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所作的报告 被引量:4
1
作者 方世南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7,共4页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思想;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思想;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和最首要的生产力的思想;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全面生产和社会系统协调发展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 社会发展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是大众化的楷模 被引量:1
2
作者 方世南 张兴亮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5年第3期33-35,共3页
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本质上是大众化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楷模。马克思主义所显示出的大众化力量,使其从时间上超越19世纪并历久而弥新;从空间上跨越欧洲而影响全世界。马克思主义大... 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本质上是大众化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楷模。马克思主义所显示出的大众化力量,使其从时间上超越19世纪并历久而弥新;从空间上跨越欧洲而影响全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是马克思主义与大众深度互动的进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与大众在深度互动中推动其不断发展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楷模 深度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虚拟资本理论与金融危机》课题成果介绍
3
作者 朱炳元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13-16,共4页
苏州大学朱炳元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与金融危机"(批准号09AKS002),最终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虚拟资本理论与金融危机",该成果已经于2014年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发行。
关键词 虚拟资本 金融危机 课题成果 基金重点 经济虚拟化 当代资本主义 金融化 美元霸权 卷第 自由竞争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对新常态下金融改革的现实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杨静 朱炳元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8-42,共5页
中共十八大与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其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金融市场创新为改革的重中之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以来,从根本上消除了金融危机产生的制度因素。然而... 中共十八大与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其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金融市场创新为改革的重中之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以来,从根本上消除了金融危机产生的制度因素。然而,防范由于虚拟资本和现实资本不匹配、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不匹配所导致的金融风险,依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任务。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仍然是防范和应对可能出现的金融危机的强大理论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虚拟资本 虚拟经济 稳态均衡 金融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整体公正理念
5
作者 方世南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3-36,共4页
公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之所在。公正作为调整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使之达到人与人平等的一种价值评价标准,既是现代社会协调和处理人际关系的重大价... 公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之所在。公正作为调整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使之达到人与人平等的一种价值评价标准,既是现代社会协调和处理人际关系的重大价值取向,也是现代制度设计和公共政策达到科学化、人文化的基本依据。科学社会主义视野内的公正是由经济公正、政治公正、文化公正、社会公正和生态公正所组成的五位一体的整体公正。坚持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整体公正理念,维护和促进五位一体的整体公正,目的是为了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社会权益和生态权益五位一体的整体权益的实现。只有正确认识现实的社会主义还存在的种种不公正现象,才能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过程中消除这些现象,走向五位一体整体公正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位一体 整体公正 社会主义制度 科学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环境友好型社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同一性
6
作者 方世南 《学习论坛》 2010年第10期41-44,共4页
环境友好型社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内在同一性。确立这一重要理念,有助于政府在公共管理特别是环境治理中树立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人文性、全面整体性、长期性和可持续性的观念,自觉地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多方... 环境友好型社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内在同一性。确立这一重要理念,有助于政府在公共管理特别是环境治理中树立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人文性、全面整体性、长期性和可持续性的观念,自觉地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多方面的关系,推进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以及生态文明等整体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友好型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政府 环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观照下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探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李琳琳 陆树程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64-66,共3页
文章基于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分析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诉求及素质能力提升的现实困境,探索研究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的路径,从明确角色定位、健全保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三个维度聚合发力,以期助力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的提升和高... 文章基于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分析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诉求及素质能力提升的现实困境,探索研究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的路径,从明确角色定位、健全保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三个维度聚合发力,以期助力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的提升和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高校辅导员 素质能力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敬畏生命观与生态哲学 被引量:24
8
