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来源细胞外囊泡与骨关节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晓杰 何大伟 +3 位作者 高焱 徐敏哲 施勤 李翀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2-277,共6页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以关节软骨退变和骨骼结构改变为特征的退行性疾病,给患者和社会经济带来重大负担。目前,骨关节炎的治疗存在许多局限性,特别是缺少有效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干细胞已被证实可以促进软骨修复和治疗OA,...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以关节软骨退变和骨骼结构改变为特征的退行性疾病,给患者和社会经济带来重大负担。目前,骨关节炎的治疗存在许多局限性,特别是缺少有效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干细胞已被证实可以促进软骨修复和治疗OA,但免疫排斥和致瘤性等问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ies,EVs)作为一种无细胞治疗策略备受关注。因其低免疫原性和能够介导细胞间通讯的特性,被认为在OA的治疗中具有潜力。笔者综述了不同来源的EVs在OA发病、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细胞外囊泡 软骨祖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滑膜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翻型膝关节炎对踝关节软骨退变影响的小鼠模型研究
2
作者 杨反磊 冯巍 +5 位作者 杜妍 蔡文斌 罗宗平 陈植 徐浩 余嘉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2,共7页
目的 通过建立小鼠半月板失稳型(destabilization of the medial meniscus, DMM)关节炎和慢性踝关节失稳型(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 CAI)关节炎模型,对比研究内翻型膝关节炎对其同侧踝关节软骨退变的影响。方法 30只6周龄C57BL/6J... 目的 通过建立小鼠半月板失稳型(destabilization of the medial meniscus, DMM)关节炎和慢性踝关节失稳型(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 CAI)关节炎模型,对比研究内翻型膝关节炎对其同侧踝关节软骨退变的影响。方法 30只6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2组手术组(DMM组、CAI组),在12周内通过行为学、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定量分析各组小鼠踝关节退变情况。结果 手术组小鼠步态稳定性和平衡性均有下降。与对照组相比,DMM组术后12周平衡木通过时间上升23.20%,滑落次数增加43.26%,踝关节骨体积分数和骨密度均增加;同时踝关节软骨磨损并有骨赘生成,OARSI评分增加88.89%,但相较于CAI组较轻。结论 基于小鼠模型发现,膝关节与踝关节的运动存在耦合关系,内翻型膝关节炎会导致其同侧踝关节显著退变,但相比于CAI导致的踝关节损伤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炎 膝关节退变 踝关节不稳 关节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踝关节不稳诱导同侧膝关节退变的小鼠模型研究
3
作者 杨反磊 杜妍 +1 位作者 徐浩 余嘉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02-302,共1页
目的目前临床上对于慢性踝关节不稳(CAI)是否会导致膝关节退变尚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基于小鼠动物模型探讨CAI对同侧膝关节软骨退变的进展过程,研究踝关节和膝关节运动的耦合关系。方法选取54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SHAM... 目的目前临床上对于慢性踝关节不稳(CAI)是否会导致膝关节退变尚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基于小鼠动物模型探讨CAI对同侧膝关节软骨退变的进展过程,研究踝关节和膝关节运动的耦合关系。方法选取54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SHAM)组、半月板切除(DMM)组和CAI组。饲养12周,并在不同时间点分别检测平衡木、步态和膝关节间隙;采用Micro CT分析各组膝关节的骨参数,然后对膝关节包埋后行HE和番红快绿染色。同时取腓肠肌湿重并进行HE和Masson染色;最后对膝关节进行关节炎OA评分。结果与SHAM组和DMM组相比,发现CAI组平衡性和姿势稳定性下降最多,但膝关节间隙减小程度较DMM组轻。其中CAI组较SHAM组在12周下降64.84%。CT结果表明,CAI组软骨下骨的骨密度和骨体积分数较SHAM组升高,但与DMM组相比较低。膝关节染色和OA评分结果发现,CAI组术后12周OARSI评分较SHAM组和DMM组分别升高2.6倍,降低0.81倍,但退行性变程度较DMM轻。CAI组和DMM组的腓肠肌重量较SHAM组均下降,肌肉面积减小,肌肉排列疏松,而胶原纤维增生。结论慢性踝关节不稳可诱导同侧膝关节软骨退变及下肢肌肉萎缩,但对膝关节影响程度较半月板切除的影响轻,慢性踝关节不稳与同侧膝关节退变之间存在高度的退变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踝关节不稳 胶原纤维增生 膝关节间隙 半月板切除 退行性变 软骨下骨 CAI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足底振动对废用性肌肉萎缩康复治疗的小鼠模型研究
