质疏松症及并发骨折已成为威胁老年人群生命健康迫在眉睫的问题。由于我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人数众多,同时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之间医疗水平参差不齐,骨质疏松症的筛查、预防、诊疗、随... 随着我国老年化社会到来,骨质疏松症及并发骨折已成为威胁老年人群生命健康迫在眉睫的问题。由于我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人数众多,同时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之间医疗水平参差不齐,骨质疏松症的筛查、预防、诊疗、随访等现状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本文将梳理骨质疏松症相关经典知识和研究进展,从骨强度、骨密度检测、骨折风险评估、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跌倒对骨折影响、现有治疗、治疗阈值等方面分析部分现状及面临挑战,希望为骨质疏松症防治工作提供一些有益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性骨折 老年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s对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爱飞 王亮 徐又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5-140,共6页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代谢异常的疾病,发病的机制一直是研究热点、难点,目前主要集中在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方面,认为成骨细胞的功能下降和破骨细胞的活性增强是该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miRNA是一种内源性高度保守的、单链的、非...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代谢异常的疾病,发病的机制一直是研究热点、难点,目前主要集中在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方面,认为成骨细胞的功能下降和破骨细胞的活性增强是该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miRNA是一种内源性高度保守的、单链的、非编码的小RNA,能够在基因转录后水平发挥负性调控作用。miRNA在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研究,不仅可调节成骨细胞的代谢,而且对破骨细胞的分化、增殖及凋亡等方面均起调控作用。本文梳理了最近miRNA在骨质疏松症中相关作用机制的文献,旨在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MIRN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蛋白质组学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宝山 张辉 徐又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45-1549,共5页
骨质疏松症发生率越来越高,但发病机制依然比较复杂,相关研究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热点。目前,蛋白组学正逐渐被应用于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的研究领域,其优势在于蛋白是细胞功能的直接执行者,通过高通量、高自动化的组学技术,能够对直接影响... 骨质疏松症发生率越来越高,但发病机制依然比较复杂,相关研究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热点。目前,蛋白组学正逐渐被应用于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的研究领域,其优势在于蛋白是细胞功能的直接执行者,通过高通量、高自动化的组学技术,能够对直接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分子进行筛选,有助于厘清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此外,蛋白组学分析结果可以为建立疾病相关的生物学标志物提供重要参考,也为一些新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或骨质疏松骨折预测手段的开发提供重要实验基础。本文复习近年来国内外骨质疏松症相关的蛋白组学研究文献,按物种和组织来源不同进行分类,对人体蛋白组学(包括单核细胞、血清血浆、外泌体和骨组织)和动物蛋白组学在骨质疏松症研究领域中的进展作文献梳理。此外,根据不同人种、性别和年龄等背景下的蛋白组学结果,本文针对一些重要差异蛋白在人体骨代谢过程或细胞体外分化过程中可能发挥的生物学功能进行具体分析,旨在为骨质疏松症相关领域的医务人员和科研工作者提供新的启发,为后续的临床转化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蛋白组学 生物学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调素与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6
4
作者 张辉 徐又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2017年第2期160-164,共5页