作者 夏东民 陆树程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77,共6页
敬畏生命观是指人们对生命尊重、关爱、敬仰、维护的系统认识和价值判断,是指人们在处理一切与生命相关联的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过程中持有的以敬重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为价值评判原则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敬畏生命观是指人们对生命尊重、关爱、敬仰、维护的系统认识和价值判断,是指人们在处理一切与生命相关联的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过程中持有的以敬重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为价值评判原则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当代,生态环境被破坏导致的生态危机对生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在应对当今生态危机中,人们应确立敬畏生命观,遵循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生态支持的伦理原则,正确处理自然规律与人的认知水平局限性之间的矛盾,正确处理人的主体性力量理性张扬与过度张扬的矛盾,通过伸张生态正义,明晰生态责任,加强生态支持,优化生态管理,维系生态平衡,实现敬重、珍惜、关爱生命的崇高目的,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敬畏生命观 主体性 生态哲学 和谐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敬畏生命观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夏东民 陆树程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17-222,共6页
后敬畏生命观是在对阿尔贝特·施韦泽提出的敬畏生命伦理思想进行深度阐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是指人们在处理一切与生命体相关联的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过程中持有的以敬重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为价值评判... 后敬畏生命观是在对阿尔贝特·施韦泽提出的敬畏生命伦理思想进行深度阐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是指人们在处理一切与生命体相关联的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过程中持有的以敬重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为价值评判原则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一全新的生命价值观强调生命至高无上性,敬畏一切生命体生命,提倡人的生命优先性,引领人们关爱自然、关爱人类、关爱社会,树立生态和谐观、社会和谐观和文化和谐观,从而提升人类的世界观层次,完善当代生态伦理思想,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敬畏生命观 生命体生命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培育和践行诚信价值观的动力机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陆树程 张鹏远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54,共7页
培育和践行诚信价值观并非是对当前某些失信现象的简单应对,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培育和践行诚信价值观有其内在的动力源、动力要素和动力机制。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看,其动力源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诚信基因、中国特色... 培育和践行诚信价值观并非是对当前某些失信现象的简单应对,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培育和践行诚信价值观有其内在的动力源、动力要素和动力机制。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看,其动力源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诚信基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及人类社会发展总趋势;而党和国家的领导力、社会氛围的推动力以及公民诚信道德素质形成的执行力则构成其动力要素;在动力源、动力要素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托的引领机制、以满足人的内在需求为核心的内驱机制以及以制度保障为支撑的外推机制构成培育和践行诚信价值观的动力机制。机制的有效运行对促进人们识知、理解、认同和自觉践行诚信价值观、促进个人成长成才、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信价值观 诚信基因 动力源 动力要素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转型的实质与当代中国视野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帆宇 朱炳元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4-141,共8页
"社会转型"已成为当前社会科学界普遍使用的一个热门术语。从本质上看,社会转型主要表现为一种结构性变动,其特征主要通过整体性、异质性、重叠性与形式性等四个方面体现出来。当代中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结构转型当中。在这一... "社会转型"已成为当前社会科学界普遍使用的一个热门术语。从本质上看,社会转型主要表现为一种结构性变动,其特征主要通过整体性、异质性、重叠性与形式性等四个方面体现出来。当代中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结构转型当中。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受历史与现实等因素影响,造就了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在所处历史方位、驱动机制、策略方针、主要内容、路径取向等诸多方面都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显著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结构性特征 中国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技术风险视角端正技术创新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3
12
作者 方世南 杨征征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22,126,共5页
技术风险是现代风险社会的主要风险之一。技术本身的不确定性和人们对技术价值评价的局限性是技术风险产生的根源。只有从人的生存和发展尺度对技术创新做出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价并采取切实措施,才能减少或规避技术风险,促使技术创新可持... 技术风险是现代风险社会的主要风险之一。技术本身的不确定性和人们对技术价值评价的局限性是技术风险产生的根源。只有从人的生存和发展尺度对技术创新做出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价并采取切实措施,才能减少或规避技术风险,促使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风险 技术创新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法治型党组织建设推动基层治理法治化 被引量:21
13
作者 方世南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21,共4页
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推动基层治理法治化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大力加强法治型党组织建设。加强法治型党组织建设是党卓有成效地领导和推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公民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加强法治型党... 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推动基层治理法治化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大力加强法治型党组织建设。加强法治型党组织建设是党卓有成效地领导和推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公民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加强法治型党组织建设与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具有紧密联系和不可分割的关系。加强法治型党组织建设是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而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过程,就是加强法治型党组织建设的过程,是加强法治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和重要推动力量。在基层治理法治化视域下大力加强法治型党组织建设,就要忠实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依法执政;就要成为敢于担当、为民造福的责任型党组织;就要将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建设法治型党组织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以法治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基层治理法治化,需要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法治思维,提高基层党组织的依法办事能力,建设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治工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型党组织 依法治国 基层治理法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梦:中国梦的坚实基石 被引量:10