4
作者 杜妍 杨反磊 +1 位作者 徐浩 余嘉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27-127,共1页
目的临床发现长期固定、卧床和失重等可诱发废用性肌肉萎缩,且其康复治疗周期长、疗效差。局部振动具有针对性强,起效快等优势。本研究拟通过建立小鼠下肢废用性肌肉萎缩模型,分别施加足底振动、运动干预及联合干预,探究足底振动对肌肉... 目的临床发现长期固定、卧床和失重等可诱发废用性肌肉萎缩,且其康复治疗周期长、疗效差。局部振动具有针对性强,起效快等优势。本研究拟通过建立小鼠下肢废用性肌肉萎缩模型,分别施加足底振动、运动干预及联合干预,探究足底振动对肌肉萎缩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康复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30只6周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Ⅰ),萎缩组(Ⅱ),足底振动组(Ⅲ)、运动干预组(Ⅳ)、联合干预组(Ⅴ)。除Ⅰ组外,所有小鼠后肢进行2周后肢固定。解除固定后分别对Ⅲ组、Ⅳ组、Ⅴ组进行为期3周的足底振动治疗(4900 r/min,15 min/d)、运动训练及联合干预治疗。在不同时间点对各组小鼠分别进行平衡木、步态测量。取腓肠肌检测肌湿重,后进行HE染色,PCR检测信号通路分子表达情况。结果与Ⅰ相比,Ⅱ组小鼠肌湿重及肌横截面积显著下降。Ⅴ组与Ⅲ、Ⅳ组相比,通过平衡木的时间分别缩短21.8%、11.3%,步长分别增加5.8%、3.2%,肌湿重分别增加11.8%、10%;Ⅴ组HE染色发现其肌肉横截面积增加最显著;同时IGF-1、AKT、PI3K等蛋白质合成相关分子表达量也显著升高。结论联合足底振动可以显著提高废用性肌肉萎缩的康复治疗效果,对其平衡能力和肌肉萎缩的恢复比单一治疗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干预 干预组 肌肉萎缩 运动干预 C57BL/6J小鼠 横截面积 单一治疗 局部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黏弹性力学微环境调控髓核细胞功能和促进髓核再生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5
作者 蔡文斌 梁婷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2-22,共1页
目的将黏弹性水凝胶与动态压缩载荷结合,共筑髓核细胞动态力学微环境,深入研究髓核细胞的力-生物学行为及促进髓核再生效果,为治疗椎间盘退变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制备力学性能可调的黏弹性水凝胶并进行生物相容性、微观结构和多尺度力学... 目的将黏弹性水凝胶与动态压缩载荷结合,共筑髓核细胞动态力学微环境,深入研究髓核细胞的力-生物学行为及促进髓核再生效果,为治疗椎间盘退变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制备力学性能可调的黏弹性水凝胶并进行生物相容性、微观结构和多尺度力学性能检测。进一步检测髓核细胞在不同黏弹性水凝胶表面的增殖、活力、黏附、铺展和迁移情况。在负载细胞的黏弹性支架上施加动态压应变,检测髓核特异性代谢标志物的表达。最后构建大鼠髓核摘除模型后在椎间盘中注射水凝胶,于术后4周和8周进行影像学和组织学检测,评估髓核再生效果。结果制备出初始弹性模量相似、黏弹性不同的水凝胶,分别为快、中、慢应力松弛组。3组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多孔结构,其中快松弛组具有与天然髓核相似的黏弹性以及较好的变形恢复能力,同时能显著促进髓核细胞的增殖、活力、骨架铺展和迁移。5%的动态应变能够促进髓核细胞合成代谢、降低分解代谢;快松弛水凝胶能够保护在高应变(20%)下的细胞损伤。在动物水平,黏弹性水凝胶植入后能有效维持椎间盘结构完整性,促髓核再生,减缓椎间盘的退变。结论低应变的动态压缩与黏弹性支架协同作用,能更好调节髓核细胞功能,促进髓核再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核细胞 于术 生物相容性 动态应变 水凝胶 细胞损伤 再生修复 椎间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Fe_2O_3中空磁性纳米纤维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新月 高强 +2 位作者 高春霞 葛明桥 冯古雨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094-8097,共4页