铁调素,作为系统铁稳态的关键调节者,在血液病、肝脏疾病和肿瘤等方面都受到了高度的重视,铁调素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也逐渐被发现。随着《铁调素治疗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专利在美国的申请,铁调素改善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机制... 铁调素,作为系统铁稳态的关键调节者,在血液病、肝脏疾病和肿瘤等方面都受到了高度的重视,铁调素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也逐渐被发现。随着《铁调素治疗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专利在美国的申请,铁调素改善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机制便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针对铁调素和骨质疏松症的关系做一综述,以期对以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调素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蓄积骨质疏松小鼠模型造血干细胞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 被引量:5
5
作者 袁晔 王亮 +7 位作者 曹彦 徐莉 徐非 俞晨 沈光思 杨帆 易剑桥 徐又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6年第3期289-295,共7页
目的了解铁蓄积骨质疏松小鼠模型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指标变化及其与骨代谢指标变化的相关性,探讨骨质疏松范畴"铁蓄积"对造血系统的影响。方法 6~8周C57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用枸橼酸铁... 目的了解铁蓄积骨质疏松小鼠模型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指标变化及其与骨代谢指标变化的相关性,探讨骨质疏松范畴"铁蓄积"对造血系统的影响。方法 6~8周C57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用枸橼酸铁铵(ferric ammonium citrate,FAC)0.1 g/kg干预8周,两组均检测:血清铁蛋白(ferritin,FER)、胶原1型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1 N-terminal propeptide,P1NP)、破骨标志物(carboxy-terminal telopeptides,CTX)、外周血血常规、股骨远端骨小梁三维形态重建和空间结构参数、HSCs占骨髓细胞比例、HSCs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统计分析两组实验数据。结果实验组骨髓HSCs占骨髓比例4.01%±0.63%较对照组2.61%±0.43%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HSCs细胞集落形成142个/皿较对照组47个/皿显著增多;实验组血清铁蛋白(13.27±0.72)μg/L较对照组(4.14±0.96)μg/L显著升高,实验组P1NP(4.62±0.76)ng/ml较对照组(8.23±0.66)ng/ml显著降低,实验组CTX(123.54±1.63)ng/ml较对照组(83.36±1.89)ng/ml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组外周血血小板(1380±103)×109/L较对照组(1023±83)×109/L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micro-CT检测的骨密度(50.41±10.27)mg/mm^3较对照组(104.68±8.56)mg/mm3显著下降、实验组骨小梁空间结构参数[bone volume/tissue volume,BV/TV;骨体积分数10.18%±1.76%;trabecula thickness,Tb.Th骨小梁厚度(0.057±0.012)mm;trabecula number,Tb.N骨小梁数(1.02±0.21)N/mm]较对照组[BV/TV(19.92%±1.92%);Tb.Th(0.098±0.008)mm;Tb.N(1.45±0.13)N/mm]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铁蓄积影响的骨质疏松模型中,铁蓄积不仅对骨代谢指标有显著影响,也对HSCs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蓄积 骨质疏松 造血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应激在铁抑制成骨细胞活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啸 汪升 +2 位作者 俞晨 王亮 徐又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2017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观察高铁环境下,小鼠原代成骨细胞活性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改变。方法提取新生ICR小鼠颅骨原代成骨细胞,分化提纯传代后分为两组:对照组(Con)及高铁组(Fe),高铁组采用枸橼酸铁铵(ferric ammonium citrate,FAC)... 目的观察高铁环境下,小鼠原代成骨细胞活性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改变。方法提取新生ICR小鼠颅骨原代成骨细胞,分化提纯传代后分为两组:对照组(Con)及高铁组(Fe),高铁组采用枸橼酸铁铵(ferric ammonium citrate,FAC)干预,对照组以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3 d后各组进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并以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乙酸酯探针检测细胞内ROS水平,Q-PCR检测两组细胞成骨相关基因(Runx2)表达差异,21 d后采用茜素红染色观察两组骨体外矿化水平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铁组ALP染色明显较浅,ALP蓝染细胞数少;PCR结果显示:高铁组Runx2基因表达水平仅为对照组0.35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S水平:镜下可见高铁组ROS荧光数较对照组更多,更亮;茜素红钙结节染色:大体观察,对照组茜素红染色较高铁组更红,钙结节数量更多。结论铁可能通过上调ROS水平,进而抑制成骨细胞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成骨细胞 铁蓄积 骨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蓄积及去铁胺干预对雄性小鼠骨量变化的影响