14
作者 方世南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6-39,共4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实质上勾勒了一个美丽中国的生态梦,旨在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自然基础。只有将生态梦纳入中国梦的范围,充分认识到生态梦为中国梦夯实自然之基,是建设美丽...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实质上勾勒了一个美丽中国的生态梦,旨在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自然基础。只有将生态梦纳入中国梦的范围,充分认识到生态梦为中国梦夯实自然之基,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梦,生态梦为中国梦奠定民生之本,是维护生态权益的梦,生态梦为中国梦呼唤绿色之魂,是倡导生态文化的梦,才能深刻领会中国梦的绿色意蕴,推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梦 中国梦 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矛盾:政府公共管理亟待高度重视的重要矛盾 被引量:5
15
作者 方世南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41-44,共4页
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引发的生态矛盾是与国内主要矛盾同时并存的一对重要矛盾。在某些局部地区,生态矛盾成为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主因,生态矛盾使生态政治化和政治生态化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各级政府在高度重视国内主要矛盾的同时,必须对... 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引发的生态矛盾是与国内主要矛盾同时并存的一对重要矛盾。在某些局部地区,生态矛盾成为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主因,生态矛盾使生态政治化和政治生态化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各级政府在高度重视国内主要矛盾的同时,必须对生态矛盾予以格外的关注,防止生态矛盾的进一步激化而演变成主要矛盾。生态矛盾因利益引起和激化,政府要致力于利益协调,构建经济利益、生态利益和人的利益以及当代人利益与后代人利益都能得到保全的新型利益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矛盾 利益协调 政府 公共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社会文明建设:政府公共管理的价值诉求与目标导向 被引量:1
16
作者 方世南 齐立广 《学习论坛》 2010年第3期42-45,共4页
社会文明是以社会为本位的文明进化状态,是通过社会建设达到社会和谐所取得的文明进步的成果。加强社会文明建设,有助于推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公平、引导社会自治,对政府公共管理意义重大。政府只有形成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 社会文明是以社会为本位的文明进化状态,是通过社会建设达到社会和谐所取得的文明进步的成果。加强社会文明建设,有助于推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公平、引导社会自治,对政府公共管理意义重大。政府只有形成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共同促进的整体战略架构,更加关注社会建设,在职能定位和转变上更加倾斜于社会建设,加强体制创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使社会文明建设惠及民生,才能成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明建设 政府 公共管理 价值诉求 目标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建设视域内的政府地位、价值追求与有效作为 被引量:1
17
作者 方世南 曾德贤 《学习论坛》 2011年第3期51-53,共3页
大力推进社会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切实加强社会建设从而推动社会文明发展,需要政府功能的有效发挥,使政府成为社会建设的主导者和推动者;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和公平正义原则,使政府在社会建设中... 大力推进社会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切实加强社会建设从而推动社会文明发展,需要政府功能的有效发挥,使政府成为社会建设的主导者和推动者;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和公平正义原则,使政府在社会建设中实现其价值追求,促使政府在社会建设中积极有效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建设 政府 价值追求 有效作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美国失业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永辉 朱炳元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9-82,87,共5页
失业问题是美国近年来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它造成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严重影响了美国经济的发展。由于对导致失业的原因缺乏系统的认识,以及为了转移国内政治压力,某些美国学者和政客把本国的失业问题简单地归因于人民币汇率低估和中... 失业问题是美国近年来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它造成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严重影响了美国经济的发展。由于对导致失业的原因缺乏系统的认识,以及为了转移国内政治压力,某些美国学者和政客把本国的失业问题简单地归因于人民币汇率低估和中美贸易逆差。笔者对这种错误观点给予了应有的驳斥,并分析指出了其错误的原因。最后,对导致当代美国失业问题的若干因素作了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失业 人民币汇率 中美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障公民环境权益是政府的重大职责 被引量:2
19
作者 方世南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4-47,共4页
政府的职能定位以及环境权益在公民各项权益中所处的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地位,使保障公民的环境权益成为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重大职责。只有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五位一体"... 政府的职能定位以及环境权益在公民各项权益中所处的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地位,使保障公民的环境权益成为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重大职责。只有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五位一体"的整体建设,推进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五位一体"的整体文明建设,切实保障公民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社会权益和环境权益等"五位一体"的整体权益,才能推进中国的整体现代化并走向环境安全型的可持续发展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 环境权益 生态文明 政府 职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应高度重视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十大突出问题 被引量:2
20
作者 方世南 《学习论坛》 2007年第9期34-37,共4页
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对于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从政府与民营企业的关系看,在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中存在着十大突出问题,需要政府坚持服务型的价值取向,帮助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的实践中加以解决。
关键词 服务型政府 民营企业 自主创新 突出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