磁性铁氧化物纳米材料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磁靶向性的纳米材料。其中磁性纳米纤维由于具有独特的形状各向异性和磁晶各向异性,可以突破各向同性的磁性粉体材料对电磁性能的限制而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通过静电纺丝、水热合... 磁性铁氧化物纳米材料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磁靶向性的纳米材料。其中磁性纳米纤维由于具有独特的形状各向异性和磁晶各向异性,可以突破各向同性的磁性粉体材料对电磁性能的限制而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通过静电纺丝、水热合成以及高温煅烧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制备了新型Fe2O3中空磁性纳米纤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差热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及X射线衍射仪(XRD)对煅烧产物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煅烧产生的磁性纳米纤维非织造布具有新颖的中空结构,对甲基橙有快速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中空 磁性纳米纤维 FE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膜-镁合金可降解支架置入兔食管可行性及组织反应——体外和体内初步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凯 朱悦琦 +3 位作者 苑天文 周耕 崔文国 程英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16-822,共7页
目的体外研究硅膜-镁合金可降解支架的机械特性和降解行为,体内研究其置入兔食管的可行性及组织反应。方法体外测试硅膜-镁合金可降解支架的机械压缩恢复性能和降解行为。30只健康荷兰兔随机分为硅膜-镁合金支架组(n=15,透视导引下将支... 目的体外研究硅膜-镁合金可降解支架的机械特性和降解行为,体内研究其置入兔食管的可行性及组织反应。方法体外测试硅膜-镁合金可降解支架的机械压缩恢复性能和降解行为。30只健康荷兰兔随机分为硅膜-镁合金支架组(n=15,透视导引下将支架置入兔食管下1/3段)和对照组(n=15,未作任何干预),支架置入后1、2、4周两组兔分别接受食管造影,同时于各时间点分别处死5只兔,取材作组织学检查。结果体外测试显示硅膜-镁合金可降解支架表现出良好的柔韧性和弹性,在p H4.0、p H7.4磷酸缓冲液中降解均慢于镁合金裸支架;体内测试显示支架置入后所有实验兔耐受性良好,食管直径在置入前为(9.2±0.8)mm,置入后1、2、4周分别为(9.7±0.7)mm、(9.6±0.8)mm、(9.6±0.5)mm(P>0.05)。支架组6只兔发生支架移位(1周时1只,2周时1只,4周时4只)。支架组食管上皮、平滑肌层变薄等食管壁重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置入后食管壁损伤及胶原沉积等组织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硅膜-镁合金可降解支架置入兔食管技术上可行,可提供至少2周支撑力,支架移位率可接受,未发生严重食管壁损伤及胶原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支架 镁合金 食管 组织反应 体内外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反演散射波法的仿软骨-结构黏弹性测量模拟研究
8
作者 徐浩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26-226,共1页
目的基于传统的波速法弹性测量(兰姆波法和近驱动源瑞利波法),课题组前期测量了离体牛胫骨平台软骨黏弹性,但该方法需要在波传播路径上多通道同步测量多点位移场用于计算波速和弹性。通过数值模拟,验证基于散射波法的关节软骨黏弹性无... 目的基于传统的波速法弹性测量(兰姆波法和近驱动源瑞利波法),课题组前期测量了离体牛胫骨平台软骨黏弹性,但该方法需要在波传播路径上多通道同步测量多点位移场用于计算波速和弹性。通过数值模拟,验证基于散射波法的关节软骨黏弹性无创定量测量方法,实现单通道测量弹性模量,降低对测量采样率的要求,以期用于实际的关节软骨弹性成像设备。方法基于散射波理论的软骨黏弹性测量步骤为:测量单通道的位移-间曲线,计算单点时间反演位移场和应变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成像 时间反演 关节软骨 胫骨平台 散射波 黏弹性 测量步骤 瑞利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盘纤维环组织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周平辉 过倩萍 +2 位作者 凌峰 钱忠来 李斌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2-140,共9页
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是引起下腰痛的主要病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纤维环损伤能导致椎间盘严重退变。然而,由于纤维环组织本身在细胞、生物化学和生物力学方面的异质性,纤维环的修复和再生治疗仍面临挑战。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学... 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是引起下腰痛的主要病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纤维环损伤能导致椎间盘严重退变。然而,由于纤维环组织本身在细胞、生物化学和生物力学方面的异质性,纤维环的修复和再生治疗仍面临挑战。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发展,利用组织工程化的纤维环为治疗退变椎间盘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从组织工程的主要要素,即细胞、支架、生长因子和力学刺激等方面简要介绍纤维环组织工程业已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挑战。进一步研究需结合多学科手段,选取高效的细胞来源、制备多重仿生的支架、利用合适的生长因子和力学刺激等,充分模拟实际纤维环组织及其微环境,从而有效地促进纤维环组织再生,最终实现纤维环组织工程应用于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治疗 细胞移植 支架 腰椎/病理学 转化生长因子 β1/代谢 椎间盘/病理学 纤维化 组织工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凝胶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婷 袁章琴 +2 位作者 徐静溪 刘禹 李斌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67-1078,共12页