7
作者 袁晔 易剑桥 +4 位作者 徐非 王亮 杨帆 张辉 徐又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2017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了解铁蓄积雄性小鼠骨量变化及降铁剂去铁胺(deferoxamine,DFO)干预后骨量改变。方法在体实验,选取18只6~8周C57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Ctrl组)、铁蓄积组(FAC组)、DFO干预组(FAC+DFO组),铁蓄积组使用枸橼酸铁铵(ferric ammonium citra... 目的了解铁蓄积雄性小鼠骨量变化及降铁剂去铁胺(deferoxamine,DFO)干预后骨量改变。方法在体实验,选取18只6~8周C57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Ctrl组)、铁蓄积组(FAC组)、DFO干预组(FAC+DFO组),铁蓄积组使用枸橼酸铁铵(ferric ammonium citrate,FAC)干预8周(每周0.1 g/kg),DFO干预组在制作铁蓄积组的第4周FAC注射后1h腹腔注射DFO每周0.2 g/kg。8周后各组均检测:血清铁蛋白(ferritin,FER)、股骨远端骨小梁三维形态重建和空间结构参数。体外实验:使用MC3T3细胞,分为对照组(Ctrl组)、铁蓄积组(FAC组)、DFO干预组(FAC+DFO组);FAC组加FAC干预48 h,DFO组在FAC干预24 h时加入DFO;48 h后收集3组细胞,检测指标:细胞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表达。结果 micro-CT检测提示Ctrl组BMD(104.68±8.56)mg/m^3,BV/TV(19.92±1.92)%,Tb.Th(0.098±0.008)mm,Tb.Sp(0.172±0.133)mm,ALP活性值0.71±0.06;FAC组BMD(50.41±10.27)mg/m^3,BV/TV(10.18±1.76)%,Tb.Th(0.057±0.012)mm,Tb.Sp(0.322±0.214)mm,ALP活性值0.33±0.04;FAC+DFO组BMD(92.72±9.62)mg/m^3,BV/TV(17.84±1.54)%,Tb.Th(0.085±0.010)mm,Tb.Sp(0.186±0.195)mm,ALP活性值0.59±0.03。FAC组相比于Ctrl组骨密度、骨小梁空间结构参数显著下降,成骨细胞ALP活性受抑制,BMP2表达与Ctrl组比较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FO干预后骨密度恢复,骨小梁空间结构参数恢复正常,ALP和BMP2表达恢复正常,与FA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雄性小鼠铁蓄积后骨量显著下降,DFO干预可以缓解铁蓄积相关的骨量减低,其机制可能与DFO阻断铁蓄积对BMP2的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蓄积 小鼠 雄性 骨质疏松 去铁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雌性食蟹猴血清铁蛋白与雌激素、骨转换指标的相关性
8
作者 俞晨 费蓓蓓 +5 位作者 叶俊星 袁晔 王亮 沈光思 杨帆 徐又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2017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段雌性食蟹猴血清铁蛋白与雌激素及其骨转换指标,探讨铁蛋白与雌激素及骨转换指标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用雌性食蟹猴32只,其中8~10岁年轻成熟组16个,平均年龄8.5岁;18~20岁老龄组16个,平均年龄18.5岁。电化学发光法分...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段雌性食蟹猴血清铁蛋白与雌激素及其骨转换指标,探讨铁蛋白与雌激素及骨转换指标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用雌性食蟹猴32只,其中8~10岁年轻成熟组16个,平均年龄8.5岁;18~20岁老龄组16个,平均年龄18.5岁。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血清中雌激素(estrogen,E2)和铁蛋白(ferritin,Fer)的浓度,以及1型骨胶原氨基末端肽(procollagen 1 N terminal peptide,P1NP)和1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arboxy terminal telopeptide of collagen type 1,CTX)的浓度。结果年轻成熟组食蟹猴血清E2为(419.11±387.33)pmol/L,Fer为(9.57±6.53)μg/L,P1NP为(316.40±46.25)μg/L,CTX为(594.00±73.32)ng/L;老龄组E2为(257.41±244.64)pmol/L,Fer为(11.02±5.19)μg/L,P1NP为(147.70±38.14)μg/L,CTX为(342.00±49.18)ng/L。老龄组食蟹猴E2较年轻成熟组降低(P=0.041),同时老龄组Fer较年轻成熟组升高(P=0.035);老龄组食蟹猴P1NP较年轻成熟组明显降低(P=0.009),老龄组食蟹猴CTX较年轻成熟组明显降低(P=0.008)。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雌性食蟹猴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逐步降低,而反映体内铁蓄积程度的铁蛋白逐渐增高,与人类女性随年龄增加,体内雌激素与铁蛋白变化关系相似;而反映动物体内成骨及破骨能力的骨转换指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与绝经后女性高骨代谢转换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蟹猴 雌激素 铁蛋白 骨转换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