水凝胶是生物医用领域的重要生物材料,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人体内的细胞与组织的微环境和调控机制非常复杂,水凝胶应用于再生修复领域仍存在一些待解决的科学问题。随着生物力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除了水凝胶的材料学及... 水凝胶是生物医用领域的重要生物材料,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人体内的细胞与组织的微环境和调控机制非常复杂,水凝胶应用于再生修复领域仍存在一些待解决的科学问题。随着生物力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除了水凝胶的材料学及生物学特性以外,其生物力学特性也是调控细胞功能、影响组织再生修复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总结了水凝胶材料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弹性模量 黏弹性 调控机制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关节突钉板系统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缪伟 施建东 +4 位作者 陆爱清 王素春 李霞 王志荣 张文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1-207,共7页
目的研究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结合新型关节突钉板系统(articular process fixation system,APFS)的腰椎稳定性。方法在已验证的有限元模型L3~S1完整节段(模型A)上,模拟TLIF手术,建... 目的研究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结合新型关节突钉板系统(articular process fixation system,APFS)的腰椎稳定性。方法在已验证的有限元模型L3~S1完整节段(模型A)上,模拟TLIF手术,建立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TLIF模型(模型B)、右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TLIF模型(模型C)、APFS联合右侧椎弓根螺钉固定TLIF模型(模型D)。观察不同工况下腰椎模型的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以及椎弓根螺钉、APFS、椎间融合器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不同工况下,模型B、C、D整体ROM相当,均小于生理状态模型。模型D与模型B、C相比,右侧椎弓根螺钉及椎间融合器最大压应力在不同工况下最小或介于模型B、C之间。模型D在前屈状态下APFS及右侧椎弓根螺钉应力峰值均最大。结论APFS联合对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可作为腰椎TLIF手术的一种新型固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 关节突 椎体间融合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钛合金短柄股骨假体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宏伟 张文 +4 位作者 蒋俊锋 翁益平 徐南伟 张云坤 王彩梅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9-364,共6页
目的通过有限元方法评价个性化钛合金短柄股骨假体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在已验证有效性的股骨有限元模型基础上,模拟股骨颈基底部截骨,通过置入不同短柄股骨柄假体,分别建立4种人工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replacement,THR)手术模型:SMF... 目的通过有限元方法评价个性化钛合金短柄股骨假体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在已验证有效性的股骨有限元模型基础上,模拟股骨颈基底部截骨,通过置入不同短柄股骨柄假体,分别建立4种人工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replacement,THR)手术模型:SMF柄模型(模型A)、BE1柄模型(模型B)、MINI柄(模型C)、个性柄模型(模型D)。对4组THR模型施加同样的载荷和约束,计算分析模型von Mises应力分布和变形,比较各组模型的力学稳定性。结果所有THR模型变形都比生理状态模型要小。模型B、C变形量接近,模型A、D变形量接近。模型C应力峰值高于其他组模型,达到95.55 MPa,整体应力趋势是模型C>模型B>模型D>模型A>生理状态模型。结论个性化短柄股骨假体应力峰值、应力分布与SMF柄相当,应力分布合理,对股骨近端应力遮挡小,应力下假体整体变形度及剪切应力最小,其有效性和稳定性能满足人体生物力学要求,可为关节外科医生和假体研发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假体 个性柄 应力遮挡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距下关节不稳生物力学机制的小鼠模型研究
13
作者 刘培鑫 陈凯文 +2 位作者 王朔 张洪涛 余嘉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17-117,共1页
目的建立小鼠踝-距下关节不稳的动物模型,并且探究踝-距下关节不稳与创伤性关节炎的关系。方法将21只雄性的C57BL/6J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切断颈韧带+距腓前韧带(CL+ATFL)组和切断颈韧带+三角韧带+(CL+DL)组。平衡木和步态测试用来评... 目的建立小鼠踝-距下关节不稳的动物模型,并且探究踝-距下关节不稳与创伤性关节炎的关系。方法将21只雄性的C57BL/6J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切断颈韧带+距腓前韧带(CL+ATFL)组和切断颈韧带+三角韧带+(CL+DL)组。平衡木和步态测试用来评估小鼠在发生踝-距下关节周围韧带损伤后自身运动情况的改变。Micro-CT和组织染色用来评估OA的进展。术后两周,对小鼠进行跑笼训练。结果在术后12周的测试中CL+ATFL组通过平衡木的时间比术前增加了3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下关节 创伤性关节炎 距腓前韧带 生物力学机制 三角韧带 动物模型 组织染色 小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桦木酸通过改善小鼠软骨及软骨下骨微纳力学性能缓解骨关节炎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婷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8-38,共1页
目的探究桦木酸对小鼠骨关节炎的作用及其对骨关节炎小鼠软骨及软骨下骨微纳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8周龄雄性小鼠离断右膝关节内侧半月板韧带构建内侧半月板不稳的骨关节炎模型,假手术组与骨关节炎组相似但不离断韧带。术后将小鼠随... 目的探究桦木酸对小鼠骨关节炎的作用及其对骨关节炎小鼠软骨及软骨下骨微纳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8周龄雄性小鼠离断右膝关节内侧半月板韧带构建内侧半月板不稳的骨关节炎模型,假手术组与骨关节炎组相似但不离断韧带。术后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骨关节炎组、低剂量药物组和高剂量药物组。干预8周后取小鼠膝关节,通过免疫荧光、免疫组化、Micro-CT、TRAP染色、AFM等手段对软骨和软骨下骨进行生物学及微纳生物力学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下骨 内侧半月板 桦木酸 膝关节内侧 免疫组化 免疫荧光 生物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载抗菌黏性脂质体的水凝胶构建及促进骨修复的研究
15
作者 相宜 刘立立 崔文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47-954,947,共8页
目的·构建一种携载抗菌黏性脂质体的水凝胶(A-LIP-PEG),探究其抗菌及促进骨修复作用。方法·基于脂质体和多巴胺的席夫碱反应,制备黏性脂质体(A-LIP)。将A-LIP和巯基化的聚乙二醇(4SH-PEG)混合,用Ag+交联4SH-PEG制备复合脂质... 目的·构建一种携载抗菌黏性脂质体的水凝胶(A-LIP-PEG),探究其抗菌及促进骨修复作用。方法·基于脂质体和多巴胺的席夫碱反应,制备黏性脂质体(A-LIP)。将A-LIP和巯基化的聚乙二醇(4SH-PEG)混合,用Ag+交联4SH-PEG制备复合脂质体水凝胶。通过A-LIP对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的包载,实现BMP-2在水凝胶网络中均匀分散和缓慢释放。采用粒度仪考察A-LIP的粒径和电位;采用透射电镜观察A-LIP的形态;采用冲洗黏附实验评估A-LIP的黏性;通过CCK-8验证A-LIP-PEG的生物相容性;通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测定及茜素红S染色评定其促成骨活性。结果·体外研究表明,A-LIP对软组织有很强的黏附性;A-LIP-PE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A-LIP-PEG具有较脂质体水凝胶(LIP-PEG)更显著的促进成骨分化作用,且不影响细胞的增殖。结论·该A-LIP-PEG在拓宽水凝胶装载和控释药物及抗菌、骨修复方面有良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脂质体 抗菌 水凝胶 骨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细胞培养系统黏弹性成像:采用结构化边界和混响波理论
16
作者 徐浩 杨反磊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12-212,共1页
目的水凝胶作为一种合成细胞外基质被广泛用于三维细胞培养。其力学性能,在调控细胞行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且随细胞培养而发生改变。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简单实用、无污染的黏弹性成像方法。本文将基于混响波理论,对培养皿内凝胶的黏弹... 目的水凝胶作为一种合成细胞外基质被广泛用于三维细胞培养。其力学性能,在调控细胞行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且随细胞培养而发生改变。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简单实用、无污染的黏弹性成像方法。本文将基于混响波理论,对培养皿内凝胶的黏弹性,进行非接触测量。方法基于混响波理论的黏弹性测量,首要条件是在凝胶中激发了近似完全混响位移场,通过在常规的培养皿内放置一结构化边界(最多含56个圆柱,圆柱直径约为1/3.6波长),用于散射弹性波,激发混响位移场,并通过互相关系数进行定量其混响程度。其次,对位移场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特征频率混响位移场。最后,对此位移场进行自相关计算,并拟合混响波理论计算波速和黏弹性。以上方法将在有限元模拟和实验中进行验证。结果有限元模拟结果显示,结构化边界中的散射体越多,互相关系数越小,位移场的混响程度越高,且理论反演的波速吻合有限元参数设定。分别对4%v/v,5%v/v,and 6%v/v浓度的凝胶进行黏弹性测量,并对其进行剪切流变仪测量,两种方法得到的剪切波波速一致。结论成功建立了一种基于混响波理论的黏弹性测量方法,下一步将进行细胞三维培养的力学生物学实验,进一步验证本方法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细胞行为 细胞外基质 互相关系数 力学生物学 傅里叶变换 黏弹性 剪切波波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行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固定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1
17
作者 张文 王兰 +3 位作者 施勤 曾昭勋 杨惠林 罗宗平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05-410,共6页
目的 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经单侧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基于正常人L3~5节段的CT扫描数据,利用Mimics、Pro/E、ANSYS软件分别建立L3~5正常生理状态有限元模型、L4/5左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间... 目的 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经单侧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基于正常人L3~5节段的CT扫描数据,利用Mimics、Pro/E、ANSYS软件分别建立L3~5正常生理状态有限元模型、L4/5左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间融合器模型(单侧TLIF)、L4/5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间融合器模型(双侧TLIF).在L3上表面施加500 N的人体重力和10N·m力矩,模拟人体直立、前屈、后伸、左侧弯和右旋5种生理活动,观察不同工况时椎体、椎间盘、螺钉及融合器上变形及应力分布情况,比较两种固定方法力学性能上的差异.结果 各种工况下单侧TLIF、双侧TLIF的L3~5节段变形量均较生理状态模型减少,单侧TLIF、双侧TLIF模型均在后伸运动时融合器的应力达到最大值,且单侧TLIF模型椎弓根螺钉上的应力峰值在各种工况中均明显高于双侧TLIF,后伸工况时应力峰值达到463.39 MPa.结论 单侧TLIF可作为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一种固定方法,但应力峰值均明显高于双侧TLIF模型,故系统稳定性差于双侧TLIF模型,提示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应减少后伸运动,以免发生手术失效或螺钉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腰椎不稳症 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 椎间融合器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女性股骨头铁含量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20
18
作者 王兵 赵环 +5 位作者 姜习凤 艾红珍 钱志远 张林林 董启榕 徐又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3年第1期9-14,共6页
目的检测股骨颈骨折绝经女性股骨头骨铁含量,结合骨密度、血清铁蛋白和血清骨代谢指标,探讨骨组织铁含量与绝经女性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 10例绝经后女性脆性股骨颈骨折患者(行走跌倒6例、扭伤跌倒4例)为绝经组,年龄56~87岁,平均72.6... 目的检测股骨颈骨折绝经女性股骨头骨铁含量,结合骨密度、血清铁蛋白和血清骨代谢指标,探讨骨组织铁含量与绝经女性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 10例绝经后女性脆性股骨颈骨折患者(行走跌倒6例、扭伤跌倒4例)为绝经组,年龄56~87岁,平均72.6岁;6例年轻女性暴力性股骨颈骨折患者(车祸伤4例、骑车摔倒1例、高处坠落1例)为对照组,年龄19~43岁,平均31岁。2组患者均为住院、单发、非开放性骨折,入院检查无炎性反应,既往无病理性铁过载史。2组入院后均检测血清铁代谢和骨代谢指标,术中留取骨组织行骨铁含量测定和骨组织铁染色,术后均行腰椎和髋部(健侧)骨密度检查。结果绝经组髋部和L1-4BMD值、铁蛋白(FER)、25羟基维生素D(25-OH)均大于参考值范围;对照组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绝经组骨铁含量均值为(88.9±47.2)μg/g,血清FER均值为(234.3±91.70)ng/mL,Ⅰ型胶原C端肽β降解产物(β-CTX)均值为(643.4±284.3)pg/mL,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均值为(3.4±0.73)U/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5±12.7)μg/g,(69.6±42.5)ng/mL,(254.3±129.9)pg/mL,(2.3±0.45)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组髋部BMD均值为(0.63±0.11)g/cm2、L1-4BMD均值为(0.87±0.10)g/cm2,均低于对照组的(0.88±0.67)g/cm2和(1.06±0.18)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组织普鲁士蓝+HE染色后可见条絮状骨小梁结构,绝经组骨小梁区可见特异性铁元素沉积,对照组骨小梁区未见明显铁元素沉积;2组骨小梁之外区域均有散在特异性铁元素沉积。绝经组骨铁含量与血清FER呈正相关(r=0.966),与髋部BMD值呈负相关(r=-0.820)。结论绝经后女性易发生铁代谢及骨代谢异常,骨铁水平升高、骨量减少和骨铁含量增加可能是导致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女性 骨铁含量 骨铁染色 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IL-1β体外诱导兔关节软骨细胞分泌IL-8、sICAM-1和NO、PGE_2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巍 朱雪松 +2 位作者 朱新辉 逸弘 杨惠林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1-344,共4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兔软骨细胞体外诱导分泌白介素8(IL-8)、sICAM-1和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PGE2)的影响。方法:将10μg/L浓度的白介素1β(IL-1β)分别与低、中、高浓度的姜黄素共育于兔关节软骨细胞,用IL-1β体外诱导兔软骨细胞分泌I...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兔软骨细胞体外诱导分泌白介素8(IL-8)、sICAM-1和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PGE2)的影响。方法:将10μg/L浓度的白介素1β(IL-1β)分别与低、中、高浓度的姜黄素共育于兔关节软骨细胞,用IL-1β体外诱导兔软骨细胞分泌IL-8、sICAM-1和NO、PGE2,采用ELISA法检测兔软骨细胞分泌IL-8和sICAM-1的量,分别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ELISA酶联免疫竞争法测定细胞上清液NO含量和PGE2含量。结果:IL-1β(10μg/L)组兔软骨细胞分泌的IL-8和sICAM-1较空白对照组升高,姜黄素对IL-1β诱导分泌的IL-8和sICAM-1起抑制作用,同时其对IL-1β诱导产生的NO、PGE2也起抑制作用。结论:姜黄素可显著抑制IL-1β刺激兔软骨细胞分泌促炎症因子IL-8和sICAM-1,并可显著抑制NO、PGE2途径,对软骨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软骨细胞 一氧化氮 白细胞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韧带加强修复结合螺钉固定用于下胫腓不稳的生物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金华 芮玉兰 +1 位作者 张文玺 张文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8-54,共7页
目的建立踝关节骨折固定后遗留下胫腓前韧带损伤,用锚钉加强修复结合螺钉固定的有限元模型,比较其受力及变形情况。方法选取1例正常男性青年志愿者踝关节CT图像,建立踝关节骨折固定后遗留下胫腓前联合损伤有限元模型,对损伤模型置入锚... 目的建立踝关节骨折固定后遗留下胫腓前韧带损伤,用锚钉加强修复结合螺钉固定的有限元模型,比较其受力及变形情况。方法选取1例正常男性青年志愿者踝关节CT图像,建立踝关节骨折固定后遗留下胫腓前联合损伤有限元模型,对损伤模型置入锚钉固定为实验组,使用螺钉固定为对照组。通过有限元分析计算,观察两组模型在各种载荷工况下的最大应力分布和最大变形情况。结果在垂直载荷下,实验组变形均高于对照组6.8%,外旋载荷时变形增加22.6%,而内旋载荷时变形降低5.1%;在同级载荷下,对照组和实验组模型的最大应力峰值相差不大。因为锚钉固定的作用,实验组最大应力峰值由胫骨远端骨折固定的螺钉承担,而对照组由钢板和下胫腓联合螺钉的坚强固定承担。锚钉上的最大应力均分布在螺钉上,缝合线主要起到固定作用。结论下胫腓螺钉及锚钉固定都能有效地治疗踝关节骨折固定后遗留下胫腓不稳,锚钉固定使得钢板上应力分散,在固定下胫腓的同时具有更大的踝关节形变能力,而且能避免断钉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下胫腓 锚钉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